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群书治要》48 师尊则道隆
▲点击上方[国学经典智慧语录]关注我们
《余莉开讲》第四十八集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师尊则道隆。我们知道孝道和师道,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承传,也就是因为尊师重道。
在《学记》上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可以说尊师对于明德、传道、治国,都至关重要。首先我们看看尊师于明德。在《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上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从这里我们看到古人所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他所学的是什么呢?所学的是“道”。目的就是“明明德”。那么要想开启明德,明心见性,那尊师就非常重要了。因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如果不尊师,就没有办法超凡入圣。所以修齐治平也就谈不上了。
那我们看一看今天的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身心不安。因为我们的痛苦和烦恼,都是根源于自身,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从根本上讲,就是不学圣贤教诲,迷失了本性所导致的。所以学习圣贤经典,力行
圣贤教诲,可以帮助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进而回归本性,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所以你看,在《说文解字》上,把这个“学”解释为“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也”。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师就是先觉者也。那么弟子就是后觉着也。弟子为什么要拜师呢?目的就是求得觉悟。而这个觉悟的是自性本具的明德,必须从真诚恭敬之心中求得。如果一个弟子遇到了名师,但是却不知道尊师念恩,那也就难得师道之真谛。即使他的老师像孔子再来,也没有办法帮助他,开启自性之明德。所以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份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在佛教的历史上,有一位净土宗的大师,叫莲池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学佛,听说遍融禅师很有智慧。他是三步一叩首,走了很远的路来拜见遍融禅师。见到了遍融禅师,就向他请教,怎么样学佛才能够契入,结果这位遍融禅师只说了一句很普通的话。他说:年轻人千万不要被名闻利养所迷惑,一定要把名闻利养放下。这一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那一般的老师,学习圣贤教诲的人,也都能说得出来。旁边的人听了,甚至会觉得挺可笑的。但是因为莲池大师的心地真诚恭敬,这一句话就像当头棒喝一样,让他终身受益。那么他以后的成就,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句话。所以同样是一位老师讲课,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契入的境界不一样,进步的快速程度也不同。那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老师讲的有区别,而是学生的恭敬心有区别。
在《曲礼》上,有一句话说:“毋不敬”,那就是告诉我们一切要恭敬。没有任何时候不保持这种恭敬的态度。那么在《中庸》上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这个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片刻离开的那个东西,就不能称之为“道”了。那么诚敬心一旦不见了,就会随顺习气,背离了我们的本性。所以对万事万物,都要始终保持诚敬的态度。那么这种诚敬的态度,从哪里培养起来呢?实际上就是从对老师的恭敬态度之中培养而来的。我们把对老师的这种恭敬,推而广之,来恭敬我们身边的一切人事物,你看一看那个效果有多好。
那我们再看一看尊师与传道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社会,有两种人最受尊重。就是医生和老师。因为中国古人重义轻利。而医生和老师这两种职业,它是无私无求,为社会大众做贡献,而不讲回报、不讲利益的。比如说这个医生救人生命,他也不会跟你讨价还价。老师是成就人的慧命,使人明道。所以古人说:“千金不卖道”。古代的老师不用学问来牟利。所以他遇到清寒但是又真心向道的学生,不仅不收学费,反而还要补贴学生的生活,让他继续求学。所以正是老师这种“谋道不谋食”的品质,所以才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
所以什么是老师,说“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说老师啊老师,这个童子的法身慧命,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所以老师这个职业,也特别地受尊重。韩愈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这个“道”,就是圣贤相传之道。而师道他之所以尊严,就是因为真正的名师,都不是为了标榜自己,为了自己出名,而只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所以“传道者”所传承的,是古圣先贤道脉的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这样一种品质,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才光载千秋,赢得万众的敬仰。
那么在中国古代,对老师的尊重是通过礼来加以保证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和父亲,初次去拜见老师的时候,这个父亲都会带着很好的礼物,这不是为了谄媚巴结老师,而是为了表达对老师内心的恭敬。那见了老师之后,这个父亲带着儿子,像孔子像行最重礼,这个最重礼,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三跪九叩首的礼。而我们现代社会的最重礼就是三鞠躬。然后又请老师上座,他再带着儿子对老师行最重礼。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这个孩子,他最尊敬的人就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对于老师如此地敬重,那对老师所讲的话,怎么敢不听从呢?那么老师教导他什么呢?老师教导他孝敬父母。这个家长在家里教孩子尊敬老师。所以这个老师和家长一配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
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教不好了呢?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个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稍微说得重了一点,孩子回家就告诉父母,他的父母又不懂得教育,他就去找校长告状,校长再去批评老师。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犯了错,老师也不敢给他指正过来,那他怎么会不一错再错呢?
