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8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18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8

慧律法师主讲

经文:【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在座诸位!他这一段就节录了大佛顶,对不对?他就节录了「大佛顶」三个字。

注释:「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义为妙吉祥。「法王子」,法王之子,佛子,即菩萨。文殊主智,故得问如是深义,以利众生。「当何名是经」:总要把这本经安排一个名字,就像师父要演讲,讲题,像八月二十六要去彰化斋僧,讲题,第一义谛第二集,听说第一集反应不错,那我就讲第二集。当何名是经?经名为令得总持之要,因其名而思其义,能提纲挈领故。「奉持」:奉行持诵以自修化他,以自修化他。「大佛顶」:标示此法门最胜无上处。大佛顶,佛的最高处,大佛顶,所以《楞严经》,师父用个比喻就是博士班,佛学的博士班,那么《楞伽经》就是佛学博士班的毕业论文,如果《楞严经》从第一个字听到最后一个字,你没有任何的犹豫,《楞伽经》从第一个字,听师父演讲到最后一个字,你一点都不犹豫,完全理解、体会师父所讲的,那你成佛没有问题,不久你就会成佛。

「悉怛多」:梵语,白,究竟清净。「般怛罗」:梵语,盖,阴覆、护佑之义,令离日晒、风、霜、雨、雪之侵陵;此风霜雨雪等即代表一切恶势力。与上合云:白盖和白伞盖或大白伞盖等等。义为:众生以得如来究竟清净白发之所阴覆(慈护故),得离内外一切风霜雨雪之折磨恼乱,心得安定,此二字(悉怛多•般怛罗)之所以保持梵音而不翻其意义,有二义,一、此为咒语之一部分,故来译经有「五不翻」之原则,其一即咒语不翻。二、为暗示此「白盖」非一般指白盖,非一般指白盖,亦即其中含有离于文字表里的「如来密义」在。

「无上宝印」:「宝印」,大宝之印,即如来心印。如来心印叫做无上宝印。简单讲,就是如果你研究、研读如来经典,好好理解跟体会,那么,对如来的心法,就会完全了解。所以有个徒弟,他读到大学,他看到十番显见,讲了一句话说:师父!很奇怪,怎么看,怎么听,怎么不懂!无论怎么看都看不懂。他看到那一段,为什么非因缘非自然?什么是非因缘非自然?佛陀讲缘起法,为什么非因缘非自然?他还是听不懂。学佛已经学了很久,住在台北,所以,他有这样的感慨,就知道这个《楞严经》还是有相当的深度,全部都懂,大概没办法,但是至少,你这辈子修行不能走错路。

那么,今天熏习,回去的时候,将来上字幕,你就好好再看,再看。很多人有一点好高骛远,就说:师父啊!你要讲……给我听!那我就问他,说:那么,师父讲过的经典你都看过了吗?他说:没有。你看!现在的光盘,现成的他都不看,然后一直希望师父讲……给他听。我说:那现在有现成的光盘,你为什么不看呢?而有的看,就浏览一遍,浏览一遍,也不做笔记,好的地方也不把它体会一下。每天都在期盼师父讲新的,而不晓得,新的跟旧的,真理并没有新旧,真理不怕多,真理并没有新跟旧,再多的真理,讲的真理还是一样的不增不减。因此,鼓励大家,师父讲的光盘要看,同时要做笔记。

1915页,「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海」,萨婆若海,大智海,一切智海。「眼」,能见义。谓此经为十方一切如来清净之一切智海中的眼目,能照见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悉知悉见,皆悉护念。佛就是这样,那么《楞严经》就是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楞严经》就是这样子。简单讲,十方诸佛要成就,那就是要透过楞严大定,没有楞眼大定,十方三世一切佛都不能成佛。这一本经典,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宣说,但是,也灭得最快的就是这一本经,魔最怕的就是《楞严经》。你看!佛灭度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你看!邪魔外道有这么多,那有的人告诉师父,他很感慨说:师父,现在的外道怎么这么强,佛道比较弱啊!我说:你讲对了,你这句话我很欣赏。对不对?基督教也不可能让你佛教兴盛,天主教也不可能让你佛教兴盛,伊斯兰教也不可能让你佛教兴盛,那些穆斯林怎么可能让你佛教,说:我帮你兴盛佛教。佛教的兴盛就是要落实到佛弟子的责任,生命他是一种责任,所以听经闻法不能自私;我好就好,我解脱就好,不可以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看到我们的末法,还有人承担、荷担如来这个家业,看到出家跟在家这么的拼,这么的直下承担,佛陀很安慰的,很安慰的。所以,我们既然得到了无上的法宝,我们就应当用生命去保护它、推广它。

