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米罗斯拉夫·霍卢布诗4首

Miroslav Holub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米罗斯拉夫·霍卢布(Miroslav Holub,1923—1998),捷克当代代表性诗人。在医学和文学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相当程度上,正是医学成就了他诗歌的独特性。他的诗作从现实生活出发,针砭时弊,或借古讽今,笔锋辛辣、幽默,语言简练、冷静。主要诗集有《阿喀琉斯和乌龟》等。




加利列·伽利略


苍蝇舔着圣徒们的鱼眼。


 我,加利列.伽利略,

 佛罗伦萨人,现年七十,

 跪在诸位尊贵的大人面前……


世纪停下它的沉重步伐。

神圣吗哪

顺着时空茸毛滴落,

宇宙母鸡的巨喙

啄食着死灭星辰的牙,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我,加利列.伽利略

 在此听候裁决,

 我起誓……


大地惊愕。

太阳被连根拔起

哀嚎着跌落,

太空缩进圣烛,

天文学家们个个两眼昏花……


 我,加利列.伽利略,

 在此起誓:

 我向来相信,

 现在相信,

 将来,上帝保佑,也永远相信……


望远镜前疲惫不堪的人们

彼此询问——现在怎么办?

孩子们离开课椅,

拼音课本鲜血淋漓,

历史的搬运工收拾起背筐,

旅程半途而废,

真理残缺不全,

犹如骨鲠卡在喉际……


 ……相信罗马教皇的神圣天主教会

 所宣布、承认和教导的一切……


四境寂静无声。

地球被出卖了。

太阳被出卖了。

梦在血管中结成了冰。


 他,加利列.伽利略,

佛罗伦萨人,年龄七十……


我,加利列.伽利略

置身在米内维纳教堂,只穿一件衬衣,

靠一双细腿

承受着世界的压力,

 我,加利列.伽利略,

低声,

 低声地说,

为了孩子们,为了搬运工,为了太阳——

我低声地

 终于说……


地球

确实

在转动。




诗人


正是这个月亮总有缺的一边。

 ——维杰斯拉夫·奈兹瓦尔


有人用步枪打落图像

如同打落纸做的玫瑰花朵,

有人用大头针扎在诗句上

如同把风干的蝴蝶钉在标本匣中。

昆虫学家的心

像甜奶饼一样

 ——地球在他们眼里并不沉重。


可是有人把诗句捧在手中,

放出它们像放出一群飞鸟,

播种它们像播下花种,

从山坡上把它们撒向四方,

像雪片纷纷扬扬

 ——这就是他。


在歌曲的灯盏上

他提炼

黑夜的苛性碱和白昼的琼浆,

在曲颈瓶中生产

空气,

水,

光明

和希望

 一位炼金术士,

 诗歌的有机化学家,

洋溢着

物质的光华,

心脏活泼的血流,

古代语言的频率,

新星的光谱,

比大地更重,

比思绪更轻,

比时速更快——

等我们飞上

月球,

他早已在那里等待。


杨 乐 云 / 译




伊曼努尔·康德


白血球的哲学:

这是自我,

这是非自我。

非自我的星空,

完美地映照

在深处。

伊曼努尔·康德完美地映照在深处。


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他只是害怕兵役。

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这是纯粹

理性批判。


在深处。




苍蝇

 

