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华经讲记 102:到你晚年经常去憶念的某个人某件事,这就是你临终的罣碍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法华经 102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未完)
妙法莲华经讲记102

净界法师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八面。我们看子三的“约非远非近论近”。

那么这一段是讲到身安乐行。身业的安乐它的相貌佛陀讲出三种,叫做调柔、寂静、安稳这三种相状,这三种相状是怎么来的呢?是依止大地,就是中道的实相,清净心菩提愿显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在看事修的时候,佛陀的规划偏重在清净心,所以我们的清净心,变成两种清净心了,诸位,一个是理观的清净心,一个事修的清净心,这两上都很重要。

我们先讲理观的清净心。理观的清净心它是你本来具足的,就是你不管修不修它就是清净,你只要相信就好,就是说,我现在才打很多妄想,我临命终的时候妄想东去西去,各种的人事因缘相状都显现,你只要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这个清净心怎么来的呢?是理观的清净心,理观的清净心完全靠信仰,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你相信,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理观的清净心你不用修,你不能说我把理观的清净心修得更清净,没有这回事情,理观的清净心本来就超越因缘的,修不修它都是清净,因为它是圆满的清净,所以它不可能更圆满了。所以这理观的清净心,你只要能够仰信就可以了,然后去观照它就可以了。

现在问题就是因缘事修的清净心,就是说,我们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呢,但是后来就是一念妄动,然后呢?然后就堕入了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到了现在开始认真的修学佛法,那怎么办呢?就这个房子本来是干净的,但是现在不干净了,那你这个里面,内心不清净,那么多的颠倒想,你不可能马上去庄严这一念心,你一定要先把房子垃圾先清干净再去装修吧,所以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们是清净,但是因缘上我们已经不清净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留下我们很多的影像,留下影像也没有错,但是问题是我们把它取著,今生抓几个影像,来生抓了几个影像,时至今日,我们心中已经很多很多的颠倒相,这些颠倒相你如果不清掉,你就直接的去修功德,发愿去修功德,因为你这个心是不清净,所以你所修的功德都是染污。

所以为什么佛陀在修观慧的时候,他不强调假观,假观后面会强调,口业、意业,它是后半段修学,它面对身业的时候,佛陀一路走来就是修空观,空掉你的执取,你不可能空掉影像的,诸位,所以你修行你只要方向错了,你今生就没有成就了。你空掉影像,你就跟你过去的因缘法对峙,就是无量劫来的影像那也太多了,你怎么会空得掉呢?就是不随妄转,懂吗?影像来,它来经的,影像走,它走它的,你只要修一个无住,把你的攀缘心,把你的爱取心,消灭掉就好了,其实影像不会干扰你的,你是一个真如的心,它是一个生灭的影像,它怎么会干扰你呢?因为我们攀缘它,我们去自心取自心,所以我们自己去干扰自己,所以你只要把影像放下,它自己会脱落,自己会消失掉。

所以诸位,我们在修空观对治的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是想空掉什么,这个地方你只要一步错,你整个修行全部失败。你想空掉影像,那表示你要挑战你无量的生命所留下来的影像,你怎么可能呢?没有一个人可以修到业尽情空的,我们都是怎么样?带业往生嘛,那么业力跟影像是有牵动的,我们待会会说明。就是你只要无住,让影像自然脱落就可以了。所以它这个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这段你最好把它背起来。就是整个空掉心中的爱取的过程。

那么空掉以后,我们再看别明。它的一个果地的相状,这以下有五段。第一个一切语言道断。当你的心中那种攀缘的爱取被空观给破坏以后,你会发觉,你心中的话变少了,不是外面说话,就是那个名言分别,你以前可能攀缘心很重,看到什么东西,哇,这个花很漂亮,是哪里买的,就是你以前会,只要看到一个影像,就会很多很多名言出来,那么你能够经常修空观你会发觉,你看到花,那样就是那样,就是一切法就是一个如实相而已。你不会很多的名言去诠释它。就是一切语言道断,这是第一个相状。