义贯:本节从略。底下,詮论:此第一个经名表如来之三密:「大佛顶」表如来之身密,为什么是身密?最顶。「悉怛多•般怛罗」当然就是咒语,表如来之语密,所以在座诸位!密宗就是佛之语,禅宗就是佛之心,知道吗?那么戒律就是佛之身。「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表如来之意密。众生受持如来三密,与如来三密相应,即得如来三密加持,讯疾得如来三密境界,乃至得转自身之三业亦成三密,速造如来境,「不历僧祇获法身」,转身成菩提萨埵身,为法王子,速得作佛。此为如来大悲显其自证三密用意。故知此经实是「禅密一体」或「以禅为方便,以密为究竟」之法门,以其得入如来秘密境界故;或亦可目为「外禅内密」,以其体用如是故。

经文:【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这个经题统统没有录,录取一个字统统没有。

注释:「救护亲因」:「救护」就是如来以神咒救护阿难等。神咒,表如来不可思议之业用;神者,不可思议也。「亲因」,本因,主因,最近之因。如来之所以能以神咒救护阿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如来之悲智,以大悲故愿度,以大智不能度。若但有智而无悲,即虽能亦不愿为;若但有悲而无智,则虽欲度亦无能为力,所以,在座诸位!度众生要有这个能力,所谓心余力拙是也。这个念Chu,绌就是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故须悲智双圆,此为救护之亲因。

「度脱阿难」:阿难乃是一类人之代表:已悟且欲出离者,虽想出离,但有心无力,是故请示法门,爰有此经。才有这部经典。当然,阿难也是示现的,是不是?又,「阿难示堕」之场景,也只是代表;代表最易令众生沉沦着为欲海,就是淫欲,而彼淫欲亦是代表一切欲之海,非只是淫欲而已,包括财,有的人对淫欲没兴趣,但是对钱财非常有兴趣,非常有兴趣,为什么呢?很多人是这样。老婆!为什么你会吃醋?你老公外面,小三、小四、小五、国中、国一、国二、国三,为什么不会吃醋?我管他去死,钱给我就好。对这个没有兴趣,对这个没有兴趣,她对这个钱就有一点兴趣。所以这个就很难讲,所以不是每一个人兴趣都是一样的,是不是?故知阿难实为大权示现。

「性比丘尼」:也就是摩登伽,摩登伽,这个摩登伽要是记不起来,那么记作番茄,摩登番茄女,那大家就记得起来。这样记得起来吗?摩登伽女若记不起来,就记摩登番茄女,这个每一个一定会背的起来。这个摩登番茄女,即摩登伽女悟后出家之法名。这又是另一类人的代表:代表原来迷而不肯出者,以其无明贪爱特别炽盛,而不能自己故。这两种人(「已悟欲出」者及「迷不肯出」者),阿难是已悟欲出,那么,摩登伽女是迷不肯出,那么,到最后都救了,所以只要碰到如来,都得救了。以前的祖师大德,看到这个经典,都在难过的哭泣:为什么?佛出世的时候我到底在哪里?我出世的时候,佛却入涅槃!感伤,感伤!我们这辈子,在经典里面记载,说: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在印度,在印度,经典记载,有三分之一的人看到佛,有三分之一的人见过佛,当时并没有什么高可以、视讯、电视,那要是现在,释迦牟尼佛电视一放,全世界都看得到,经典记载,有三分之一的人见过佛,有三分之一的人,听过释迦牟尼佛这个圣号,在印度这个国度里面,听过释迦牟尼佛这个圣人,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一辈子没看过佛,也没听过释迦牟尼佛这个圣号。说不幸,我们很不幸,生长在今天,说幸运,我们也很幸运,生长在末法,还可以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圣号,还可以坐在这里听《楞严经》,我们是不幸中的大幸,还有这个机会。