她坐在一根柳树干上

观看

克雷西山局部战况

喊叫声,

喘气声,

呻吟声,

践踏和跌倒。


在法国骑兵团发动

第十四次进攻期间

她与

那只来自瓦丁库尔的

褐眼雄蝇交配。


她夹起双腿摩擦

她坐在一匹开膛剖肚的马上

沉思着

苍蝇的不朽。


她宽慰地飞到

克莱沃公爵

那条蓝色舌头上。


当一切归于平静

只剩下腐烂的温声软语

盘旋在尸体上,


只剩下

几条手臂和腿

仍在树林下急促地抽搐,


她开始把卵

下在皇家军械士

约翰·乌尔

仅有的一只眼睛上。


于是乎

她便被一只逃出埃斯特雷

火灾的

褐雨燕吃掉了。


黄 灿 然 / 译




意义,是人们借助语言认识世界的一种虚构,是对世界的主观划分和机械模拟,也是对事物丰富性的简单抽象。它是约定俗成的,为人类全体或某一文化群体所共有,它所体现的价值观也为人类全体或某一文化群体所遵守。传统就散布在意义之中,并为意义所加强。 
通常的阅读,意义总是作为一种知识性积累被先设和准备着,总是表现为群体和个体之间的文化契约。此意义上的阅读仅仅成了检验阅读者教育程度的自我测验,是一种非文学阅读。因为,在那样的阅读中,审美不是其目的,至少不是第一位的目的。而一般的写作,正是服务于这样的阅读,它在意义的笼罩之下,并表现为对意义的无穷检索和寻找。写作成了在意义目录里寻找虚价值信息的注脚。而虚价值恰恰是人类价值丧失之后文化的自我炫耀。 
阅读者在阅读时总是有所期待,并且只对来自艺术品以外的能引发叙事的因素感兴趣,进而将它与本人所置身的环境和事件相联系。这是阅读的误区,其后果就是导致了欣赏与文本的脱节与背离。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某幅绘画作品的欣赏来说明:在一幅画面上,大海波涛汹涌地冲击着岸边的礁石,画中人立在那里面对着大海(也就是背对着欣赏者)。对于这幅画的不同部分的注意似乎就可成为划分上一类欣赏者和另一类欣赏者的标尺。对于前者,他并不把注意力放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奇峭的礁石上,更没有对画面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作一番评价,而是不停地探究和追问:“那个面海而立的画中人,他在干什么?”他试图穷究作者的意图,作者通过画中人向欣赏者传递(表达)的信息。这种猜谜式的欣赏已经远离了欣赏的本质,而沦为与艺术欣赏毫不相干的外在评价。 
阅读者与写作者在各自的意义系统里互相寻找,除了审美的感受,他们各有所得,但最终与艺术品的特性相差甚远。 
实用语言总是力图取消歧义,或减少歧义发生的概率,从而使意思变得明确、固定。而歧义正是人对世界的不同理解。相对于处于正统地位的本义来说,它是异端,是语言与世界(名与实)共构的秩序的威胁者。 

名实共构,是指世界在语言下的格式化和语言对世界的确认这二者共同构成的人类心理、社会的非自然状态。人类的教育过程总是从这一状态开始,以后一直伴随着这一状态,并不断使之得到加强。 
与以上名实共构相对的另一种状态,就是我常称之为的“无言”状态。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以前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纯粹的、不受外界干扰的个体感觉,是原认识。 
利用歧义,可以使词语本义受到削弱。利用人们的误解、误读,可以使本义受到侵害从而溃散。我把这种因人们的误读而可能生成的语义称为“误义”。强指是我的朋友老黑先生在总结我的诗歌作品时创造的一个术语,即是将两个或多个表面看来无甚关联,而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有着内在相关性的事物强制性地牵扯到一起,使它们产生一定的联系,指鹿为马或鹿马不分。利用强指,可以于荒谬之间彻底颠覆词语本义。随机义是将解读主动权完全交给阅读者,作者从作品中退出,让语言“自语”。后一种情形往往比前几种情形更可能导致整个名实共构的意义系统的崩溃,从而形成对无言状态的无限逼近。 



推荐阅读: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诗21首

米罗斯拉夫·赫鲁伯诗3首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诗14首

希尼诗10首

希尼诗7首

阿那克里翁《向酒神祈求》

阿尔基洛科斯诗6首

彼翁《致晚星》

狄金森诗选

狄更生诗选

狄更生诗13首

狄金森诗7首

赫西俄德《神谱》

埃斯库罗斯诗2首

阿尔克曼诗3首

狄金森诗选

朱湘译诗集

歌德《迷娘曲》

席勒诗3首

斯笃姆诗5首

乌兰德诗2首

瓦尔特诗2首

歌德《浮士德》

尼采诗7首

诺瓦利斯诗3首

汉斯·萨克斯诗2首

内莉·萨克斯诗6首

拉斯克·许勒诗9首

丽萨·札苒诗20首

黑塞抒情诗选

黑塞诗90首

特拉克尔诗56首

奥马尔·哈雅姆《鲁拜集》

玛丽安·摩尔诗32首

丽泽穆勒诗15首

秀陶:绿原译《里尔克诗选》读后

北岛译诗精选集

朱迪斯·赖特诗21首

布考斯基诗112首

罗莎·奥斯兰德诗28首

罗伯特·勃莱诗33首

里尔克《时间之书》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绿林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黄

里尔克精选集

巴列霍诗选

巴列霍诗33首

梁宗岱译诗集

徐志摩译诗集

默里克诗5首

缪勒诗4首

赫迪·赫芭娜诗4首

丹妮斯·莱维托芙诗22首

露易丝·博根诗19首

戴望舒译诗集

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诗31首

阿方索·科斯塔弗雷达诗20首

詹姆斯·K·巴克斯特诗7首

卡尔·克罗洛夫诗6首

李利恩克龙诗2首

歌德诗15首

克洛普斯托克诗2首

君特·格拉斯诗4首

葛瑞夫诗5首

法勒斯雷本诗3首

艾兴多尔夫诗5首

冈特·艾希诗1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辜

尼古拉斯·纪廉诗47首

西蒙·达赫《塔劳的安馨》

李立扬诗27首

丘特切夫诗8首

李立扬《玫瑰》

李立扬《在我爱你的城市》

丘特切夫诗全集

丘特切夫抒情诗选

丘特切夫诗选

汉斯·卡罗萨诗4首

普莱维尔诗19首

李立扬《在我眼睛后面》

李立扬《夜之书》

卢斯达维里《虎皮武士:序诗》


正是这个月亮总有缺的一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