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伯特·弗罗斯特《走了,走了》

美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这首诗就说明弗罗斯特是一位非常“狠”的诗人。它描述了一位锯木少年不慎被电锯切掉了手,又因为医疗事故而糊里糊涂地丧生的故事。如果写成新闻标题,恐怕是这样的:“新英格兰一少年遭电锯断手丧生”。在新闻中,我们只关于事物的前因后果,而很少关心其中的细节。但是《走了,走了》却描写了前后的大量细节,其中包括在事故发生之前田园牧歌一样的劳动场面,电锯的“致命一跳”,以及在断手之后众人清冷的反应。它让我们可以“进入”不幸事件。但和很多为了实现“浸入感”而极力煽情的写法不同,《走了,走了》的写法极其客观,结尾那句“然后,既然他们不是死的那个,又转身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了”更是让人大出意料,因为它甚至比新闻稿还决绝地否定了“浸入”的可能。这种丰富的细节和冷酷的描写之间的对比给了这首诗两层不同的纹理:第一,它还原了人类的一种真实的感受:他人的苦难是我们无法“进入”的;第二,它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对于苦难的感受,是否缺失了什么东西,让这种苦难有更多的机会在我们的社会中肆虐?



Out,Out--


The buzz-saw snarled and rattled in the yard

And made dust and dropped stove-length sticks of wood,

Sweet-scented stuff when the breeze drew across it.

And from there those that lifted eyes could count

Five mountain ranges one behind the other

Under the sunset far into Vermont.

And the saw snarled and rattled, snarled and rattled,

As it ran light, or had to bear a load.

And nothing happened: day was all but done.

Call it a day, I wish they might have said

To please the boy by giving him the half hour

That a boy counts so much when saved from work.

His sister stood beside them in her apron

To tell them 'Supper.' At the word, the saw,

As if to prove saws knew what supper meant,

Leaped out at the boy's hand, or seemed to leap—

He must have given the hand. However it was,

Neither refused the meeting. But the hand!

The boy's first outcry was a rueful laugh,

As he swung toward them holding up the hand

Half in appeal, but half as if to keep

The life from spilling. Then the boy saw all—

Since he was old enough to know, big boy

Doing a man's work, though a child at heart—

He saw all spoiled. 'Don't let him cut my hand off—

The doctor, when he comes. Don't let him, sister!'

So. But the hand was gone already.

The doctor put him in the dark of ether.

He lay and puffed his lips out with his breath.

And then—the watcher at his pulse took fright.

No one believed. They listened at his heart.

Little—less—nothing!—and that ended it.

No more to build on there. And they, since they

Were not the one dead, turned to their affairs.




走了,走了


电锯在院子里呜呜噜噜卡卡嗒嗒地叫着。

尘土飞扬中落下炉膛长度的木头,

和风拂过飘出阵阵甜香。

如果你有心举目,

可以看到五座大山相连,

在夕阳下深入到远方的弗蒙特州。

电锯呜噜卡嗒,呜噜卡嗒,

空转卡嗒,触木呜噜。

没什么事情发生,日子好像就要这样结束了。

就是这么一天,我琢磨着他们可能说过

让那个男孩子休息一会儿,

这样他就不用整天想着怎么赶工,

省下半小时的时间。

他的姐姐穿着围裙在他身边坐下,

告诉他“吃晚饭”。话音刚落,

那电锯,好像知道“晚饭”是个啥意思,

跳到了男孩的手上,或者看起来跳了——

他肯定送上了自己的手。无论如何,

手和电锯都没拒绝对方。但是手!

男孩的第一声叫是懊丧的笑声,

他摆身转向它们捡起了那只手,

一半是被它吸引,另一半是好像想让它停止泄出阳气。

然后这个男孩看到了一切——

他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看到,大男孩做着男人的工作,

虽然心中还是一个小孩儿——

他看到一切都搞砸了。“不要让他们切掉我的手,

那个医生,他来的时候,不要让他切我的手,姐!”

