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五十三期:中亚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发展
本/期/主/题:中亚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发展
主持人:吴春相
吴春相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持词
当今时代,随着交通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世界早已成为“地球村”,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各国追求发展的进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各自的优秀文化,是推动本国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以史为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前的文化交流。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结合典型案例,有助于探索如下几个问题:本国哪些文化知识从中国借来,或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推动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内容比较受欢迎?这些文化交流成果中,有哪些留存在本国语言之中?当前如何较好地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
探索以上问题,有着现实的意义,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正确引导与中国的文化交往,而且对中国人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中国人各个方面未必都百分百做得很好,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何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次邀请在国外工作的6位专家(包括在国外长期工作的两位中国人),就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有关问题,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角度展开讨论。其中,有3位专家分别来自韩国、日本、越南,这些国家均属于“汉字文化圈”;1位专家来自泰国,是长期从事中泰文化交流的专家,且是一位华裔;1位专家来自印尼,印尼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南洋,中-印尼交往非常多,且是东南亚华人最多的国家;1位专家来自巴基斯坦,中国人民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兄弟,该国也有份刊物《巴铁之家》,尤其当前的中巴经济走廊可以说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样板。总体来看,本期的6位专家,均为从事同中国文化交流的专家,其所代表的领域有一定的典型性。
中巴之“铁”还赖文化的合作交流
林惠然(NIMRA NAWAZ)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教师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非常友好的国家,中国人民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兄弟”,意思是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人民也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友好国家,中国人到巴基斯坦旅游可以享受与其他国家享受不到的待遇,对中国人特别热情友好,并努力地确保每一个中国人安全,可见两国关系的密切程度。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巴两国人民就开始往来,虽然当时巴基斯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两国很快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一直友好相处。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在艺术、文学、教育、新闻、体育、文物、档案、出版、卫生、妇女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全面的交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巴两国电视台共同拍摄的《路之情》等多部电视剧,受到了两国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序曲。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亦得到了较快地发展,目前,在巴基斯坦已有4所孔子学院,其中伊斯兰堡孔子学院还被评为优秀孔子学院。2004年春节期间,江西省杂技团为5000余名巴基斯坦观众表演了精彩的杂技节目,引起了热烈反响。2008年,中国开展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太极拳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类教学和交流活动,吸引了多达2万多巴基斯坦各界人士的参与。
随着中巴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在巴基斯坦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巴基斯坦的众多文化中,已经有一些文化知识是从中国借鉴而来,或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在饮食方面。比如,在饮食餐具上,巴基斯坦的大城市里有人开始使用筷子吃饭,也有大量的人开始吃面条这一中国传统美食。这是因为在巴基斯坦大约有8万中国人工作学习,这些中国人习惯于吃本国食物,于是在很多地方开设了中餐饭店。渐渐地,我们巴基斯坦也开始品尝中国食物并使用筷子。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虽然目前尚未有中国文化留存在巴基斯坦乌尔都语中,汉语中也未有巴基斯坦借过来的词语,但随着两国长久的交流,相信必定会渗透到双方的语言文化之中。
