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浅释60: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以反面人物来助佛成道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3称)
宣化上人讲述
卷四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可是,他处处和佛作对。有人说他与佛有仇恨,其实,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他是属于逆增上缘助道的人。而且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来帮助佛成就道业。由于他以反面人物来助佛成道,所谓“逆助”者也。提婆达多是梵语,翻译为“天热”,因为他在世时,专门从反面来帮助人,使人心里感到很热恼,天气也变成炎热了,以此因缘为名。为什么他要反面来帮助佛成道呢?这也有一个因缘的。
在久远以前,有一位大富长者,名须檀。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名须摩提,次子名修毗耶。在他去世之后,这两个儿子打算继承父亲的遗产。这时须摩提就想:“如果我分一半给修毗耶,那么我不就要少了一半财产吗?”于是他就约他的弟弟修毗耶到灵鹫山去游玩,当他们攀登到山顶上时,须摩提就把他弟弟推下山崖,修毗耶就当场粉身碎骨而死,然后,须摩提又用石头抛击他的尸体,怕他伤残不死,一个哥哥用如此毒辣方法,来谋杀他的亲弟弟,只为了夺取其父之遗产。当时的须摩提即是释迦牟尼佛,修毗耶就是提婆达多。他父亲,须檀就是阿阇耆王。而这一品是佛说提婆达多帮助佛成就道业的因缘也。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这一段经文是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为求无上菩提。布施外财、内财,一切所有都为求法而布施。说完了见宝塔品之后,佛又不问而说,告诉诸菩萨及天上的人、人间的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在过去无量劫中,为求法华经的妙理,时刻未曾生出一念懈怠及疲倦的心。在许多劫中,我常为国王。曾经有一次,我发愿求无上的菩提,心不退转。欲要满足六种波罗蜜的法门:1、布施:勤修布施的法门,心不生悭吝。我把所有的各种宝贝:如宝马、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珍珠、玛瑙、国家、城邑、妻妾、子女、奴婢、仆人,只要他人所需,我都一一布施给别人。以上所说的是属于外财,还有内财布施,即是头、目、脑、髓、骨肉、手、足。如是毫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和性命,为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而行布施。
释迦牟尼佛为了圆满六波罗蜜,所以把依报、正报,依正二报都为求早证佛果,而一起舍去,这是行真正菩萨道的行为。2、持戒:就是止恶防非,防止七支,即身三口四的过恶。身三:杀、盗、淫。口四:绮语、妄语、恶口、两舌。3、忍辱:难忍能忍,打骂不报。4、精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始有终,身心不懈,才是精进。5、禅定:四禅八定,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初禅的境界,呼吸气没有了。二禅境界上,脉搏停止了。三禅境界,念也停住。四禅境界,念已断了。初禅又叫离生喜乐地,离开烦恼而生出快乐的境界。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四禅是舍念清净地。八定是除了四禅以外,还有空无边定等。6、般若:发出自性的真正智慧,贪等之毒断除不再斗争等,这就是真正的般若之力。这是大乘的教义,也就是菩萨所修的方法。
六度波罗蜜的义理很多。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一种布施波罗蜜;不两舌就是持戒波罗蜜;不恶口就是忍辱波罗蜜;不绮语就是精进波罗蜜;不贪瞋就是禅定波罗蜜;不邪见就是般若波罗蜜。
六种波罗蜜又有三种讲法:(一)对洽。(二)相生。(三)果报。(一)对治:(1)布施就是对治贪吝。(2)持戒对治毁犯。(3)忍辱对治瞋恨。(4)精进对治懈怠。(5)禅定对治散乱。(6)般若对治愚痴。(二)相生:持戒时,遇辱则能忍,能忍则能精进,精进则能调伏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调伏了则能摄入于法界,能摄入法界即是般若。(三)果报:布施能得富贵的果报;持戒能得诸根具足的果报;忍辱能得相貌端正果报;精进能得大势力的果报;禅定能得长寿的果报;般若能得辩才无碍的果报。
每一种波罗蜜又有十种的利益:布施波罗蜜——(一)能降伏贪吝之烦恼。(二)舍念相续,能真正行布施。(三)与一切众生平等,不起分别心。(四)生富贵家。(五)生生世世发布施心。(六)四众爱敬。(七)入众中不怯畏,善恶的人都不生怖畏心。(八)胜名遍处。(九)手足柔软。(十)能遇真正善知识。
