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方:媒介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丨“5G+万物互联”入选作品推介(3)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5G+万物互联”全国优秀融媒体作品展评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市委宣传部主办,宁波市委网信办、《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活动旨在推动创作者们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掘融媒体的运用潜力,从个体视角与经验出发,结合短视频、直播、图片等手段,以全新的切入点和叙事方式讲述生活感悟、描绘社会现实、推介城乡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活动于2020年9月21日启动,截止到2020年11月25日,共征集到近7000余份投稿。2020年12月16日,经过评委会的投票评选,最终有20件作品入选本次展评,其中视频作品18件,摄影作品2件。(点击这里查看全部入选作品)


《中国摄影》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精选部分入选作品进行系列推介。本次我们推出的作品是由南京艺术学院提交的作品《out-in》,我们在线采访了作品的编创指导贾方以及作品的主创张茅萍。

延伸阅读:

吕萌:保持对外界的观察和敏感丨“5G+万物互联”入选作品推介(2)

赵明:生活的细节就是故事的质感丨“5G+万物互联”入选作品推介(1)


《out-in》

作品简介:
当我们把纷繁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看作是一片神经网络,置身其中的人们,无疑是神经元的电流交汇。我们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行走,如蚂蚁走兽一般,步履匆匆,熙熙攘攘。然而当把宏观的世界微缩,每个人的心中,又都是一个独自的世界。这样一个嘈杂、吵闹、多变的外部世界,在“我”的大脑中,又会形成怎样情绪波动?

Q=《中国摄影》杂志
A=贾方、张茅萍


Q:能否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高校摄影专业的教学中对于综合媒体内容所占比重的变化?

贾方:高校课程设置中开设跨媒介、跨学科的课程组合是被管理者支持的,这是一个时代趋势,不仅仅是摄影学科,包括数字媒体以及传统美术、设计学科也都在寻求突破,这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据我了解,和我们学校摄影专业有紧密合作的英美学校、中国高校大多开设有跨媒介课程,也并不排斥跨媒介创作。跨媒介课程的内容占比每个学校不同,南京艺术学院是一个综合艺术院校,学校管理层一直提倡媒介融合的跨学科课程合作,主要实现途径依赖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和一些专业限选课程来实现。学生可以在美术、设计、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等学科领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强调综合媒介能力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未来学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方向。跨媒介课程的课时总量约占本科专业课程课时的一半。


Q:与传统的图片摄影相比,学生对新媒体手段的接受与掌握的程度有何不同?

贾方:图片摄影并不是旧媒体,视频也不是新媒体。新媒体手段的说法是基于传统媒体存在的形式而言的,目前在校的本科学生基本都是“00后”,新媒体呈现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并没有新媒体的理解障碍。作为教师,我并不会强调新旧媒体的概念差异和分界,我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等。当然,图片和视频的语言特点还是有差异的,教师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不同媒介的特点,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


Q:以视频,或者以多种媒介作为创作手段在当代艺术中已经比较常见,你对这样的趋势怎么看?

 贾方:艺术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并不是近期才显露的趋势,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时期的艺术现象;上世纪中叶,包括杜尚、安迪沃霍尔等一批西方重要艺术家对媒介的探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和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兴起有关;之后的艺术家在实践中对艺术形式、技术呈现和边界新语言的进一步探索成为现当代艺术的新特点。我认为利用多种媒介创作无论针对具体个体还是群体现象的时代趋势是不可逆的,以学习背景而锁定艺术家类型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我想强调的是: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迷信流行和一味地追求教学内容的无边界,应结合师资情况和本学科特点组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并能让学生了解个体可以选择传统的、先锋的或流行的任何方式。这不仅受限于师资和学时的有限性,更是艺术之路出发点的不同而产生作品差异的前提。


Q:在进行创作时,视频与图像两种媒介的长处和短处你是如何看待的?