但是呢,手已经离他而去。

医生用乙醚让他进入黑暗,

他躺着吹出了最后一口气。

然后监控他脉博的人着慌了,

但没人相信。他们听他的心脏,

弱-更弱-没了!就这么结束了。

现在做啥也于事无补。然后,既然他们

不是死的那个,又转身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光 诸 译



陆 游 年 表

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乙巳(1125),一岁。
十月十七日(公历11月13日),父陆宰携眷由寿春溯淮赴汴京,中途舟泊淮河岸,平旦,在大风雨中,陆游诞生。时,父宰三十八岁,母唐氏,年岁不详。兄淞年十七,濬年十三。
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丙午(1126),二岁。
父宰赴泽潞一带转运粮饷,寓家荥阳。四月,宰罢京西路转运副使,由荥阳南迁寿春。闰十一月,金兵攻陷东京,钦宗往金营请降。
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丁未(1127),三岁。
四月,金俘徽、钦二帝北去。五月宋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商丘),是为宋高宗。赵构十一月至扬州。父宰举家南迁,济淮渡江,归山阴故里。
建炎二年戊申(1128),四岁。在山阴。
二月,金攻东京,为东京留守宗泽所败。泽请高宗回东京,不听。七月宗泽忧愤死,将殁,三呼渡河。
建炎三年己酉(1129),五岁。在山阴。
二月,高宗奔杭州,金兵焚掠扬州而去。十月,金兵大举南侵,高宗逃至越州(绍兴)。十一月,金兵渡江,破建康,十二月破临安(杭州)、越州。高宗逃至明州(宁波),再航海逃往温州,父宰为南郑掾,识张浚。
建炎四年庚戌(1130),六岁。避乱于东阳。
父宰奉祠归里,举家避兵于东阳山中。依当地豪杰陈彦声,居三年乃归。二月,金兵北还。四月,韩世忠大败金帅兀术于江中。九月张浚大败金将娄室于富平。十月,金纵前御史中丞秦桧南归,旋即任命为礼部尚书。
绍兴元年辛亥(1131),七岁。避乱于东阳。
二月,以秦桧为参知政事。八月,秦桧为相。十月,吴玠大败金帅兀术于和尚原。
绍兴二年壬子(1132),八岁。避乱于东阳。
高宗由越州回临安。八月,秦桧罢相,榜其罪于朝堂。
绍兴三年癸丑(1133),九岁。举家由东阳归山阴。
绍兴四年甲寅(1134),十岁。在山阴。
入乡校,从韩有功及堂伯父彦远学习。彦远笃守王安石之学。
绍兴五年乙卯(1135),十一岁。在山阴。
正月,金太宗完颜晟卒。完颜亶立,是为金熙宗。二月赵鼎、张浚为左右相。四月,宋徽宗赵佶卒于金,年五十四。张浚、岳飞继续镇压湖南洞庭湖农民起义军,其首领杨太(么)牺牲。
绍兴六年丙辰(1136),十二岁。在山阴。
本年已能为诗文,以门荫补登仕郎。随母往谒秦鲁国大长公主,得见唐昭宗赐吴越王钱镠铁券。公主为宋仁宗赵祯第十女,嫁右领军卫大将军钱景臻,景臻为吴越王后裔。其媳唐氏为陆游之姨母。
绍兴七年丁巳(1137),十三岁。在山阴。
与胡尚书之子胡  同学于云门山中。云门山在绍兴南三十里,亦名东山,晋代王献之居此。此时好读陶渊明诗,欣然会心,乐而忘食。三月高宗至建康。十一月金人废傀儡齐帝刘豫。
绍兴八年戊午(1138),十四岁。在山阴。
二月,高宗回临安。三月,秦桧复相。定都于临安。陆游少年嗜学,每至深夜。始游会稽风景胜地禹祠、龙瑞。
绍兴九年己未(1139),十五岁。在山阴。
正月,王伦使金与金人通和,金以河南地归宋,宋许岁贡银绢五十万两匹。二月,李纲、张浚、赵鼎等主战派人物被贬至远方。十一月参知政事李光罢,知绍兴府,改奉祠,常与陆宰剧谈终日,愤切慷慨,形于辞色,其英伟刚毅之气,深深感动了少年陆游。
绍兴十年庚申(1140),十六岁。在山阴。
夏五月金人叛盟,分四路南侵,陷东京。刘锜大败兀术于顺昌。秋七月,岳飞复西京,大败兀术于郾城,追至朱仙镇。高宗用秦桧议,诏命岳飞班师。河南诸州郡复陷。辛弃疾生。李纲卒。陆游以应举初至临安。
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十七岁。在山阴。
十一月宋金和议成,以淮水为界,宋帝称臣。向金每年纳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十二月岳飞赐死于大理狱,杀张宪、岳云。李光因不附和议,降秩贬藤州,琼州安置。陆游熟读王维诗。
绍兴十二年壬戌(1142),十八岁。在山阴。
