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陈隆:25年始终在刑事审判的长河中游弋

杭州中院 2021-07-11

编者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杭州法院人牢记初心使命,秉持“三正”建“三信”工作理念,以养正气,争当群众信任的法官;明正理,制作群众信服的裁判;守正道,建设群众信赖的法院,不断提升法院工作核心战斗力,为全面打造“重要窗口”护航添彩。

本公众号推出“以三正建三信”专栏,定期发布杭州两级法院优秀法官典型事迹和微创新案(事)例,传递新时代司法正能量。



陈隆,1968年10月出生,1995年进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至今从事审判工作25年,现为刑事审判第一庭员额法官兼任该庭党支部委员,先后被授予两次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一次被评选为全市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依证据定事实,有一分证据下一分判断


刑事审判工作责任重大,职业风险程度也较高,陈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时刻牢记以公正之心、善良之心、谨慎之心办理案件,并以自己能从事这份工作为荣。从事审判工作以来,陈隆同志审结刑事案件近千件,年均审查卷宗数量逾500宗。面对近年来案件持续高位运行、案件难度逐年增大的严峻态势,陈隆二十五年如一日,秉持审慎态度,条分缕析,坚持依证据定事实,关键时刻彰显担当。


陈隆办案非常看重证据,他严把事实证据关,注重对全案进行证据审查,从证据入手查明案件事实,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办案唯一导向,不枉不纵。如审理的被告人朱某等十余人诈骗案等两件涉医保诈骗的上诉、抗诉案件,陈隆在审查后认为对空刷人员、是否服药等情况不明,且没有从医保部门调取数据资料予以佐证相关情况,后经补侦、二次开庭,陈隆对各被告人参与的数额进行分析、统计、再计算,认为一审对部分事实的认定事实不清,且对部分被告人主从犯的认定及量刑不当,遂对两案改判。



刑事审判讲究宽严相济,陈隆在力度和温度之间谨慎拿捏,对于抢劫、绑架等社会危害极大的案件依法予以严惩,对于邻里纠纷特别是家庭矛盾引发的杀人案件严格适用重刑。如陈某等二人抢劫案,该案系预谋入户抢劫,采用勒颈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杀人灭口,社会危害极大,依法判处陈某等人极刑。而在裘某故意杀人案中,裘某因家庭纠纷持刀捅刺其父亲致父亲死亡,鉴于被害人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施暴是本案引发的直接原因,且裘某行凶后立即施救并拨打110投案,被害人亲属对裘某表示谅解并请求从宽处理等具体情况,依法从宽判处。


法律虽然见于纸面,但不能止于纸面


陈隆一直坚持,法律虽然见于纸面,但不能止于纸面,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释法明理,“精准断案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作为法官,不能仅仅看到案子本身,还要重视对被害人及家属、非法集资参与人等的权利保护,并进行引导”。


慎用死刑、减少死刑是大势所趋,但是,“杀人偿命”的想法根深蒂固,大多数刑事命案的被害人家属要求对被告人判处极刑,对法院判决有抵触情绪的被害人及家属,陈隆总是耐心解答、细心安抚,缓解被害人家属的情绪,并做好案中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如陶某某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家属强烈要求处陶某某死刑并提交了数百人签名的联名信,陈隆一方面坚守司法裁判不为过激行为所左右的底线,据事实与证据依法判决,另一方面会同有关组织与被害人家属沟通、劝说、安抚,最终被害人家属理性接受判决结果。



判决是对被告人罪行的惩罚,但被害人以及家属的生活还得继续,追赃及发还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被害人损失的弥补,工作中处理不当则与司法为民的宗旨相悖,陈隆总坚持“能给被害人追回一分是一分”,在审理案件时注重对追赃挽损工作的开展及最终落实。如魏某某等人诈骗一案,该案的十余名被害人均是台湾地区人士,被扣押的汽车、电脑、手机等赃物达百余件,被冻结的赃款分布于十余个银行帐户,陈隆不畏繁琐,会同同事及拍卖机构人员分别对全部赃物进行了清点确认,到多家银行将赃款划拨至本院,还到银行就大陆与台湾可否直接汇款进行了咨询,为赃款赃物的发还打好基础,之后根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规定,层报最高院与台湾方面相关机构协调,最终涉案的赃款共237万余元均已按受损比例发还给被害人。该案也成为大陆首例成功处理涉台赃款赃物的案件。


“九零后”法院人的精神养生


作为刑事审判第一庭的元老级人物,陈隆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陈老师”,但他总是自称“九零后”,因为他是1994年先后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面对众多选择,毅然决定投身法院工作的。


