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二)

查阜西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2022-12-20

编者按:

《松风阁琴谱》是《四库全书》录收唯一的清代琴谱。此谱特点是每曲均注明作者或传授人,使晚明至清初著名琴人的创作和改编琴曲得以传世。《德音堂琴谱》是一部常见琴谱,其琴论承袭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诸说,琴曲渊源于尹尔韬《徽言秘旨》。由于未见最完整善本,跋文缺页、行款“同校”人姓名不明确等问题多有出现。所以,还待寻找完整善本作进一步研究。


《琴曲集成》据本提要
文丨查阜西

七、琴学心声谐谱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清初刊本,三山(金陵)庄臻凤蝶庵述著。首列康熙乙巳(1665年)袁一相、严沆、邓旭、梁知先序,康熙丙午(1666年)查培继叙及康熙甲辰(1664年)庄氏自序,次著琴学心声凡例。凡例首叙全书将包括“律原”“纪咏”“存古”“谐谱”四种,各上下二卷,但实际全书仅刊出二卷,采《律吕图解》《指法源流》《琴声十六法》等六十二个子目的琴论为上卷,而以自制十四曲及咏赠诗文为下卷。在凡例末条叙明这是“先梓公诸同好,其余三种嗣出,以竣全帙”。故本书曰:《琴学心声谐谱》。世称庄氏有《琴学心声》,可能即指本书,实并无全帙。

凡例指明“律原”上下两卷,载琴学粹言、律吕图说;“纪咏”上下两卷,载历代琴纪、咏赋诗词;“存古”上下二卷,载选集古今诸贤名谱;“谐谱”上下二卷,载自制新曲、赠答诗文,此书上卷六十二目所裒已广,合下卷所载新曲及赠文,似已及“心声”全书之半。其历代琴纪、咏赋、歌词,亦止掇拾明本如《琴书大全》等所录。至于选集各谱,梁序已指出四歌三兰;凡例亦指出无词的《箕山》《洞天》《秋鸿》《羽化》《潇湘》《醉渔》《凤翔》《列子》《高山》《流水》和有词的《阳春》《白雪》《赤壁》《滕王》《秋声》《鹤舞》《湘妃》《捣衣》《复圣》《阳关》之类,都有他谱可参。大概庄氏造诣和创作已尽于《谐谱》矣。

《琴声十六法》世称明初龙阳子冷谦所提,乃指轻、松、脆、滑等十六字而言。至十六法之论,列在庄氏《谐谱》之末者,其标题明著为《蝶庵琴声十六法》,似可肯定即是庄氏所作。荷兰高罗佩所著英文本《琴道》、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音乐书目提要》佥据《蕉窗九录》已有介绍一点,竟谓十六法出自冷谦,实不知《九录》可能是伪托之书。第十六论中的“徐”,引有明万历间严道彻(即严天池)的诗句,断不能是明初冷谦所作,也是铁证。

本书直至1953年编者才见到一部残本,1959年中国音乐研究所又购得另一早印完本。在此以前的百多年中,此书只见著录。庄氏自制《谐谱》中如《梧叶舞秋风》及《梨云春思》流传极广。日本三百年来的琴学,传自庄之弟子。庄氏为清初有成就的琴家,兹均全收其《谐谱》。

八、和文注音琴谱

此本原系乌程周庆云旧藏,现归上海图书馆。周氏所著《琴书存目》称是“日本东皋越杜多撰”。按东皋禅师俗名蒋兴畴(1639—1695),字心越,浙江金华浦阳人,幼出家,康熙十五年(1676年)主持杭州永福寺,时避难赴日,以禅学结交关东幕府,卒于江户祗园寺。蒋氏曾在国内学琴于庄臻凤及褚虚舟。滞日期间,曾授琴艺于日儒人见节(号竹洞,又号鹤山)及幕府贵官杉浦正职(号琴川)。杉浦家茶僮小野田东川受到薰陶,也能弹琴。小野晚年因故被逐,遂以教琴为生,其琴弟子有幸田友之助、多纪德等多人,幸田等人又授徒桂川月池、浦上玉堂等,相继传授,遂使在日本沉寂有年的中国七弦琴又流传二百八十余年。