而在古代的时候,不仅仅是老师可以指正孩子,教导孩子。凡是和孩子父母平辈的这些长辈,看到孩子做错事,都可以给他指正。他的父母会带着贵重的礼物去感谢人家,感恩戴德。说我这个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幸好你及时纠正,才没有让他酿成大错。
那我们现在的父母,对别人纠正自己孩子的错误,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父母经常带孩子一起出来吃饭,饭桌上坐着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等等,结果这个孩子也没有学过《弟子规》,就拿起这个桌子上的菜,把自己喜欢的摆在自己的面前,还把这个桌子乱转,他的舅舅看到了就说:“孩子,不可把桌子乱转,你看别人都吃不到菜了。”结果舅舅的这个话一出口,我们再看这个孩子父母的脸色怎么样呢?一下子就拉长了,表情变得很不好看。意思是说: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不会去教育吗?还用得着你管。而且他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挺好的。中国古人说:“人莫知其子之恶”。因为这个父母太喜欢自己孩子了,而且每一天都跟孩子相处在一起,所以怎么看他怎么可爱。他有一些明显的错误,父母都看不到。那结果别人看到了,帮他纠正过来,父母不感恩,反而对别人不满意。所以现在的人都学乖了。这个孩子已经无理到极点了,甚至都快闹到天上去了,旁边的叔叔阿姨还在那夸,说这个孩子可真活泼。所以你看这个“夸”字是怎么写的呢?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一个“亏”字。告诉你,你就夸他吧,你就夸他吧,不适当的夸奖让他吃大亏了。那久而久之,确实让这个孩子分不清是非善恶和美丑了。
所以中国古人对老师很尊重。比如说在《礼记·典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说男子20岁要行冠礼,就是成人礼。这个时候他的朋友、平辈送他一个字,表示对他的尊重。因为他已经成人了,不能再称他的名了。从此以后,他的亲朋好友,他的亲戚同学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他去朝廷里做官,皇帝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那么只有他的父母,还有就是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告诉我们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当皇帝要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他在接见老师的时候,他必须是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就是提醒皇帝,虽然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是一国之君,但是老师他永远是你的老师。所以你看“上行则下效”,皇帝都这样尊师重道,在全国,也就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
那么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的时候要守丧三年,要穿孝服。老师过世的时候,学生要守心丧三年。也就是说,虽然你不用穿孝服,但是要在内心感念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这个就叫心丧。所以你看中国古人对于老师的尊重,都是通过具体的礼仪来表现的,渗透到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那什么是“人师”呢?这个“人师”,就是德行和才识都非常卓越的人,这样的人才称为“人师”。他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不一定是在朝廷做官。我们看在人类的历史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等,但是真正的“人师”却如真如瑞,特别地稀少。因为他们无论是在诚意正心的修养上,还是在奔驰天下的智慧上,都堪为学人表率,足为后世取法。正是因为他们表里如一地,为人演说圣贤之道,才令无数人重拾对圣贤教诲的信心,是圣贤文化薪火不灭,代代相传。
所以你看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皇帝,但是人们能记住的,不过是那几个知名的皇帝而已。但是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而且尊他为“至圣先师”,称他为“万世师表”,称他为“素王”。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个圣贤之道,要靠谁来弘扬光大呢?要靠行道之师而发扬光大。那么弟子要承传老师的道业,所以要必须具足恭敬之心。那我们看孔老夫子的弟子曾参,他本来是很鲁钝的,但是因为他对孔子有十足地恭敬,所以他能够承传孝道。正是因为孔老夫子看到了他的恭敬之心,所以专门就把《孝经》传授给曾子。在《孝经》中记载,孔老夫子和弟子曾参对话的时候,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古圣先贤有至高的德行,至简要的道理,能够使天下和顺,老百姓之间能够相亲相爱,上下之间没有怨恨,你知不知道?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呢?曾子听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马上怎么样呢?“避席曰”,也就是赶紧恭恭敬敬地起身回答,“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自己不够敏达,不够通达,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至德要道”呢?在这里,我们从“避席”这两个字,就可以体会到曾子对老师的那种恭敬之心。这个“避席”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古人都是习惯于席地而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虚,“避席”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坐席而伏于地。那么曾子他很尊敬老师,所以老师这一发问,他自自然然地避席而答。显示了他对老师的这种恭敬之心。所以当曾子听到,他的老师向他要传授道的时候,那么要闻道,可不能还漫不经心的,所以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而且也是为了行尊师之礼,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那我们知道孔老夫子曾经评价曾子说:“参也鲁”,说明曾参在弟子之中不是最聪慧的,甚至还很鲁钝。