第二个不生、不出、不起。不生指的是过去的心,不出指的是未来的心,不起是现在的心。一般是这样子,这三种心就是《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年轻人喜欢打未来的妄想,喜欢执著未来的心,年纪大刚好相反,年纪大了都是开始回忆过去了,因为你的未来已经是夕阳西下,所以当你修空观以后你会发觉,过去的影像生起的时候,因为你无住,它自然退失,未来的影像生起的时候也退失,包括现在的因缘也是不起任何的执取,所以我们的心变成怎么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名就是没有名言的分别,而且那个相状也慢慢脱离,心中变成什么样?实无所有,无所得。

无所得呢,禅宗有一句话讲得好,它说这个叫做空空荡荡,但是呢,了了分明,你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就知道,它不是顽空,它是空空荡荡但是又了了分明。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心是无量无边,超越时空,无量是指时间相,无边是超越一切的空间,所以你的心慢慢慢慢从一种生灭的因缘心,慢慢的趋向于超越时空的真如心了。你往真如心慢慢一步一步的靠近,从事修的清净心慢慢慢慢的随顺于理观的清净心,无碍无障,周遍法界,没有障碍。

那么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整个修空观离相的五种功德讲出来,最后总结,那么我们的颠倒相是怎么来的呢?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因缘有就是业力了,颠倒生就是我们心中的取著分别,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我们经常能够观如是的空性的智慧,来消灭心中的爱取,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这个就是亲近处。前面第一个叫做行处,就理观,这是事修。

这个我们有需要对我们的颠倒想做一个说明,因为这是我们要面对的,空观所要消灭的颠倒想,颠倒想来自于两个重点,第一个因缘有,就你的业力,你过去生所造的善恶业,它就有些东西会在你的生命出现;第二个颠倒生,你的取著,本来这个业力它出现以后,业力本来是生灭的,你本来造业,造罪业造善业都是有一定的时段,但是为什么这个相状进去以后,在你的心中挥之不去?变成你生生世世的个性呢?因为你把它抓住了,取相分别了。所以颠倒想是两个东西的和合体,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妄想。

佛法的态度是不碰业力,这要记住,外道是喜欢去消灭业力,那说修苦行,修禅定去逃避业力,这不可能的事情,诸位,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那是无量无边,尽虚空不能容受,那如果这样子的话,怎么可能往生呢?怎么可能成佛呢?因为我们佛法不要去碰这个业力,我们碰妄想,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你一开始挑战业力,你自己就是居于弱势了,你业力怎么可以挑战呢?当然我们不断的忏悔,只是降低业力的势力,真正的修观是怎么样?因为业力跟妄想它这两个,只要一个没有,另外一个就没有作用了。所以佛法的厉害地方,高明的巧妙地方,佛法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你把颠倒的爱取拿掉,这个业力就没有力量,它自己会沉淀下来。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那这个爱取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前面说过,跟生命经验有关系,生命经验第一个是感受,我们一般一生当中有一些很特殊的感受,会有几个特别快乐的感受,或者特别痛苦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会,你累积很多很多的人事地物的影像,但是不是我们每一个影像都会去收集,不是的,我们只有收集少数的影像,就是特别的感受,比方说我们从小很贫穷,就因为贫穷的关系,这个贫穷本来是一个业力,它本来没有好坏,所以果报不论好坏,只论苦乐,本来没有什么对错,贫穷就是你过去没有布施嘛,但是这个贫穷的果报为什么后遗症呢?会让你产生痛苦,产生痛苦就会产生颠倒,就我就是因为贫穷,所以我很多理想抱负不能实践,等到你长大有钱以后,你对钱就特别执著,为什么?因为这种感受来的,因为感受会刺激想像,想像以后你就会执取,所以我们一般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跟着感觉走,就是,或者某一个东西给你痛苦,然后你对这个东西就特别排斥,所以我们整个生死的轮回来自于爱取,爱取就是来自于我们对生命经验的感受,产生想像,最后时间久了就抓住不放,从此以后就挥之不去,变成我们内心的性格倾向。