客观上讲,巴中文化差异很大。巴基斯坦属于南亚国家,是典型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宗教国家,传统文化曾受古印度、古波斯、阿拉伯等多种文化的影响。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且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巴中两国仍然建立了铁一般的友谊。巴中两国之所以未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历史传统基础,更重要的是,这种友谊的形成离不开两国政府和人民一直以来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也离不开两国人民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
为了能较好地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巴中两国应聚焦在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实用性上。比如,各类院线要增加引进对方的文化类电影,以文化传播为中心,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目前,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巴基斯坦新闻广播部已签订了电视广播协定,有力推动了两国在广播、电影和电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当前两国正在建设的“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是当前世界上国家之间合作的样板,积极推动了双方文化的全面立体深度合作,也会更加激励巴基斯坦青少年学习汉语言文化的热情。
也谈朝鲜语(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及文化交流
廉哲
韩国翰林大学中国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自古关系密切。朝鲜半岛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成员,其历史发展自然而然受到了汉字和儒教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优秀文化,并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语言交流来说,朝鲜语(韩国语)的汉字词是重要的文化“化石”,是典型代表。以往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结合文献和自己的心得,认为汉字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汉字的流入
汉字流入朝鲜半岛很可能是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汉四郡,公元前108年到公元313年)之前。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期(约公元前59年到公元668年)用汉字记录了国号、王名、官名、人名、地名等固有名词,高丽王朝时期(公元918年到公元1392年)汉字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用语领域,文人、学者、官员等知识阶层口语用的是朝鲜语(韩国语),书面语则用汉字,为汉字词汇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汉字词和固有词的地位
汉文盛行的时期,汉字词的地位高于固有词汇。固有词和汉字词有同义词的情况下,汉字词比固有词更具尊敬之意。比如,指称牙齿的时候,对需要尊敬的人使用汉字词“치아(齿牙)”,对手下或后辈使用固有词“이”。现今依然留存着这种“汉字词尊,固有词卑”的现象。
3.汉字词的比重
一些人认为朝鲜语(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比率多达70%以上,可是这种主张是错误的。这一主张基于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时期,朝鲜总督府1920年编撰的《朝鲜语词典》。这部词典中收录的词汇中汉字词占70%,朝鲜语(韩国语)固有词仅占30%。韩国国立国语院1999年刊发的《标准国语大辞典》收录了51万余条词汇,其中汉字词占57%。据韩国国立国语院调查显示,韩国人日常生活中固有词汇使用率为54%,汉字词汇使用率为35%,其他外来词汇使用率为11%。即实际生活中占核心地位的是固有词汇。
4.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的异同
据2018年的统计,中国接受海外留学生人数近50万人,其中韩国留学生比重最大,约有7万人。韩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约12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超过7万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更需要进一步了解朝鲜语(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的异同。
虽然朝鲜语(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来源于汉语,但因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的使用中出现了“能指”相同“所指”不同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给中韩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下面就从“字同义不同”“字同义相似”“字同序不同”“义同字不同”等四个方面简单了解一下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的异同。
(1)字同义不同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的含义之间失去了关联,成了能指相同而所指截然不同的两个词汇。例如,“小心”在朝鲜语(韩国语)汉字词标记为“소심”,后边加上谓词性成分“하다”,以“소심하다”的形式作形容词,表示“小气”之义,这与汉语的“注意,谨慎”之义截然不同。朝鲜语(韩国语)借用汉语词汇的时候,如果是谓词性词汇后边一般会加上“하다”。再如,名词“馒头”在朝鲜语(韩国语)标记为汉字词“만두”,但它只指称有馅的面食,跟中国的“饺子”相似,跟中国北方的传统面食无馅的“馒头”完全不同。中国的江南地区把加入馅料的面食都统称为“馒头”,无馅的称“实心馒头”,韩国的“馒头”可能与此同出一脉。