三月金遣使册封赵构为“大宋皇帝”。八月,金人归徽宗赵佶、郑后、邢后之丧及赵构生母韦后。陆游努力学诗,始从爱国诗人曾几游。《剑南诗稿》存诗自本年始。
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十九岁。在山阴。
蒙古反金。陆游至临安应进士举。朝廷建立秘书省,向陆宰借抄藏书凡一万三千多卷。
绍兴十四年甲子(1144),二十岁。在山阴。
上元在临安从舅父光州通守唐仲俊观灯。春,落第。夏秋间娶表妹唐琬,琬不为游母喜,两三年后被迫离婚。
绍兴十五年乙丑(1145),二十一岁。在山阴。
六月,赵构至秦桧新第中,秦桧孙埙、堪、坦并直秘阁,赐三品服。埙年九岁。朱敦儒来为浙东提刑,朱氏工诗及乐府,陆游曾受知于朱氏。
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二十二岁。在山阴。
张浚上疏慨论时事,贬置连州(广东连县)。金讨蒙古,连年不能克。刘豫死于金。
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二十三岁。在山阴。
金人与蒙古议和,割西河以北二十七团寨并岁遗牛羊米豆绵绢与蒙古。秦桧毒杀岳飞部将牛皋,闻者叹恨。陆游续娶王氏,王氏年二十一岁。
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二十四岁。在山阴。
自剡中入游天台,始有放浪山水之兴。三月,长子子虡生。六月父宰卒。闰八月叔陆  卒于无锡。
绍兴十九年己巳(1149),二十五岁。在山阴。
金宗室完颜亮杀金熙宗完颜亶,自立,是为海陵炀王。
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二十六岁。在山阴。
正月,殿前司军士施全刺秦桧不中,磔于市。三月,李光坐私史讥谤,诏李光永不检举。从兄升之(仲高)告讦李光子孟坚,省记其父李光所作小史,语涉讥谤。孟坚坐贬峡州编管。升之由淮西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升充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叶适生。正月,次子子龙生。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二十七岁。在山阴。
韩世忠卒。十月,三子子修生。
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二十八岁。在山阴。
从兄升之由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知大宗正丞。陆游不满其因告讦得官,赠诗规劝。诗云:“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临行出苦语,不敢计从违!”升之不听。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二十九岁。在山阴。
三月,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八月,陆游应锁厅试(宋代现任官应进士试之谓,言锁其厅而往应试),考试官陈之茂(阜卿)得荫补登仕郎陆游试卷,擢置第一。时秦桧孙、右文殿修撰秦埙来就试,直欲首送,却居陆游之后,秦桧怒,至罪主司,陈之茂几得祸。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三十岁。在山阴。
试礼部,主考官复置游于前列,因论恢复而语触秦桧,复为秦桧黜落,由此为秦桧所嫉。归山阴后居云门寺草堂两年潜心读书,尤喜兵书。
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三十一岁。在山阴。
十月,秦桧死。十一月曾几起为提点两浙东路刑狱,称陆游文辞有古作者余风。十二月命李光任便居住,李光至江州而卒。十二月,诏前后告讦者陆升之等九人除名,雷州编管。陆游春末游沈园,与唐琬相遇,为赋《钗头凤》词。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三十二岁。在山阴。
三月,高宗下诏禁止议论边事,诏曰:“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岂以其存亡而渝定议耶?”五月,桧党沈该、万俟卨为尚书左右仆射,汤思退知枢密院事。六月,宋钦宗赵桓卒于金。七月,四子子坦生。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三十三岁。在山阴。