我过去,前几年前,我有一个俗家的亲戚,是一个女众居士,她学佛是很精进,她也学过《楞严经》,学过净土宗,学过唯识,那么她后来得到癌症,得了癌症以后她更精进,她每天听经拜佛,因为她那个时候已经退休了,后来到癌末的时候,我就去看她,我跟她聊,跟她聊的时候我发觉她心中有罣碍,因为毕竟她在世间上有一点成就,也有点福报,有些因缘是放不下,谈完以后过了几天,有天天我就觉得我应该再找她谈一谈,就有一天早上我找她谈,我跟她讲一个偈颂,我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我先跟她讲因缘法,就是癌末当然面对的是死亡,然后面对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所以一般人都是贪生怕死了,说实在的,不管你今生活得快不快乐,我们是不愿意死亡,但是你要破他这种对今生的爱取,你要跟他讲说,其实生命不是我们想像那么快乐,人生本来是来还债的,一片苦海,所以生本无可恋,死亡,你只要不贪生,你对死亡就不需要害怕,这是一种对立的,因为我们认为,我们会假设认为今生是快乐的,所以我们不想去面对来生。你怎么知道来生不会比今生更快乐呢?你一个破旧的房子可能会面对来生变得更好的房子,所以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然后这个第二句话很重要,理观了,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把她拉到我们最原始的清净心,其实我们本来就没有生死,所以你也没有失掉什么,你说我失掉了生命,其实从你清净心来说,你从来没有生命,所以你也就没有失去,当然我讲了很多了,我跟她讲大概将近两个小时,就扣了这四句偈,讲完以后大概中午我离开,到晚上她就往生了。

就是一个人他拖着不走,你就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东西抓住了,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临终的正念,其实就是你自己在干扰自己,就是说即便你有准备,就是癌症其实是往生最好的机会,一个人要往生,因为你太多时间准备,你可以知道你什么时候死,你这个整个死亡的规划,你都是可以做准备的,但是你还是放不下,那么怎么办呢?你就是靠因缘观跟理观嘛,所以诸位,你临命终,如果你不修,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我跟你讲,你佛号念得再好都没有用,你只要触动地雷,你就整个爆炸,就是说我们不要讲前生,太遥远了,就是你今生一路走来,你碰到很多的人,你遇到很多的事,有些事情可能对你来说,你根本就不在乎,它就消失了。

但是你一个正常人,你到晚年一定有些人跟事你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把它找出来,你用这个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犹如虚空,无所有性。你要在死亡来之前,把这个地雷给消灭掉,因为它临命终一定会出现,因为你经常的,就是说你发觉到尤其到年纪大就很明显,你经常去憶念某一个人憶念某一件事情,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了,这就是你临终的罣碍已经出现了。你要趁有生之年,赶快把心中的地雷拔掉,否则你在临终的时候你就是,业力推着你走,但是你不想走,为什么不想走,因为你心中留恋你的娑婆世界,所以我们说厌离娑婆,其实谁在乎外在的娑婆世界,我们在乎的是我们心中,所执著的某一个人事那个娑婆世界。你就是执著那个东西。然后就把你今生所有念佛的佛号,全部破坏掉。一个影像就够了,前功尽弃,所以在这个空观是很重要,就是怎么样?你一定要有理观的清净心,你还要有事修的清净心,你有一定的调伏力,然后你这样子做,你临终只要十句佛号就够了。因为你心中的颠倒想一放下,阿弥陀佛光明就自然照进来了,十念往生就够了。但是你今天抓住妄想不放,阿弥陀佛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把门给关起来,所以这个地方,常乐观如是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就观察空性,把心透过调伏慢慢的回归到清净,这是很重要的观念。

好,我们看辛二的重颂。重颂分二,壬一“颂总标”。看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
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那么末经的修学空观的调伏,它不是为了往生,它主要是为了讲经,说若有菩萨,在佛灭度以后遇到了各种的恶因缘,你心中依止无怖畏的心,安住忍辱地,调柔寂静安稳,来为人解说《妙法莲华经》,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修行处,就理观,你要憶念理观的清净心,你还要修学,透过戒定慧修,事修的清净心,要两种清净心,你就能够以无怖畏心来说是《法华经》,这是总标。

我们看壬二的别释。那怎么做到理观事修呢?我们看别释,这个地方分两段,看癸一的“颂约远论近”。先持戒,远离十种过失,好我们看经文。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
大臣官长,凶险戏者
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
贪著小乘,三藏学者
破戒比丘,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好戏笑者
深著五欲,求现灭度
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无所畏心
不怀希望,而为说法
寡女处女,及诸不男
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
畋猎渔捕,为利杀害
贩肉自活,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皆勿亲近
凶险相扑,各种嬉戏
诸淫女等,尽勿亲近
莫独屏处,为女说法
若说法时,无得戏笑
入里乞食,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一心念佛

