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上海滩】《王孝和》评弹+沪剧+电影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电影《铁窗烈火》

1958年摄制

(小缺憾:音画不同步)

演员表

张 辉 饰 张少华

(原型为王孝和烈士)

张 翼 饰 老 沈齐 衡 饰 汤言景冯 喆 饰 马 军王 辛 饰 李阿琴江 山 饰 老 王范雪朋 饰 张 母史久峰 饰 小 陈杨梦昶 饰 老 何周 翰 饰 老 钱职员表编剧 柯 蓝导演 王为一

当年的电影宣传画

沪剧《黄浦怒潮》

  沪剧《黄浦怒潮》和电影《铁窗烈火》都是在1958年诞生的,都是以烈士王孝和为原型,但都没有用真名。电影用的是“张少华”,沪剧用的是“林耀华”,上海艺华沪剧团1958年5月1日首演于新光剧场,由沪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盘声、王雅琴、小筱月珍等主演。

  剧中“夫妻分别”“写遗书”等唱段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也是沪剧“王(盘声)派”艺术的代表性唱段之一。1959年,王盘声、王雅琴在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四面粗纹唱片。


(头段)

林:(唱)感谢党如此关怀我,永铭心头难忘记。我明日一早就要走,千头万绪在脑海里。我撤退,阿瑛未知晓,我要讲偏偏少勇气。怕她一时想不通,又怕她伤心落眼泪。少停停阿瑛就要来,真叫我一时无主意。

瑛:耀华!

林:阿瑛!等一回你给我去整理几件衣服。

瑛:做什么?

林:我要出一次门。

瑛:出门?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林:(唱)为了去读书求上进,谋求深造出远门,好得此去日期并不久,你安心在家将我等。

瑛:你有事应该和我讲,不应该瞒我,(唱)你今天神色不安定,一进门,阿瑛早看清。方才万应告诉我,他说厂里已经出事情,你说出门求深造,叫我如何能相信。即使你有为难事,你也应该讲我听。夫挑千斤担,我愿代挑五百斤,是不是为了铁屑事。你何必对我瞒得紧?

林:(唱)铁屑事件你已知晓,我就把真情实言讲你听。自从几番风潮起,全市各界都响应。募捐款,大游行,一波未平一波兴。工人运动难平伏,国民党穷凶极恶起毒心,在机器上私自放铁屑,阴谋诬害工人们。在这一种血腥的统治下,不知有多少工人遭牺牲。弟兄们为了关心我,要我离家避风声。

(二段)

林:阿瑛,你想想。(唱)多少人为了求生存,离开了妻儿与双亲。为了把穷苦的命运来改变,不惜流血作斗争。耀华与他们比一比,自觉惭愧难安心。豺狼当道令人恨,要活命只有去抗争。离家出于我勿得已,家务拜托你照应。我相信,来日夫妻相聚时,再不会受苦像如今。

瑛:耀华(唱)我虽不能全部懂得你,我明白你一心为仔伲穷人要活性命。家务事我会安排好,爹爹姆妈我能照应,耀华你尽管安心走,但愿你早日回来重叙骨肉情。

林:(白)阿瑛!

瑛:(白)我替你理二件衣裳去。

林:(唱)想不到阿瑛她转变得如此快,果然懂得了我的心。一口答应成全我,让我安心离家门。

瑛:(唱)耀华他为了大家谋幸福,脱离这虎口离险境,但愿他一路平安无风波,阿瑛我受苦也高兴。

林:(唱)为了革命远奔他乡走。

瑛:(唱)阿瑛心中无怨无恨。

林:(唱)小佩琴她年幼。

瑛:(唱)我会照顾。

林:(唱)年迈的双亲。

瑛:(唱)侍奉照顾有阿瑛。

林:(唱)这都是老孙平日帮助她。

瑛:(唱)使我把祖国远景看得清。

(重唱)为了革命他(她)尽了一片心,为了大家他(她)尽了一片心。

(三段)

