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个学校的语文课或许是一个答案 | 访校
早在二十年前,有识之士就大声疾呼:“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虽然略显偏激,但从中的确折射出当下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
六年小学,近2000节语文课,孩子们真正阅读品赏过的经典却少之又少;充满口号和套话的“小学体”文章,让孩子丧失了真正的表达能力;而论及“语文对孩子精神和人格的影响”,更是一种奢望。
阅读的碎片化,训练的机械化,听说读写的单一和刻板,让语文教育变成了风干的丝瓜,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爸爸真棒”始终关注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创新,今天带来的特别报道,是我们对北京赫德双语学校常丽华校长的专访,常校长团队从2012起开始创新实践的中文课程体系“全课程”,是我们所见的对“语文困局”的最具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北京赫德双语学校校长
获2017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奖
另外,我们特地问常校长要到了一份“重要福利”—1-2年级推荐书单,在“爸爸真棒”后台回复赫德即可获得。
在百度搜索常丽华校长的资料,我们发现很多媒体和同行称她为“中国雷夫”。(雷夫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作者,是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老师之一)
常校长和雷夫一样坚守课堂20多年,也一样地在不断创新:
2012年起,她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在李振村校长带领下开发出国内独一无二的中文课程体系“全课程”,并在北京十一学校唯一的小学分校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开始全课程的破冰之旅;
2017年,她将“全课程”带入了新创建的北京赫德双语学校,开始了在双语学校的语文创新,并于同年获得了有着广泛影响的“全人教育奖”的提名奖。
“全课程”采用“跨学科”教学方式,把中文课和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科学习不再互相割裂,让学习内容不再与生活和生命割裂,让学习始终充满乐趣。
(为方便阅读,以下采用第一人称方式转述。)
▲赫德老师正在带着三年级孩子进行共读
1为什么要把单一学科进行整体融合?
以语文为载体的 “全课程”从培养学生宽广人文素养目标出发,引导孩子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并帮助孩子们建立自我与世界的正确关系,学习语文从此不再仅仅是为了字词句段篇的学科知识,而是为了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妥帖相处,如此一来语文教育就有了高远的立意和目标。
在传统语文中,每本教材有七八个主题,主题之间关联度很低甚至没有关联,主题的碎片化导致选文的碎片化,也就必然让学习的效果碎片化。“全课程”把碎片化的主题进行整合,实施大主题单元:每个主题统辖四个单元,跨学科整合,深度持续学习一个月左右,学习变得更加饱满、丰富和扎实。
全课程“大主题+跨学科”的设计,是基于儿童学习的需要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儿童的学习,是从整体开始的,知识要放到特定生活情境中才能唤醒和激活。
未来社会需要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培养孩子的问题想象力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全课程从主题学习到项目研究,高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孩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全课程的理念里,人即目的,没有任何外在于生活和生命之外的知识。
每个学年的大主题,都是从“我”开始,继而进入自然与社会,最终是人格修养、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都良好发展了的“我”。
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春天课程。一说到春天,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读春天的诗文,然后走进大自然里观察春天,这样的学习,缺少了一个灵魂:人。
而在全课程里,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环境,还是孩子自己,春天里万物的生长就包含了每一个孩子的生长。
比如一年级学习“春天的雨”,在解决了基本的朗读识字后,课堂上的讨论从基于文本理解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和孩子生命关联的话题:
老师
谁是我们教室里的春雨,给教室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xxx是我们班的春雨,因为我一看到她,就觉得很舒服。
某男同学
所有孩子,都给了他掌声。因为这个男孩子曾经多次和大家发生冲突,但在他内心深处,他是多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让人舒服的人!全课程的每一堂课,都致力于人格的养成,让课堂成为一个生命场。
学习绘本《听见春天的声音了吗》,老师会带孩子们去聆听小草、花儿的声音;学校还为每个教室开辟了庄稼地,在4月“春的庆典”中,让每个孩子来收获和分享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让每个绘本故事、每篇课文、每个活动,都和孩子生命相关,永远关注孩子本身。
