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F请支持申万宏源宏观】美国劳动力市场是强还是弱?——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三十八
文:申万宏源宏观 李一民、汤莹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本篇报告重点讨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强弱情况。我们的观点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已实现或接近实现充分就业。市场对该问题的分歧主要源自衡量劳动力市场强弱情况的两大重要指标长期分化:美国的失业率今年以来已达到经济危机后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正在不断变强,走向充分就业;而另一个指标劳动参与率徘徊在近40年低点又貌似在传递着美国人民参与劳动意愿不强的信号。这两项指标的分化使得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悬而未决。
我们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拆项分析,发现美国适龄劳动力就业已经恢复,而劳动参与率的低迷主要源于人口老龄化,婴儿潮世代已迈入退休年纪,因而他们代表的一大批劳动力永久地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拉低了劳动参与率,而非源自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不景气。此外,其他一些指标也印证了不断向好的劳动力市场。
正文:
自2009年之后,美国劳动力市场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一方面是失业率的持续下降,已经降至危机后的最低水平。从失业率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似乎随着经济复苏而走向繁荣。而另一方面则是愈来愈多的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拉低劳动参与率到近40年低点,这与低失业率传递出截然不同的信号。如何理解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数据矛盾之谜?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如何?本报告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失业人数的大幅减少
从2016年5月开始,美国失业率已连续12个月低于5%,且在此期间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017年8月份的最新失业率数据是4.4%,已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最低失业率水平。1999-2000年间失业率曾短暂地低于4.4%,但已是历史低位。从失业率来看,劳动力市场已达到或很快接近充分就业。
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见顶于10.2%,从那之后到今年8月,失业率从10.2%降至4.4%,合计下降约6个百分点,降幅达57%;我们对失业率进行拆项分析,来探索失业率下降的驱动因子。
可以看到,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和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的比率,失业人数和劳动力人数的变化共同影响失业率。分拆计算分子、分母对失业率下降的贡献率,我们发现失业人数大幅减少是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高达95.5%;而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虽增加但变动不大,贡献仅为4.5%。
既然已经知道失业人数大幅减少是主要因素,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是哪些人群找到了工作,摆脱失业。从下图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失业人口迅速上升,其主要拉动因素就是25-54岁的人群失去工作。2010年末失业人口开始持续下降,从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推动失业人数显著下滑的亦主要是25-54周岁的中年人就业恢复,其次是20-24岁的年轻人,据此可以推断美国适龄劳动力群体的就业情况已经恢复,与2014年经济复苏的情况类似。
2 劳动参与率下降背后的主因是老龄化
另外一个衡量劳动力市场情况的指标是劳动参与率,它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占所有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劳动参与率持续下跌,从67%降至62.9%,达到近40年来最低点。事实上,2000年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就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失业率的计算只考虑了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人的就业情况,却忽略了这部分由于无法找到新工作而永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因此,结合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来分析美国就业就能观察到更为全面的情况。高参与率加上低失业率显然揭示了一个强劲的就业市场,而我们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是自2010年之后,失业率在不断下降,劳动参与率同时下降到了40年来最低点,两项指标的分化展现了一幅相互矛盾而扑朔迷离的画面。
我们同样地对劳动参与率做拆项分析:劳动参与率是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与16岁以上人口数的比率,劳动参与率在过去8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和16岁以上人口数同时增加,因此可以得出人口数增加要快于劳动力人数的增加。下图也印证了我们的分析,人口数的增速比起劳动力人数的增速明显更块。贡献率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主要是美国人口上升导致了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贡献率高达206%。
再把分子拆开来看,我们能观察到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在下降,这有两种可能性:一、正在找工作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找到了工作,而被重新划分为有工作的人;二、部分找工作的人群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不再被计算为找工作的人。数据显示,所有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群中,主动而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占93%左右,他们相比于有工作意愿但无法找到工作的人来说是大多数,我们要关注的也是这部分人。
对于这群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最常被提起的一个解释是老龄化。“婴儿潮”世代(出生于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人群)从2000年之后就逐步迈入退休年纪,退休之后他们永远地离开了劳动力市场。婴儿潮世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离开劳动力市场显然会拉低美国的劳动参与率。
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美国55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攀升,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印证了上面的解释。
此外,如前文讨论过的,劳动参与率自从2000年4月达到峰值67.3%后就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所以说金融危机之后的下跌很大一部分是延续之前的结构性下跌,而并非全是出于金融危机的周期性负面影响。老龄化等人口学,社会学因素是造成结构性下跌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说明了2008年危机之后劳动参与率的下滑很可能是结构性下滑的延续,可我们仍能观察到在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参与率的下滑加速了。关于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对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影响大小,经济学家们莫衷一是。白宫经济咨询委员会的一项相关研究表明:从2007年到2014年中劳动参与率的下滑有二分之一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六分之一是由于危机导致的周期性下滑,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由其他危机前就存在的结构性趋势和危机罕见的严重性所导致的。我们认为危机加速了劳动参与率的下滑,却并非主要原因。我们还观察到劳动参与率在2004—2008、2013至今出现过短暂的停止下滑,这说明短周期的经济强劲以及就业的恢复足以抵抗长周期的下滑。
3 劳动力市场已到达或很快接近充分就业
我们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到达或很快接近充分就业,从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来看,失业人数大幅减少,适龄劳动力群体的就业已经恢复;劳动参与率的下滑则很大程度是出于长周期人口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构性变化,而非危机后经济低迷周期性地拉低;2013年后,劳动参与率也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停止下滑;因此,我们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持乐观态度。
从其他指标来看,今年1月以来职位空缺率快速上升,说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很多职位仍虚位以待;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自3月来也呈现增加趋势。
伴随失业率的下降,我们还观察到从2010年2月以来,美国私营部门工资每年以2.1%的比率持续增长,这是之前从2003年7月到2007年12月私营部门扩张过程中工资增长的1.5倍。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实际小时工资数从2011年开始止跌并缓慢回升,2014年起加速增长,这意味着雇主们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而必须提高工资来竞争他们合意的求职者,雇佣成本上升之后则会推动商品、服务价格的上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相关研究:
新周期系列:
实际GDP的L与名义GDP的V——从库存周期和制造业投资看中国经济
步入新周期,十三五中国经济的五大趋势——卖方第一篇十三五分析报告全文版
供给侧改革系列:
顺势而为,剩者为王——基于中报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影响及投资机会分析
流动性系列:
同业存单的非理性扩张将成过去时——2017年流动性系列报告之八
当M2不再可靠,我们还能依赖什么?——2017年流动性系列报告之七
人民币重估近完成 未来更有可能底部波动——2017年流动性系列报告之六
如何看监管和政策趋紧对经济的影响——2017年流动性系列报告之五
四大因素或加剧季节性资金波动——2017年流动性系列报告之三
国际经验与配置系列:
韩国世宗、巴西利亚、法国巴黎为雄安提供哪些经验?——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三十三
让我们再回顾下脱欧当天和这几个月各类资产发生了什么?——国际经验与配置专题报告之二十九
一带一路系列:
中国消费升级与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全球再平衡——2017中投论坛消费与服务专题报告
特朗普系列:
301条款预查又是一次“嘴炮”?——特朗普与中国对外开放系列研究之二
6%的赤字率并触及7次债务上限——特朗普减税+增支计划对政府赤字和债务的影响测算
京津冀系列:
管委会和建投集团成立 规划将于9月上报——雄安新区建设大事记之二
基础研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