好,我们先看第一段的别明十法,第一个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第一个远离有权势的人。第二个远离凶险,那么对于这种凶险,这种游戏的,这个要远离,要远离凶险跟游戏。第三个远离邪见,这种旃陀罗,外道的邪知邪见的,这些外道的修行者。第四个远离二乘,亦不亲近增上慢人,二乘人的的特点就是法执特别重,而且他对这种空性的执著特别厉害,所以他容易得少为足,那么你跟他在一起,二乘人他是属于少事少业少方便住,他只是追求空性的涅槃,那菩萨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两个思想是抵触的。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要去靠近他们。及贪著小乘,三藏学者。贪著小乘就是他虽然能够广学多闻,学习一些三藏的教法,但是这个人,一般来说这个学者是没有信心的,他只有理论没有信根的,或者是破戒比丘,名字罗汉,或者是毁破四根本重戒的无惭无愧的,或者名字罗汉,他自己认为是罗汉,其实他只理一个一般的凡夫。

第五个是远离放逸,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有些人是喜欢攀缘心重的,或者深著五欲,求现灭度,这个地方指的是居士了。就是有些人贪著世间的五欲,有些人是一心一意的追求偏空涅槃,这种极端的在家居士都不能亲近。那么如果这些人来,以好心真诚的心来求法,那么到菩萨所为闻佛道,他也要请大乘法门,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就是说,你可以给他说法,但是你平常不能把他当作同参道友,不能亲近。

第六个远离欲染。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这远离这些欲染的情况。第七个远离非器,亦莫亲近这种杀生的,或者是卖肉的,或者是淫女,如是之人都是烦恼粗重的,不能靠近。非器。第八个远离恶业的。从事凶险相扑的,演戏的,或者诸淫女等,这种也是要远离。第九远离讥嫌,不要单独在隐蔽处为女众说法,要有第三者在,以免讥嫌,那么在说法的时候,也不能用轻慢的心来说法,这是远离讥嫌。第十个远离危害,如果我们今天要到村庄去乞食,要带一个随众的比丘,如果没有比丘的话要一心念佛,保持正念,远离危害。这是前面说过的,只是简单的复习一下。

好,看第二段。
是则名为,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那么这一段是结示二处。就是前面的十个法是依止,它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成就理观事修来安立的,所以我们前面说过,菩萨的戒法都是为了止观来做准备的,远离攀缘,远离各种的过失。好,那么这是前方便。这以下讲真正的止观在下一段。

癸二“颂非远非近”。就这个智慧的观察是观内心,内心它没有远近的,那么这个地方有两段,先看总标。先看总标二处,再看别明近处。先看总标,看经文。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亦无起灭
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这个理观跟事修,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了,就是理观,观的是真如的心,是圆满的心,它不能有任何对立,事修它就是要对立,它要对治的,所以从理观的角度,又复不行,上中下法,不行就是不安住,不安住在,上就是菩萨法,中就是缘觉法,下就是声闻法,就是三乘的教法,是可以当作事修的对治的方便,但是从理观的安住来说,是不可能当安住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对立,三乘的教法都是对立的,空有的对立,所以我们不住在这种三乘的教法,就能够不执著有为法,这个人天的福报等等。无为法就是偏空的涅槃,也可能远离实法跟不实法,这个实法指的是空性,不实法是缘起的生灭法,而且又能够远离男相女相,这心中对于一切法是不可得,而且不知不见,远离六根的分别,这个不知不见是代表,其实是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以及六根的分别。那么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菩萨行处它是一种信仰,它不修来的。说内心本来清净,这是本来就清净的,所以这个清净自然离相,就当作我们的安住处,但是当我们面对现实,要调伏我们如梦如幻的妄想的时候,那就靠事修了,看事修怎么修。一切诸法空无所有,一切诸法产生的影像,我们一定要空掉我们对它的执著,所以,执著什么呢?不要执著一种常住相,无为的常住相,也不要执著凡夫的有为的起灭相,远离二乘的涅槃的执著,远离凡夫的生灭的因缘的执著,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这一个总标,把理观事修讲清楚,理观是真如的心,事修是因缘的对治,这两个差别。好,这以下把这个事修的近处,再把它讲得详细一点,看经文,第二段。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是生非生
在于闲处,修摄其心
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
犹如虚空,无有坚固
不生不出,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我们在对治的时候要远离两种执著,一个是凡夫的执著,一个是二乘的执著。凡夫是怎么执著呢?凡夫是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有相跟无相,我们看整个人事,它是有,因缘和合就有了,那么因缘别离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凡夫在有无当中,产生得失的概念,这是凡夫,他的心在因缘的得失有无里面分别,产生得失的心。这是第一个,凡夫的颠倒。那么二乘也是一种颠倒,二乘他偏空,他把空性当实法,把生灭的法当不实法,执著了这种有为法是缘起的生灭相,涅槃寂静是不生灭相,所以他就厌恶有为法,而执著涅槃的寂静之法,其实这也是落于一边,这两种的执相都是要远离的。