(2)字同义相似
一些汉字词和汉语词汇之间仍有一些相似之处,可是它们含义范畴有大小之分。比如,“校长”在汉语中指称的是小学、中学、大学的主要负责人,而在朝鲜语(韩国语)中对应的汉字词“교장”指的是小学和中学的领导人,大学的领导人称为“총장(总长)”,地位比中小学的校长高。也就是说,汉语的“校长”所指含义范畴大,朝鲜语(韩国语)的范畴小。在跟韩国大学交流时,翻译“校长”这一词汇的时候一定要用“총장”。再如,“时间”在朝鲜语(韩国语)汉字词书写为“시간”,跟汉语的“时间”一样都表示“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可是朝鲜语(韩国语)的“시간”还可以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来使用,这时跟汉语的“小时”相似。也就是说,朝鲜语(韩国语)的所指范围大,汉语小。
(3)字同序不同
汉字词和汉语词汇虽然用相同的汉字,且表达同样的含义,但其词汇结构中汉字排放顺序不同。比如,汉语词汇“和平”相应的汉字词是“평화(平和)”,虽然汉字顺序相反,但两者都具有“没有战乱,和谐,乐声平和,平静安定”等含义。再如,汉语的“贤妻良母”相对应的汉字词为“현모량처(贤母良妻)”,两个词汇中“妻”和“母”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朝鲜语(韩国语)汉字词中把“母”放在“妻”之前。字序之所以发生变化,很可能跟朝鲜语(韩国语)的目的语(宾语)放在叙述语(谓语)前的主宾谓(SOV)语法结构有关。“和平”可以解释为通过讲和的方式实现安定,即“和”是谓语,“平”是宾语,所以汉字词则书写成“平和”。汉语的语法结构亦可看作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线性结构,“贤妻良母”也遵循了先成为妻子之后才能成为母亲的时间发展顺序。
(4)义同字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是理所当然的。属于汉字和儒教文化圈的朝鲜半岛,受到的汉字影响较大,特别是成语大部分借用了汉语,俗语的表达上也借用了一些汉语表达方式。比如,汉语的“亡羊补牢”在朝鲜语(韩国语)中把“羊”改为“牛”,表述为“소 잃고 외양간 고친다(亡牛补牢)”。因为朝鲜半岛没有大面积草地可饲养羊群,没有羊这一动物,只好用农耕上必不可少的牛来代替了。再如,“咸兴差事(함흥차사)”是朝鲜语(韩国语)特有的成语,表示“有去无回,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等含义。典故出自朝鲜朝时期,朝鲜朝太祖李成桂归隐咸兴,太宗李芳远兵变杀兄篡位,为了得到父王李成桂的认可,多次派使臣前往咸兴,但其使臣均被李成桂杀害或关押,没有一个回京。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巨大,而朝鲜文化也对中国有所影响。古代朝鲜半岛通过物质文化交流、人口移动等渠道传入到中国,从宗教、学术、医学、文学、工艺、艺术、科技等各方面,都曾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朝鲜文化对丰富和发展汉语言和汉字系统也起过重要作用。就汉字来说,一方面是朝鲜事物和语词的传入促使汉字系统增加新的字符,或专造新字,或吸纳朝鲜固有汉字,从而使汉字的构形系统和功能系统更为丰富完善;另一方面是朝鲜事物和语词的传入扩大了原有汉字的记录职能,或兼用原有汉字,或借用原有汉字,从而使汉字的字词对应关系更为复杂多样。当前,韩国的汉语教学蒸蒸日上,中国的“韩流”依然在年轻人中流行。
中日“文明互鉴”之新识
王海蓝
复旦大学博士后、
日本樱美林大学汉语外教、
NHK学园中国语讲座讲师
自7世纪日本遣隋使以来,在1500年间的中日关系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几乎没有间断,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呈现。在当今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观照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会议上提出的“文明互鉴”,毋庸置疑对当代中日文化的交流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文明互鉴”在日语中译为“文明間の相互参考”。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明的源头,除了其本国的邪马台国文明、大和文明、北海道的虾夷文化等,外来的中国古代文明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普遍认为日本主要是吸收西方文化。现当代日本在与中国的“文明互鉴”上,除了科技文明等各领域的技术与人员的合作交流之外,人文思想意识层面究竟有哪些表现方式呢?
首先,博物馆、资料馆等的文物展览和交流活动,是中日之间“文明互鉴”的最好方式之一。据《环球》杂志以“日本人眼中的唐文化与本土文明”为题的报道,我们了解到前不久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推出“佛教戒律与鉴真和尚”展览,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教文化等相关的珍贵文物大量展出;与此同时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了名为“圣德太子与法隆寺”的展览,展出174件文物,借以纪念圣德太子去世1400周年。显然,京都和奈良的这两大展览是呼应的,一方面是在重申成长较晚的日本文明,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先哲长期以来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在强调日本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正如该报道中提及的奈良国立博物馆研究部长吉泽悟所言:“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但也生成了有别于中国的文化……奈良国博正是一个向人们提供这些史料的地方,一个向人们提供理解自己和他人机会的地方。”
