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目录(2019.11.03)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1.19)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维摩诘所说经 30
有一外宝盖转轮圣王,【七宝具足,主四天下。】主就是统领,统治四天下。【王有千子,】主是统治,主四天下:统治四天下,这个王有千子,【端正勇健,】端正勇健,身体很好,【能伏他敌。】能够降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当时的人寿命可能很长,寿命可能很长。【其王一子,名曰月盖。】月盖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月盖【独坐思惟,】讲到后来,我们就知道月盖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只供养吃、穿、住的东西,是不是还有比这个福更大的可供供养?【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空中有天曰,因为佛的神力,空中的天人就这么说。【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你只要依法修行,法的供养就胜诸供养。【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就站在旁边,【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我们现在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诸佛所说甚深经典,【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非但就是并不是用分别心去思惟可以得到叫做非但。非但就是并不是用你的分别心思惟之所能得,因为那是很深奥的经典,一定要有禅定、智慧,意思就是说要用实相的智慧,之后你才能了解,不是你分别此相就能了解,所以说,非但就是说并不是你用分别心,就可以了解诸佛甚深的道理。【菩萨法藏所摄。】凡是由菩萨所说的法,叫做菩萨法藏,菩萨的法藏能够成就菩萨道,所以是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印就是认同,印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就像认同,陀罗尼叫做总持,陀罗尼有无量,实相就是总持的意思,经典所讲的实相,实相就是印,以实相的印来印此经,深经:很深奥的经典,所以这个印就是实相印,所以大乘以实相印,小乘三法印,陀罗尼就是总持,陀罗尼就是等于实相,用实相印印之,就是这个道理,陀罗尼印印之,就是实相的印:印之。【至不退转。成就六度。】成就六度。因为此经能令人不退转,成就菩萨的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善于分别,顺菩提之法,众经之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这部经能够让我们入于大慈悲心,离众魔事:能够让我们离开诸邪见。【顺因缘法】顺因缘法就是说不违背因缘的道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这在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所以我说这品读起来很简单就是这样,一切都无,一切都空相。【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就是说坐道场的时候,能够思惟十二因缘,如此,所以能够成佛,既然成佛,之后能够让众生悟到,【诸天龙神乾达婆等。】乾达婆就是天帝的乐神,以香为食,天帝的乐神,在玉皇大帝旁边奏乐的,我们朝会时都会这样:奏乐,我们朝会时都会这样。【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能令众生入佛的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这本经典太不不可思议,这部经典【说诸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在小乘来讲,犯了五逆罪、四重戒,就弃于佛法之外,大乘能救之。大乘无不救,大乘不救的话,就变成断灭法。大乘,无论你犯了五逆罪、四重、八重戒,全都有救,为什么?大乘没有不可救的众生。【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能使怖畏,诸魔外道都贪著五欲六尘,能够使他怖畏,怖畏就是让他可以觉悟,你这样子不好,为什么?为什么要怖畏?因为犯五逆罪的人,四重罪的人,或者八重罪的人,因为小乘法不能救,众魔外道贪著五欲六尘,小乘法所不能灭,小乘没办法,当然大乘才有办法救,只有大乘的方等经才能够救,能使怖畏。【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这部经典是实相的道理,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可以离,背就是离,离生死,背面,向着背面就是我们要离开,我们要离开一个人当然就是背,我要离开了,离开当然要背向着他,正面还向着他,一直走过来,一直靠过来,我要离开了,当然要背向着他,背向着他就是要离开,可以让我离开生死的痛苦,。