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里环境注意这些,想生病也难!

2018-03-30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我们知道中医非常重视天人合一,认为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因此作为环境一部分的室内环境也会影响到健康,这既不是神秘也不是迷信,每一项都有其科学的道理~

 

住宅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防止不良影响而创造的日常生活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对人体的作用一般是长期的、慢性的,不易在较短时间内明显表现出来,一些环境因素又常同时综合作用于人体。因此,它与居民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良好的室内环境可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反之,低劣的室内环境对人形成一种恶性刺激,使居民健康水平下降。


【选择住宅环境】

 

人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住宅环境中度过的。因此,适宜的住宅环境不仅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还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因素,使体魄强健、精神愉快。历代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独到的研究工作,如《太平御览》专列“居处”一章,《遵生八笺》也有“居室安处”条目,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综合古今有关环境科学的论述,理想的住宅环境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住宅选址

 

一般而言,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依山建房,冬季山体及山上的树木作为天然屏障,可遮挡猛烈的风沙,减缓寒冷的气流;夏季山上茂密的树林,可减少阳光的强烈辐射,调节炎热的气候,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使人感到溶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增添生活情趣。傍水而居,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清澈甘冽,终年不断的山泉,可潮润空气,且很少污染。

 

城市住宅虽无自然山水可依托,但可通过植物绿化,建造街心花园、喷泉,保证楼群间适当空旷地带以及假山、影背,形成人工景观。北京紫禁城就在都市里人为地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环境,整个紫禁城外由一护城河环绕,流水潺潺,三大殿及其他建筑都背靠一座假山。这种背景方式,特别有助于防风御寒,堪称古代城市建筑之楷模。

 

◎住宅朝向

 

建房座向的选择是根据地理位置所确定的。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建房的最佳座向是座北朝南。这样做的优点有二:

 

1、有利于室温调节

我国地处低纬度,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雨热同季。冬季尤其在北方,经常西北风劲吹,寒流袭人,如房门朝北,冷风直入室内,室温降低,使人格外不适,易感冒患病。夏季东南风微拂,如房门朝北,凉风只好绕墙而过,不能直接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憋气,同样有害于人体健康。

 

2、有利于室内采光

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位置多半偏南。夏天温度偏高,太阳光线与南墙的夹角小,墙面和窗户接受太阳的辐射热量反而减少,尤其中午前后,太阳的位置最高,阳光几乎直射地面,强烈的阳光照不到室内,避免了室温过高。反之,冬季太阳位置偏低,阳光从外面斜射进来,如房门、窗户朝南,阳光直按照入室内,且光照时间较长。从保健角度来讲,室内每天应保证2.5~4小时的光照为好。且自然采光优于人工采光,对人体健康更有益处。因此,条件允许时,最好选样南向建房。

 

【理想的居室环境】

 

居室结构 

居民的住宅和平面配置要适当。一般说,每户住宅应有自己独立的成套房间,包括主室和辅室。主室为一个起居室和适当数目的卧室;辅室是主室以外的其他房间,包括厨房、厕所、浴室、贮藏室以及过道、阳台等室外设施。主室应与其他房间充分隔开,以免受其不良影响,并且应有直接采光。卧室应配置在最好的朝向。 


对居室面积的要求是宽敞适中。《吕氏春秋·重已》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即是说,居室不宜太高大,也不宜太低小,否则阴阳各有偏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从现代卫生学的要求,正常居室面积为15m2左右,城市住房每人平均6~9m2,农村8~12m2为宜。居室净高为2.6~2.8m,炎热地区可稍高,寒冷省份可略低一些。 


居室进深是指开设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它与采光和换气有关,通常一侧有窗的房间,进深不宜超过从地面到窗上缘的2~2.5倍;两侧开窗者,进深可增加到这个高度的4~5倍。另外,居室进深与居室宽度之比,不宜大于2比1,最好是3比2,以便于室内家具的布置。

 

室内微小气候是指室内由于围炉结构(墙、屋顶、地板、门窗等)的作用,形成的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它主要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四种气象因素组成。这四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直接作用是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

 