其次,优秀出版物,即中日语言、文学以及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各种经典文化读物,其推广和译介也是中日之间“文明互鉴”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输出”方面成果颇丰,例如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十年来有力地助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日本也是受益者。而借鉴外来文化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日本的翻译和出版在“输入”方面较为突出。
近代以来的日本人致力于大量引进欧美各种各样的科学和学问领域的日译工作。在其影响下,日语的构成之一“外来语”不断创造出新词。尤其是在文学方面,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作家=翻译家”的倾向显著。近代以坪内逍遥的文学评论《小说真髓》摒弃江户时代各种文体,提倡引进西洋写实主义,明治时代许多作家走近西洋文学。二叶亭四迷、夏目漱石、森鸥外、永井荷风等文学家,他们各自潜心于翻译、研究和创作。那个时代极少有作家与翻译无关,基本都是翻译和创作并行发展。20世纪上半叶留学日本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大都是通过阅读日本对各国的翻译出版物,学习和吸收了西方文学艺术的思想,从而打下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坚实基础。而日本当代文学也同样有翻译和创作并行发展的趋势。比如村上春树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他的作品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而他也翻译了十几部美国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美国文学专家,所以在他自己的作品中,美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日本在中国文学的翻译方面,古典文学如《庄子》《史记》《三国演义》等,现当代文学如鲁迅、张爱玲、莫言的小说等,都有单行本或全集出版发行。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的文学季刊《中国现代小说》,日语中的“现代”是“当代”之意,此刊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是从中国的《收获》《十月》《人民文学》等近百家文学刊物中,选取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家作品加以译介,如王蒙、史铁生、残雪、王安忆等,且对不同流派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兼容并包,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输出和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长久以来,日本的文化发展意识是以欧美视角为标准的,而在中国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中国视角必然会在日本出现。这从与那霸润所著的《中国化的日本:日中“文明冲突”千年史》一书中可见端倪,书中纠正了日本人的“近代化=西化”的偏见和臆想,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历史观,把日本放置在一千年的中日关系史脉络中加以审视和思考,用宋代的中国来投影现代日本,从“江户时代化(反全球化)”和“中国化(全球标准化)”的视角,为解读当今日本所处的状况提供了一把钥匙,更有利于日本读者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性“文明互鉴”加深理解和加大实践。
血浓于水的友谊必将地久天长
李玉洁(RAKKIATTIYOD KAMONTIP)
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教师、
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助理
中泰两国是和睦相处、患难与共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亲戚。当前两国关系也展现了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典范。
“中泰一家亲”这一说法可以作为两国关系紧密程度的代表,这也是两国普遍的认同。中泰两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是血浓于水的友谊。两千年前,两国开始有使节和商贸往来,且不少中国人与当地人通婚,泰国王族内与华人有亲缘关系的比比皆是。代表性的中泰混血儿郑昭(泰国名字叫达信),他带领民众赶走侵略者,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的建国者,被尊为泰国五大皇帝之首。拉玛王朝早期,拉玛一世国王的妈妈是华人富商之女;拉玛一世的姐姐嫁给了一名华人富商。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诗琳通公主,她的祖母诗纳卡琳王太后就是广东潮汕人。明清时期开始,从中国过来的移民大大增加,人口数量高达三百万,他们在泰国当地安居乐业。数据显示,当前华族人士(包括华人、华裔)占泰国总人口的14%左右,是比较特殊的大族群。
“中泰一家亲”所体现的血缘亲缘关系让两国人民更具有亲近感。这种身份上的认同是两国关系发展中潜在的、持续性的推进因素。历史上,随着中国移民的到来,同时带来了手工技艺、风俗文化,同时也把汉语语素带进了泰语。2011年泰国出版的《The Thai Royal Institute Dictionary》(外来语词典)中收录的汉语借词就已高达2万多条,主要是名词,如“韭菜、油条、粽子、春卷、功夫、医生、老师、孔子、帮派、客家、广东、潮州”等,也有“焖、炖”等动词。除此之外,泰语的数词和计数方式也借自汉语。
当前,从政府到民间,从青年到老人,“中泰一家亲”成为两国人民的广泛共识。泰国的城市里到处可见中餐馆,现在中国年轻人也越来越喜欢泰国菜。比较突出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泰国影响甚广,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已成为泰国的法定节日。当中国在庆祝农历春节的时候,泰国的华人也会在正月初一的早晨放鞭炮,不少庙会还会举办舞龙舞狮活动。泰国国内春节气息最为浓厚的当属曼谷的唐人街,后来泰国王室也开始派亲善使者加入到文化周活动当中,认可并尊重中国传统节日在泰国社会中广为流传的现象,这使得泰国土著人也开始加入到每年的春节庆祝活动中,最终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对泰国影响比较大的还有端午节和元宵节。泰国人通常将中国农历五月五的端午节称之为“拜芭掌节”,在这一天,泰国土著人同华人一样,都会用各种方式来庆祝节日,如在这一天都吃粽子等。元宵节文化的展现,目前还是集中在唐人街,凸显的是潮汕风情。