【示涅槃乐。】示现涅槃的快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是名示的供养。110页最后一行,又于诸法如说修行,对于前面所说的能如说修行。下面说【随顺十二因缘。】我们若能悟到缘起,我们就没有邪见,我们若没有悟到因缘法,我们会堕入邪见,封死在自己的我见中,所以说,我们若能如说行,如诸佛菩萨圣人所讲的去做,这样就能得到清净的智慧,就能彻彻底底了解十二因缘的缘生缘灭,从无明来,从生、老、病、死去,从六道轮回去,所以若探察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因为十二因缘都是连锁,无明缘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死了以后又继续投胎,无明以前又是无明,生、老、病、死以后又是生、老、病、死,所以我们若随顺十二因缘的空性法修行,我们就能离诸邪见,得到无生的忍。无生就是当下一切法不可得,所谓无生忍,这个忍表示印可,可以证明一切法无生,而不是无生的忍耐,不是这个意思。【决定无我。】决定无我,一切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确确实实没有一个我,【无有众生。】不但无我也无所谓的众生,色身当下就是假相,一切众生都能够空性,都了解缘生缘灭,哪里有众生相,在座诸位!你是否曾想像过,一个人能够空一切法,那种心境,是什么心境?空一切法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空,对象也空,山河大地全都空,这种人活在这世间,你看,他快乐到什么程度?他没有压力,他没有负担,他没有对立性,不会扭曲别人的意思,不会带给别人痛苦,随顺一切缘生缘灭,却是如如不动,为什么?何以故?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你想想看!安住在空性里面,你想,这是什么样的世界,多么清净,一丝一毫都不可得,连起心动念、分别心、执著心全都没有,这是何等的圣者?解脱的思想,其实就是在我们心中而已,我们不做就没办法,硬让自己痛苦,我们现在就是死在自己的知见,无明就是坟墓,我们都被无明的坟墓所埋没,自己挖坟墓,自己埋,为什么自己挖坟墓?因为我们今天贪,挖贪的坟墓,一直挖,一直埋下去,我们瞋、愤怒,自己永远....又不改过,幼稚跟无知又不改过,不改过就挖一个坟墓,无知的坟墓自己掉进去,自己埋葬在里面,人家讲的也不听,所以每一个人,我们现在每一天都在挖坟墓,只是挖的坟墓不一样而已。为什么?总而言之,就是来自于无明。【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这句话确实是讲得很棒,意思是说对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我们知道这一切是生灭法,比如说,谁造恶就由谁负因果,这是非常科学的,与我们的生死无关,为什么说无违无诤?违就是逆,诤就是对立,比如说这个人很恶,你慢慢看,他自然会受到报应,不用你怎样伤害他,怎样教训他,天地自然就会教训他,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天会欺负我们,人会欺负我们,但是因果不会欺负我们,所以你不用讲两句话就在那里哭,在那里很委屈,不必要这样,即使别人,天底下的人,都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用哭,为什么?因果会替我们打理得好好的,因果比电脑还准,所以我们若了解因缘果报,得失、贫富、来去,当然你就无违无诤,为什么?离诸我所,离一切附带在你身旁,一切的依报,有(我)就有(我所),为什么离诸我所?了解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没什么好埋怨,所以这句话讲得很好,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这就表示,我所就是我身旁所拥有的一切依报叫做我所,这句话意思是说,你种多少因,你就显示出多少福报,这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这是我们生生世世所结的缘,所种的福,没什么好埋怨的,你要埋怨什么?埋怨自己没修福,埋怨自己上辈子讲人家的坏话,这辈子遇到的都是恶的眷属,每次遇到的都是不好的,生几个孩子,孩子也不听我们的,娶媳妇,媳妇跟我们吵架,生个女儿,跟我们抢丈夫,真糟糕!佛经就是有这样,生你要死了?生力美食(面包店名)凑著读:生你要死了,很近音。所以这个世间若了解因缘果报的人,一切都是空性,因缘果报,福报多少,全都是注定好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还要埋怨谁?没什么埋怨的,一切都平静,没什么好斗争的,无违无诤,没什么好争执的,我就说这个人没那么坏,你诽谤他,他也不会堕地狱,这个人没那么好,你赞叹他,他也不会做佛祖,为什么?因果各人担,你一直伤害他,换我们负因果,反而更严重,什么事情要查清楚,这是有智慧的人,所以这段就是教导我们,任何事情你都安住在你的本分,无违无诤,这才是真正修行人。我们不同,我们若没有心地法门,你修到死还是整天看别人的错,你怎么会回光返照呢?