所以,每一个人的善根不一样,对不对?那么如果说,今天假设释迦牟尼真的还在印度,那个,所有飞往印度的飞机爆炸,班班客满,我若要去订位,慧律法师,已经满了。如果释迦牟尼佛今天还在印度,还活着,什么每一个班机统统满,印度就靠释迦牟尼佛,外汇收入就吓坏了。他已经入涅槃了。底下,如来皆能以无上不可思议神通智慧之力,导之转变,而为度脱。可见如来悲智之体用甚深稀有。

底下,「得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指已觉了之心,非只是「求菩提的心」:亦即时已悟了、已见自本性之心,或是本妙觉心。「如徧知海」:「入」,体入。「遍知海」,即正遍知海,以如来之正遍知觉无量无边,故以海来比喻之。因得本妙觉心,故能体入如来的正徧知海,得佛宝藏。义贯:本节从略

经文:【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那么,这个经名就节录了八个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这个又节录了八个字。注释:「如来密因」:一切如来成佛的密因。「密因」者,以非与凡外权小共,亦非菩萨所能知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称为「密」,此密因即是如来藏,是为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成佛之本因。「修证了义」:「修证」表一切方便、法门。「了义」为究竟之义理。以方便而达于究竟,有权有实,有表有里,表里一贯,权实一致:是则为本经殊胜之处。接下来,义贯:本节从略

经文:【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也没有,这一部分完全没有节录。注释:「大方广」:「大」无量无边。「方」,正。「广」,广袤。这个,地的东西叫做广,地的南北叫做袤,广袤。「大方广」亦是大乘之异名。所以我们常常《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大乘的意思,就是大乘的异名。「妙莲华王」:「妙」,不可思议。「莲华」,从淤泥出生,而不受淤泥染:于泥而离泥,于水而离水,是故不可思议。莲花因此亦代表悲智双全,故亦为佛法之总代表,所以,无论哪里,在佛教里面都绣一朵莲花,等于变成是佛法的一个Logo,logo就是表征、标帜,「十方佛母」:十方一切诸佛之母,由于此法门(或陀罗尼),系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故。「陀罗尼咒」:「陀罗尼」总持,所以,我们那个往生被,正确来称呼,叫做陀罗尼被,就是总持,所以那一件往生被,代表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以此大佛顶咒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称「总持咒」。又以此一咒即得遍摄一切体相用。但是体相用都是进入如,体如、相如、用如,一体三面。

义贯:本节从略。詮论:有邪行人,愚妄颠倒,欲以淫欲而证菩提,乃将其「双修」之女方称为「佛母」,而男方称为「佛父」,实是不伦不类。有识者于此应加警觉,不为所惑。

经文:【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这又是一个名字,那么这里又记录了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又节录了这个几个字,八个字,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所以,节录了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注释:「灌顶」即如来以一切智水灌菩萨顶,令获秘密加持,亦证得一切智智。故「灌顶」者,为最上加持之义,成就之义,也是授佛职位及授记之义。在果位而言,即十方如来以持此大佛顶咒,得亲为十方菩萨灌顶:在因为而言,即十方菩萨及大心众生,以持此大佛顶咒故,得速受如来灌顶。故《楞严经文具句》云:「灌顶章句四字,」意指密诠之用,所谓果上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因中持此咒心,亦于十方蒙佛授记也。所以我们持楞严咒,冥冥当中,佛为我们授记,将来都可以成佛。「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成就坚固义。此谓修行本经法门,能令诸菩萨所修之一切万行,皆达于究竟成就。正如《楞严经文句》所言:诸菩萨「由于悟阴、入、处、界、七大皆如来藏,」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如来藏,所以一心能具万行,事事可证圆通也。「汝当奉持」,汝当如是依教奉持。