林:(唱)林耀华!咬紧牙关忍住痛,不低头,任凭敌人,重重酷刑,我能受。党吓,你的使命交与我,交与我,革命的道路,千山万水,我能走。(白)长发哥,是你!哦!(唱)最近敌人疯狂大逮捕,不知厂里多少同志被抓走?党组织是否被破坏?同志们是否继续在作战斗?党呀!自从我身落在虎口,像失娘的孤儿常躭忧,千重山,万重水,隔不断我想你之心一日如三秋。党呀!我要做你的好儿女,你的教导,我永远不辜负,你指出我的道路虽然很难走,我走上了,决不再回头。

(四段)

林:(唱)夜已深,人已静,牢狱凄凉灯微明,隐隐传来镣铐声。悲愤填胸,落笔倒有千斤重,千言万语写不尽。第一封信写给一切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康健又安宁。革命的前途无限好,愿你们继续作斗争。黑暗的枷锁会打开,愿你们,努力奋斗求光明。第二封信写给慈爱的父母亲,平日对你们少关心。好不容易将孩儿扶养大,到如今再也不能报答你们养育恩。国民党残暴将我害,这不讲理的政府乱杀人。从今后虽然与双亲成永别,可是我光荣的完成了这一生。我一死虽然对家庭很不幸,但是我为了千万个家庭谋生存。还望你们二老莫伤心,他们会替孩儿报仇恨。(白)阿瑛呀,我感谢你,(唱)你为我忍饥耐寒受尽了苦,为了我伸冤上诉费尽心。虽然驳回上诉维原判,你的奔走唤起了人们的仇恨心。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正义而死亡,为正义妻离子散骨肉分。人生虽然只能活一次,可是我没有虚度这一生。你自己身体自保重,年迈的双亲要侬照应。但愿你分娩很顺利,第二个孩子可以取名叫佩民。但愿你悉心把孩子来教导,告诉他国民党就是他杀父的大仇人。你忍住了辛酸莫悲伤,这一笔血债要算清。这无耻的政府就要垮,特刑庭,不讲理,乱杀人。秘密开庭,看它横行到几时……冤枉!冤枉!我要把冤伸!

沪剧《黄浦怒潮》选段

王盘声、王雅琴  主演

沪剧《黄浦怒潮》选段

王盘声  演唱

  在艺华沪剧团演出之前,无锡市沪剧团于1957年春根据同一题材创作演出了《王孝和》,是直接用真名演出。上海的沪剧演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用《黄浦怒潮》作为剧名。

沪剧《黄浦怒潮》选段

孙徐春  演唱

  1994年,为了庆祝上海解放四十五周年,上海沪剧院在原艺华沪剧团演出本的基础上又作了重新整理,保留了原有的经典场次,取名为《王孝和》,由青年演员担纲演出。近年来,更年轻的演员也继续予以传承,上海的地方戏演上海的革命烈士,更加亲切感人。

沪剧《王孝和》选段

钱思剑、徐蓉  演出

沪剧《王孝和》选段

朱俭、王丽君  演出

评弹《王孝和》

  解放后,苏州评弹在表现现代题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批艺术大家们鼓足干劲投身到新书目的创作之中。1955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即现在的上海评弹团)就创排了中篇评弹《王孝和》,书中的人物直接用真名。

  中篇《王孝和》采用“评话”与“弹词”相合作的形式,著名评话艺术家唐耿良、张鸿声,弹词艺术家蒋月泉、姚荫梅、张鉴庭、张鉴国、周云瑞、陈希安等参与演出,阵容强大,盛况空前。据说,当年在上海静园书场首演,创下连演3个月、观众7万多人的高票房。下面呈现的是1955年的演出实况(上海电台报幕的年份有误,特此说明):