下面叫四依止。【依于义,不依语,】依彿所说的道理,理就是一定,理就是空性;不依于语,不依于语就是不按照语,因为语言变化无穷,变化无穷会执著语言相,而违背理,所以依于义,不依语,依于佛所讲的妙理,因为妙理它是一个准则,而语言变化无穷,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听经也要听法师所讲的,到底他在讲什么道理,跟你们买录音带,买什么?你帮我找一套师父笑话讲最多的,要找哪一套能让我们开悟才对,竟找哪一套笑话讲最多的,怎么这样问?对不对?【依于智,不依识,】智就是平等、没有是非、没有对立,不依于识,识就是分别心,著叫做识,达理叫做智,所以达理谓之智,执著谓之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说,达理,按照我们的智慧达到道理,我们达到的道理,能够达到的道理叫做智,分别心、执著叫做识,所以我们要按照通达的道理,不要违背佛的道理,这叫做智慧,所以,以佛讲出来无分别心的智慧的道理为主,不要以凡夫分别心为主。【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就是究竟,究竟的实相,不依不了义,不了义叫做方便,佛讲的道理在《大智度论》把戒律判为不了义教,戒律,为什么?因为戒律里面讲的很多是事相,其实若对清净心的人,若对究竟悟到的人,他了义、不了义,统统是究竟涅槃相,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机,因为戒律讲的,他不会运用戒律,就糟糕了!像今天有人来请教我,师父!他是半路才出家的,半路出家就是五、六十岁出家,叫做半路出家,法师!出家之后,佛祖说不能垦土掘地,后面的菜园,种菜之处,都不敢去浇菜,我说:是啊!佛陀在世时,当时并没有种菜,不过,我们现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定清规,马祖建丛林,在中没办法这样,有的人一天不作他就一天不吃,对不对?所以,种了也要采,不然怎么办?他说:不采。我告诉他:那就没办法,不采,就没办法!他说:不采是小事,现在菜下来,要他挑,他不挑,说里面有虫,我说:煮出来有没有吃?他说:有!嗯!持戒律持到连挑菜都不要,他自己标榜,他是持戒清净。所以说,戒律要会运用,这是妙有。你若执在文字上,佛当然制戒律有他的历史背景,所以有一个随方毘尼,随方毘尼就是随着风俗习惯可以稍微改变一下,佛为什么不让你垦土掘地?不让你上树过人头?比丘不能爬树,我们要了解他的缘起,佛当时在世时,是因为农夫没有地位,你掘土地会掘死虫子,会掘死虫,如果你出家整天耕种,你会没时间修行,所以佛陀制戒,才不让你垦土掘地。我说:若这样我们后面也自己种菜,在中国没办法,印度过着托钵的生活,我们台湾,是中国人,你要如何过托钵生活,现在托钵都是托钱,人家真的倒饭给他,他说说…..手拨开,本来是静静站在那里,人家拿饭来倒,他就说:钱,拿钱给我。还点头,不能化缘饭,时间、空间不同,对不对?为什么不能上树过人头?因为佛当时在世时,有一个比丘爬到树上,采东西,因为佛在世时没有穿着裤子,只是袈裟披着而已,他爬到树上,风吹来,树摇,摇...,有个小沙弥,哇!我现在讲什么,你知道吧!不雅观,所以他就制戒律,不要上树过人头。结果有一个动物,现在不能上树过人头,结果豺狼虎豹来,经过那里,猛兽来,有一个不上树,不敢爬树,现在老虎来不敢爬树,被老虎咬死,不敢上树过在头,佛说:除了命难,除了危险的时候,还是要爬,所以,佛陀聪明,比丘听到佛的戒律,他就死执一方,至于我,我遇到老虎,即使我没开悟,我也会爬,不然,怎么办?所以有时候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背景是如何,要了解戒律的精神,现在,很严重!现在连洗菜都不要,看这如何修行才好,我说:走到哪里,哪能跟人合得来,一个比丘尼,每样都不要,也不种菜,不挑菜,也不洗菜,煮了你又要吃,这样也算是自私,由他摘菜造业,再煮来给你吃,这样也算是自私,所以说起来行不通。所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了义就是有般若大智慧,通达实相叫做了义。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依法不依人,依法,法是佛讲的准则,不依人,为什么?因为各人的方式不同,难免对他的认知度、看法会有差错,所以说,我们依法不依人,一个法师讲的法,你按照他讲的法去做就对了,不依人,这个人用什么方法、手段度众生,这是他个人的方便,你不要看他的方便,当作他的缺点,这样不对。所以,佛讲这句很了不起,依于法,不依于人,法:佛所讲的,永恒不灭的真理,人因为手段、方式种种不一样,你对他的看法又有不同,所以说,法是有定则,人没有准则,有的人爱打佛七,有的人爱拜梁皇,有的人爱受八关斋戒,有的人爱听经闻法,有的人只爱念佛而已,有的人爱拜地藏王菩萨,但是所有的法都是由人弘扬的,所以你若听法师讲的,你会一头雾水,你遇到这位法师,比丘尼讲:哦,地藏法门是如何好又如何好,听一听,我要诵《地藏经》,现在又亲近另外一位禅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是怎么好,不著相,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怎么好,又去诵《金刚经》。接着,唉!你诵什么《金刚经》、那是圣人的境界,你要先消灾,你要先诵《药师经》,又诵《药师经》。