义贯:本节从略。诠论:本节总结本经之经名。本经经名,如来所示共共有五个:历来于此五题之解说,或言以体、相、用立名,或言以显、密、性、相等立名,此等诠释,于经义皆可通。然亦有重复重叠之处。若依密教而言,则更一目了然。明白切当,且无重复之虞。依密教而言,则此五经题,正合于真言五部之义:

一、「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属佛部,系依佛部而立名。以佛部显本体、如来三密功德庄严宝相故。我们晓得密教有五部。

二、「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此属金刚部,乃依金刚部而立名;以金刚部主发菩提心门故。那么发菩提心就可以度众生。

三、「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属羯磨部;羯磨者,作业也,指而来依体所作事业,所谓破魔显正、断惑证真也。

四、「大方广妙莲花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此属莲华部,乃依莲华部而立名,显大佛顶咒王为大悲胎藏之义也。

五、「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此属宝部,乃依宝部而立名,以宝部为主令行者获益,得无上宝,所求如意,有如如意宝珠。是故当知,依佛之教敕,本经之立名,实已隐含密教五部之功德,故大佛顶一部经即摄密教五部大法。东密之开祖空海大师(亦即真言宗传持第八代祖师)亦十分重视本经法门,并有「大佛顶经开题」之着述传世(且录于大藏经中)。可见本经系如来正法显密二宗之所共尊者,殊胜无比。

 底下,第二节  得密印加持大众悟禅、证果。经文:【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当然,六品微细烦恼就是,就知道到这个是思惑,一看就知道。

注释:「开示密印」:「密印」,秘密心印。此密印含「显之密」与「密之密」。「显之密」例如如来藏、这是显教所说的真如、八识等甚深之法义,虽为显说,然其境界则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称显密,「密之密」则是「如来三密」之秘,以及「密语密义」之密。般怛啰义是什么?「般怛啰义」:此为略语,全文应为:「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等。「了义名目」:此经之五题,皆为了显本经了义之旨,故称「了义名目」。

「顿悟禅那」:指顿悟禅那之修法与境界。「修进圣位」:「修进」,指渐修而趋进。「圣位」,指五十五位修证。「增生妙理,心虑虚凝」:「妙理」,玄妙之理体。「虚凝」者,「虚」,无执、无碍。「凝」,凝定。体入增上妙理为慧,心虑虚凝为定,故此则由慧解而入定也。「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谓以悟中之定慧力而断六品思惑。「修心六品」,见惑是见道为而断,思惑是修道位而断,所以叫做修心六品,此六品思惑因为是属于修道位所断者,修道位所断当然就是思惑,故称之为「修心」,「六品」,即六品思惑。「微细烦恼」指思惑,以思惑微细,非凡夫所能见,故称为微细烦恼。若断此六品思惑,便证二果斯陀含。又,以阿难在此以前已断三界见惑而证初果,故今进一步而证二果。关于三界见思二惑,详见下面的表解。

那么下面的表解,可以在印光盘的时候,后面这个,1926页、1927页,把它影印出来,把它附录在光盘上,使大家对这个见思惑,更加的清楚,一目了然。

义贯:如来「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如是秘「密」心「印」悉怛多「般怛啰」等之深「义,兼闻此经了义」之「名目」,因而「顿悟禅那」之修法,及如何渐「修」而步步升「进」六十「圣位」之法,并已体入「增上」殊胜玄「妙理」体,其「心虑」达于「虚」融「凝」定之境。并以彼悟中之定慧力而「断除三界」中「修」道位「心」中所修断之「六品」思惑「微细烦恼」,而证得二果。阿难到现在,证得二果,那么摩登伽女,证四果阿罗汉。

诠论:三界烦恼大类共分二种:一、见惑。二、思惑。「见惑」因为是见道位(初果须陀洹)所断,故称「见惑」,又称为「见所断惑」,或简称「见所断」。思惑又称「修惑」,因为是修道位所断者,故又称为「修所断惑」。一个是见所断惑,一个是修所断惑,这个要背一下,免得见思惑重复一直讲,讲了无数次,还是没有什么概念。修道位即是从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及四果皆是修道位。(四果阿罗汉亦称证道位,或无学位。)见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戒及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合共八十八使,皆初果所断,八十八使,这个使的意思,意思就是在你旁边催促你,让你不得自由分,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取见、邪见这些统统一直在催促着你,使就是在你的旁边驱赶你、催促你,让你没有办法自有分。