此谱前后无序跋,亦不著谱名,不著目录。日人松井廉氏《谈琴》(大正丁己,1917年),据周庆云序及书前“桂川家藏”印记,认定该谱是东皋所写,而从书中琴川等人旁注看来,或系其琴弟子所录之本,后为桂川收藏。

据日人松井廉氏《谈琴》和岸边成雄等《田安德川家藏乐书目录》称:日本传世《东皋琴谱》版本甚多,各本曲目和文字内容亦有差异。其中年代较早、曲目内容较多者首推宝永中(1709年)杉浦正职重校本。此本现存至少有两种抄本:一为桂川月池抄本,另一为幸田子泉旧藏本。前者卷数、曲数不明。后者共三卷,五十七曲。其次则为幸田子泉旧藏又一《琴谱》,共七卷,五十一曲。三本现均由东京都德川后人德川元子收藏,因未影印出版,详情不明。至于其他版本,其曲目、内容均较简略。其中较主要者有:(一)上野图书馆藏享和中(1802年)宿谷慎吏编、文化中(1808年)二本三岳校订本,共九卷,四十四曲。(二)文政十年(1827年)儿岛凤林刊本,计三卷,四十六曲。(三)德川元子藏又本《东皋琴谱》,计三十三曲。(四)德川元子藏《琴谱杂录》,此本收有他本少见的和歌四首:《春野》《富士》《山里》《山樱》。(五)东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大原止郎据仁木斯祐本转抄之本,计三十三曲。(六)明和九年(1772年)铃木龙刊本,计十四曲。(七)宽政九年(1797年)菊地迁甫刊本,计十五曲。至于本编所收“桂川家藏”本,凡三十七曲(不计《调弦入弄》),加上本编附录所收田边尚雄转抄大原止郎抄本和明和间铃木龙刊本所收不见于“桂川家藏本”本的《渔樵问答》《石交吟》《鸣凤朝阳》《猗兰操》《舟夜》(无谱)《夜座》(无谱)《操缦引》《沧浪歌》《寄隐者》《南薰操》(又名《南风歌》)《阳关曲》等十一曲,实共得四十八曲,与保存东皋传曲最多的杉浦正职本仅差九曲上下。

东皋所传之曲,在本编所收三本中,除《归去来辞》《高山》二曲基本上取自杨抡传本外,绝大多数都是有词的琴歌,其中注明曾加“校正”或“订正”者,应是传统旧曲;只有后期的《熙春操》《思亲引》《安排曲》《清平乐》《大哉行》《华清引》注明“谐音”“调入”或“铭”者,则是创作。《久别离》《箕山操》注称“改订”“改正”应是改编。由此可见,东皋禅师不仅著力于继承旧曲,而且还是一位擅长作曲的琴家。

本编附录所收东皋琴谱大原止郎本,承田边尚雄教授提供,谨此致谢。

九、松风阁琴谱

清《四库全书》艺术类松风阁琴谱提要云:“国朝程雄撰,雄字云松,休宁人。是编辑诸家遗谱而参以己法。前附松风阁指法二篇,乃三山庄臻凤原本,雄为之改订。琴谱上下二卷,自清宫《忘机》至清商《春山听杜鹃》凡十一曲。谱中所增诸法多出雄之新意,指法亦较他谱增倍。《醉渔》诸曲更欲曼衍声调,以博趣于弦轸之外,可谓心知其意者。”此书是一常见的坊本,也是《四库全书》录收唯一的清代琴谱。一般坊本字迹漶漫者居多,本编取早印本影印,内容与《四库提要》相符。首有祁豸佳、宫梦仁、程雄本人三序,谱末有李颖、汪濂两跋,则《四库提要》未提。

雄自序明言“选藏谱前人未刻者,与汪紫澜、尹芝仙、汪安侯、张鹤民、方外古林、澹尘、竹隐较订五音、外调一十三曲,名曰:《松风阁》,俾后之学者按谱求音,开卷即得”。又云:“思石耕韩夫子授琴数曲,……倘亦籍此成名乎?”是其选曲旨在提供秘本,表彰师承,尚非提要所云“多出雄之新意”及“更欲曼衍声调”。此谱特点是每曲都注明作者或传授人,使得晚明到清初的一些著名琴人,如韩晶、郑方之辈的创作和改编琴曲又由此而得以传世。