泰国华人对泰国的认同感较强,与其他族群的融合程度较深,彼此关系非常和谐。“中泰一家亲”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经得住历史考验。当前,中泰两国合作越来越密切,两国关系也必将迎来辉煌的未来。
中国印尼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展望
陈秀雅(Nanda Lailatul Qadriani)
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中文系教师
历史记录表明,中国与印尼的交流关系始于汉朝(公元前131年)。由于印尼在世界贸易路线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古代的中国人经常来印尼停留进行贸易和探险活动,也有许多中国商人选择在印尼定居,与当地居民结婚。这个现象引起中国文化与印尼当地文化的互相交融,文化融合表现在各个形式,比较突出的如建筑、节日庆典、艺术表演、服饰、语言等几个方面。
1. 建筑
14世纪初,印尼爪哇沿岸有很多华人聚居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中爪哇省拉森区(Lasem)。拉森华人社区的房屋建造借鉴中国闽南式建筑,注重中国的风水五行,许多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有“小中国”之称。除此之外,在印尼华人人口较多的城市如山口洋市(Singkawang),中式寺庙比比皆是,山口洋甚至有“千庙之城”和“印尼的香港”之称。目前山口洋的华裔人口占该市总人口的60%。进入这座城市,我们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中国的氛围。
2. 服饰
在服饰方面,中国和印尼文化最突出的融合是拉森的蜡染(batik)。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印尼本土文化,蜡染艺术发展迅速,并开始与其他文化融合。其中,拉森的蜡染是爪哇当地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一种形式。在1900年代的交易会上,许多展出的拉森蜡染具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其颜色也以红色为主。在1900-1930年间,蜡染布片上经常出现的图案是典型的中国图案,如石榴花、鹧鸪、菊花、莲花、孔雀、凤凰等。
3. 传统节日
华人来到印尼,也带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华人曾一度被禁止公开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但这在历史长河中毕竟是短暂的。尤其是在2002年,梅加瓦蒂总统宣布中国农历新年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更是大大促进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印尼的发展。在爪哇族占多数的日惹省,每年春节都会举办日惹中国文化周,活动上除了有传统的中国和日惹文化艺术表演之外,还展示两国文化的艺术交融成果,如布袋戏、甘邦格锣盟乐器文化等。在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市,每年春节总会隆重地举办春节联欢会,参与节目的不仅是华人,越来越多的土著人也积极参与其中。
4. 艺术表演
在艺术表演方面,时至今日仍然融入印尼文化并流行的就是布袋戏(potehi)。布袋戏起源于华南移民的传统表演,主要人物与故事源于中国的传统故事,如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于16世纪至19世纪通过中国商人和移民进入印尼,深受当地人喜爱。最初布袋戏是以福建话表演,后来逐渐演变为以印尼语表演,如今在印尼各地上演,在临春节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演出。对印尼华裔来说,布袋戏不仅是娱乐活动,而且还起到了庆典仪式的作用,因为经常在庙会里表演。
5. 语言
随着华语和印尼语的长期接触,印尼语里从闽南话、客家话,以及普通话中借用了大量词汇,这些借词如今已广泛使用。比如,angpau(红包)、kongsi(公司)和loteng(楼层)都来自闽南话,kuaci(瓜子)、cawan(茶碗)等词从普通话借来。如今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两国人民交流更加频繁,语言的相互接触与吸收也会与日俱增。
当前,中国和印尼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逐渐加深,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远方的家》、印尼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春节联欢会》等节目较有影响。中国的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已建立了印尼研究中心,为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印尼,进行研究宣传印尼文化。2021年,中国-印尼高级别对话与合作机制首次召开,双方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海洋事务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随着两国关系日趋紧密,印尼学习汉语的人数也迅猛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官方网站,从2006—2016年,印尼来华留学人数合计为115 481人,占东南亚国家11年间来华留学人数的19.68%。从中国大学毕业归国、懂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印尼学生,在工作招聘会上很受欢迎,他们有的在中国公司工作,也有的在政府机构和国家企业工作。由此可见,两国在多方面,尤其是社会文化方面的合作关系毋庸置疑。我们需要做的是维持已经建立的良好关系,加强互信原则,实现商定的计划。
浅谈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武清香(VU THANH HUONG)
