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猎鹰”狙击手,我是中国特种兵!

新青年工作室 新华社 2018-11-13

王占军:反恐国家队“猎鹰突击队”狙击手,现任特战三大队大队长,少校警衔,曾五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三次,被评为武警部队高级反恐人才,2018年“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狙击手,

“战地幽灵”之称。


一个人,一杆枪,

一个目标,一场战斗,

决胜一击的背后,

是刻在身体里的肌肉记忆。



新青年第44期

邀请“猎鹰突击队”狙击手

王占军

讲述“一击必杀”是怎样炼成的



 新 青 年 演 讲  王 占 军▼ 

大家好,我是王占军,是国家级反恐拳头部队“猎鹰突击队”的狙击手。因为职业特殊,大家关于狙击手的想象,大多来自《利刃出击》《生死狙击》这样的影视剧,或是在《穿越火线》、“吃鸡”这类游戏里过一把角色扮演的瘾——藏身在隐秘之处,趁敌人出其不意,扣动扳机,一招致敌。实战场景里,狙击手也常被形容成“战场幽灵”,那枚子弹可能是一场漫长、焦灼对峙的突破口,或是特殊行动里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一击。


我说一个真实案例,有一名歹徒劫持了人质,躲在街边商铺,僵持了15个小时,谈判毫无进展,强攻风险太大,狙击手潜伏在外等待时机打破僵局。歹徒扛不住饿,要求进食,我们觉得机会来了。当谈判专家端着食物一步步靠近门店,歹徒接过食物的那一秒,掩着的门终于开了一条缝。就在那个瞬间!子弹从门缝钻进,正中歹徒眉心,人质安全获救。


狙击远不止开一枪那么简单。你可能觉得狙击手很燃、很酷,但背后的训练其实是超越体能极限的累和苦。猎鹰”作为反恐国家队,向来以超出想象的严苛著称。每季度都要经历一次“魔鬼周”——人均携带30公斤的装备,每天训练18小时,在断崖、滩涂这类极端的环境下同时完成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武装越野和战术训练。


怎么坚持?一个字,扛;两个字,硬扛;三个字,死命扛!我们的信念就是——可以倒下,不能落下!只有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才能锻造出最出色的特战队员。但体能考验只是狙击手在“猎鹰”立足要过的第一关。我们要对打出的每一发子弹负责。如果不能一枪命中,就会错过时机,甚至影响战局。据枪、瞄准、击发,每一个动作都要千锤百炼,直到成为刻在身体里的肌肉记忆。


练据枪讲究的是稳: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夏天滚烫的水泥地可以烫熟鸡蛋,起身的时候汗水在地面显出一个人形。为了练出能快速锁定目标的“火眼金睛”,我们有一套特别的训练方法——把小玻璃瓶挂在树梢,迎着太阳练瞄准,隔着百米距离打苍蝇,让子弹击中不过毫米的刀刃……直到瞄得眼睛酸胀,泪流满面。而扣动扳机的那一刻,需要食指对扳机的高度控制力,这样才能达到“全身静、食指动、人枪合一”的状态。


除了技能的训练,我也会为打出去的子弹建立“射击档案”。这样,任何距离、风速,我都能找到参照。从弹道分析来看,晴天和雨天不一样,草地和水泥地不一样,山地和平地也不一样。因为长期的训练和习惯,我身上有一些改不掉的“职业病”,比如总是会不自觉地心算今天的风速,哪怕是坐公交车,也总是喜欢坐在视野开阔的最后一排。


狙击是一场修心,要无休止地和自己较劲。狙击,往往是一个人、一杆枪、一个目标、一场战斗。所以狙击手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他需要高度的专注、沉稳的定力、细致的观察、敏锐的决断。狙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自我修心的过程。


我在队里的绰号叫“王一发”,因为一发就能命中,身上有绝活儿。但我也经历过非常消沉的瓶颈期,比赛经常“一轮游”(指第一轮就被淘汰),精心准备大半年,最后还是淘汰出局,再怎么让自己静下心来瞄准,还是射不中。委屈、质疑、懊恼,这些情绪交织缠绕,自己像是被困在看不到出路的迷宫里。


那个时候,我反复问自己:“消沉有用么?还要这样下去吗?难道准备放弃吗?”依然痛苦、煎熬,但我还是能清晰地听到心里的另外一个声音说:“不!”我开始琢磨,到底该怎么把手中的武器发挥到极致,自己跟自己较劲。白天端枪,晚上就端砖头;在枪管上垒弹壳,掉一个,加一组,掉两个,加两组;看射击心理学的书,学着分析调节的方法;在大米上练钻孔,一钻就是几小时。


