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品牌之完美的中国落地部署及其他

崔新生 IIVA产业投资价值分析师 2022-07-09

我将跨国公司及全球化产业进入中国分为三阶段或“三代”:第一代是包括GE(通用电气)在内的硬件技术或厂商;第二代是雅虎和谷歌等信息引擎驱动互联网应用泛化;第三代即最为特斯拉为佼佼者,我将其定义为“未来工业”即软硬件交互赋能。

有关第一代,我算有些心得,都在GE内部传阅我的“杰克韦尔奇与毛泽东”以及包括为刚创刊的21世纪经济报道撰写的“巨象何以轻盈舞——杰克韦尔奇告别演说”、“GE全球公民”等近二十年前的系列有所涉及,不再赘述。

有关第二代,我在二十年前以“新经济脸红了”为题,为所主笔的一管理刊物做过策划,后来忙于虚拟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接口、产业与金融的工具性实验,没有专门做案例探讨。

有关第三代,就是以所编制的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为缘起,定义以基于-优化-超越即以应用主导的“未来工业”价值生态链,以编制华为指数为工具,等于为中国市场或中国前提进行定标。

记得在十年前,作为FT(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时有一文“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谜底”,末了有一句: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无产业已成死穴。似乎该文颇受重视,被批转相关部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到如今,在定标特斯拉时回溯,得出的结论,或许是中国产业无产业。

产业政策风险指数,是我自1998年所撰《中国政策风险研究报告》为尝试的建模实验,其中行政部门极权化,即是以政策频度和密幅为数据量化,得出竞争越充分、市场越健康;政策越主动、市场越畸形的结论。政策即行政部门极权之手,但凡到哪个领域,那个领域即面目全非——随举两个例证:深圳最健康、竞争最充分的领域是餐饮业,所以造成了餐饮业价格的真正的市场化水平;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各种补贴导致各种PPT以圈钱当然针对政府补贴“量身定做”,最后一地鸡毛,这也是之所以引进特斯拉的一个缘由,即通过鲶鱼效应,激活或规整中国电动车行业。诸如此类政策点火、政策灭火举不胜举,哪里补贴支持,那里就会潜伏隐患和风险——这也是我之所以所谓中国产业无产业的一个由头。

自GE开始,全球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以及国情的深研,远超中国企业自身,从GE公司文化中国时代的极致发挥,到如今特斯拉及马斯克对中国人性的深刻理解,熟练老道至对中国市场如探囊取物:中国具有造神、封神、弑神再造神、封神、弑神的族群文化,以马斯克传奇+特斯拉工厂落地=高端品牌(产业定义权),然后高端价格夯实品牌硬核+依次降价抢夺竞争者用户+收割数据包括在不同驾驶条件下的用户数据+不断丰富、提高和完善产品即车的性能=产品由概念创意到量产创意+品牌实验=高端品牌定义权如此一个竞争理解循环。

特斯拉以及马斯克的中国落地,只用了短短数年。马斯克之“马斯克传奇”算是针对中国族群人性“量身定做”,以至于到了马斯克因为姓“马”所以称为“中国人传奇”。马斯克在美国的族群影响力,肯定远远不如其在中国的耳熟能详程度,无须花钱,只要足够“传奇”自然会被中国媒体追捧,无论什么权威媒体,都会开足马力进行造神运动,马斯克只管自我封神即可——华为及任正非也有一拼或者马斯克也当“样本”悟道过而且远超,如此造神、封神到最后,就是无论马斯克或者任正非及华为干什么,那都肯定有理,听闻者只负责鼓掌就行。这一点,在诸如工业4.0等等符号造神和封神应用上,皆如出一辙:工业4.0在“原产地”什么都不是,但在中国甚至工业4.0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也出于盛产概念、名词的中国市场。

未来工业之品牌价值观,即品牌由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双向驱动、相互赋能所形成,品牌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的未雨绸缪,马斯克及斯特拉直到如今算是完美诠释。品牌的战略要义或直取捷径,即高端走低亦高端,低端爬高难上难:特斯拉已经成为电动车的符号或代名词,所以使得定义电动车价值观顺理成章。