三月,万俟卨死。六月,汤思退为相。十月,曾几为秘书少监。
绍兴二十八年戊寅(1158),三十四岁。
七月,曾几为礼部侍郎。陆游始出仕,为福州宁德县主簿。与县尉朱孝闻(景参)情好甚笃。
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三十五岁。
调官福州决曹。曾航海望见流求(台湾),天水相接,胸怀壮阔,意气浩然。
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三十六岁。
汤思退罢相,陆游于正月自福州北归,还山阴。五月,除敕令所删定官。
绍兴三十一年辛巳(1161),三十七岁。
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济南辛弃疾聚义军二千投耿京,共图恢复。十月,金后方立东京留守葛王完颜褒(雍)为帝。十一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矶,完颜亮为部下杀死于扬州。金遣使与宋议和。陆游于七月以敕令所删定官为大理司直兼宗正簿。十月以敕令所罢,返山阴。时曾几客寓会稽,游屡往拜谒。冬季再入都为史官。十二月高宗赴建康,陆游曾预送驾之列。
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三十八岁。
正月辛弃疾奉耿京命,奉表至建康。耿京被叛徒杀害。辛弃疾回山东杀叛徒张安国后,南归临安。六月,高宗传位于太子赵眘,是为孝宗。七月,昭雪岳飞。九月,陆游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同官有范成大、周必大等人。以史浩荐,受孝宗召见,赐进士出身。
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癸未(1163),三十九岁。
正月,史浩为相,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兵马,准备北伐。三月,孝宗以居东宫时宠信龙大渊、曾觌知阁门事。四月张浚出师北伐。五月,宋军大溃。史浩罢相,汤思退复相。八月,宋金议和。是年正月,中书省与枢密院曾请陆游至政事堂起草二府与夏国书,意在世修盟好,协力图金。陆游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宜早剪除,触怒孝宗,贬谪陆游出朝,归山阴待阙。五月出为镇江府通判。龙、曾集团从此多年对陆游横加政治压迫。
隆兴二年甲申(1164),四十岁。
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驻节镇江,陆游以通家子往谒,力说张浚用兵。与其子张栻及幕僚陈俊卿等过从甚密。四月,张浚罢相,出判福州,八月卒。十二月宋金和议成,疆界不变,金宋皇帝改称叔侄。
乾道元年乙酉(1165),四十一岁。
七月改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
乾道二年丙戌(1166),四十二岁。
正月,五子子约生。言官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罢归。五月抵山阴。从鲁墟故宅迁居镜湖之三山。五月曾几卒,年八十三。
乾道三年丁亥(1167),四十三岁。在山阴。
二月,出龙大渊为浙东总管,曾觌为福建总管。以虞允文知枢密院事。五月吴璘卒,以虞允文代璘为四川宣抚使。
乾道四年戊子(1168),四十四岁。在山阴。
六月,龙大渊死。
乾道五年己丑(1169),四十五岁。在山阴。
三月召虞允文还朝为枢密使,以参知政事王炎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召陆游入幕府,陆游以启致谢。十二月六日得报,差通判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方久病,不堪远行,谋于明年夏赴任。通判乃朝命,故先赴通判任,后任满,始就王炎之召。
乾道六年庚寅(1170),四十六岁。
闰五月自山阴启程赴夔州,取道临安、苏州、常州至镇江,溯江西上,经建康、江州、黄州、武昌、荆州、巴东,十月至夔州。沿途经见均逐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六月在镇江曾与范成大遇于金山寺,时范成大奉使赴金。