那怎么远离呢?这以下就讲到远离的方法。就菩萨的观慧,首先你不可以说,诸位这个修观很重要,这地方很重要,你不能够直接观,你要有一个怎么样?静中修的基础。就刚开始这个观慧是薄弱的,妄想那个攀缘心是强的,所以你要先有一个拜佛静坐的过程,在寂静处,然后怎么样呢?收摄其心,透过拜佛专注皈依,先收摄其心,让内心怎么样?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先修止,然后呢在寂静的心中起观,观一切法空,无所有,空掉什么?空掉心中的攀缘,这个时候心就像虚空,你看虚空,你对它生起什么相状,虚空永远不执著,你用白色的墨汁泼它,它也是无相,你有黑色的墨汁泼它,它也是无相,它是无住,犹如虚空,那么内心当中观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坚固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会成就不生不出、不动不退,而安住在常住一相的清净心,是名近处。

这个亲近处,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内心本来清净,对不对?现在怎么就不清净呢?因为我们的内心抓了很多东西,当然,你可以说前生带来的,不管它是怎么来的,重点是把它放下,放四大,莫把捉,其实整个空观就是把不属于你的东西,把它放下,这个因缘已经过去了,你老抓着它有什么用呢?你抓着它只有继续轮回嘛。所以这个空掉就是,空掉你那种不属于你的心中的影像,你把它放下来。

禅宗有个公案,我们把它讲一下。说是洞山禅师,他有一次主持一个三个月的禅修,当然他的道场不只是他的常住众,有很多的行脚的这些禅师来参加。三个月以后,最后一支香了,他讲一句话,他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他说我们的心东抓一个影像,西抓一个影像,就给自己造成了障碍,轮回的障碍,因为这些影像,我们认为说,或者你很喜欢它,或者你讨厌它,喜欢的话就不断的用好的名言赞叹它,去贪爱;不喜欢它就不断用恶的名言去诃责它。结果,不管你讨厌,不管你瞋恨,结果就是生死轮回,那怎么办呢?你应该把心回到你的原始点去,这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留恋在你过去轮回留下的影像,就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

那么这个禅师听了以后,他不懂,但是他听了,他是一知半解。这个禅师就安居结束以后就走了,走了以后就到那个石霜楚圆禅师那个地方去参学,石霜禅师说你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洞山禅师那边来,那洞山禅师有什么开示呢?他就把这句话讲出来,他说,他老人家临走前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那石霜禅师说,洞山禅师有解释吧?他说,没有解释。石霜禅师说,我解释一个。石霜禅师说,出门便是覃。这句话回答得好。就是说,这个草就是生死业力了,就是说当你回归到原始点的时候,你那个时候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生死业力,没有烦恼,是一种非常寂静安稳的地方,但是你只要念头又一动,出门便是草,就是你又落入了轮回了,所以这个地方讲到相续力,所以它这个意思就是说,理观的清净心安住,还有一个事修的清净心调伏,这两个缺一不可。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理观,你只是一路的修,你不会相信你会清净的,你不相信你本来清净的,那你只有理观,你相信自己本来清净,结果你不去调伏,就弄得你心中心有千千结,结果你还是做不了主。所以第一个你相信你清净,第二个你努力的去修学,往清净的方向去前进。这两个是两个都需要。