以造不如买、买不如用为特征,所形成庞大用户基数优势;鼓吹制造业大国而来料加工歪打正着所形成的供应链优势。这两大优势,前者是全球品牌的收割沃土;后者是跨国品牌厂商或产业巨头的“开发平台”。这一切,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对于全球产业价值指数的“思维定式”;另一面,也是中国市场或族群沾沾自喜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电动车或汽车领域,传统汽车的价格因子,是硬件的配置水平;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赋能的电动车,则是软件定义汽车,即通过卖更多的车,获取不同或各种场景应用的用户数据,以此作为不断迭代优化其产品性能,其定价规则完全变了,这就是现在或未来大势所趋。因此,华为“搭便车”进行转型提出除了不造车而造与车有关的一切。换言之,产品重要,产品的生态环境更重要。产品的生态环境,成为产品+生态环境两部分,而特斯拉什么都做,即做产品又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一个几近完全虚拟的“产业”,包括一切软件以及系统应用,当然,也包括由品牌驱动的虚拟资产构成。

与中国弯道超车投机直取,所形成的大而全但处处受制的供应链优势相似;中国以盛产标签以及概念符号产业为独特优势,所有的洋品牌,都离不开中国市场及消费者的标签化符号“创造”。但是,标签不是品牌、概念不是理论;品牌是品质和标准,是对市场垄断性的战略定义。


END

(CCVI中国价值指数 视频  2009年)


近文闲阅:

2021:人类觉悟的几率为零

资本操控、技术霸权、媒体以及人类的未来

信链储指数 l 创新不止于发明:德国产学研体系四大金刚详解

为什么“和为贵”?

媒体 ▏全球创意指数化交易系统CCE拟推“RCEP自贸区指数”

媒体 ▏创意交易所(CCE):哪些中国城市是“世界第一城市”?

特朗普孵的蛋拜登怎么吃

拜登造神正在预演:子弹应该再飞一会儿

川普“产业脸谱”和拜登“金融脸谱”以及世界的未来

媒体 ▏创意交易所(CCE)发布新指数:为城市设计创意资产包进行交易估值

有关量子、量子科技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认知落差

由量子科技揭开量子的神秘面纱

中国科技的香蕉式创新

华为的狼性之战还能持续多久?

当所有的信息,不足于支持对事实的客观认知和理性判断时

鹰与泥鳅:全球化的未来及对人类世界的看法

语言的暴力与文明族群的尴尬处境

世界早无中西方

中国人的思想能力——论计划思想的缘起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亚洲之所以繁荣,是因为“美国治下的和平”,中国不应该挑战

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台积电?

阿斯麦的光刻机是一枚全球化的种子

从法兰克福看车展,有多少中国制造?

中国云铜312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公司一批商标知识产权

有关中美渐行渐远的这些年

逆势倒逼:中国的变革逻辑

再卑微的灵魂也有强大的能量[熵学院公共课:恐惧缘于认知失能]

人类生命永远是物质时间的手下败将[熵学院公共课:熵时]

有关“量子通信”,应把真相还给公众

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CHIII):未来工业的见证者!

中国的大学未来教育只是补课而不是创新

没有什么比“儒释道=国学”更荒谬的了

中国为什么无正史以及战狼之恶

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中国会不会仍然孤悬史外?

《特权逻辑极简史》摘要

中非关系缘起、现状以及未来

工信部部长:“中国制造”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

自性、空性的逻辑认知和推演

大国或正在失去的机会:灾后重建和秩序重构

打“封关闭锁”的算盘非常危险!

张文宏医生:嘲笑别国疫情蔓延,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被背叛的遗嘱 | 汉字流亡之勾陈

中国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估值

“专利第一”、“论文第一”,何以从鼓励到抵制?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战争

300多个核心专利?比亚迪的弥天大谎让股票市值狂增100多亿

中国工业网:CHIII崔氏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力推“榫卯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