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感到负担重,因为学习和他们的生命没有关联,只有机械和重复。而当学习能给孩子带来生命力体验,他们的主动性被完全激发的时候,他们才能快乐地全情投入学习,不会觉得苦和累。
▲3年级孩子在学习课本中的“森林报”后制作的“春之报”。老师会给他们一份中国地图,要求他们选择东西南北几个物候差别很大的城市,调查研究这几个城市在春分过后物候的变化。
通过全课程逐步提高读写综合能力怀特海把人类认知概括为——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全课程基本遵循这一逻辑来设计教学的梯度。
在小学一二年级,全课程更重视真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三四年级慢慢过度到精确化,逐步形成对整个学习生涯都至关重要的自动化阅读和书写能力。
全课程认为写作是“和他人、世界、自我的真实对话”。除了少量的针对性训练之外,大部分写作都是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推进,写作就是真实生活的表达,孩子自然会爱上写作。
绘本是这个年龄孩子最佳的读物,赫德一年级每个学期课上至少共读40本经典绘本,课外阅读至少为100-400本左右。
聆听,朗读——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已经用适合的方式开始了“海量阅读”,开始了语言文字的积累。
在写作方面,“全课程”认为最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形式就是——通过绘画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
比如老师讲完《14只老鼠去春游》,小朋友会创作一个“我们也要去春游”的故事——当然,老师要真的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春游一次。这不仅是写作,这也是孩子的生活,为生活重塑教育,正是全课程的初衷。
“校园游”结束后,除了用绘画语言表达,老师还会设计好故事结构,引导孩子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把空格里的故事填上。
进入到桥梁书、童话书的阅读,每学期课上至少共读4本“整本书”,而课外的阅读量大致在20到80本。
二年级的写作,从绘画过度到了文字+图画。同样还是“春天课程”,全课程读本中有自然笔记的学习,很自然地,孩子们也拥有了一本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自然笔记本”。
每个孩子都在教室里种植植物,全班一起照顾这些植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成长;周末走进大自然,观察更丰富和多样的植物,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写下来。
这样,大自然就成了最好的教材,让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根据我们的经验,二年级孩子在写作自然笔记的过程中,写作能力会突飞猛进。
3三四年级怎样形成阅写自动化能力?三年级开学,每个孩子同时拿到全课程读本和《雷梦拉八岁》这本经典儿童小说。雷梦拉的故事,也是这个年龄孩子会经历的故事。通过学习单,老师带着孩子走进这本书,提升孩子们的读写能力。
这个阶段是阅读自动化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老师们会在教室里做阅读树或者阅读小屋,统计孩子的阅读量,提供给孩子书目。阅读自动化就像开车一样,一旦学会了,就形成本能反应了。
这个阶段的阅读,以成长类小说为主。成长类小说是儿童文学的母题,和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相关,孩子会去理解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成长,不单单是习得语文能力,也完成人格的塑造。
三年级的写作,已经开始布局谋篇了。刚起步写作时很多孩子一提笔就打怵,两节课写不了多少字。但随着全课程生活的展开,孩子们内心的写作热情被激发,“神奇般地喜欢上了写作”。
三年级的TH妈妈,这样来描述自己的孩子在全课程生活中读写能力的蜕变:
TH开学的时候,还不喜欢读纯文字的书,只喜欢配图类的书,没有读过儿童文学类作品。
来到赫德,第一阶段语文课用的是《雷梦拉八岁》,老师第一次留的作业是读到40多页,TH十几分钟就读完了。
我让他给我讲讲,他就记得前两页雷梦拉坐校车的内容,其他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读进去。我发现他只会浏览,还不会精读。当我正不知道怎么能促进他精读的时候,发现他接下来的语文作业,已经在引导或者逼着孩子们精读了。
作业是简要写出雷梦拉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当时的心情、她采取的措施。想要做出这些作业,TH只能再返回去重新读一遍、读两遍。就这样,TH精读的能力在一点点的进步。
同样的问题还体现在写作文。一开始,TH特别害怕写作文,坐着一个小时,写了不到两行。后来我发现,学校课堂经常练习写作文,课后作业也常布置写作,现在TH已经能很轻松自如地写作文了,而且写出来的文字,经常让我很感动。
五年级第一本教材就是《西游记》原著。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修炼自己、克服心魔,抵达“灵山”。五年级的孩子已经站在了春期的门槛上,他们一方面理解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并反观自身;另一方面,半白话文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名著的经典性是篇幅短小的课文没有办法承载的。小朋友如果能在五年级“啃读”完《西游记》原著的话,薄薄的语文课本对他来说就太简单了。突破厚厚的《西游记》后,孩子们阅读的信心和能力都会大增,接下来要开启更加宽广的阅读:历史、地理、科学、科幻的书都可以去读了。
五年级,全课程的学习将更趋向于基于解决问题的项目学习,所以,孩子们就会进行研究报告的书写。
全课程是怎样选读经典的“读经典”贯穿“全课程”始终,那么到底该怎么读经典、选经典呢?