八十八使见惑之内容为:身、边、戒、见、邪(五利使)利就是速度快,众生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自己的身,利使,这叫做第一念,就是利使。我们这个色身太难,五蕴皆空没有错,但是所有的都是为了这个色身而活。没有这个色身,我们如何来做事业,如何来建立家庭?我们从小,从出生一直到死亡,如果没有学佛,就是以这个色身为总依归、总贪着,而佛告诉我们,这个色身却是假相,是生灭法,是会败坏的,是不净的,是苦的,是空的,每天会吃喝拉撒睡的。佛陀告诉我们: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这个色身,到底真相是什么?我们这个色身的真相是什么?就是假相。对不对?眼睛会流泪,耳朵有耳垢,感冒流鼻涕,对不对?晚上睡觉流口水,受风寒则拉屎,都是屎就对了,都是屎,所以看透了,哇!我们所执着的男女,竟然是一堆粪便、尿液,可是你又要想要活下来,没有这些粪便、尿液,那你又没有办法活下来!我们这个色身你能舍弃吗?舍弃你能成佛吗?也不行啊!尤其我们现在,整个这个气候变迁,我们这个气候变迁,想要活下来还很难!

前几天报导的那个,叫做喜马拉雅山,我们有一点时间,讲一点题外话,报导这个喜马拉雅山。科学家在五十年前,六十年前,去这个喜马拉雅山摄影,喜马拉雅山。高山都是冰帽,都是冰河,半世纪以后,就是六十年以后,站在同一个地点,在同一个地点去摄影,结果那个冰河退了八公里到十公里,山上的冰帽溶解了,剩下一点点,中国的科学家计算出来,这个喜马拉雅山,在一世纪以来,已经消失了,消失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春天、夏天融喜马拉雅山的雪水下来,让人民灌溉使用,可是到冬天它会下这个大雪,会补回去,但是现在没办法,全球暖化的缘故,所以现在变成融解的多,融解的多,下雪回去的少,所以少了百分之七,少了百分之七,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印度、孟加拉。为什么?如果你有看到这个报导,现在他们很惨,喜马拉雅山的四千、五千公尺,都是融化的雪,一滩一滩的水池,都是水池变成湖。

不丹王国,不丹这个王国,你们听过嘛!不丹王国,这个不丹王国,那个上面的雪融下来,融下来的雪,现在已经有二千六百个湖,二千六百个湖,那么,由雪,喜马拉雅山融下的雪到现在已经汇聚成二万个湖,二万个湖,这个二万个湖,就是我们堰塞湖,;类似我们堰塞湖,堰塞湖是我们这条水,水流这样留下来,但是,突然断层阻塞,变成在山顶上那个湖,叫做堰塞湖,堰塞湖,那么,地层的变化就像这样子,像我们的樱花钩吻鲑,就是亚种,鲑鱼的亚种,樱花钩吻鲑不是纯种的鲑鱼,所以叫做亚种,亚种就是次种的鲑鱼,就是被困在山顶上,地壳的变动,困在山顶上,鲑鱼本来要游到大海再游回来的,因为地层的变动,就困在山顶上,变成鲑鱼的亚种。你去武陵农场有没有?武陵农场,不小心掉下去要罚二十万的,那故意走下去,免费的。

好,那么这个不丹王国,二千六百个湖,那么在印度,现在麻烦大了,现在这个喜马拉雅山的雪水,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住在山顶上的人很可怜,很可怜。为什么?等不到雪水。那个牛群、羊群,以最佳个global warming全球暖化,结果,本来养一千头牛,因为没有水,生不出小牛,剩下五百头,人也活得很辛苦,因为没有水,羊也没办法生下、生存,那么,没有草,冬天没有草,夏天草也是很少,所以,生长在喜马拉雅山的人,愈来愈辛苦,愈来愈辛苦,等……等到明年看有没有一点雪水,他们就去把那个夏天的水,引灌过来,引渠道,导过来,一个渠道,英文叫做Channel,引过来的时候,让它冷冻,冷冻,冬天下雪冷冻,零下四、五十度,冷冻,等到什么?春天,春天的时候就融化,融化的时候,引过来,整条都结冰,引过来以后,明年,冰冻的冰雪再融化,春天在继续灌溉、灌溉、灌溉,现在他们的生活,已经苦不堪言。