“持戒”是止恶防非;“止恶”是诸恶莫作,“防非”是众善奉行。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大善是由小善累积成的。所谓:持戒清净,就可得到十种利益:(一)圆满一切智。(二)入佛所学—以戒为师,因金刚光明宝戒是诸佛的本体。(三)智者不毁—有智慧的人不但不毁谤,而且还赞叹。首先,就不要争第一,要老老实实躬行实践,心真则事实,自然你就是第一。(四)誓愿不退—发求佛道的心。头目脑髓、身肉手足,乃至性命,永不退转于菩提心。(五)安住正行—不生攀缘心,常利益他人。(六)弃舍生死—能舍一切而认真修道。(七)慕念涅槃—趣向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八)无纤心—心不被贪瞋痴慢疑所纤住。(九)得甚胜三昧—得超然殊胜的三昧。(十)不乏信财—有信心是一种财宝,才能生出菩提心。
忍辱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忍”字上面有一把刀插在心上,而且还是刀刃,刀刃按在心上,“忍”就像一把刀刺在心里,可见不容易忍。若不容易忍而能忍,就能把忍的一关打破了。这时,就得到忍辱波罗蜜。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而达到涅槃的彼岸。“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使它,事事都能好。”弥勒菩萨又有一首偈颂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忍辱波罗蜜有十种利益:(一)火不能烧—因为内心里没有瞋火,外边的火就无法伤害。所谓“没有内虚,不招外感”。其理一也。(二)刀不能伤—因为内心没刀枪武器和伤害的心,故外边之刀枪也不能为害。(三)毒不能害—所谓“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所以达摩祖师被外道下毒六次,而他不中毒也不死。因为他在无量劫以前修忍辱行圆满了。内无毒心,外害不能染也。(四)水淹不死。(五)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拥护。(六)身相清净庄严,人人见了,心生爱敬。(七)永远不堕三恶道。(八)得生梵天。(九)昼夜安乐。(十)身心常生欢喜。
精进即是不躲懒偷安,勤奋向道。譬如:在听经的时候,睡觉、打妄想或与他人讲话,这都不算精进。那么如何才算精进呢?就是不贪睡、不打妄想、不和他人讲话、必恭必敬、全神贯注的听经,才是精进。又能昼夜六时无有疲倦,时刻念佛、念法、念僧,这即是身心精进。精进有十种利益:(一)他不能折伏—因为定力坚固,与任何人辩论,必定能百战百胜。(二)佛所摄护。(三)非人所护—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来护持。(四)闻法不忘—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五)未闻能闻—没有机会听到的法,即可听闻到。(六)增长辩才—得到辩才无碍能令听者法喜充满。(七)得三昧性。(八)少病少恼。(九)心得轻安。(十)露优波华及优昙钵华(这类华要三千年才开一次),能日日渐增。所以,修行人必须要勇猛精进,把大懒虫化为精进龙。
禅那波罗蜜,这禅那是梵语,中文简称为“禅”,译为思惟修。通常是参“念佛是谁?”故叫参禅。如用一个锥子钻一个洞,又如猫捕鼠,老鼠代表我们的无明,参禅就是要把这真性抓住。又如龙养珠,能时刻念玆在兹,就是观自在,若不能观自在,就是在打妄想。所谓“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人为什么贫穷?就是因为心里有贪瞋痴,犹如无底之坑,若能舍下,不贪外缘,不执着色尘,那才是一个真正富贵的人。若把私欲断尽了,才是真正的福报。
参禅也有十种利益:(一)安住威仪——能参到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能“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二)行慈境界——能慈悲摄受教化一切众生。(三)无有烦恼。(四)守护六根——眼不跟色尘跑,耳不随声尘跑,鼻不跟香尘跑,舌不跟味尘跑,身不跟触尘跑,意不跟法尘跑。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智慧光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五)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六)离开爱欲——人为什么有生死?因为爱欲没有断,所以在六道轮回。若能断欲去爱,地狱门也就关闭了,就不会再堕落恶趣。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七)修禅不空——能时时刻刻修禅,一定会增长慧命,开大智慧。(八)解脱魔业——魔无法障碍你的道业。(九)安住佛境——安住在佛的境界。(十)解脱成熟——无挂无碍,得清净法身。
般若波罗蜜,“般若”是梵语。译为智慧。为什么这两个字没有读成“智慧”呢?因为“般若”这两个字能形容佛超然的智慧,与凡夫所说的智慧不同,故不翻。“般若”又包含三种意义:1、文字般若——一切佛所说经藏都属于文字般若。2、观照般若——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深谙佛教的经典,遂生出一种观照的智慧。3、由观照般若,再达到实相般若。实相本来是无相,但无所不相,故称实相。也就是非空非有。文宇般若就是有;观照般若就是空;若能从有而达空,空而达到非空非有,这样必能了悟真空妙有的境界,故称实相般若。