楔子:唐耿良

第1回:蒋月泉、姚荫梅、姚声江、张鉴庭

第2回:张鸿声、蒋月泉、唐耿良、王柏荫

第3回:张鸿声、周云瑞、陈希安、张鉴国

第4回:蒋月泉、唐耿良、周云瑞、苏似荫

  其中,陈希安演唱的“党的叮咛”选曲、蒋月泉演唱的“写遗书”选曲已经成为评弹唱腔中的经典作品。“党的叮咛”一段,陈希安在其擅长的“薛调”基础上融入了“蒋调”,别致动听,成为其代表性唱段之一;而“写遗书”当然是纯正的“蒋调”,但配上张鉴国的琵琶伴奏,在过门里有了“张调”琵琶的特色,格外优美。这两段唱分别于1957年和1959年在中国唱片社灌制了粗纹唱片。

(头段)

(表)王孝和今朝在监狱里,接到党的指示,一张纸头上写得清清爽爽;“孝和同志:自你被捕之后,坚持立场和敌人斗争,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党的光荣。敌人要对你残暴的执行了,为了避免群众误会:为了掩护同志,党希望你,在最后光荣牺牲的时候,不要暴露自己身份,老孙。”王孝和看完这张条子,觉着喉咙口塞紧,想到自家——(唱)我家是世世代代把鱼捕,祖父他风里浪里受折磨,父亲从未读过书,在那太古轮上当伙夫,吃了半世的苦,到处去奔波,像鸟雀离了窠,为的是把窠中小鸟哺。他们是受尽欺凌和迫害,却不知真正的仇人是那一个,也不知不能翻身是却为何。

(二段)

(表)王孝和想,老人家和阿爷做牛做马,吃了这么许多苦头,而他们不晓得为啥会得吃苦,但是我王孝和,晓得了吃苦头的根源,寻着了自己阶级队伍,寻着了党。(唱)我像是迷失方向夜航者,找到灯塔出迷雾,我得到了帮助就再也不糊涂。(白)像飞向南方,追求太阳的燕子——(唱)方才离了窠,就找到了同伴与队伍。(白)都是你,亲爱的党啊!(唱)你是召唤我,指引我,搀扶我,鼓舞我,教育我,培养我,考验我,锻炼我,使我像生铁,投入了斗争的大洪炉。有了你,共产党,方有我今日的王孝和。(表)王孝和想,我没有辱没共产党的光荣称号,我在最后牺牲的时候,也想和汤司令一样喊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唱)就在这最后牺牲时,我像儿子即将离慈母,怎能不把你亲爱的名字呼,怎能不把你亲爱的名字呼!

(头段)

(表)王孝和接着党的指示,觉得自己执行的日脚一日近一日。难友们劝他写封遗书给家里。王孝和等难友们睡着以后,坐在栅栏旁边,借了外边射进亲的灯光写下去:父母双亲大人。(唱)好容易,养儿到如今,今天完成了我一生。总算是做人目的未违背,我未曾轻掷好青春。我牺牲后不必为儿多悲痛,保重身体要当心!盼双亲把玉瑛要当作亲生女,要常关心,多照应,就是儿死之后也感恩。

(二段)

(接唱)玉瑛啊,你要把身体保重好,千万莫伤心。但愿你生产多顺利,这未来的孩儿就叫佩民。我对你是既感激,又怜悯,把我平日叮咛切切记在心。好好学习求进步,祗要你能幸福过光阴;我就更放心。我牺牲在我家中是大事,对整个社会又何足论。反动政府要垮台,看他们能有几时好横行。写到其时心激动,愤怒之情笔底生。

  这两段经典的唱腔,经常单独演唱,他们的传人也几乎都能唱。其中,现任上海评弹团团长的高博文,不仅很好地继承了老师们的艺术,而且还“传帮带”将《王孝和》这一部经典书目交接给青年演员,并且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

评弹《王孝和》选曲:党的叮咛

陈希安 弹唱   高博文 伴奏

高博文、陈佳卫、季毅洋  弹唱

番外篇

  评弹《王孝和》和沪剧《黄浦怒潮》都是上海的艺术团体演出上海的英雄烈士中,非常成功的剧目(书目)。非常有趣的是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王派”创始人王盘声还客串了一把评弹,唱的就是沪剧的唱词,但用的是评弹的曲调。

