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通知


广州大学

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2021年 2月27日至3月2日 




· 返校条件

· 返校申请


(一)拟返校学生应提前 天向所在学院辅导员老师提出返校申请并报备个人健康状况、打卡情况及当前驻地是否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等相关情况。

(二)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返校申请进行整理并审核后,上报因疫情防控暂不返校学生名单和因身体不适、购票困难或实习安排等原因调整返校时间学生名单,提交所在学院主管领导进行审批。

(三)学生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审批通过的学生名单应及时报送学生处,学生处审核后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备。

(四)允许返校的学生提前 天在企业微信健康信息系统提交“返校申请”流程,申报个人健康情况、从何地返校、返校出行交通工具等信息,待流程审批通过后生成、下载《广州大学返穗返校人员14天健康状况报告卡》并打印、签字,并在规定日期和时段返校报到。

· 其他事项


(一)学生返校前应准备好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等有效证件,14天健康卡,个人生活学习物品和足量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手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学生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校途中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尽量佩戴N95口罩;保持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擦拭消毒,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校,全程佩戴口罩,自觉与其他乘客保持间距,妥善保存公共交通工具票据,以便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如遇突发事件,或沿途接触到发热的同行者,需在入校前告知辅导员老师。

(三)学生到达返校报到点后,根据现场指引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卫生消毒、测量体温和查验返校码、穗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必须为绿色正常状态)、14天健康卡、学生证、校园卡等要求,领取报到证进入校园。学生到达宿舍楼时须接受第二轮体温检测,经检测体温正常、身份校验无误后上交报到证、14天健康卡进入宿舍;学生进入宿舍后,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学院辅导员老师和家人。

(四)各校区学生返校安排详见附表。学生返校应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请同学们及时了解属地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同时,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动态调整学生返校方案,如有新的变化,将另行通知。

· 返校安排


(一)大学城校区


(二)桂花岗校区


(三)黄埔研究生院


来源:广州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节后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怎样避免节后综合征?


      长假之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出现不适应的表现,也就是节后综合征。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学习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01设置作息缓冲期,提前走出舒适圈
     长假结束,人们需要离开悠闲舒适的氛围,立刻回到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惯性”,会感到很不适应,从而产生对学习的不适感,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焦虑、心悸、失眠等问题。      这时大家应提前调节,主动适应,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生活、学习、工作的作息缓冲期。比如在假日最后一天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学习或工作有关的事,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回工作状态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意识到这些症状是人们重启工作状态时自然产生的,接纳这个重启的过程,不要对自己的状态有过多的苛责。另外,学习或工作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简单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节奏中。02顺应身体调节奏,尽快调整生物钟

     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生活失去规律,因此容易在节后出现失眠、早醒,以及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情况。这时,我们应尽快调整生物钟,按照原来正常的学习节奏来安排作息。

03适度运动消疲劳,始终保持精气神

     春节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增大饮食上的摄入,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运动量大幅减少,其后果不仅仅是“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么简单,人们的“精气神”也会受到影响,整个人变得“懒懒的”。因此,节后要逐渐恢复运动,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同时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另外,运动还可缓解抑郁和紧张情绪,对适应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以及减掉“过年肥”大有帮助。

     不过,节后恢复运动切不可急于求成,需对运动量有所控制。目前,受疫情影响,运动场所相对受限,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大家可以选择瑜伽、跳绳、健身操、太极拳等对场地要求较少的运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强度、提升体能。

News

大家都在看


注意事项

一是采取补救措施,把生物钟调整正常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晚上睡前洗个热水澡,尽量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

二是调整心理,尽快收心。可以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学习和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

春节长假已经过去,节后综合症让兴奋的神经占据了大脑,工作和休息都不能及时进入正常状态。建议上班族最好抓紧时间自我调节,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生活提醒

长假已经过去,节后综合症让兴奋的神经占据了大脑,工作和休息都不能及时进入正常状态。

建议最好抓紧时间自我调节,如补充睡眠:可以在睡前进行15分钟调息,会让副交感神经逐渐占据主导,让情绪平抚下来。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等。

白天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对于由过度疲劳引起的“睡眠紊乱”,应赶快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体力性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脑力性疲劳可通过轻轻按摩头部、放眼绿色或听音乐等舒解压力让大脑放松休息。还有就是心理性疲劳,这主要是过节压力感造成的,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




谷琶特辑||辛丑献辞: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谷琶特辑||庚子献辞: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谷琶特辑||己亥献辞: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谷琶特辑||魏明海:开启新征程,书写新传奇
谷琶特辑||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贺电
谷琶特辑||辛丑贺新春,公管五福到
谷琶特辑||光影秀南国,辛丑耀神州
谷琶公告||2021年寒假大学生健康生活要诀
谷琶公告||2021年寒假主要服务类事项安排
谷琶公告||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寒假值班表

GUPA辛丑致敬



     致敬既往,致敬将来!辛丑大年初一之际,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成长与进步的家长家属、院友校友、学术同仁、社会先进、全球友好致以诚挚的春节祝福,向春节期间奋战在劳动生产一线的辛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节日期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辛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庚子已去,辛丑已来,新的一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的一年,我们将服务国家、无畏艰辛!新的一年,我们将凝心聚力、躬身而行!新的一年,我们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进!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年2月12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简明报告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博士后招聘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谷琶资讯||广州市教育局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