乾道七年辛卯(1171),四十七岁。
七月,加王炎枢密使。陆游在夔州通判任。四月,夔州试士,陆游为监试官,入院月余乃出。有《上王宣抚(王炎)启》,陈述厌倦通判之职,拟赴幕府供职之情。
乾道八年壬辰(1172),四十八岁。
春,四川宣抚使召陆游为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三月抵南郑王炎幕府。为王炎陈进取之策,不断往返于南郑与抗金前线之间,曾参与渭河强渡和大散关战斗,并有南山刺虎之壮举。此时诗风渐变,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均有重大突破。十月,王炎被召还朝,幕府散去,陆游调为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官。
乾道九年癸巳(1173),四十九岁。
春,权蜀州通判。夏,摄知嘉州事。八月,嘉州大阅。在嘉州将所作诗三十首编为《东楼集》,自为序。序中有“欲出则不敢,欲弃则不忍”之语,盖因忧国忧民、语多激烈之故。唐岑参曾为嘉州刺史,著有《嘉州集》。陆游画岑参像于斋壁,刻其遗诗八十余篇,并为之作跋。
淳熙元年甲午(1174),五十岁。
春,离嘉州,返蜀州任。八月,蜀州大阅。冬,摄知荣州事。十一月第六子子布生。除夕,得制置司檄,除朝奉郎(正七品),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催赴新任。
淳熙二年乙未(1175),五十一岁。
正月十日别荣州,在荣州只有七十日。赴成都就任新职。六月,范成大来知成都府,权四川制置使。
淳熙三年丙申(1176),五十二岁。
夏,免官。六月,得领祠禄,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九月,有知嘉州新命,未到任,以言官指其前权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新命,改为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是年自号放翁。
淳熙四年丁酉(1177),五十三岁。在成都领祠禄。
范成大侈于游宴,陆游赋诗规劝,有“关陇宿兵胡未灭,祝公垂意在尊生”之句。六月,范成大奉召还朝,陆游依依相送,自成都历永康、唐安至眉州。冬,始得都下八月书报,差知叙州,戍期尚在明年冬。
淳熙五年戊戌(1178),五十四岁。
春,奉召还朝,离成都东归。秋抵临安,召对,除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暂返山阴,冬季赴闽任。本年幼子子遹生。四月礼部尚书范成大参知政事,六月罢。王炎卒,年六十七。
淳熙六年己亥(1179),五十五岁。
秋,奉诏离闽赴临安。惧谗言之铄金销骨,有退避远祸之意,途中奏乞奉祠。至婺州(金华)得旨,改除朝请郎(正七品),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赐绯鱼袋。十二月至抚州任所。
淳熙七年庚子(1180),五十六岁。在抚州。
十一月奉诏回临安,至严州寿昌县界,得旨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旋为给事中赵汝愚所劾,遂归山阴。曾觌卒。
淳熙八年辛丑(1181),五十七岁。在山阴。
三月,有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新任命,旋为臣僚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论罢。秋,有怀范成大之作,时范成大知建康府。十二月,有诗寄朱熹,促其早日赴浙东任施赈救灾。
淳熙九年壬寅(1182),五十八岁。在山阴。
五月奉祠,除朝奉大夫(从六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
淳熙十年癸卯(1183),五十九岁。在山阴。
六月,宰相王淮怨恨朱熹,讽吏部尚书郑丙、监察御史陈贾上疏,谓道学欺世盗名,不宜信用,请禁伪学,从之。秋,为朱熹武夷精舍题诗,有“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之句,鼓励朱熹不要潜隐山林,而应关心社会民生。
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六十岁。在山阴。
