南国读书会||第43期:新冠疫情的社会学思考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南国读书会第43期
新冠疫情的社会学思考:
来自湖北黄冈抗疫的观察
★ 目录 ★
一 、活动概况
二 、特邀嘉宾
三 、本期主题
四 、读书纪要
一
“南国读书会”活动情况
2020年11月3日上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国读书会第43期于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09室举行。本次南国读书会邀请了我院社会学系姚华松副教授作为领读人和主讲人,围绕“新冠疫情的社会学思考:来自湖北黄冈抗疫的观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交流。参与人员为我院20级公共管理研究生、社会学部分研究生代表及两位本科生。
二
本期特邀嘉宾
姚华松,湖北黄冈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底边空间女性主义地理学、城乡变迁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姚老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羊城学者科研骨干项目,出版了《流动人口的空间透视》《澳门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两本论著,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开放时代》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近80余篇,其主要执笔撰写的报告“关于广州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若干建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姚老师撰写了30余篇关于新冠疫情的文章,多次组织和发起针对重疫区黄冈市浠水县的捐助,被中国地理学会授予“抗疫防疫先进个人”。
三
本期读书会主题:新冠疫情的社会学思考——来自湖北黄冈抗疫的观察
今天,姚老师要分享的主题是新冠疫情的社会学思考——来自湖北黄冈的抗疫观察。其中,主要的议题包括:①城乡治理;②“地域黑”的发生机制;③社会力量生长进行时;④疫情认知的差异性;⑤女性主义视角;⑥疫情的阶级性;⑦消费闲暇的时间能力;⑧科学决策;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社会与个人。
四
读书纪要
(一)陈香凝同学就本次分享主题及主讲人姚华松老师作简要介绍
(二)姚华松老师围绕该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交流
1.姚华松老师就疫情期间的家乡观察进行分享
疫情期间,一方面,姚老师围绕新冠疫情这一话题,走村入户做了大量调查,认真记录村民在疫情期间的状态以及村民的抗疫故事,访谈笔记近15万字,他来自一线的观察和思考发表于新华社、澎湃网、南风窗、中青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地理学会官网等。另一方面,姚老师还经常带领村里的留守儿童及滞留在家的孩子们认识乡村及乡村的变化与转型,每天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治病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人心变了,治人心才是根本,只有村民团结起来,就能战胜病毒。”面对疫情,朴实的村民都有大无畏的精神。留守农村的村民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封闭管理期间,有的村民仍然保持上进心、坚持锻炼;村干部走访入户、做好后勤工作;买菜负责人有条不紊、用最快速度为村民购置生活物资;大学生化身为志愿者,为村民熬夜、送药;大学体育教师则为身体不适的村民做一些康复与理疗……而留守在武汉的村民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工作中。每个村民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姚老师用家乡村民的抗疫故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不要轻易忽视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要学会跳出线性思维,注意观察和珍视身边的细节。
2. 姚老师邀请同学们上台朗诵几位村民的抗疫故事
毫无疑问,声情并茂地细品这些故事,进入深度访谈的真实情境,触摸被调查者的内心世界,感知他(她)们的生命体验,会一定程度增进我们对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理解,也会让我们有机会体悟“深描”方法(deep description)的魅力。
3.姚老师围绕本次读书会主题提出了9个方面的思考
(1) 城乡治理
(2) “地域黑”的发生机制
(3) 社会力量生长进行时
(4) 疫情认知的差异性
(5) 女性主义视角
(6) 疫情的阶级性
(7) 消费闲暇的能力
(8) 科学决策
(9) 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社会与个人
姚老师就湖北黄冈的抗疫观察进一步提出了以上几方面的议题,并对此发表了自己更深入的见解。姚老师认为,作为公共管理和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要学好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同时,作为重要的方法论补充,我们也可以关注“附近”和身边的细节,要对小人物的小故事保持高度的敏感与警觉,学会从原始访谈素材中提炼出有学理价值与意义的议题。关于认知差异方面,姚老师希望同学们尊重多元化,持守开放与包容的立场与姿态,学会从不同行动主体和不同学科视角看问题。
(三)姚老师就本次读书会做总结
最后,姚老师告诫同学们,当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自认为)站得更高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懂得谦卑,因为知识是无界的和无限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未知的也越多,人类目前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在博大浩瀚的大千世界面前,真的是沧海一粟。就拿这次疫情而言,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全世界的脆弱与惊慌失措,目睹了我国在应急管理、技术攻关、城乡治理、科学调度、政策制定、人心安抚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系统脆弱性的研究与风险社会的全方位治理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此外,作为科研压力巨大的研究生,姚老师还提醒我们除了刻苦钻研外,还要调整好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做到学习与生活、身体与灵魂、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本专业知识与它专业知识的相对平衡,做一个充实、快乐和接地气的人。
文字 | 仇春妹
摄影 | 瞿 秀
编辑 | 肖文正
监制 | 杨 芳
相关链接
南国读书会||第42期:《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南国读书会||第41期:《瘟疫与人》
谷琶荣耀||张茂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重大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4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7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荣立4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学事||GUPA斩获2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谷琶荣耀||谢治菊获立2019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谷琶荣耀||GUPA获立3项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2项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事务||GUPA获立4项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谷琶荣耀||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张惠肖生福沈本秋获2019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谷琶荣耀||徐凌和蒋红军获批2018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