居室内的微小气候要能保证机体的温热平衡,不使体温调节功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保证居民有良好的温热感觉,正常地工作和作息。

 

居室内微小气候的标准以冬夏两季为准。夏季室内适宜温度21℃~32℃,最适范围为24℃~26℃;气湿(相对湿度)为30%~65%,气流速度为0.2~0.5m/s,最大不宜超过3m/s。冬季室内温度的适宜范围是16℃~20℃;气湿为30%~45%;气流速度为0.1~0.5m/s。

 

◎居室通风 

居室的自然通风可保证房间内的空气清洁,排除室内的湿热秽浊之气,加强蒸发散热,改善人们的工作休息环境。因此,厨房和厕所应有良好通风;夏季炎热地区应使主室内形成穿堂风。外廊式住宅(一侧为房间,另一侧为开放式走廊)的外廊,除能起到阳台和避阳作用外,较容易形成穿堂风,适合于炎热地区。


◎室内采光 

居室采光明暗适中,随时调节。如《遵生八笺》说:“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即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即卷帘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

 

室内光照包括自然光线(日照)和人工光线的照明。室内日照指通过门窗进入室内的直接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抗佝偻病,提高免疫力,杀菌消炎等作用。一层清洁的窗玻璃可透过波长为318~320nm以上的紫外线。但有60%~65%的紫外线量被玻璃反射和吸收;且随阳光射入室内深度的加大,紫外线量也逐渐减少,距窗口4m处,仅为室内紫外线量的1/50~1/60,即使这样,其中的直射光和散射光仍有一定杀菌和抗佝偻病作用。

 

为保证室内有适宜光照,一般认为,北方较冷的地区冬季南向居室,每天至少应有3小时日照,其他朝向的居室还需多些。夏季则应尽量减少日照,防止室温过高。

 

夜间或白天自然光线不足时,要利用人工光线照明。人工照明要保证照度足够、稳定、分布均匀,避免刺眼,光源组成接近日光以及防止过热和空气污染等。

 

【不良的室内环境】

 

◎空气污浊 

人们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据有关部门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更严重。就一天时间分析,早晚尤甚;从超标幅度来看,平房污染最重,楼房次之,办公室最轻。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六:

 

1、人的呼吸过程可使室内空气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分含量增多。

2、人体皮肤、衣履、被褥及物品,能发散出各种不良气体与碎屑等。

3、人们谈话、咳嗽、喷嚏以及生活活动。能将上呼吸道的微生物和地面、墙面上的微生物及灰尘播散到空气中。

4、使用煤炉、煤气或石油汽化气灶以及生物燃料(木头、秸杆、稻壳等)做饭、取暖时,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

5、吸烟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致癌性多环芳烃。

6、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时,将其所含的各种污染物带入室内。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身心健康危害严重,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达0.07%时,敏感者就会感到不舒服;当二氧化碳含量达0.1%时,空气中的其它性状开始恶化,出现显著的不良气味,人们会较普通地感到不愉悦。空气中有大量微生物和烟尘的污染时,可致呼吸道疾病传播机会增加、甚至引起肺癌。

 

◎潮湿阴暗 

当微小气候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机体体温调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增加患病率。

 

如人们长期居住在寒冷潮湿房间里,易患感冒、冻疮、风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老年人,室温更为重要,老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对外界温度变化不敏感。有时室温相当低,而老人感觉不到,当体温降至35℃以下时,就会产生“老年低体温症”,表现血压下降,心跳过缓或心律不齐,甚至意识障碍,颈项强直。

 

而在高温多湿环境里,人会感到闷热难耐,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容易中暑乃至死亡。

 

另外,如居室光线阴暗,视力调节紧张,可引起近视,紫外线照射不足,将影响儿童发育,使佝偻病增加。


【预防保健措施】

 

◎搞好自然通风 

居室内的自然通风主要取决于门窗的合理开设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我国北方冬季为抵御寒风,都紧闭门窗,室内污染物负荷较高,应注意每天定期开窗换气,住室内空气经常对流畅通,可减轻污染程度。而且,自然通风比空调机,电风扇效果好,风速柔和,风向较弥漫,人体易于适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如空调机的噪声等)。 