你的灾难那么多,不然诵《普门品》,就改变诵《普门品》,所以每位法师弘扬法门不同,跟着他团团转、团团转,但是,所有的法,要记得!要通达实相,通达实相就是说实相毕竟空,缘生缘灭无自性,中道第一义谛,你再怎么讲都不会变,《金刚经》讲空,《地藏经》要救度你,到最后也是要入实相,同理,你要消灾,你内心若证悟到实相,一切都消灾。所以说,依法不依人。也就是说那个人用什么方式、用什么手段,甚至他有一切看法,都不管,你讲出来的法,是否合佛的意思,这样就能判断这个人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随顺着法相,随顺法相就是顺着因缘,法相就是一切因缘法,因为一切法相都是因缘而起,随顺法相就是随顺因缘,随顺因缘,无所入:没有所谓的得,无所归:也没有所谓的去,也没有所谓失去的东西,缘生即得,缘灭即散、即失,所以说,无所谓的入,入也是空性,无所谓的归,归也是空性,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里,生灭法、分别执著法,法从缘而有,也从缘而无,缘有是暂时的,缘无是很自然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无来也无去,所以无所入、无所归,就是无所谓的来,也无所谓的去,法无来、去相。【无明毕竟灭故,】无明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毕竟是空性,【诸行】就是刹那间站在每一个动点上的形容,叫做诸行,身口意的每一分、每一秒,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会点都叫做诸行,有所造作叫做诸行,三业有所造作叫做诸行,诸行【亦究竟灭,】一切法皆不可得,毕竟是空性,【乃至生毕竟灭故。】生毕竟灭,所以说,诸行毕竟灭,生也毕竟灭,【老死亦毕竟灭。】因为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没有所谓的老、死。【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无有尽相就是说没有办法讲出一个界限,为什么?因为缘起毕竟是灭,无所谓的灭,无所谓的不灭,十二因缘灭尽,所以说,无有尽相,你拿什么当作最终点呢?【不复起相。】前面说观十二因缘无生,离我见,现在观十二因缘是无尽,离断灭,离开这个断灭相,所以说,不复起见,不复起断灭见,无有尽相的意思就是说它是连续性的,不是断灭,无有尽相就是破除断灭见,也叫做无有尽相,我们若觉起无明,或生、老、死的某一段,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不,还继续有,所以无有尽相就是还继续有十二因缘,不会灭,叫做以免落入断灭见,以免落入断灭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这就是无上法的供养。【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柔顺就是心柔软,智,随顺般若智慧,就是说心柔智顺,堪受实相。但是还没达到无生法忍,所以叫做柔顺忍,柔顺忍就是无生法忍的前兆,柔顺忍就是无生法忍的前奏,你今天要证得无生,你的心要先柔软,心不要刚直,不要刚直就是说要尊师重道,师父这样告诉你,你要柔顺地听,长辈告诉我们,我们要柔顺地听,顺从实相的智慧,柔软心接受长辈的劝告,慢慢地趋向于无生,比如你今天刚强难化,我们说娑婆世界是刚强难化,你的心不柔顺,到处结怨,到处结怨仇,佛还没学完,到处都是仇人,跟这个不好,跟那个是敌人,跟这个又不合,所以说,心柔智顺是无生法忍的前奏。【即解宝衣严身之具。】解就是脱下来,脱下来【以供养佛。】将他最富贵的东西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加被、哀悯,哀就是怜悯,加被怜悯而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降伏魔怨就是我们常说的四魔,四魔其实只有三种魔而已,第一就是烦恼魔,第二就是天魔,第三就是外道魔。我们一切魔障不离开这三种,第一,烦恼的魔障,内心一直起不满,内心一直起恨心,内心贪瞋痴不断,嫉妒,一切无明,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们:我们身上都背一粒定时炸弹,我常常对你们开示,背什么定时炸弹?背三粒,第一,什么时候会贪不知道。第二就是瞋,瞋什么时候会爆炸不知道。接着就是愚痴,我们都背三粒定时炸弹。任何时间都会用到定时炸弹,现在开始要发脾气,定时炸弹快要爆炸了,我们这粒……所以我常跟诸位讲,今天我们的心若去掉这三粒定时炸弹,到台北也定,到台中也欢喜心,到美国也欢喜心,到瑞士也欢喜,我们这粒定时炸弹若没拿掉就是无明,这三粒定时炸弹就是无明,若没拿掉就是怎样?你走到哪里,哪里都心不安。随时会爆炸,所以说,第一就是烦恼魔。第二就是天魔,一直干扰我们修行,干扰我们。第三就是外道的魔,外道的魔扰乱你。【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你将来会守护法藏,法城就是法藏,【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佛祖对他授记,【以信出家,】以信心出家不是迷迷糊糊出家,是以信心出家,【修习善法,】修习善法,老了才出家,说真的比较困难,我昨天就这么想,我找个时间为师妈剃度,她是我的母亲,让她住这样,算是老比丘尼,若是她去受戒,腰可能会受不了,所以,现老沙弥尼就好,剃度,有人这样,有的比丘一向不剃女众,剃自己的母亲,也有人这样,结果,我们到龙泉寺,我们的龙泉寺受戒,对不对?