1经典古诗要不要死记硬背?知识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被理解和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全课程反对死记硬背的。
经典学习,一定和小朋友的生活、生命有关联,在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表现:
一、二年级学习古诗词,我们会很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唐诗不仅读出来,还要唱出来、跳出来。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一起,让低段的唐诗学习充满情趣。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会把诗歌和地理、历史结合在一起学习。三年级的“跟着唐诗去旅行”,四年级的“诗词中国”,都是跨学科的学习。
到了五年级,则开始诵读经典的古文。
还有“因时而读”,哪个节气到了,我们就来读哪个节气的诗歌。惊蛰到了,读一读韦应物的《观田家》,感受“一雷惊蛰始”的物候变化;春分到了,就来读欧阳修的《阮郎归》,感受“青梅如豆柳如眉”的美好……同时,孩子们也会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里物候的变化。
只有当学习在不断丰富小朋友的体验和情感,让他们的世界更开阔,生活体验更饱满时,学习的意义才凸显出来。这是全课程始终倡导的理念。
2这样选择经典?深入孩子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并非孩子不喜欢读书,他们常常只是不喜欢大人推荐或者强制阅读的读物而已,孩子中间通常会风靡着不为成人世界所知的“流行书”。
当然不是所有流行书都不值得读,很多名著在出版不久就很流行。这里所说的流行书通常是指那些一味迎合低俗阅读口味、粗制滥造的流行读物。如何辨别图书的价值?如何为孩子选择真正的经典?这就要求老师、家长有很深厚的儿童文学功底——你自己要读过上百本儿童文学,才有能力来辨别;当孩子们沉迷于阅读流行读物时,才能引导孩子进行比较、讨论,把孩子带到读经典的路上。
纳入全课程体系的整本书,都是从中外古今被广泛认同的经典中,结合大主题和儿童阅读特点、兴趣精心选择出来的,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深受孩子的喜欢,而且确实起到了拓宽视野、深化思考、激活想象的作用,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方面,高品质的语言给予了儿童最好的营养,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语言发展。
招生&开放日 信息
招生办公室:4000-098-089,010-85095712,010-85095561
地址:朝阳区管庄路甲181号院(东坝郊野公园东北角)
微信公众号:北京赫德
校园开放日:3月31日9:30-12:30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开放日↓↓
“爸爸真棒”对北京赫德双语学校的探校报告
插班名额:二年级和三年级少量
2018年预计招生人数:150
2入学面谈学前班-三年级:科目(时长)及最看重的能力:中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及词汇、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面试流程:集体活动及一对一面谈
家长面试流程:家长一对一面谈
3基本信息成立时间:2017年8月底在校学生人数:140
班级人数:一个班25人
师生比:1:6
平均教龄:10年
中外教比:1.5:1
学费:22.8万
4学校硬件学校毗邻东坝郊野公园,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筑面积近三万余平方米,建筑外观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室内采用经典回廊、下沉庭院和中庭采光等设计风格,配以中式挑檐。提供双语图书馆、室内泳池、防霾气膜运动馆、室外运动场、屋顶网球场、户外剧场等教学设施。
气膜体育馆
赫德学校采用了全球顶尖的新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日均 PM2.5 浓度低于 10μg/m3,日均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室外 550PPM。同时,特别打造800平米的防雾霾气膜体育馆,保证赫德学生在天气质量堪忧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体育运动。
体育场馆设施
在赫德,体育是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的重要课程。为此,学校配备完善的运动设施包括两个网球场、两个篮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单泳道25米的室内恒温游泳馆。
双语图书馆
中英两大藏书区收藏了大量的进口分级绘本、中英文学术参考书及杂志读物。赫德图书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孩子借书和读书的地方,它同时也是一门完整的课程。专业的图书馆教师从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运用图书馆藏书,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到学会检索、处理各种信息资源,进而学习初步的科研方法。
学校剧场
配备专业级别表演设施的赫德剧场可容纳300人。
后台回复“赫德”即可得赫德学校图书馆1-2年级的最新推荐书单!
爸爸真棒
点击以下学校名,观看"爸爸真棒"更多学校采访精选:
上海 【上海美国学校】【包玉刚】【包玉刚(松江校区)】【包玉刚(虹桥校区)】【康德】【德闳】【复旦五浦汇】【世外】【青浦世外】【平和】【协和】【星河湾】【耀华】【领科】【上外西外】【光华剑桥】【光华浦东】【万科双语】【浦东万科】【赫德】【上师大附二外】
北京 【鼎石】
杭州 【杭外】
“爸爸真棒·国际化教育交流群”持续发布
上海、北京等地国际化学校第一手资讯
↓↓↓欢迎添加小助手入群↓↓↓
关注我们▼▼▼收藏“真榜小程序”,见京沪所有国际化学校排名及最详细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