◎防治室内污染 

厨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除保证自然通风外,还可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如在煤气灶上安装吸风罩,做饭时先打开窗户,关好居室的门;煎炒时不要油温太高;不要在厨房内看书或就餐;用完煤气后,要把厨房的总开关关紧,并经常检查是否有漏气的地方等等。

 

居室内、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要高声说话;尽量旋低录音机、电视机的音量;轻手关门、轻声走路,以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另外,搞好室内卫生,定期消毒,对防治污染也至关重要。 


◎改良房屋结构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生活实践,在居室改良上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北方冬季长,为使居室温暖舒适,常设斗门、加厚墙壁、双层窗户、室内用门帘、屏风。壁毡、布幔等保暖。南方夏季炎热多雨,住房常采用通风阁楼坡屋顶,双层瓦通风屋顶,屋檐较宽阔。有的屋顶还设有一可开关的天窗,根据需要调节室内采光,保证室内通风、清爽、干燥。另外,采用内含空气的双层墙和浮筑楼板,也可减少噪声的传播。


◎美化居室环境 

居室的美化要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空间大小、光照程度、家俱陈设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因地制宜进行安排,只要布局得当,相互协调,就会给人以美的感受。

 

色彩是室内空间的精神,室内的视觉、气质、格调主要由色彩语言来表现。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来说,室内色彩应令人感到亲切、舒适,明快。一般讲,浅黄、乳白色可增加房间的亮度,使房间显得宽敞、给人以庄重、典雅感;嫩绿、浅蓝色显得温柔、恬静,使人产生安谧、幽美感。向阳房间光线充足,家俱色彩可选择浅蓝、灰绿等中性偏冷的色彩;背阴房间光线较暗,家俱色彩也较深的,墙面色彩可选择奶白、米黄等偏温和者。餐厅漆成橙黄色,可刺激食欲;书房采用浅绿格调,有利缓解视力疲劳;厨房、卫生间可用白色或灰色,使环境的光线更加谐和。

 

室内布置要根据人们在室内的活动方式而定。 


客厅和餐厅的陈设以“动态”为主,书房和卧室以“静态”为主。客厅是待客处,要尽且保持宽敞、空间感强。摆设的花木以艺术观赏为主,选一些枝叶繁茂的绿色植物,如万年青、君子兰、龟背竹等,可使整个客厅显得雅致大方。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陈设布置应从有利于学习着眼。如《遵生八笺》说:“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静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棂四壁可种些碧萝、剑兰,摆点松、竹盆景,使书斋“青葱郁然”;“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这又体现了静中有动的布局特色。

 

卧室的陈设应令人宁静舒适。床铺的安置不宜正对卧室门,因房门一开就见到床,私密性不佳;且风从门外直接吹到身上,容易着凉、生病。若窗口开得太低,床头也不宜正对窗口,理由同前。卧室墙上可设置一些软枝低垂的观叶植物,如吊兰,增加静谧感。

 

◎香味净化空气 

焚香原本是一项祛秽浊气味,抑制毒害的卫生措施,在我国有悠久历史。香的种类很多,一般采用各种芳香植物或驱蚊药物及香料精制而成,有的还加入各种中药。居室内焚香,可清洁辟秽、杀虫解毒,还可清心怡情。如霉雨季节在室内焚香可驱除霉腐气味、净化空气;对储藏食品的居室用药香薰一薰,实际上是对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一次“扫除”;学习工作时点燃一支卫生香,则有清心开窍、活跃思维、振奋精神的功效。但室内焚香不宜过多,特别通风不良或有病人在卧的房间。一般每次点燃一支卫生香即可,以防化学香精的烟雾中毒。 


另外,室内通风不畅时,常有碳酸气等怪味,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花露水,遇热后慢慢散发香味,室内就会阵阵清香扑鼻。

 

》》编后语

曾几何时,风水一词成了迷信的同义词,而后又被人认为神秘无比。但从中医角度看,好风水的房间同样也意味着已经注意到室内环境的健康了,您是否也应该看一下自家的风水是否符合中医养生的要求呢?

 

来源:节选自《中医养生学》,主编王玉川教授,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