程雄自序说选订的是十三曲,从目录划痕和页码中断的数目可以看出,后来他把郭楚望的《潇湘水云》和何进明的《蜀道难》抽去了。因此《四库提要》称为十一曲,与本编所用版本相符。

自序作于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年),但从程氏另一琴谱《抒怀操》魏禧序,可以推出此谱实刻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以后。

十、抒怀操

此谱在坊本中无例外地附在《松风阁琴谱》之后,清《四库全书》本亦同。《四库提要》云:“其《抒怀操》一卷,则以士大夫赠答之词,谱作琴曲,共四十余调,协以五音,铿锵激壮,亦颇近自然……”。谱前有魏禧序及程雄自序,两序都是行楷原书,另有印鉴。魏序叙明撰于庚申(1680年)冬,并指出“此皆诸公相赠词,偶配五音外调,谱成三十曲。”自序则称是庚申冬协五音外调,共四十余曲。谱后有两跋,郑兰谷跋居前,跋云:获交程于壬戌之春(1682年),求手授,年余出示名人赠词各谱。李晓跋居后,仍称:“偶用赠词谱成三十曲。”今刻本中实著三十七曲,可见此本上梓,实在壬戌以后。

十一、松风阁琴瑟谱

此谱大致是《松风阁琴谱》的另一版本,以前未见著录,1958年西安群众艺术馆收得,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程雄的交游很广,特别是当时的明代遗老、达官名流,他都主动结识。他有一些著作,如松间松涛诗、松龄集、卜筮略等,著见于他的《松风阁自序》及琴曲“松风引中”。

此书亦首列祁豸佳、宫梦仁两序,次列《参订五松堂集》,内列有汤斌等九十余人的姓名,再次在《琴瑟谱目录》下有行款,著明是宫梦仁鉴定、周在都重刊。所谓《五松堂集》,可能是指他上述的著作中有五种都是用“松”字标题之故。程氏的交游,给他辑订的这些著作是否都已刊行,不得而知,亦未见著录。但此本《松风阁琴瑟谱》和后列的《松声操》则是现实的存在。

此本所收琴曲中,《忘机》《仙曲》(即《释谈章》)《思贤操》《平沙》《悲秋》《玉树临风》《乐山隐》等七曲与其自刻本基本相同,但其后记已有改动或增加。其余六曲中,《九还操》已非张良玉而是程雄自作的曲和词;《松风引》《舒怀吟》也是他自己作词作曲;《大雅》是自刊本所无;《蜀道难》在自刊本中已被删去;最后另一《大雅》是瑟谱。因为有此瑟谱,故将书名改称《琴瑟谱》。《九还操》《松风引》《舒怀吟》三曲的旁词,骄恣狂纵,程氏可能是有意不收入其自刊本。如果周本是刊于程氏死后,则程氏检点谦敛之风是可取的。

十二、松声操

此本于1956年由西安群众艺术馆与《松风阁琴瑟谱》同时发现,版式规格也与《琴瑟谱》相同,可能也是周在都的刊本,或者是《五松堂集》的一种。基本上就是程雄自刊《抒怀操》用诸公赠词作曲的增刊本。此谱和《抒怀操》一样,谱前也有魏禧的序和程雄自序,但序中的文字内容则大有增改,也不是原书行楷,而改用宋版字体。谱后只有郑兰谷一跋,文字内容亦微有增改。

