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瓦雷里诗12首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0.30~1945.7.20),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作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
从1930年起,他就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到1945年,至少已经被推荐过十次,这一次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可是同年7月,他却在瑞典学院表决之前不幸去世了。学院的评委们曾经考虑是否也像1931年时对待瑞典诗人卡尔费尔德那样,虽然去世,依然授奖。但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就招来严厉批评,结果遭到否决。于是,桂冠落到了第二候选人、智利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头上,“由于他那富有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他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他因此荣获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拉丁美洲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作家。
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海滨墓园》写诗人在海宾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当下、面对未来的结论,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变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
以保尔·瓦雷里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在匡正欧美当时浅陋直陈的诗风上,在加强诗歌的凝练、含蓄、韵味和质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





后现代主义戏剧的主要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戏剧诞生于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以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荒诞派戏剧为起点,于六七十年代发展至欧洲各国和美国,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尤内斯库、瓦莱尔·诺瓦里纳(Valère Novarina),德国的汉特克(Peter Handke)、彼德·魏斯(Peter Weiss),意大利的达里奥·福(Dario Fo),英国的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以及美国的阿尔比(Edward Albee)等。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后现代主义戏剧同样具有这些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平面化、元叙述、戏仿及广泛的越界等特征。具体而言,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的艺术特征包括:

第一,时空混合的剧场布局。后现代主义小说擅长的拼贴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戏剧中呈现为时空的频繁切换,其效果是剧情的非线性发展和叙述的重复和拼贴。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剧作《上帝的宠儿》(Amadeus , 1979)以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的角度讲述了他与莫扎特的恩恩怨怨。由于恐惧莫扎特的才华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萨里埃利不仅全力阻止莫扎特在宫廷展示才华,还在他最潦倒的时候每晚扮鬼吓唬他,使得他精神错乱,并在莫扎特的酒中下毒害他。作者把故事定位在1823年,讲述的是1781—1791年间发生的事情,剧中的时间以1823年为中心,以1781—1791年为半径进行时空转换,萨里埃利既是叙述者也是表演者,在时空的变化之间观众在非线性的剧情中跳来跳去,人物的性格、人性的复杂得到了极好的展示。虽然时空混合和变换的特征并非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独有,后现代主义戏剧却将这一手法发展到了极致。

第二,即兴表演。在后现代戏剧家眼里,临场发挥的即兴表演打破传统的观演关系,融艺术于生活,让观众参与舞台表演和实践,以此突出剧情的虚构。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专著《空洞空间》(The Empty Space , 1968)提倡“即兴戏剧”(improvisational theatre),其主要包括以下成分:观众也是演员;表演没有严格的要求,即兴演出;观众与演员的舞台混在一起,不分界限;像生活一样,表演的开始也是事件的开始。

第三,大量运用高科技,推崇感官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戏剧大量使用高科技技术,充分调动灯光、音乐、面具、舞蹈等各种舞台装置,充分发挥舞台表演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刺激观众的感官,以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效果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第四,后现代主义戏剧破除传统的戏剧审美标准,推崇各种极端的语言实验,打破传统的线性剧情,充分展示出后现代状况下人的不自由和异化状态。后现代主义戏剧还发扬了荒诞派戏剧的“延伸性的戏剧语言”,舞台上的各种道具都可以成为延伸的戏剧语言,一种物的语言。

第五,反英雄人物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和解构统一主体的理念的表现之一是对大众文化的推崇,哈桑曾指出“后现代艺术作品是反精英文化并采取走向通俗(大众化或平民化)的价值立场”。后现代主义戏剧中的主角多是小人物、少数族裔等。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剧作《看房者》(The Caretaker , 1959)仅有三个主人公,精神病人阿斯顿、他的做小商贩的弟弟米克,以及流浪汉戴维斯,他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非英雄”,没有杰出的才华、伟大的功绩,也没有高尚的品德,整个戏剧也平淡寻常,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他们只是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过着平凡人生的平凡人,这正与后现代主义平面化的特征不谋而合。



推荐阅读:

伦德拉《人间的歌》

托埃蒂·赫拉蒂《孤独的渔夫》

叶芝诗15首

丁尼生《尤利西斯》

瓜尔兑亚诗3首

哲米勒诗2首

西都莫朗《早上的空地》

陶白《人们说》

穆海勒希勒《回忆仿佛沙粒》

马丁内斯《扭断那天鹅的脖子》

高村光太郎诗5首

丁尼生诗4首

塞亚卜诗4首

鲁萨菲诗3首

贾瓦希里诗4首

白雅帖《给我的妻子的情诗》

梅拉伊卡《颤抖的旋律》

宰哈维《我俩身在异乡为异客》

丁尼生《悼念集》

科加瓦诗5首

卡兰萨诗3首

瓦伦西亚诗2首

西尔瓦《夜曲第三首》

拉法埃尔·蓬博《夜间》

卡罗《钦波拉索的颂歌》

哈克夫《深奥的生活之歌》

克鲁斯诗7首

纳赫拉诗5首

吉尔·维尼奥诗4首

邓肯·司各特《颂歌》

亚·詹·马·斯密斯《海岩》

塞维斯《孤寂的落日射出一派凄光》

爱·波·约翰逊《他说,继续战斗》

沃丁顿《新的季节》

里尔克诗18首

W·S·默温诗6首

野口米次郎诗3首

西条八十诗6首

新川和江诗3首

与谢芜村俳句选

与谢野铁干《败荷》

里尔克《上缴法兰西温柔的税》

里尔克《致荷尔德林》

布洛克诗15首

伊沃诗14首

班代拉诗6首

莫拉埃斯诗3首

梅格·内托诗3首

迪亚斯诗2首

安特拉德《海滩上的安慰》

阿尔维斯诗2首

古今和歌集①

古今和歌集②

古今和歌集③

阿尔丁顿诗2组

阿诺德《多弗海滨》

燕卜荪《两韵十九行诗》

霍思曼诗3首

吉卜林诗2首

麦克林诗2首

马维尔《致羞怯的情人》

金素月诗26首

鲁米诗3首赏析

柳谨助诗3首

林德格伦诗2首

斯特林堡《我看见了太阳》

奥他维奥·帕斯35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17首


李陵没胡沙 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 朔雪乱边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