陈隆从事审判工作多年,乐于与年轻同志沟通交流案件,善于对照法条内容深入研究法律前沿理论,他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后,还总是引导大家继续各抒己见,再学习、再进步。“每个案子看着相似却各有各的不同,没有两个案子是完全一样的”,审理案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做类案分析总结归纳,才能更好地学深吃透弄懂法律精髓,才能更好地适用法律。同事们总说,陈隆他们的办公室俨然是一个“读书角”,总是有其他人在,或讨论案例,或研究法律适用,每次参与就是一次“头脑风暴”。



2019年以来,陈隆所在的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任务空前繁重,陈隆等老同志勇挑重担,尽心尽责,传承了刑事法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面貌,与庭室的年轻同志一起奋力拼搏,主动加班加点,精诚团结、上下一心,携手共克难关。

作为刑事法官,陈隆手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说,办案子尤其是重大刑事案件,就是要沉得下心、理得清思路、说得清案情,就是要依法裁判,始终对得起“公正司法、司法为民”这八个字。



“以三正建三信”专栏:


厂房用地被征迁,10年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块重建,最近这起行政纠纷这样化解了


★ 法官孙婷:春风化雨暖人心,专业敬业解民忧


★ 法官田丰:庭前两造纷争事,腹内一枚公正心


★ 胜诉权益快速兑现,淳安法院首创的“执前督促”制度如今走向杭州全市,还有了2.0版本


★ 法官廖明军:有前程可奔赴,有岁月可回首


★ 法官章志英:痛痛快快唱一出属于自己的好戏!


★ 恋爱期间,女方认为被“抛弃”而自杀,男方该不该承担责任?建德法院开展社情民意调查,26人中25人认为……


★ 章涛:追逐法官梦,不负青春不负卿


★ 老庭长王亚琴:扎根办案一线,三十年法院人正青春


★ 桐庐法院:以“无讼无访”为支点,撬动诉源治理大步向前


★ 法官沙丽:筚路蓝缕的艰辛,蜕变成自信的羽翼


★ 何淼:基层庭长首先是法官,法官的舞台在法庭


★ 网络作家村上链,西湖龙井上链,5G执行上链……长三角司法一体化的步伐被这条“司法区块链”紧密结合


★ 法官丁献平:58岁未生华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还是大家口中的“小丁叔叔”


★ 小镇女法官王潇潇:她的手机里保存着每个当事人的联系方式


★ 一而十,十而千,两年间“微法庭”的跃变


★ 法官马嶙侃:在学与行的往复间,积跬步志千里


★ 开封的理想是“包青天”,开封是富阳法院城南法庭的副庭长


★ 富阳法院破产审判项目化:“破”企业不易,“立”机制更难


★ 33岁做“法官梦”晚么?“执行百科”翟正海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 法官钱望浙:用工匠精神雕琢公平正义


★ 遍布28省2601家债权人参会率达98%,“余法破产管理钉平台”为破产审判赋能


★ 法官傅成祥:三十年如一日,敢进窄门,不惧远路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法官也是“第一书记”,她是宋晓敏


“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还能时常看到他们吗?” 萧山法院:可以且必须!


★ 法官陈慧军:解心结化纠纷,微笑是叩开心扉的通行证


★ 速裁法官申宁:年均办案超760件,办案超人的愿望很简单


★ 放心拍!杭经开法院有个司法网拍“1+x”团队全程服务


 刑事法官陈波:怀悲悯之心 以法惩治或救赎


★ 执行法官石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诉前引调是蓝码,初次调解是黄码,调解成功是绿码……滨江上线的“一码解纠纷(诉讼)”小程序,香了!


★ 银行的抵押权vs村集体的留用地,合法的同时能否合情合理?


★ 周小林:办案做加法,生活做减法,她是“带灯”的女法官


★ 执行法官刘琰:当年说话都脸红的姑娘用20余年演绎了法律的温度和刚性


★ 法官韩涛:办案十年,有享受也有泪流


★ 法官张妍妍:生活是一束矛盾,我喜欢抽丝剥茧,织出色彩斑斓


★ 朋友圈里刷到法院悬赏找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有,这是法院推出的“大数据+执行”!


★ 法官朱冠琳:因为热爱,所以深沉


★ “西法铁人”陈晓:执行工作的“四千万”


★ 有了电子督促程序,这类借贷纠纷10来天即可审结


★ 执行法官谈敏:兜兜转转,司法为民的初心始终没变


★ 刑事法官张恒超:珍藏理想,默默浇灌,等它开花


★ AI“小智”又添新功能!看TA如何让民间借贷纠纷智审速判!


★ 金融智审法官陈清亮:创新的感觉兴奋又忐忑


★ 刑事法官徐枫:“上法男神”的四个侧面


★ 复制一个“法官”帮忙干活?凤凰金融智审实现了!





来源:刑一庭


跨贸零售商品只有中文电子标签算不算违法?全国首家跨境贸易法庭作出全国首例判决

许明在“十大行动 百日攻坚”平安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锚定目标攻坚争先 交出平安高分报表

今晨5点,桐庐法院集结人马冒雨抓“老赖”,12件达成和解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