此谱共刊四十五曲,其中与《抒怀操》词、谱完全相同者计有《水调歌头》(曹溶)、《万年欢》(唐梦贵)、《沁园春》(陈学泗)、《彩云归》(李晓)、《临江仙》(高珩)、《满江红》(汪鹤孙)、《长相思》(王暺)、《卜算子》(顾贞观)、《醉翁操》(张台柱)、《减字木兰花》(丁澎)、《潇湘夜雨》(昝茹云)、《意难忘》(沈垣)、《柳稍青》(徐士俊)、《忆余杭》(席居中)、《沁园春》(宫鸿历)等十五曲;词同谱异者计有《水龙吟》(宫梦仁)、《水调歌头》(洪云来)、《临江仙》(毕际有)、《越溪春》(宋犖)、《高山流水》(周在都)、《清平乐》(朱雯)、《减字木兰花》(朱彝尊)、《渔家傲》(王士祯)《、玉楼春》(宗元鼎)等九曲;词、曲全异者计有《清平乐》(张潮)、《小重山》(李赞元)、《渔夫家风》(彭逊遹)、《书堂春》(胡琪)、《临江山》(梅慤)、《武陵春》(许由)、《风入松》(卢士登)、《千秋岁引》(张绂)、《玉堂春》(王廷栋)、《风入松》(徐亭)《、洞仙歌》(魏坤)、《千秋岁》(徐人凤)、《中兴乐》(钱麐)、《秋蕊香》(艾汝霖)、《满江红》(沈渭)、、《偷声木兰花》(陈学洙)《杏花天》(孙尚任)、《御街行》(顾彩)、、《满江红》(程庭)《杏花天》(唐肇)、《贺圣朝》(王朝佑)等二十一曲。

本编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本影印。

十三、德音堂琴谱

这是一部常见的琴谱,但未见有最完整的善本。谱前只有康熙辛未(1691年)汪天荣的一篇序文,文内明言是用郭用英的谱集校而付诸梓人,然而十卷的行款却著明是“语水吴之振孟举鉴定”;凡例又明言“有舍文而不能成音者,……存以备观焉”。

郭用英跋文,原应有文字三页,现仅在少数“德音堂琴谱”中偶见一页。本编所用的是一部比较清晰的早印本,但第三、六、七、九各卷行款中“同校”人的姓名似有挖制。凡此种种,都有研究的必要。如能发现完整的善本,或可找出其原因。

在清初诸琴谱中,此书琴论所占篇幅较大,大体袭取明代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诸说,琴曲则大部渊源于尹尔韬的《徽言秘旨》。


本文选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中华书局2010年。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上)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下)

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补一)


往期回顾:

查阜西:怎样克服古琴谱的缺点

查阜西:漫谈古琴

查阜西:琴学小史

查阜西:十年来的回顾和感想

溥雪斋、查阜西、许健:古琴音乐活动在北京

查阜西:幽兰指法集解(上)

查阜西:幽兰指法集解(下)

查阜西:古琴音乐(上)

查阜西:古琴音乐(下)

查阜西:琴歌的传统和演唱

查阜西:《指法字谱》正名初议

查阜西:《张孔山流水》研究

查阜西:《张孔山流水》传本考异

查阜西:古琴音乐的收集和采访

查阜西:1956年古琴采访工作报告

查阜西:民族音乐研究动员

查阜西:张廉访赝作古乐器之自白等八则

查阜西:谈谈我的民族音乐学习(提纲)

查阜西:天门怀旧等四则

查阜西:请文联重视“情习不同,博采风俗”等三则

查阜西:坚持古琴曲内容的表现等四则

查阜西:古琴曲谱的来源与现状

查阜西:琴歌诀等三则

查阜西:琴歌《苏武》——一个传统的古琴声乐曲

查阜西:琴坛漫记

查阜西:关于赵义正同志谈古琴的意见

查阜西:写在影印《神奇秘谱》的前面

查阜西:琴家三传

查阜西:几个琴人的情况

查阜西:琴家取用自然音阶论

查阜西:古琴创作小史

查阜西:琴学及其美学

查阜西:琴曲中的《胡笳十八拍》

查阜西:检查我十年来的古琴音乐思想和工作

查阜西:百年来的古琴

查阜西:中国古代音乐名作讲稿(上)

查阜西:中国古代音乐名作讲稿(下)

查阜西:古琴的常识和演奏(上)

查阜西:古琴的常识和演奏(下)

查阜西:《琴曲集成》编者的话

查阜西:《琴曲集成》第一辑凡例

编辑:西西
审校:安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