孟加拉更惨,孟加拉高于海平面十公尺,他们那个国家,统统是河流,三十五条河流,汇入孟加拉。孟加拉这个地方很惨,一亿五千万人,都过着全世界最穷的国家,孟加拉,一年收入,平均一个人不到一百元美金,活不下去。他们都是面对海,上面是……包括恒河流下来的水,统统冲到那个地方,所以变成说海平面上升,就淹没他们的腹地,没有土地,就不能养猪养牛,人们也没办法生活。再来,雪水从上面灌下来冲刷、冲刷,一直冲刷,一直冲刷,所以,孟加拉国土一直一直……冲到大海去。前面有大海,怎么样?涨起来淹没土地。后面又怎么样子?这个雪水,留下来大量的雪水,冲到那边,由喜马拉雅山到孟加拉,将近五、六千公里以上,冲下来的水很大,土地、国土都被冲了,所以孟加拉就是全世界最衰的国家,就是腹背受敌,国土被冲毁,也没办法建设。所以他们现在就是栽种红树林,红树林。你听过那个红树林吗?栽种那个红树林,红树林的根,栽种下去的时候,它就网状的生长,网状的生长,才有办法巩固他们的国家。很惨的,他们连三餐活命都没有办法,哪有像台湾这样子的。

那么,印度将来也会很麻烦,那个恒河的水量就愈来愈少,愈来愈少,水愈来愈少,水愈来愈少,愈来愈少。所以,靠这个喜马拉雅山而活的,加起来的人口,将近十五亿到二十亿人口,这个就是全球暖化,所产生严重的后遗症。而这个昆虫,又往山上一直迁移。这个昆虫很麻烦的,碰到天气冷的时候,不会有昆虫,或者是蚊子,现在全球暖化了,本来在低海拔的昆虫,现在昆虫、毒虫往上一直移,一直移、一直移,海拔一、二千公尺的,看到蚊子了,三千公尺也看到蚊子了,为什么?因为冷度不够,不够冷,不够冷,所以昆虫一直往……到最后喜马拉雅山的雪全部融化,喜马拉雅山上统统是昆虫,有牛、羊的地方就有吸血的昆虫,所以,人类愈来愈麻烦。看到这样的报导,你也许会想说:师父!我们有空到不丹王国。现在不丹王国,这个国家跟台湾差不多大,全世界山上最小的国家,最高的国家就是不丹王国,那边完全没有污染,完全没有污染,但是他们现在的生活很苦,每天都面对没有水,山上的雪看不到,融下来的水用不到,要用得到水,很辛苦,很辛苦。

就像那个非洲,非洲有一种种族,这个水,你看过,都背在这个地方,一天要走二十公里。非洲啊!要走二十公里。所以非洲那个王子,到美国来征婚,那个种族到美国来征婚,他们黑人可以娶很多老婆,很多老婆。美国是白人嘛!他说结婚的条件就是要像他们那个种族,背一个水桶要走二十公里,来回走二十公里,美国的白人哪一个要嫁给他?他说他去那边找了好久好久,都找不到老婆,他说我要找的老婆,要像这样背着一桶水走二十公里,但白人哪有人愿意这样,又不是疯了。而台湾人哪有人愿意嫁那种人,台湾人对不对?他是怎么都找不到,非洲也是这样。