那段时间,我仿佛着了魔,但心真的就沉了下来。我开始意识到,技术到了一定层面,拼的就是内心的强大。我要做尖刀上的利刃,不再轻易地被外界干扰,仿佛整个世界只有眼中这一方景象:自己、枪、目标,简单而纯粹。


狙击水平的进步,在国际赛事上逐渐有了体现。我有了与世界顶级狙击高手同台竞技的机会,在有“枪坛世界杯”之称的匈牙利世界军警狙击手射击锦标赛上,我拿过五次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伴着国歌升起,我很自豪。这,就是中国军人的绝对实力。


现在,我从一名特战队员成长为指挥员、教练员,把自己参加国际比赛以及实战得来的经验融入到平常的训练中,一切都按打仗的标准来演练。我们“猎鹰突击队”也承担了很多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这些都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只要有机会,我愿永远做一枚上膛的子弹,随时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我是狙击手,我是中国军人,我是新青年王占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稳若泰山,目如鹰鹄,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现实中的狙击手也会“吃鸡”吗?

高倍镜是不是绝杀的必备武器?

狙击手的大脑是个超级数据库?

实战中的“枪感”到底从何而来?



 新 青 年 对 话  王 占 军▼ 

问:平时会玩“吃鸡”等射击游戏吗?


答:我自己不玩,但是我见战友玩过。游戏包括跑步以后呼吸急促的声音都给你模仿出来了,特别真实,还可以模拟各种战场、各种环境,给你出各种条件,很丰富。但是,我们实际的训练可能就很枯燥,就是反复一个动作,比如说据枪,可能练成千上百次。


问:为什么说射击要克服本能?


答:射击要克服很多人的本能,比如说我打你一拳,你肯定想抵抗一下,对吧?但是我们据枪时抵肩这块,它要保持稳定。我定这里,你打我一拳,我再回来,没有反作用力。怎么去掌握好这个反作用力很重要。

问:瞄准镜是不是倍率越大越好?


答:你的倍率调得很大,那么你的视场就很小。比如说在山地狙击的话,你找目标是不好找的,找不着。所以说,你要把倍率调成适当,或者说调小一点。倍率调小了,它的视场就大了,这样你去找目标就好找。因为狙击的前提是要找到目标,找到以后测距,你要知道你们的距离是多少,然后调格、调弹道,调完弹道后才击发,并不是说我发现它就击发,不是这样的,那是在电影里面。

问:狙击手的大脑都是数据库?

答:狙击手训练是有训练周期的,每个狙击手都有自己的射击记录本,记录的全是数据。比如说具体是哪天,是几点,阳光是从几点钟方向射过来的。还有就是风速是几米每秒,这个用测风仪是可以测的。还有就是温度,早上和中午温差不一样,弹道也不一样,等等。各种数据一交叉,排列组合的话,就有了很多种环境和条件。我们做的就是把随便某一天的环境拿出来,包括风速、阳光、温度、湿度等,跟我以前的某一次射击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按照以前那个数据去打,去进行调整,问题就不大,就是这么一个一个数据积累。

问:狙击手的“枪感”是怎么来的?

答:不同的枪种,它的子弹初速不一样,风偏量不一样,包括弹道都不一样。同样是一支枪,用不同的弹药,它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跟子弹的装药量有关系,跟弹头的重量、形状有关系,哪怕只是微弱的、很小的、一点点的不一样。从弹头的形状看,可能这个弹头稍微尖一点,那个弹头稍微椭圆一点。所以,我们一般每个人都会固定用一支枪,在某段时间内把这支枪的一些相关的数据都打一遍,都有数据记录。换一支枪,可能就会打另外的数据。

问:感知风速有什么技巧吗?

答:在草地上,喜欢揪一把草往天上扔,就是看风向。比如说检靶,大部分情况都是打完以后去检靶,一般300米、400米比较远,去走这么一趟,那我就要感受一下风向有没有变化。可能你从外在看到的比较好玩,就是我走个几十米抓一把草,“啪”扔一下,再走一会儿,再抓一把草“啪”扔一下。我觉得狙击手都是有心人,他可能不善于用语言去表达,但是内心还是比较丰富的,思考的东西更多一些。

问:狙击手都有哪些“职业病”?