好,我们看壬三的“颂行成”。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看经文。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这一段是说明修学身业的因相,身安乐行,它所表达的是,调柔、寂静、安稳,这是一种身业的安乐,这个相状怎么来的呢?就是若有比丘,在我灭后,能够入于行处及亲近处,他能够修理观,不断的告诉你自己我的内心本来清净,第二个修事修,用空观调伏心中的爱取,那么你这样子来说《法华经》的时候,你的心就没有怯弱,就很坚定,这是第一个,讲因相,两种因相。

第二个我们看形成安乐的果相。看经文。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
以正憶念,随义观法
从禅定起,为诸国王
王子臣民,婆罗门等
开化演畅,说斯经典
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那么菩萨有时,这个修行,你这个有时就是你要有固定的功课,固定的功课当中,你要万缘放下,进入寂静处,然后修止把心安定下来,然后以正憶念,就修观法。用这个空观来消灭心中的爱取,这个随义观法,随着空性的义来观一切法空,然后把心做一个,戒定慧做一个调伏以后,再从禅定的止观起来,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来演说《法华经》。

那么你透过这种理观的清净心,跟事修调伏过的清净心,你在说法的时候,就有两种功德,其心安隐,无有怯弱,这就是身安乐的相状,功德相。

好,我们看结示。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那么这个就是,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这个初法就是身安乐行,能够在后世当中安稳的解说《法华经》,我们看前面的《劝持品》,《劝持品》菩萨在弘扬《法华经》的时候,没有这么多麻烦的事儿,他就是憶念菩提愿就好了,因为他清净心都成就了。就是说菩萨没有什么安不安稳,他随时安稳了,问题是,他愿不愿意发心来弘扬佛法,是他要不要。但是凡位菩萨就不是要不要了,我们凡位菩萨往往都是发很大的愿,问题是能力的问题了。所以佛陀为凡位菩萨讲四安乐,就是说,你要有理观的清净心,事修的清净心,你才能够把你的色身调到调柔、寂静、安稳的状态,来正确的说《法华经》,是这样子。

好,我们看庚二的“口安乐行”。这个地方有两段,看辛一的长行。长行当中分两段,先看壬一的标章,看经文。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那么这是总标,就是在如来灭后,进入末法时代,凡位菩萨在末法当中,五浊恶世,发愿弘扬《法华经》,第二个,口业要住在安乐行,口安乐行。那么口安乐行是一个果地的功德,它是一个结果,那么他因地要怎么修?才能够让自己口业得到安乐呢?看壬二的行法,讲到修行的方法。行法有止行跟观行,先看止行。

若品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前面的身业的过失要远离十种过失,这以下口业要远离四种过失,第一个不说过,就是我们在讲经也好,私底下也好,不乐说人及经典过,第一个我们批评某某人,说这个人他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些人就喜欢批评人跟事,那么这有什么缺点呢?蕅益大师说,人虽有过,于我何干?喜谈人过,如扬粪秽。自薰薰他,自他俱损。你讲别人的过错,不会表示你比较优秀,所以你经常去说别人的过错,你把所缘境就注意在这个过错,就好象把这个粪便的污秽,把它给掀起来,结果你不但熏习自己,也伤害别人。所以你说别人的过错,自他俱损。你伤害你的慈悲心,你也伤害到对方。当然这个地方就是说,佛法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私下劝谏,它这个地方的批评是指公开的。

那么第二个你不能批评经典的过错。蕅益大师说,一切经典都是如来方便随宜宣说,如食石蜜,中边皆甜,安得有过。佛陀讲经典他经常是为实施权,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演说不同,他是人天乘的,我们就用人天的善法来摄受他,他是二乘,就用二乘。所以不一定要要求圆满,佛法的态度是这样,只要让你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可以,所以你没有必要用《法华经》的一佛乘的思想,去看不起那些人天法跟二乘法,没有必要。因为他这个时候就需要这样的法门,所以你毁谤他,他就没办法进步了。他必须有个过程,这第一个,不说人跟经典的过错。