而那个水愈来愈不干净,诸位!这个全球暖化的时候,排放CO2,这个CO2一排放出去的时候,风一飘就飘到喜马拉雅山上,飘到喜马拉雅山上,就盖着一层厚厚的黑色,像木炭一样,这个黑色被白色的阳光一照,它就会反光的,知道吗?黑色的东西,它会吸热,它会吸热,暖化的就更快速,速度就更快,所以这个……恶性循环就更惨,我们人类一直无尽的取这个地球的能量,排放CO2,这个CO2是不分国界的,飘出去就到南极,就到北极,南极、北极铺上一层厚厚的灰,就是类似木炭,黑漆漆,铺下去以后,不会反光,如果有白色的,太阳一照射,南极、北极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南极、北极最大的作用就是反射光,反射光以后,热量就不会吸着,融雪的速度就会变慢,可是现在不一样,铺上一层厚厚的木炭(CO2),排放出来的,都是脏兮兮的灰尘,结果呢?没办法反光。

全球愈来愈热,愈来愈热,最明显的就是木屋,木屋,我刚建木屋的时候,冬天,冬天,是四度,四度,四度哦,很明显的!前几天去打佛三,早上睡醒,寒流来,七度,上升了三度,最明显的,所以木屋永远不可能再冷下来,这个就是全球的暖化。讲这个有什么重点?讲这个重点就是说,我们这个地球能撑多久,没有人知道,变了,真的变了,这个不是开玩笑,是真实的。有的人就说:我台湾自己搞好就好了。台湾没有贸易你怎么活?傻孩子!台湾没有贸易你怎么活啊?气候变迁草药不生,你怎么过日子啊!所以,全世界已经没有分什么亚洲、非洲、欧洲,全世界就是一个地球,一个地球村。简单讲就是鼓励大家,还是要好好修行,要不拼的话,真的,这个地球能撑多久没人知道。

底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取见、邪见,就是五利使,利就是速度快,第一念叫做利,钝就是第二念,及贪、嗔、痴、慢、疑(五钝使)。叫做钝,钝就是第二念,第一念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身,第二念才气贪念,但是,其实利使跟钝使,速度都快到吓人。五利使又称为「五见」:五钝使又称为「五毒」。五毒,五种心中的毒,贪、嗔、痴、慢、疑。思惑共八十一品,其中欲界(五趣杂居地)共有九品;于二果时断前六品,于三果时断后三品。所余的七十二品思惑全部在得四果时断。三界「见思二惑」表解如下:你一看,一目了然,只是不想断它,一般众生要断这个贪,不知道要搞多久,所以这个也是参考。

1926页,三界888惑(见道位断)就是证初果要断这一页,证初果要断这一页,你就知道证初果阿罗汉有多难,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都有四谛:欲界,见苦谛断,见集谛断,见灭谛断,见道谛断。

欲界见苦谛断——(断十使)要断身、边、戒、见、邪、断贪、嗔、痴、慢、疑(共十使),苦谛,底下要断十使,集谛,底下要断七使,见、邪、贪、嗔、痴、慢、疑(共七使),灭谛,底下要断七使见、邪、贪、嗔、痴、慢、疑(共七使),见道位,底下要断八使,戒、见、邪、贪、嗔、痴、慢、疑(共八使),所以欲界要断三十二使。

色界,见苦谛断——身、边、戒、见、邪、贪、痴、慢、疑(共九使),见集谛断——见、邪、贪、痴、慢、疑(共六使),见灭谛断——见、邪、贪、痴、慢、疑(共六使),见道谛断——戒、见、邪、贪、痴、慢、疑(共七使),合28使,那么上二不行嗔,上二界就没有嗔恨心。

底下,无色界,见苦谛断——身、边、戒、见、邪、贪、痴、慢、疑(共九使),见集谛断——见、邪、贪、痴、慢、疑(共六使),见灭谛断——,见、邪、贪、痴、慢、疑(共六使),见道谛断——戒、见、邪、贪、痴、慢、疑(共七使),那么断32 、断28、断28,总共加起来88使。使就是随时随地在你的旁边驱赶你,你一点自由分都没有,就是你的内心,充满了贪、嗔、痴、慢、疑,你就不是个自由的人,所以,为什么佛、佛陀让我们这么向往,佛指的是大自在的人,大解脱的圣人。你想想看!若果以佛的心境,走到哪里不幸福?走到哪里不快乐?而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的推崇我们的世尊,赞叹这个真的是圣中圣,圣人当中的大圣人?简单讲,成佛是人类最高的大抉择,已经没有办法超越佛陀的大觉悟。