答:我对镜头就有点很怵,镜头一对着我,我心里就不舒服,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喜欢让镜头对着。不管是以前出国比赛也好,或者说是我们在执行一些大型活动任务也好,我很少上镜,不喜欢拍照,不喜欢在这个镜头前面,可能这个也是一种职业的习惯吧。

问:狙击是不是有时也得靠感觉?

答:其实感觉这个东西并不唯心,它是有前提的。因为不管是国际比赛也好,或是在一些任务里面也好,你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法犹豫,那一秒你必须扣出去。这个时候靠什么?靠感觉。但前提是什么?是前期你大量的训练,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是靠这个。不是说刚开始我就凭感觉打,今天凭感觉打,明天凭感觉打,那不行。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特战队,魔鬼周,

严酷环境锻造“尖兵利刃”,

每一个燃酷瞬间的背后,

都是超越体能极限的考验。


3,2,1!

据枪,瞄准,击发!



 新 青 年 专 访  王 占 军▼ 

问:狙击手的专注力是怎么练成的?


答:我们所说的专注力是指精力高度集中,甚至思想意识一点点的外移,都算是专注力外移了。高度集中的精力也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包括像之前我们专门练习在大米上钻眼,把各种颜色的豆子混到一起进行分类,还有比较简单的,就是盯着一个手表的表盘,看它的秒针转动,通过这些方法去练习专注力。

问:怎么做到几个小时纹丝不动?

答:比如卧姿,可能就是保持10分钟、20分钟或半个小时,时间长的有一个科目叫“狩猎狙击”。根据科目设置,可以是4个小时,也可以是8个小时,就是一天都在据枪。这个科目内容是什么呢?在远方的一个区域内,有目标随机出现,但它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位置,出现多长时间,你都不知道。这就要求狙击手时刻处于一个据枪瞄准的状态。

问:狙击手如何做到一击必中?

答:不同的环境数据是不一样的,像晴天、阴天、雨天,打出来的弹道都完全不一样。那么我们只能在各种天气下,去验证这个弹道,去获得大量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未来某一天有实战任务,不管是什么环境,之前我都有数据,然后适当地、合理地进行调整。因为在实战任务中,可能你就只有一发子弹,不可能说一发子弹没打中再打一发,尤其是当我们有一些特殊任务的时候。

问:你觉得现在的风速是多少?

答:现在这个风大概有3米/秒,还在变大。从射击的位置到目标,比如说200米,我要去检靶,走这一趟,我就知道每个位置的风速大概是多少,以及每个位置的风向,因为它不一定全部是往一个方向吹的。我回去再打的话,就知道风偏的偏差量修多少。有很多事情是不用语言去表达的,靠一种感知。

问:疲惫沮丧的时候会做什么?

答: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把武器拿出来,然后放在地上。当我趴在枪后面的时候,通过瞄准镜去瞄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的内心特别安静,外面的一切东西跟我好像都没有关系,只有我、武器、目标,那种感觉挺幸福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钻米粒,盯表盘,

打刀刃,击苍蝇,

长达数小时的绝对专注,

是狙击手不轻言的孤独。



急不得,缓不得,

巧不得,拙不得,

狙击更是一场不断的修心,

强大的内心才是制胜法宝。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愈挫愈勇,为国家荣誉而战;

肩负使命,为我们保驾护航。


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新青年,时刻准备着!


往期链接:

【彭凯】【郭柯】【徐卓】【杨臻】

【惠若琪】【陈皓】【张一山】【陈冬】

【尼格买提】【劳动节特辑】【冯潇霆】

【柯洁】【王源】【秋培扎西】【冯维】

【张皓宸】【边江】【丁宁】【马薇薇】

【金承志】徐萍】【潇涵】【张铁泉】

【大鹏】【徐颖】【叨叨】【黄俊鹏】

【李光洁】【小鹏】【兰玉】【杨扬】

【穆小龙】【教师节特辑】【王彦入】

【左手韩】【胡玮炜】【翟天临】唐帅

第39期:我是中国的1/1400000000 | 国庆特辑

第40期:用青春守护800烈士英灵 | 冯炼

第41期:以正义之名,向罪恶“开刀” | 秦明

第42期:赴一场与星星的约会 | 叶梓颐

第43期:我猜,你没见过这么时尚的非遗 | 华一


全球化故事分享品牌

讲述新时代的青年故事


↑↑↑

更多故事请关注


— 新华社新青年工作室出品 —


最帅还是中国军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