人人有智慧,就是般若;人若没有智慧,便是愚痴。若人知道自己愚痴,那就是开始有般若。因为能有自知之明,智慧光明必然现前。若自认为自己对,不肯改进,那就没有般若智慧了。般若也就是没有执着。
所谓“智光常明”,如果我们能修持般若,一定也能得到般若的十种利益:(一)布施不取能施相——不取受布施的相,无所执着,也即是三轮体空,即是施者、受者、所施之物。若不执着能施(施者)和所施(受者),故叫不取能施相。我们不要学梁武帝,他曾问达摩祖师:“我造了这么多寺院,修了这么多桥梁,布施给这么多僧众等人,你说我有多大功德呢?”达摩祖师因不顺乎人情,对他讲真话,故说:“没有功德。”其实,没有功德就是无有执着,无所执着就是功德。这功德犹如虚空,不能测量。
(二)不依戒——若有人以为自己守持戒律是最好的,而且很了不起,那是错的,因为仍然有我相的执着。若不执着于持戒,能不持而持,持而无心,这才是真正持戒。(三)不住忍力——不执着自己存有能忍的力量,才是真忍。真忍是没有能忍心,能忍而不忍,根本不以为然。若说我在忍辱,就等于头上安头。所以真正修忍辱道的人,要明白诸法空相,那才是真正修道。
(四)不离身心而精进——身心都能精进,但是也不可执着自己终日在精进。若有所执着,就不算是般若精进了。般若精进是精进而不着精进想,不为精进而精进,扫一切法,离一切相,降伏其心,还要离降伏之相。(五)禅无所住——参禅能到无所执着上,就可破我法二执,得大解脱,故名般若禅。(六)魔不能扰——魔来扰乱,但心不动摇,不失正知正见。
(七)他言论不能动——譬如没有智慧的人,念了三天阿弥陀佛的圣号,听见他人说念密宗的阿(音同触ㄔㄨˋ)毗佛最好,他的心就跑到那儿去了。人心若不定,很容易跟着此人的言论跑。
在此谨述一个公案:从前,沩山老人住在一间破茅蓬,这一间破茅蓬破得不能挡风遮雨。当时,裴休相国,看见这位老修行住在这破烂不堪的茅蓬,于是就发大菩提心,供养三百两银子,来造一间新的寺庙。裴休相国就把三百两银子放在茅蓬门口的草堆里,遂离去。过了三年,他又回来看沩山老人。发觉老人仍住在那间破茅蓬,于是他想:“到底这位老和尚拿了三百两银子做什么呢?怎么没有盖庙呢?”于是即问他:“老法师!以前我给你三百两银子,你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为什么没有拿来建庙呢?”沩山老人说:“你以前把三百两银子放到那里,就到那里去找啰!”于是,裴休相国便到草堆里检查,果然那三百两银子,原封不动,才知道这位老和尚是一位真正修行人,敬仰弥笃,遂亲自来替他建庙。然后,再把他儿子(翰林)送来出家(法海禅师)。
又有一个公案:从前,有两位师兄弟,发心一起修行,一日一食,忍苦耐劳。有一天,他们走到五台山,当时下大雪,于是就住在一间破茅蓬里。因为没有粮食,所以一连挨饿了三天。这时,师弟就打了一个妄想:“师兄他是富有人家出身,从来没有挨饿过,这次却跟我在这里挨饿了三天,真可怜啊!要是有人来供养一碗面条,那就好了。”他打了这个妄想,土地神知道了,也焦急起来。因为看他们这两位真正修行者饿了三天,如果不发心来帮助他们,可能他们会饿死的。于是,土地神就托梦给住在后山的一对夫妇,叫他们供养这两位修行人。第二天早上,这对夫妇就送了二大碗面条给他们吃。师弟一见到这对夫妇走来,高兴得哈哈大笑。这时师兄知道这必是他打吃面条的妄想,于是就大发脾气,与他分道扬镳。修行若有足够的功夫,是不会向外起攀缘的心。一切言论也不能摇动他的定力,而他能制住一切向外驰求的妄心。
(八)达生死底——达到涅槃的境界,离生死之此岸,而证得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之彼岸。(九)增上慈——增加慈悲心。(十)不乐住二乘地——不愿住在二乘的果位上,愿在大乘的道路走,回小向大,修大乘般若法。(未完)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目录
法华经浅释59:假使有人能护持妙法莲华经,等于供养佛和多宝如来一样有功德。
法华经浅释58: 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
法华经浅释56:你所见物质的见其实也是假的,看不见的那个才是真的
法华经浅释53:悭法是修行中之大障碍,果报不只是愚痴,还会得哑吧之果报
法华经浅释51:佛法本来是只有佛乘才是实乘,没有缘觉乘、声闻乘之分
法华经浅释46:现前听法所得之功德及果报,使我们与之前判若两人,但自己不知道
法华经浅释43:能有机会听闻法华经的人皆有大善根,否则不得入此法门
法华经浅释42:若人能信解经中之义理,继而躬行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法益
法华经浅释40:佛历尽千辛万苦 久经劫数才得栽培出大乘的种子根基
法华经浅释38:精进分身精进\心精进。拜经念佛打坐持咒是身精进。
法华经浅释35:学佛法不可有分别心,无论任何法师说法,都应虚心地听法
法华经浅释33:妙法莲华经乃是至高无上法中之王;佛说此经去权智而说实智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法华经浅释21:佛之所以成佛,皆因“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
法华经浅释20: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
法华经浅释13:释提桓因、四大天王、龙王等与其眷属,同时到法华会上。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法华经浅释05:唯有莲华才真正可以比喻妙法。因为莲华是花果同时
法华经浅释02: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