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副主任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换言之,文化就是民族的一种身份象征,它包罗万象,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考古、宗教、教育、科学等多个方面。越南有54个民族,越南文化就是由这些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越南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除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还融合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法国、美国、俄国等西方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中国,越南属于“汉字文化圈”。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
从文化交流史来看,早在公元前3世纪,越南已开始借鉴中国文化。虽然越南的本土文化依然是基础,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语言、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医学、教育、艺术等方面。
(1) 中国对越南语言的影响
历史上,汉语和越南语早在先秦时期已经频繁接触,汉语曾较长时期作为越南的一种官方语言,同时,汉字是越南人唯一的官方文字。当时越南所有的古籍文物、历朝历代撰写的史籍、寺庙宗祠的牌匾对联、民间千家万户的家谱、科举考试等都使用汉字。大部分越南人都熟悉中国的四大名著和唐诗三百首,连阮攸的《金云翘传》这一部经典著作也改编自中国古代的人物故事。自10世纪,越南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喃字,这种文字跟汉字的字形非常相似,甚至当下许多越南人还以为喃字是汉字,有的人仍分不清这两种文字。目前,尽管越南统一将国语字(即拉丁化拼音文字)作为本国的唯一官方文字,虽然在外表上与汉语无关,但是其音和义仍未摆脱汉语的影响。近两千年使用汉字的历史让汉语词汇深入到越南语词库,现代越南语有60%是汉语借词,很多外国人名、地名在现代越南语还保持着汉越音,跟直接使用原来的语音形式的方法并存。现在,很多越南人家里还挂着汉字的字画,如“心”“德”“福”“禄”“寿”“忍”等;许多名胜古迹、寺庙、家族祠堂里面的横匾对联,也保留、沿用着汉字。
(2)中国对越南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儒、道以及佛教中禅宗等文化的摇篮和圣地。千百年来,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一直对越南有着极大的影响。
儒教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儒家思想为信仰,以孔孟为代表人物,反映了中国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慈善思想。中国儒教早在北属时期已经传入了越南,但该启蒙期的越南儒教思想处于被动地位,影响有限。到李朝,儒教思想才正式被越南人接受,且建立了孔庙。到黎朝,儒教成为了当时越南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至今,儒教一直在越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南人尊崇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且将其作为日常的道德行为标准。
道教同儒教一样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自北属时期就传入越南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越南人借鉴中国文化的道教,将其民间化,且融入了越南的一些本土文化。越南无论是礼仪观念、信仰、民俗、文学、算命、科举等各个方面都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如越南人也向中国人一样崇拜玉皇大帝、城隍、柳杏女神等神灵,腊月二十三祭拜灶君,有女娲补天、农神、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相信风水、阴阳五行,使用天干地支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等。
中国人和越南人都信仰大乘佛教。佛教早在汉朝时期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当时越南的交趾郡(即今越南的北部地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佛教一方面从印度直接传入了越南交趾,另一方面通过中原地区引入交趾。中越信众都崇拜神佛菩萨,祈求神佛菩萨的保佑,一般都在阴历初一和十五到寺庙烧香拜佛。
(3)中国对越南风俗习惯的影响
中越山水相连,文化民俗相近,尤其是节庆习俗。同中国一样,越南每年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越南人受汉文化的影响,过节所有的活动都与中国基本相同,如把春节作为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且都有扫尘、买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熬年守岁、送压岁钱、拜年、拜神祭祖、庙会等风俗。此外,越南人一生所有的重要日子如喜事、丧事、建房、买车等都按照中国的阴历来确定时间。越南民间丧俗、喜俗文化与中国也是大同小异的,如婚礼背景布置处处都有红双喜字,在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晚辈都要穿白色的孝服烧香、烧纸钱,清明时节扫墓等。
(4)中国对越南教育的影响
越南教育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当时越南统治阶级按照中国的君主制,以儒家思想作为主要思想,由此形成了学习“儒家文字”(即学习汉字)的潮流。越南第一所大学——文庙国子监,也是越南古代最大的儒学教育中心,供奉的是中国儒家鼻祖孔子。随着历史的变迁,越南汉文化也不断变化,越南汉语教学起起落落,从兴盛到衰弱,再到复兴。目前,汉语是越南的热门外语,越南汉语教学已经纳入了中小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学习汉语,也有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去中国留学。