王盘声演唱的评弹

秦建国、蒋文  伴奏

  2021年3月27日,上海评弹团将以中篇评弹《王孝和》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为了让青年演员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传唱好红色故事,该剧组人员专程到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并邀请了王孝和的小女儿王佩民来指导交流,使演职人员们深受教育。

  王孝和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怀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仅24岁的生命。

  “佩民,这个名字是父亲对我的嘱托,佩服人民,为人民服务,心里永远怀揣着人民。父亲没见过我,但他在狱里还惦记着没有出生的我,名字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遗产。”王佩民动情地说。

  《王孝和》中“写遗书”的片段是真实事件而非虚构,王孝和烈士曾在狱中给家人写了47封家书和3封遗书,王佩民还亲自带来了副本向大家展示。她表示自己对于父亲的印象很模糊,临近退休才开始认真梳理有关父亲的全部事迹,但从她的深情讲述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王孝和烈士是个刚强细腻的人,是一位胸怀理想,心中只有国家和人民的革命英雄。

  正式演出的时候,上海评弹团特地请王佩民现场观看,并最后上台与观众见面。当表演到经典唱段“写遗书”时唱到“你要把身体保重,千万莫伤心。但愿生产多顺利,这未来孩儿就叫佩民”时,王佩民不禁潸然泪下,“父亲是一个有信仰的人,24岁为大家抛弃小家。他的组织性、纪律性特别强,生前一直叮嘱我母亲对家里来往人员守口如瓶。他牺牲后,反动派让我母亲认厂里来的人,她坚持谁也不认识。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我很幸运,过着我父亲从来没有过上的日子。”

演出《王孝和》后的谢幕场景

(注:部分文字摘自“文汇app”的报道)

【现代戏汇编

 京、沪、越、评剧+电影《赵一曼》

 京、越、沪、锡、评、黄梅戏+歌剧电影《江姐》

 京、评、川、淮剧+评弹+电影《烈火中永生》

 京、评、豫、晋、沪、粤、歌剧+评弹、大鼓+电影《刘胡兰》

 京、豫、淮、绍剧+电影《节振国》

 京、舞剧+评弹、评书+电影《铁道游击队》

 京、沪、越、评剧+评弹+电影《母亲》

 京、沪、绍、评剧+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京、粤剧+电影《六号门》
 京、沪剧+评弹+电影《青春之歌》
 京剧+评弹+电影《红色风暴》
 京、滇剧+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

 京、越、淮剧+电影《柜台》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裘(盛戎)派”《姚期》【京剧】“梅(兰芳)派”《洛神》
【京剧】“马(连良)派”《淮河营》【京剧】“余(叔岩)派”《沙桥饯别》【越剧】“袁(雪芬)派”《祥林嫂》【越剧】“袁(雪芬)派”《西厢记》【京剧】“尚(小云)派”《汉明妃》【京剧】“言(菊朋)派”《让徐州》
【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京剧百年资料集】

《彩楼配》:1908年唱片~2020年录像 

《飞虎山》: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牧虎关》: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三娘教子》②:1908年唱片~2017年录像 《三娘教子》①: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御果园》: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别宫祭江》: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②:1910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①:1908年唱片~2022年录像 《刺王僚》: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鱼藏剑》:1905年唱片~2021年录像 《浣纱记》:1908年唱片~2021年录像 《文昭关》:1905年唱片~2019年录像 《钓金龟》②:1917年唱片~2020年录像 《钓金龟》①:1906年唱片~2019年录像 《白门楼》: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徐策跑城》:1913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③:1910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②: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连环套》①:1908年唱片~2015年录像 《乌龙院》: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贵妃醉酒》: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 
《逍遥津》: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路遥知马力》: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