陈亮与朱熹就“义利王霸”问题展开论战。友人周必大为枢密使。春,游萧山。秋,观潮海上。
淳熙十二年乙巳(1185),六十一岁。在山阴。
四月,宋边谍报西辽假道于西夏以伐金,孝宗密诏吴挺、留正议之,周必大主张持重勿轻动,既而证实所传虚妄。陆游本年两度卧疾。
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六十二岁。
春,有知严州之命。赴临安,入见孝宗。七月,到严州任所。初冬,得心腹痛疾,大下而愈,羸弱不支。本年八月生一女,名闰娘,又更名定娘,甚爱之,谓之女女而不名。可惜一岁后夭折。生母杨氏,为陆游在蜀时所娶之妾。
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六十三岁。在严州。
二月,周必大为右相,有贺启,复提出恢复中原的主张。秋,严州大阅。十月,高宗赵构卒。冬,刻成《剑南诗稿》二十卷。
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六十四岁。
严州任满,七月归山阴。冬,除军器少监,赴临安。
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六十五岁。
正月,金世宗完颜雍卒,孙璟即位,是为章宗。二月孝宗赵眘禅位于赵惇,是为光宗。蒙古铁木真被选为合罕。五月,周必大罢相。陆游在临安寓砖街巷。正月,除礼部郎中。学士院缺员额,周必大荐陆观,孝宗不许。尤袤权中书舍人,复诏兼直学士院,力辞,荐陆游自代,孝宗不许。四月,向光宗论奏:“请戒嗜好以杜谗巧之机芽,轻赋敛以纾斯民之困弊。”陆游以礼部郎中兼膳部检察。七月,兼实录院检讨官。十一月,为谏议大夫何澹所劾,谓游“前后屡遭白简,所至有污秽之迹”,并攻其嘲咏风月。罢官返山阴。
宋光宗(赵惇)绍熙元年庚戌(1190),六十六岁。在山阴。
冬,奉祠,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祐观。本年五子子约卒。
绍熙二年辛亥(1191),六十七岁。在山阴奉祠。
隐居故乡,经常出游山川名胜。
绍熙三年壬子(1192),六十八岁。在山阴奉祠。
内侍陈源与其党羽离间孝宗、光宗关系,父子不睦,光宗不朝重华宫。朝廷骚动,栖栖皇皇。众臣僚反复上疏规劝,光宗始朝重华。九月,陆游上书朝廷,乞再任冲祐。十一月,奉敕再任冲祐。封山阴县开国男(从五品),食邑三百户。
绍熙四年癸丑(1193),六十九岁。在山阴奉祠。
五月,陈亮以进士第一人及第,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至官,病卒。绍兴府大水。九月范成大卒。
绍熙五年甲寅(1194),七十岁。在山阴奉祠。
六月,孝宗卒。光宗病不能执丧。七月太皇太后命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冬,祠禄复满,再乞,得许,而仍每苦匮乏。尤袤卒。
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乙卯(1195),七十一岁。在山阴奉祠。
二月,赵汝愚罢相,自是韩侂胄当政。十一月,贬赵汝愚于永州。陆游七月病风眩甚剧。名书斋曰老学庵。
庆元二年丙辰(1196),七十二岁。在山阴奉祠。
正月,赵汝愚行至衡州卒。八月,宋禁道学,称之为伪学。“伪学之党,勿除在内差遣。”又诏:“监司、帅守荐举改官,并于奏牍前声说‘非伪学之人’。会乡试,漕司前期取家状,必令书‘系不是伪学’五字。”十二月,朱熹落职罢祠,窜朱熹门人蔡元定于道州。冬,陆游祠禄秩满,复命再领武夷冲祐观。
庆元三年丁巳(1197),七十三岁。在山阴奉祠。
五月,妻王氏卒,年七十一。十二月知绵州王沇上疏,乞置伪学之籍,从之。于是得罪著籍者计赵汝愚、留正、周必大、朱熹、叶适、蔡元定等五十九人。岁末,朱熹寄赠纸被至,作诗谢之。
庆元四年戊午(1198),七十四岁。在山阴。
春夏屡病。八月,有寄题周必大平园。十月,奉祠岁满,不复请。
庆元五年己未(1199),七十五岁。在山阴。
五月,陆游以中大夫、直华文阁致任,支半俸。秋,朱熹为陆游诗作跋。十二月,丞相京镗、何澹等令言者上疏,有“融会党偏,咸归皇极”之语。韩侂胄亦渐厌前事,用其言,伪学党禁渐弛。
庆元六年庚申(1200),七十六岁。在山阴。
三月,朱熹卒,年七十一,为文祭之。八月,光宗卒。十月,加韩侂胄太傅。陆游绝禄以来,衣食愈不继,甚至卖去常用酒杯。身体渐衰,气痛时常发作。为韩侂胄作《南园记》当在本年至嘉泰二年闰十二月之间。
嘉泰元年辛酉(1201),七十七岁。在山阴。