有的老了才出家,老了,不曾被人管过,去受戒,戒师要管教,老了,腰椎僵硬,缺乏钙质,零零落落的,听到林美照讲话,都会缺乏钙质,哔哔剥剥,拜下去,人家很快站起来,年轻人拜下去,问讯,一下子就爬起来,老了没办法,爬不起来,脚一直肿,老了没办法,摇头,打下去,哭泣,真的,客家人,七十几岁才出家受戒,打到哭,你知道吗?打到哭,很生气,他在家都是总管,结果来到戒场都被管,听得懂吗?被打得,,没有信心了,受戒到沙弥壇,还没受完,就想出壇,所以说,老了才要出家,很困难修行,光是受三坛大戒,就受不了,三坛大戒都是四点多起床,演礼,袈裟常掉落,老人家没办法,吃饭时一直颤抖,拿到这里没剩半粒饭,喝茶,整杯水都没了,老了没办法。所以我常告诉他,老了就等往生,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年轻的要发大心,不是老了不中用,也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你看着办,老了,光是心想要降伏,就不可能,因为你管人家都管习惯了,管人管习惯了,像我们那一壇,对不对?你知道吗?打他,戒师打他时,结果告到派出所,戒师打他,告到派出所,戒师说:好,从今以后不要打你。我不要打你,没办法,以前在大陆受戒时,是打死不赔的,要进去得先签约,你来这里要遵守戒规,揍你,打你,你都没有第二句话,不可以讲第二句话,打死,没有赔偿的,所以为什么大陆的高僧大德有这么多成大器,他经得起磨,所以为什么我们出家时,这个现代,现代若要用这方法,剩两个而已,一个负责帮我洗衣服,一个问我:师父!你要吃什么,我去买便当,。以前,不同,以前的大陆,我们看大陆的受戒,或是参...,都哔哔剥剥,打,到那里都打,后面,打坐时打瞌睡,啪!才不管你腰椎酸或痛风,有的人脚酸手痛,才不管你被打得,,,是否重伤?照打。唉,现在哪个敢?做师父的哪敢这样,对不对?夜夜磨刀的男人。上次我已经跟你们讲过了,比丘以前做警察,做警察来受戒,戒师把他打得很烦恼,老子不干了!老子和尚不干了,我宰了你,说:我不做和尚了,我宰了你。真的,拿刀追他,没办法!所以出家就是这样,真的,年纪要轻,早上(出家)要趁早,不然你要亲近善知识,每天熏习,熏习,,,,不然你想想看,人,要调伏一个人,哪有这么简单,对不对?我这个人在猜,是百分之百,人家告诉我:某某师姑出家了,住在哪里,我们不要讲,到某个比丘尼道场出家了,我内心吓一跳,为什么呢?这个在家居士在家时有发心也很热心,不过她那张嘴不曾停过,我内心就为她授记,这个六十几岁做奶奶级的出家,第一点到那里不到三个月,一定会跟住持起冲突,第二点一定不听住持的话,第三点会渐渐远离住持,第四点还俗,结果,我猜她三个月,猜得正着,三个月就还俗,我还在想三个月就快到了,结果,师父!我还俗了,三个月。所以说,师父是不是有通?不是,你只要有般若智慧,你判断每件事情,眼睛瞄一下,差不多八、九不离十,你就能够判断将来的情况,你可以预测得到,你想想看!她在家时,子孙都怕她,连丈夫都怕她,到那里,住持怎么会不怕她?对不对?所以说,信心出家,修习善法,要趁早。【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得到五神通,就无碍了,【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无断就是无尽,无尽的辩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他修到相当的功夫,【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随而分布就是将这法布施出去,【月盖比丘】月盖比丘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前世,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所以说起来还是要精进,【即以此身化百万亿人。】百万亿,可能当时也有录音带,才有这么快,百万亿呢!很惊人!可能也有录音带,不然怎么化百万亿,你想想看!百万亿怎么度?比如说今天,我统计过,比如有一千万人听师父录音带,假如说有一千万,台湾省一半人口,假如我演讲一场,一场两千人听,一场两千人听就很惊人,每场哦,两千哦!你看,要讲多少才度得了一千万人,一千万人,你想想看!录音带不费吹灰之力,对不对?来大量拷贝,所以今天台北只喊一声要来参访,四百三十五位,一楼、二楼、三楼全都满,现在的佛教兴盛的情形很惊人!结果问起来,都是台北第四台,台北第四台,录影带,录音带,问起来差不多都这样,流通处请录音带、录影带的,一百个问起来,百分之八、九十,所以你要度千百万亿,除非佛祖有神通力,不然凡夫像我这样没办法,所以我才说佛教若能兴盛,我们穷没关系,所以我不喜欢版权,第四台又最喜欢不要版权的,拼命一直播一直播,太好了!现在抓得很严格,第四台都要抓,没有版权不能播,就是说盗录,若来问我,版权佛陀所有,拜托盗录。唉!这法师怎么讲这样,对啊!版权佛陀所有,拜托盗录。所以慧律法师,你要告他吗?我说:我不用告他,他要盗录,不拿我的钱,就算很好了。所以但愿佛法兴,何妨我独穷,对不对?穷没关系!佛教兴盛就好。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不计其数,【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燄如来。