看1027页,三界81品思惑(修道位断),这个思惑重点在哪里?重点在爱,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那个爱字,这个爱,这个在爱,这个爱就是很不喜欢放掉,思惑,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也是爱。

欲界,1.五界杂趣地——贪、嗔、痴、慢、(共九品),这九品就是上、中、下,然后,再上品再分上、中、下,中品再分上、中、下,下品再分上、中、下,就是贪、嗔、痴、慢、(共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就是这样共分九品,二果及三果所断(二果断六品,三果断三品,四果就断后面七十二品。)

色界,2.离生喜乐地(初禅)贪、痴、慢、(九品)

3.定生喜乐地(二禅)贪、痴、慢、(九品)

4 .离生喜乐地(三禅)贪、痴、慢、(九品)

5. 舍念清净地(四禅)贪、痴、慢、(九品)

无色界6.空无边处地——贪、痴、慢、(九品)

无色界7.识无边处地——贪、痴、慢、(九品)

无色界8.无所有处地——贪、痴、慢、(九品)

无色界9.非想非非想地——贪、痴、慢、(九品)

加起来,四果四果所断共七十二品。9X8=72

那么,今天第十四套到一个段落,到一个段落,下星期六(14日)带《楞严经讲义》,《楞严经讲义》从1205页到1350页,总共一百四十五页,如果以每天讲三十页的速度来讲,要讲到五次才讲的完。那么五十种阴魔就更多了,五十种阴魔就二百多页,我讲的是《楞严经讲义》,五十种阴魔就二百多页,二百多页就类似十番显见那个篇幅,所以以后你砍不断,因为它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分。所以《楞严经》总共十六套,而我们已经讲了十四套,剩下的二套就是十五、十六,都是有一点篇幅的,但第十五套还不是很多,一百四十五页,那义理也不是很难,都是讲十习因。六交报,十习,十种恶劣的习惯,像嗔习、诳习、淫欲的习气,六交报,六根交互报应,叫做六交报,七趣轮回,第十五套就是讲这个,讲十习因,习,就是习气的习,十种习气会感得六交报,下阿鼻地狱,六交报,我们在娑婆世界来讲,我们现在在地球来讲,我们眼睛痛就只有眼睛痛,眼睛很辛苦啊!

在下地狱不是这样子,当你的呃眼睛看到种种的恶相的时候,耳朵听到的恐怖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是恶臭、屎尿的味道,那么,舌头所尝的是烊铜灌口,就是说,你在世的时候,持戒不清净,有种种的、嗔、痴,种种的淫欲习气,最极端的谤佛谤法谤僧,入这个阿鼻地狱,那么,就是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因为它多了一个仙,天、人、修罗,还有一个仙、地狱、饿鬼、畜生,叫做七趣轮回,第十五套就是讲这个。那么最后一套讲的就是五十种阴魔,你要透过色受想行识,每一个区宇有十种阴魔,认识它就没有什么挂碍,要是着了它,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即遭群邪。所以我们《楞严经》加起来总共有十六套,那我们讲到今天,讲到第十四套,后面还有相当的篇幅,那么,师父尽力,讲完的时候,再来讲《楞伽经》。

回向:愿以此功德,底下师父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讲堂分院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分院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起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普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编者注:《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告一段落,明天进入第十五套《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学习。


短视频目录(2020.05.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20.06.25)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01-152目录(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未完)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88(全)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目录(全 )

慧律法师楞严经(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一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二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三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四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五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六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七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八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九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一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二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三套(全)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1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2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3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4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5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6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7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8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09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0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1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2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3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4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5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6

楞严经14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7

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全 )

慧律法师金刚经讲解(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

慧律法师佛学十四讲表(全)

慧律法师圆觉经讲座

慧律法师地藏经讲记1--55(全)

慧律法师唯识二十颂、三十颂

化上人法华经(全)

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律法师八识规矩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