三月,临安大火,四日乃灭,焚民居五万三千余家。四月下诏罪己。秋,周必大数有函至。
嘉泰二年壬戌(1202),七十八岁。
二月,解除伪学伪党之禁,赵汝愚、朱熹等先后追复,继又复周必大少傅。削除牍中“不系伪学”一节。五月,朝廷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起陆游以原官提举佑神观兼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免奉朝请。六月至临安,幼子子遹随侍。后又除秘书监(正四品)。十二月加韩侂胄太师,起用辛弃疾、叶适诸人。
嘉泰三年癸亥(1203),七十九岁。
正月,任宝谟阁待制。四月,为韩侂胄作《阅古泉记》。此文与《南园记》为陆游负谤之作,但后代有不同评论,聚讼数百年。四月修史成,请致仕。除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五月,归山阴。子遹以致仕恩补官。夏,辛弃疾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秋,辛弃疾欲为陆游筑舍,辞谢而止。岁末,辛弃疾奉召赴临安。
嘉泰四年甲子(1204),八十岁。在山阴。
本年为文系衔称太中大夫充宝谟阁待制致仕山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五月,宋为伐金作精神准备,追封岳飞为鄂王。十月,周必大卒,为文祭之。
开禧元年乙丑(1205),八十一岁。在山阴。
六月,诏内外诸军密为行军之计,准备北伐。以韩侂胄平章军国事,又兼国用使,位在丞相上。秋,子遹败举还里。冬,子虡罢官。贫弥甚。
开禧二年丙寅(1206),八十二岁。在山阴。
三月,参知政事钱象祖反对用兵,韩侂胄罢之。四月,削秦桧申王封号,改谥缪丑。五月,宋下诏伐金。十月,金兵分九道南侵。宋军各路皆败。十二月,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吴曦降金。蒙古诸部长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陆游封渭南县开国伯(正四品)。子虡调官至临安。子龙阻风西陵,子修在闽,子坦在海昌,子布、子遹随父在山阴守舍。子遹编《剑南诗续稿》成,共四十八卷。
开禧三年丁卯(1207),八十三岁。在山阴。
正月,吴曦以阶、成、和、凤四州予金,僭号蜀王,以兴州为行宫,改元置百官。二月,杨巨源、安丙、李好义等杀吴曦。三月,李好义会忠义军及民兵夹击金人,和州、成州、阶州、凤州、大散关皆次第克复,军声大振。四月,投降派钱象祖参知政事。宋遣使求和,金要求“斩元谋奸臣,函首以献”。六月,李好义为吴曦私党毒杀。九月辛弃疾卒。十一月,礼部侍郎史弥远等奉密旨率兵杀韩侂胄。十二月,以钱象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以史弥远同知枢密院事。正月,送子虡至梅市,赴淮西濠州任通判。秋初,子龙调官东阳丞,子坦调彭泽丞。
嘉定元年戊辰(1208),八十四岁。在山阴。
三月,宋金和议成,改叔侄之国为伯侄之国,索韩侂胄首以赎淮南地。复秦桧王爵赠谥。十月,投降派钱象祖、史弥远为左右丞相。十一月,金章宗完颜璟卒。叔卫王允济嗣位。史弥远以母丧去位。十二月,钱象祖罢相。陆游自二月始,宝谟阁待制半俸被剥夺。本年为文均无系衔,盖已被劾落职。
嘉定二年己巳(1209),八十五岁。在山阴。
五月,史弥远复为右丞相。韩侂胄之党忠义军统制罗日愿聚众谋刺史弥远并尽杀宰执以下官,谋泄被诛。六月,放诸州新军及忠义人归农。陆游自立秋得隔上疾,入冬病情益重,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逝世,葬于会稽五云乡卢家  。
陆游卒后十一年(1220年,嘉定十三年)幼子子遹于溧阳刊《渭南文集》五十卷,长子于九江刊《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含已刊之前二十卷)。陆游卒后二十五年(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金王朝为元太宗(窝阔台)所灭。
陆游卒后七十年(1279年,宋帝昺祥兴二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南宋王朝为元世祖(忽必烈)所灭。陆游孙元廷(子修之子)闻厓山之变忧愤而死。曾孙传义(子龙之孙)闻厓山之变,绝食而卒。玄孙天骐(子龙之曾孙)于厓山之战中不屈,蹈海死。