其王千子,】以前也很会生,生一千个儿子,其王千子,很惊人!不知怎么生的,生一千个,【即贤劫中千佛是也。】贤劫中千佛是也。就是从拘留孙佛,【从迦罗鸠孙驮,】就是拘留孙佛,【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楼至佛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韦驮尊天菩萨,韦驮尊天菩萨将来成佛叫做楼至佛。从拘留孙佛一直到楼至佛,千佛,贤劫千佛出世。【月盖比丘,则我身是。】我就是释迦,以前的精进修行者,月盖比丘就是我。【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所以你若要供养众生,以法的供养为第一,所以我才对诸比丘讲,诸比丘,跟着师父出家的比丘,就对他们讲,我们若要做个有用的人,要走弘法路线。你看,佛就是我们的模范生,佛四十九年所做的工作,他一定没有,我在忙碌经忏,我在忙碌死者,我在忙碌一切,没有,佛陀一生一世就是出家人的榜样,他所走的就是弘法的路线,转法轮,转法轮是我们出家人的任务,转法轮才是我们出家人的任务,所以今天,比丘尼来,十五、十五半月,礼僧足来,唉!师父!听说这里煮饭都雇佣人。我说:对!清地板也是雇佣人,我说:对!她问我说:噢!我们那里是做得死去活来,每次法会,我们就先害怕,为什么?变成出家人煮饭给在家人吃,我说:对!这句话就是你说出我二十几年来,被人看到悲哀的一件事,你看,现在外面的法会就是这样,出家人忙得不分昼夜,法会来,结果,都煮给在家人吃,我说:天、地都反了,没办法。他们来,对不对?怎么忙得...,我就想,这样行得通吗?法会在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准备菜,准备干料,出家人,她说:我们也有半路出家的,年纪大,我们不会做会计,也不会讲经,磬鎚也不懂,磬鎚就是做维那,三刀六鎚都没办法,剃头刀、菜刀、剪刀,没有一样行,磬鎚或是什么鎚,六鎚,三刀六鎚是出家人吃饭的饭碗,做维那我们又不会,敲木鱼,那么大,敲下去心脏快停止,敲不来,只好到厨房多少帮忙挑些菜,挑得不分昼夜,她说:若是这样出家很冤枉。我说:那是你自己讲的。真的,我说:真的枉然。出家做一辈子,一直做,她说:您的徒弟怎么有这么大的福报,真的,法师!做您的徒弟真的要有福报。我说:这倒是真的。我的观念跟慈航菩萨相同,今天跟着我,你是要来用功的,不是只有整天煮饭,不是整天扫地、清厕所的,对不对?为什么厕所要雇佣人?因为在地下室,我们这里是弘法的道场,这里有女众,女众在忙碌,女众要上厕所,现在男众,对不对?去清理女众…..比丘,怎么让一个比丘去清理女众的厕所,等一下清理到翅膀(卫生棉)怎么办?这不适合。怎么一个清净的比丘,去清理女众的厕所,这与法不合。我甘愿花钱雇用人,对不对?难道不是吗?这样讲哪有错,对啊!师父!你真的会替徒弟着想。不过徒弟不会替我着想,有的还待不住,对啊!就是这样,跟着我就是要修行,你就是要修行,其余的都没你的事,整天用功、念佛、打佛七、看经典,将来有办法荷担如来的家业,弘法利生,这样我看了...以后如果,我这里的徒弟出去,哦!你们法性大师出去讲经,三万人,哇!我值得了!死都甘愿了,我有一个徒弟讲经三万人,弘法利生,你想想看!千百万中有一个,就很惊人了,一个就好,对不对,不要活到七、八十岁了,还由老身来,拿着拐杖撑上台,实在很枉然,栽培三、五十个,都没有半个能上台,都没有怎么可以,说真的,实在是冤枉,施主的饭不知吃了多少,都栽培不到一个,对不对?【是故天帝。】诸供养当中【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法的供养最伟大,因此,法师,我们这里的比丘、比丘尼,我们有认识我们的任务是做什么吗?我们的任务是弘法利生,我们如果不能弘法利生,我们要好好自修,生死要有把握,这是基本的事,难道不是吗?噢!她听师父的开示很欢喜,所以说,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出家?最后这品就比较简单,最后这品都是....【嘱累品第十四】就是说将责任交代下来,你要流通,要好好护持,到最后就信受奉行,大家都很快乐信受奉行,经典到最后,嘱累品,就没什么好讲的,念一念,大家都知道意思。【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他为何不佛告阿难,而佛靠弥勒菩萨?因为阿难没有神通,神通比不上菩萨,佛告弥勒,他是等觉菩萨,所以说,他要把责任交代给他,佛告弥勒菩萨,就是弥勒是等觉菩萨,所以他的神通力大。【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咐嘱于汝。】为什么?不二法门嘛!不二法门就是诸佛成道的根本,你若看到众生幼稚、无知,你还烦恼,那你的道力还不够,简单讲,什么叫做不二法门?看到恶劣的众生,你也要冷静、欢喜心,看到再善良的众生,你也要冷静起欢喜心,无碍,不取不舍,最后就是不二法门,这就是这样,无量阿僧祇劫所集的,就是不二法门,交代你。【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要用你的神通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不要断绝,就是娑婆世界(阎浮提)不要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达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欢喜不二法门,实相的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这样会失去一切好处。