第二个不轻慢,也不轻慢其他的弘法法师,每一个法师都有他的度化的因缘,其实自利是没有因缘的,就是你在佛堂用功的时候,你心地法门是要远离因缘,但是你从佛堂走出来,只要利他,那对不起,就是因缘所生法了,利他是你做不了主的。所以利他只能随缘。修行要尽分,利他要随缘。为什么说呢?就是说这个法师讲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他过去生有他度化的因缘,你一旦轻慢他,你毁谤他,那么这些人是适合他得度的,结果你毁谤这个法师,你把这些本来要依他得度的,这些居士的善根给破坏了。所以不能轻慢其他法师。、

第三个不叹毁,不赞叹也不毁谤。那么我们一个菩萨,也不要说他人的好恶长短,这指的是公开了,为什么不要去赞美一个人?也不要去批评一个人的过失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标准未定,人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从这个角度看这件事情是对的,你从那个角度看这件事情是对的,所以菩萨在公开当中,赞美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你就失去了你的平等心。所以你一个讲经的法师,少说人事的问题。因为这个地方没有标准答案。第二个发心不明。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他这样做有他的用心,有他一时的方便,所以我们不公开的去赞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也不要公开的去批评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的过失。因为标准难定,第二个发心难明,即便对于声闻人,这种修学涅槃寂静的人,也不要公开的称其名而说他的过失,当然也不要公开的称其名赞叹他的功德。这是第三个不叹毁。

第四个不怨嫌。那么对于各种修学的法门,你修净土宗的,你面对禅宗的,面对天台、唯识的,都不要有一种怨嫌的心,应该慈悲的包容。这个口业是很重要。诸位,其实你看身业的过失,其实身业的过失就算你犯到,只要你根本戒守到,其实一个人依身业造的罪都不会太重,除非你犯四根本,但是口业会让你瞬间造无间地狱,这个可怕就在这里。所以你口业要没有修好,你可能因为你的批评别人的习惯,或者批评法的习惯,你就直接到无间地狱去了。

我讲一个譬喻。佛陀在《百喻经》上说,说有一个老和尚他有两个徒弟,他白天带那两个徒弟去托钵,托完钵吃完饭以后,下午就带这两个徒弟打坐,到了晚上的时候,因为老人家身体气血虚弱,脚就酸痛,所以他就叫两个徒弟一个按摩左脚,一个按摩右脚。那么在按摩的时候两个徒弟就吵起来,他说你没有用力,他说你没有用心,两个就开始争吵,争吵到最后,这个按摩左脚的徒弟,就把老和尚的右脚打断了。按摩右脚的徒弟看你把我的打断,我把你左脚打断。结果老和尚两只腿都被打断了。就是说你批评他,他批评你,最后伤害是什么?伤害的是整个佛教,因为大家都不要相信了,你唯识宗攻击禅宗的,说欸,你不往生,你就是怎么怎么的,你退转。禅宗说你们这些人就是贪生怕死,不敢历练,这样的互相攻击,结果两个宗派都完了。

诸位,师父跟你讲真的,口业一定要修好,你最好是把嘴巴给,就是你要讲一句话之前,这句话在心中先走过一遍再出来,因为你有时候一句话出去,你收不回来了,你后悔也没有用。而且口业的罪恶是很难忏悔的,尤其是你越有影响力的人讲的话,那你对佛教的伤害基本上是不可弥补,所以不要小看这四段,虽然身业立了十个,你就算犯一到一个,顶多就是扰乱你的心思,攀缘心重一点,你只要稍微反省一下,你随时改过来,它是可以马上,身业的过失是可以马上修正的,口业你讲出去,尤其是网路上你弘传出去,你想收都收不回来。因为很多人听到了,伤害已经造成了。这个口业一定要注意。这个口业这四种过失,你要没有把握,你对每一件事情没有把握之前,就把嘴巴闭起来就对了。你表示我没有意见,你就对了。

看癸二的观行。看经文。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前面是止行,就是禁止四个法,这以下是观行。这个观行跟前面的身业不一样,身业的观行是空性,它要离一切相,达到理观的清净心,事修的清净心,才能够产生调柔、寂静、安稳。那么这个口业强调的是善巧方便的说法,所以它是修假观,怎么假观呢?菩萨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先契机,你看他是什么根机,他喜欢修人天乘的,你就教他去修人天乘的法,先不要马上去违背他的心意。那么有所难问,如果这个人他善根成熟了,他向你提问题了,那么菩萨就用圆满的大乘法为他解说,这看情况,他善根不成熟,你就讲他相应的法。他善根成熟了,你就讲大乘法,甚至是一佛乘的法。让他成就圆满的中道实相。所以这个地方讲契理又契机,这两个,就看他根机有没有成熟。