(5)中国对越南的医疗的影响
越南受中国和西方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的医学文化特色,当下越南医疗就是东医(即中医)、西医和传统医学并存。历史上,中医药早在古代已经传入越南,甚至越南传统医学还被叫做中医学的一个发展分支。中越传统医药文化互相借鉴交流。越南东医也融合了中医的疗法,如中药(越南人称中国为北,因此将中药称为北药,越南当地产的药材为南药)、刮痧、针灸、艾灸、按摩等。越南医学鼻祖黎有卓(别号“海上懒翁”)深受中国医学思想影响,曾用中文撰写巨著《懒翁心领》,广为流传。有的学者认为“同干异枝、同源异流”这句话就适用于描述中越传统医药的关系。
(6)中国对越南艺术的影响
中国艺术文化在世界上闻名遐迩。越南人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又融合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创造出许多独特的建筑工程,如文庙国子监、升龙皇城、胡朝城等。这些建筑工程不仅有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还带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痕迹,具有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如文庙国子监这一座独特的中国式建筑,供奉着中国文化的传世大儒孔子和各位儒家先贤,里面的牌匾和对联上所写的文字都是汉字。
除了建筑工程,越南的许多绘画和雕刻艺术也借鉴汉文化的特色,如东湖民间画、龙、麟、龟、凤四种灵畜的雕像。这些建筑工程和艺术产品都具有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很多人甚至还分不出哪些是汉文化,哪些是越南文化。
越南借鉴汉文化的缘由和越南汉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举世闻名,越南长期沐浴在汉文化圈。从两国的文化交流史来看,越南借鉴汉文化的主客观原因可归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历史上曾有大量的华夏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也即越南北属初期移居越南,也有不少的华夏人口因婚姻、战乱、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因此形成了“汉越杂处”的状态。可见,从文化的主体来看,不仅仅是越南人吸取汉文化,而是越南民族从血缘上本来就具有深厚的汉文化基因。
第二,中越两国地理相邻,陆地边界线约长1350公里。中国的云南和广西两省与越南的奠边、高平、广宁、河江、莱州、老街、谅山等七省交界。两国接触面广,交流频繁。越南与中国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坚持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自然而然借鉴了汉文化的精华,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和,使得本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越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越南汉文化也随之起起落落。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古小松,他将越南汉文化的轨迹描述为:承传汉文化→完全汉化→汉化停缓→开始去汉化→去汉化有所停缓。我们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共时层面入手,将越南汉文化的发展分为下列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3世纪至越南北属时期),越南汉文化吸收与汉化的时期。该阶段是越南汉文化的启蒙与发达时期,越南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我们至今还可以通过越南民族的习俗节庆、宗教信仰、史料典籍、文学创作、建筑工程等清晰地见证其影响。
第二阶段(10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越南汉文化衰弱的时期。自10世纪,越南汉文化开始走入停缓时期。越南人创造了喃字作为越南本土的文字,虽然当时喃字还不能完全取代汉字,但这是越南汉文化开始式微的证明。到17世纪,越南人又创造了国语字,慢慢代替了汉字、喃字,并成为越南至今唯一的官方文字。法属时期,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千方百计灌输西方文化,目的是去汉文化,使用拼音文字取代了曾经在越南存在两千多年的汉字。到1975年,当时中越关系处于非正常化阶段,越南汉文化这时候就真正地处于衰弱时期。越南人实施了反华排华,采取各种强力的措施排除了越南历史悠久的汉文化,如解散华文学校,不再教授汉语,停办华文报刊,销毁汉字书籍等。
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越南汉文化恢复与认同。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人民的交往不断加强,越南汉文化也渐渐恢复了应有的地位,并得到广大越南人的认同。
目前,中越两国政府一直有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签署文化协定年度执行计划。两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每年都互派多种规模的文化演出、展览团,从多种角度介绍各自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在,许多越南人喜欢学习汉语,喜欢听中国音乐,喜欢看中国小说,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喜欢使用中国用品,喜欢吃中国的美食……但正因为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如此深刻,有个别越南人开始有些担忧,认为越南需要去除汉文化的影响。如果越南必须去除汉文化,我们都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因为如果真把汉文化除去,那么越南文化也不能这样完美的存在了。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31期, 总第53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