【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一定是很欢喜心,【发希有心。】发希有心,今天我若没听到不二法门,真的,心地法门也无法用得上,所以,师父也是发希有之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要弘法,只有弘法,才是出家人的责任。【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杂句文饰就是说只在修饰的文句上而已,只会在语言、文章上修饰而已,这样没有用。【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这是深菩萨,不畏惧实相甚深的道理,能够如实进入不二法门。下面解释。【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新学的菩萨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在修饰上打转而已,【若】就是如果,如果【于如是】少两个字:经典,如果于如是不二法门的经典,就是这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能入不二法门,【闻已心净,受持读诵,】下面那句最重要,【如说修行。】他怎么说,你就怎么观照,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哪两种是新学的?【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他听到太深的会怀疑,【毁谤不信,】反而毁谤弘法的法师,讲这部经典的人,又毁谤又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这就是抱怨,我初不闻就是说最好一开始我就不要听到这部经典,叫我初不闻。从何而来,这部经典到底是怎么来的,怀疑不信,这就是浅根的,未闻的深经,听到会惊怖、怀疑,不能随顺,而且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就是说护持,护持就是比如说,印经典、弘扬佛法,简单讲就是弘法者,如果有护持、解说,解说就是讲经说法的人,他为了让大家进入不二法门。但是众生却【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所以但众生却,少了四个字,但是众生却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又讲那位弘法善知识的过失,不但毁了法,还毁了人,毁了他所讲的甚深不二法门,还要毁谤那个人,说这个人会妖言惑众,哪有这样?哪有这种法?因为不二法门太深。【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但自我伤害,【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也是自我伤害,【而不能得无生法忍。】哪两种不能入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就是轻视,【新学菩萨】我慢心,比如说,师父,我有了解不二法门,但是我不教诲他,我轻视他,这样我犯了菩萨戒,不应该有的,轻慢新学的菩萨,因为,大家都是初学,所以小龙不可轻,小只的龙,你不要轻视,小沙弥不可轻视,小王子不可轻视,在戒律学里面,有三种东西,三种人你不可以轻视,王子虽小不可轻视,王子虽小他将来会做皇帝,王子虽小不可轻视。沙弥虽小不可轻视,沙弥刚剃度,他将来会做大法师,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小龙虽小不可轻视,龙会兴风作雨不可轻视,所以。王子虽小不可轻,沙弥虽小不可轻,小龙虽小不可轻,都不可以轻视他们。【而不教诲。】也是要教他,【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这也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虽然他信解深法,但是还着相分别,取相就是还在着相分别里面,不能入平等心,不能离一切相,这样就不能合真理。【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我要远离这两种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注意听哦!是善男子善女人喔!你可要记得这两句,虽然很简单,你不要读过去就好,师父那天有讲过,不是很好听,不要再读一遍,我们现在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摸自己的良心,要记得哦!有的人说念咒这么久,怎么都没感应,你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所以我才说,印经、印经,随喜功德。【与其念力。】