贾方:技术上照片比视频成本低、实现相对简单、易操作。从二者的语言特点出发并超越一般性来看,照片具有直接,概括、抽象、多义的特点,更容易陷入“一般性”和“形式化”的陷阱。视频的叙事性更明确、更完整、也更通俗,缺点是指涉性容易被时间消融。因此照片需要克服“一般性”和“形式化”,在表象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寻求转化是难点,视频需要警惕时间线叙事中重心的消解和偏移。有趣的是一些实验艺术视频借助了照片的符号性和抽象性特征,利用非叙事性行为表演、削弱运动镜头及取消蒙太奇等手法,削弱视频的一般叙事性特征以强调其更深层的指涉性。

Q:针对作为艺术创作的视频媒介,南京艺术学院在这方面的教学是如何开展的呢?目前这方面的教学,你觉得存在哪些问题?

贾方: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开设的视频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视频技术和视频基本语言特征,偏重短片创作。视频技术的课程主要是在二年级开展,三年级以后的课程我们重点是基于综合媒介视域下针对创作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四年级包括毕业创作这一阶段的课程对使用何种媒介完成大部分是开放的态度。
如何在摄影专业开展视频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如何与纯视频专业,比如电影和电视摄影的教学定位和教学内容相区别?二是多少课时分配给视频课程是合理的?三是学生何时介入视频课程学习是合适的时机?四是如何衔接学生在图片思维和视频思维中转换。


Q:《out-in》这组作品是如何构思的?又如何确定拍摄方案呢?

张茅萍:这是我的毕业设计。在创作的时候,想把我对世界的抽象感受,通过一种明确的方式呈现出来。一开始我思考用图片的方式呈现,但图片所呈现的,更多是不确定的情绪,它所承载的内容会随着语境而改变,会被观众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短片相对而言更明确。这个作品讲述人们在信息网络中迷失自我进而找回自我的故事。我在这部短片里,尝试把抽象的神经元和微观的身体符号置于现实社会场景中并使其产生象征性关联,视频不是按照时间有序发展的故事,而更像自我感官的镜像。
短片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差强人意,受制于当时自身创作能力限制,可改善的空间还很大。但它大致能把我想表达的讲清楚,我已经觉得很开心了。

Q:《out-in》这个作品在落实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张茅萍:当我构想好拍摄流程写好脚本以后,我就背上相机化身为地铁“游击队”战士。在地铁里,时不时会有保安把我们“请”出去,更有甚者会盘问我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否是进行商业拍摄活动。有一次我们拍摄了一整天,由于镜头里有那么一两个地铁流浪汉露宿的镜头,被安检的工作人员勒令删除所有素材,否则就要没收相机。实际的拍摄远比设想的难很多。同时,棚内拍摄也并不顺利,由于只有两个人,我们轮流充当灯光、摄影、美术和模特等角色,有时候因为一个镜头拍摄的细节问题,我们也会产生争执。不过最后,通过多次反复的沟通和大量的拍摄还是基本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这个作品最初的脚本,其实是我写的一个科幻短片剧本,一个讲述人们在信息网络中迷失自我找回自我的故事。我在大三的时候,尝试了将它拍摄成微电影的形式。但用故事的方式呈现这样一个主题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那部微电影最终并没有使我满意,作品整体的完成度也不高。于是我在这部短片里,尝试了更抽象的表达方式,不再是故事的形式,而更像心情随笔。同时,这样的方式让画面和声音的表现更为苛刻,需要不断反复试验,找出一些看似无意义的镜头之间的内在逻辑。


剪辑时,面对庞杂的素材,我也一度非常头痛。于是我选择不那么专业的方式——先制作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感觉选取合适的画面,然后强化画面之间的内在逻辑。最终呈现的效果,保证了声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Q:作为指导教师,你如何协调这个拍摄团队的工作?

贾方:毕业设计是一个师生合作和论证的过程,学生和导师组成创作组,每周都会见面沟通。我主要提供四个阶段性的指导:第一阶段主要是确定选题,通过交谈启发引导学生发掘有价值的关注点,并协助从众多话题中确定最好的选题;第二阶段是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创作执行方案,包括:调研和材料研究、视觉呈现方案、时间进度规划、拍摄计划书等内容;第三个阶段是对拍摄执行和剪辑过程跟踪监控并提出修正意见;第四个阶段是针对作品的阐述和展示方案的指导。


《out-in》作品编创指导 贾方


《out-in》作品主创 张茅萍

贾方、张茅萍


贾方,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副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摄影与当代摄影。


张茅萍,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独立导演,编剧。从事视觉艺术创作。





招聘丨加入我们,一起做有品格的杂志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2021年1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1年1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