推荐阅读: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苏尔达斯诗8首

奈都诗4首

安莉塔·波利坦诗3首

伯勒萨德诗2首

尼拉腊《云之歌》

本德《鸟语》

特德·贝里根诗13首

三木露风诗6首

土井晚翠诗4首

柿本人麻吕诗4首

山上忆良诗3首

室生犀星诗3首

三好达治诗3首

鲇川信夫《船舶旅馆晨歌》

科恩诗12首

特德·贝里根诗14首

奥里维拉诗4首

拉莫斯诗3首

板顿诗7首

哈姆扎诗3首

伦德拉《人间的歌》

托埃蒂·赫拉蒂《孤独的渔夫》

叶芝诗15首

丁尼生《尤利西斯》

瓜尔兑亚诗3首

哲米勒诗2首

西都莫朗《早上的空地》

陶白《人们说》

穆海勒希勒《回忆仿佛沙粒》

马丁内斯《扭断那天鹅的脖子》

高村光太郎诗5首

丁尼生诗4首

塞亚卜诗4首

鲁萨菲诗3首

贾瓦希里诗4首

白雅帖《给我的妻子的情诗》

梅拉伊卡《颤抖的旋律》

宰哈维《我俩身在异乡为异客》

丁尼生《悼念集》

科加瓦诗5首

卡兰萨诗3首

瓦伦西亚诗2首

西尔瓦《夜曲第三首》

拉法埃尔·蓬博《夜间》

卡罗《钦波拉索的颂歌》

哈克夫《深奥的生活之歌》

克鲁斯诗7首

纳赫拉诗5首

吉尔·维尼奥诗4首

邓肯·司各特《颂歌》

亚·詹·马·斯密斯《海岩》

塞维斯《孤寂的落日射出一派凄光》

爱·波·约翰逊《他说,继续战斗》

沃丁顿《新的季节》

里尔克诗18首

W·S·默温诗6首

野口米次郎诗3首

西条八十诗6首


闻尔山房胜 青天秀七峯 芙蓉迭日月 云雾袅杉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