与就是增加,增加他的善的念力,中间要加一个字,与其善的念力,与就是增加,增加他善的,加强他的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为他广说,为别人弘扬佛法,所以今天我也想好好劝告,我们这里的在家居士,说不定将来会有人发心出家,比丘尼的能力也能发挥,随你的尽分弘扬佛法,比丘的能力若比较大,如果说你有那种能力,应该按照师父的交代,佛交代弥勒菩萨,或者是他的徒弟,也是广为宣说。佛一定教你这样,经典要继续传,一代传一代,师父到今天也是这样告诉你,佛就是我们的榜样,一辈子以弘法为主,这是我们出家人的任务,所以我们若懂经典,我们也要为众生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佛助你这种善良之心,你发这种心。【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能够得到这部经典,我当时看到不二法门,噢!充满欢喜,这才是我们真正下功夫之处,禅宗、般若都不能离开这部经典,禅宗,这部经典也是列为很重要的经典,般若也以这部经典为主,所以说,《维摩诘经》可说是名气很大的一部经典。【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在在处处就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地方。【城邑聚落。】城邑就是人众多的地方,就像我们今天所讲的城市,聚落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乡镇,城邑聚落,【山林旷野】乃至荒郊野外,【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有的诵《维摩诘经》或者是有人解释《维摩诘经》【我当率诸官属,】我就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到那里【拥护其人,】拥护弘扬佛法的人,以及一切听法的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就是说没有魔障,面百由锂就是说站着护法,站在身边,不能让魔,无伺求:一点都没有机会,伺求:一点都没有机会,不能让他找到机会,怎样?伤害到弘法者,或者是听闻法的人。【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我已经了解他的心要,不二法门重要之处,心要。【世尊。】要如何取这部经名,【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另外一部经典的名字,【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所以这部经典叫做《维摩诘经》,但是也可以叫做《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如是受持。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信受奉行。这部《维摩诘经》虽然已经讲过,希望你们能重复再听一遍,听完之后,把经典又流通出去,也能救度众生,不然,三、四个合请一套也可以。(竟)维摩诘经 01 : 我们所说的不二法门都是根据《维摩诘经》来的
维摩诘经02 : 有忍辱的人才能接受实相、无生的法
维摩诘经03: 进入一切空性,你的思想、智慧就迸发出来
维摩诘经04:直心是菩萨的净土,将虚伪的面具拿下来
维摩诘经05 : 菩萨是以解脱生死来摄受众生,情执不是菩萨所应该做的事情
维摩诘经06:你尊重众生,你就是供养一切
维摩诘经07 :若修无相法,看到缺点我不要看,听到是非我不听
维摩诘经08 : 你现在所有每个念头就是决定你将来出生的地方在哪里
维摩诘经09 : 对外道你不能平等,这还不够资格受人信施
维摩诘经10 :只要有妄想,执着世间的善跟恶,你就不是真正在修善
维摩诘经11 : 不能用色身求菩提,也不能用心求菩提,停止追求才是菩提
维摩诘经 12 : 内心若没有调伏,我慢的山没有越过去,拜山的意义在哪
维摩诘经13 :只要你执着你在修行,你还是没有离开身心的着
维摩诘经14 : 邪正统统空性,要完成悟性就不能有对立
维摩诘经15 : 无相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无相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
维摩诘经16 : 不调伏心是凡夫,有一个心可以调伏的是二乘声闻
维摩诘经17: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才是真正在求法
维摩诘经18:我们若能观众生空,一切造作就离开生灭
维摩诘经19: 一切诸法是解脱相,万法虽然不同
维摩诘经20 : 执着于自己的正道,这不是真正的佛道。
维摩诘经21:在相里面去对立、去执着,你永远不能成佛道
维摩诘经22:不二就是可以包容、可以释怀,不执着、没有对立
维摩诘经23: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生死的坑道里
维摩诘经 24:若用二乘人的心去吃这饭,不会消化的
维摩诘经25:你今天舍此道场取彼道场,将来一样是舍彼道场取此道场
维摩诘经26:平等心就是无分别心。平等才有最大的功德
维摩诘经27:你的修行不能贡献给众生,这是二乘人的发心,
维摩诘经28:容易受人影响的人,你想要深修善不可能
维摩诘经29:能入不二法门就不为一切相所束缚,修不二法门本性的福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