好,我们看辛二的重颂。重颂当中分三段,先看壬一的“颂标章”,看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
于清净地,而施床座
以油涂身,澡浴尘秽
著新净衣,内外俱净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这个地方等于是用前面的弘经三轨,来配合这个四安乐行,首先我们看,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这个地方讲到入慈悲室,用慈悲心来安稳说法。第二个,于清净地而施床座,这个是坐法空座。安住在无所得的清净心来说法。第三个,以油涂身,澡浴尘秽。先把身体洗干净,那么著上清净的忍辱衣,使令内外都干净。这个就讲到忍辱,就调柔寂静。就是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那么依止这三个法,才能够安处法座,随问为说。我们前面讲到止跟观,这个止偏重在忍辱衣,观就是坐法空座。现在把慈悲放进来,就是入慈悲室,就是慈悲是一个发心,要透过慈悲的发心,然后修学止观,达到调柔寂静,最后才正确的说法。所以他把这个,我们前面说过,止、观、慈悲,是整个四安乐行的三个法门,配合弘经三轨,是这个情况。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讲到口安乐行的总标。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编者注:文字是对照视频字幕录入的,若有错别字敬请留言告知,感恩!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未完)

法华经讲记 71:你要让自己先成就安稳,然后再跟无上菩提对接

法华经讲记 72:菩萨因地发的愿越复杂越困难,他要成佛的时间就拖得越长

法华经讲记 73:你什么都讲清净心,你不会精进的。

法华经讲记 74:你不跟三宝结缘,没有招感佛陀出世,后果就是变邪见

法华经讲记 75:很多人用生命经验取代智慧的观照,这是不对的

法华经讲记 76: 十二因缘我们能够做的只有爱、取、有这三支,其他的全部认命

法华经讲记 77:你要想尽办法跟十方诸佛菩萨结缘;想办法跟佛陀相遇

法华经讲记 78:没有净土宗的话,绝大部分人退大取小

法华经讲记 79: 学法华经以后,你的因缘会得到十方诸佛一种特别的护念

法华经讲记 80:你在初地之前的因缘果报都不能受用,因为这些因果都带业

法华经讲记 81:你离不开三界火宅,不要说行菩萨道,你自身难保

法华经讲记 82:一个人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你自己永远不可能破恶

法华经讲记 83: 初地前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养圣胎,你没有资格讲历事练心

法华经讲记 84:你听完《法华经》不是把宝珠放在衣服,你要拿来贸易

法华经讲记 85:如果你帮助众生去做义工还想着人天果报,那你就完了

法华经讲记 86:若没有正见越精进越糟糕, 一旦堕入魔道以后便失菩提种

法华经讲记 87:听完《法华经》,你每一天诵一品,你就是五种法师了

法华经讲记 88:末法时代想要受益,你不管别人怎样,自己先修皈依保持恭敬心

法华经讲记 89:到了十年以后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看你的心理素质了

法华经讲记 90:你没有看完所有经典之前,你最好是保守一点, 把嘴巴闭起来

法华经讲记 91:你只要不内观就跟成佛之道完全没有关系了,不管你修什么法门

法华经讲记 92:要改变我们的依正二报,不能先碰业力,这不是你该碰的

法华经讲记 93:你什么时候离相清净了,你就进入法身了

法华经讲记 94:你能够听懂《法华经》,就是你的大乘根机已经成熟了

法华经讲记 95:大乘佛法既然不能思惟不能表达,那就要有传承了

法华经讲记 96:中道的实相不是你自己可以无师自通的,一定要有一个老师教你的

法华经讲记 97:法身靠理观成就,应身是靠事修,先把理观事修分清楚

法华经讲记 98:到了晚年成败关键就是理观的智慧了,就是回光返照

法华经讲记 99:不用感受来引导生命,你只要重视感受就被业力牵着走

法华经讲记 100:凡位菩萨弘扬佛法要选择性的去弘法,要先让自己的善根不受伤害

法华经讲记 101:修习《法华经》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少跟这些有权势的人亲近

视频目录(2019.11.03)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2.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