有一次,这个曾子和父亲一起去耘苗。本来应该把这个草给除掉,曾子却不小心把这个苗给除掉了。曾参的父亲非常地生气,情急之下就拿着大杖打在了他的背上。曾子没有躲避,结果这一下打得太重了,曾子就昏倒在地。等他醒来的时候,还向父亲请罪,还关心地问父亲,您刚才教诲我的时候,是不是生气了,对您的身体是不是有影响。而且他为了让父亲安心,没有把他打坏,所以他还怎么样呢?弹着琴唱歌,歌声还非常欢快,目的是让父亲知道,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请父亲放心。大家认为曾子非常孝顺。但是孔子听到这件事,却很生气地说:你们去告诉曾子,不要再来见我了,我没有这样一个弟子了。于是怎么样呢?他就请人向老师请教原因。孔子说:假设曾子的父亲在盛怒之下,一不下心把他给打死了,那就是陷父亲于不义之中。那你想想,他的父亲这一生还有幸福可言吗?别人也会纷纷地指责他。说你看这个人这么样地狠心,居然把自己的儿子都打死了。所以孔子告诉曾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如果父亲拿的是小柳条,这样很小的很轻的东西打你,你可以接受。如果拿的是很重的,像锄头、大杖这样的东西打你,你赶快就跑,不要让父亲打到了。那么曾子从这里才明白了,原来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才是孝。一味地顺从父母而没有智慧,可能会陷父母于不义之中。
那么关于曾子的孝道,还有一个典故。有一位朋友来见曾子,恰好他有事外出了,不在家。曾子的母亲非常有仁慈之心,能够为对方着想,她想怎么能够让曾子知道家里来人了呢?他在情急之下,就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破了。中国古人说“母子连心”,曾子他是一个孝子,他的心中时时刻刻惦记着他的母亲。所以他的母亲手指一咬,他的心马上就痛了一下,知道母亲在家里有事情,他就赶紧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才知道,原来母亲安好。只是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想让他回来。那我们现在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觉得不太可能,原因在哪里呢?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里,并没有常常地惦记着父母。我们惦记的是自己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想的是怎么样吃喝玩乐,怎么样赚更多的钱,怎么样获得更高的官位。结果心不空灵了。所以你看“空灵”这两个字,说得特别有味道。你这个心怎么样才能“灵”呢?只有“空”才能够“灵”,你装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那你的心就不敏锐了,不灵光了。所以我们体会不到父母真正的需要,甚至父母把这个手指头都要掉了,我们都没有感受。因为我们对父母的这种爱心没有了。
正是因为曾子他对老师有恭敬心,所以虽然天资鲁钝,但是仍然承传了孔子的大道,而被后人尊称为“宗圣”。
那么后边,也有一个典型的尊师的例子。那就是孟子,孟子虽然没有能够成为孔子的徒弟,但是他学习孔子的书,成为孔子的“私淑”弟子,最后被称为“亚圣”。他的学问道德甚至怎么样呢?超过了孔子的很多门生。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至诚”这两个字。所以中国人有句话说,“至诚如神”,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那么从这里告诉我们,对老师的尊重,也就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也是传承圣贤之道所必须的。
那我们再看一看,尊师与治国有什么关系呢?《论语》中说,季康子来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 ,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如果你真的想让民众向善,那民众一定会向善。你看,在位者的、领导者的德行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样。这个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如果君主希望百姓都能够尊师重道,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自己要率先垂范,做出一个尊师的榜样。这样“上行则下效”。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我们看历史上的汉明帝,就是一位尊师的典范。汉明帝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向桓荣学习《尚书》,在他做了皇帝之后,仍然是以学生的身份自居。老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这个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而且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和医疗的官员,都络绎不绝地去服侍桓荣。明帝还亲自到老师家询问病情。进入老师所居住的街巷的时候,下车步行,手捧经书,走到老师的跟前,轻抚老师,垂泪哭泣,久久都不忍离去。在他的带动下,文武百官来探病的时候,再也不敢到门口才下车。而且都在桓荣的床前下拜。桓荣去世的时候,汉明帝他也是亲自换丧服送葬,并且把老师安葬在尊贵的位置。
所以历史上的这些明君,之所以能够创下太平盛世,都和他们尊师重道的做法分不开的。比如说唐太宗,之所以在隋末战乱之后,短短的时间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天下太平,万国来朝,就是因为他尊师重道,并且都让皇子、诸王们学习《群书治要》。而康乾盛世的缔造,也是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特别设立了李景、儒释道大德为国师,并且坚持讲经说法的这个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康熙皇帝就说,“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他领会到,千古相传的心法就是这两个字,那就是“诚”“敬”,所以清朝能够成就康乾盛世,那不是偶然的,和这些皇帝尊师重道密不可分。
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要想使“道”弘扬光大,那就必须从最高的领导者做起,率先垂范尊师重道的质量。那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者,都能够尊师重道,那我们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气,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