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家长的“焦虑病”,是时候该治一治了

关注我们,携手共进

欢迎和懂儿童心理的英语专业妈妈一起学习英语谜语、儿童英文绘本解析和拓展、最易操演的亲子英语游戏、最日常贴切的亲子英语口语;关注儿童心理、英语启蒙、绘本阅读、父母成长、家庭教育、婚姻经营。

公众号上(springflower168)窗口回复“免费资源”,可以查看海量亲子教育资源汇总,干货满满。欢迎关注!


文 | 赵昱鲲



心理学认为,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育儿焦虑,则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


为了消除这种担忧,父母总是忍不住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报名各种补习班,禁止孩子玩游戏,还要求孩子不能有丝毫偏离。


本文作者赵昱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硕士,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爸爸。他认为:父母的责任从来不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让孩子有能力自己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


 01 

别把“野猫”当“老虎”


有些父母,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

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

孩子有礼貌了,又焦虑孩子不会拼写;

孩子会拼写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

······


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焦虑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度——焦虑程度要与事情的危险程度相匹配。


老虎会吃了你,非常危险;狐狸会吃你家的鸡,使你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野猫会偷你家的鱼,当然也是一种财产损失,但你辛苦一点儿,多打点儿鱼就弥补了。


面对这三种危险,你的焦虑水平应该和它们对你造成的威胁相匹配:对老虎产生的焦虑最多,狐狸次之,野猫最少。


我曾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女生给在国内的父母写信说:


爸爸妈妈,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最近还交了男朋友。


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工作,但是没关系,我向同学借钱给他用,因为真爱是无价的。


他比我大19岁,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疼爱,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他有时候不开心了会打我,但我不会怪他的,因为总是我先惹他生气的。他有很多爱好,比如滑雪。


我们上周一起去滑雪,他把我拉上了黑道,我把两条腿都摔断了。所以,我现在是躺在医院里给你们写这封信……


好了,其实前面说的都没有发生,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没有交男朋友,身体也很好,只是这学期有一门功课没有及格。


显然,这位女生是怕父母对她有门功课不及格大发雷霆或者过于担心,虚构了前面那些更糟糕的场景。


先吓一下父母,等父母担心到了极点,才说出她真正遇到的问题。


这时,她的父母肯定已经发现,功课不及格这个以前他们非常担心的问题(野猫级别),与女儿生命有危险、摔断了两条腿、被老男人骗相比(老虎级别),其实算不上什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大多数问题,只属于野猫级别。



从长远看并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对你安排的兴趣班没有兴趣,和其他孩子在操场上打了一架……


如果你对一些影响不大、可以逆转或者大幅减轻后果的问题,焦虑得好像生死攸关、前途命运在此一举。


这些过度焦虑,就是自找的。


 02 

为孩子做选择时,别忽视“机会成本”


我儿子今年6岁,家长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


“现在小学都有要求,入学时必须认识100个字,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幼小衔接必须要做啊,一起拼个班吧。”


这时,我一般都是使大家扫兴的那个,这个也不报,那个也不学。


于是,就有家长来劝我:“艺多不压身,又不损失什么,对不对?”


还真不对。


孩子损失了其他选择的机会,付出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一般来说,成年人哪怕不知道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做选择时也会本能地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有人向你求爱、你会比较下其他潜在的追求者;你去找工作,收到公司offer,还会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公司想聘用你......


可一到育儿这件事上,父母就没那么理性了。


英语、识字、数学,哪个不重要?还有手工、钢琴、少儿编程,不都应该学吗?但孩子的时间有限,你得确认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从长远看,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到底是什么?


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的作用,至少不比书本知识和考试能力的作用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孩子本可以用上辅导班的时间自由玩耍,家长眼中的“瞎玩”,其实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能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决定。


如果一个孩子整天被家长安排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又要听老师指挥,怎么可能发展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呢?


如果孩子用这些时间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小伙伴一起瞎玩,那就更好了。


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又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哪怕就是发呆,也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静修创造力。


因为人发呆时大脑并不是就关机休息了,而是启动了“默认模式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为什么家长在投资、求职的时候都能考虑机会成本,一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就对各种“能力提升机会”丧失了抵抗力,忽略了机会成本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孩子未来的过度焦虑,使他们对各种机会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收益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u 03 

可以互相比较,不能以偏概全


我儿子上幼儿园时,一位同班小朋友的家长对我说:“我家孩子太差了,没有一点儿竞争力。”


这个小朋友非常活泼可爱,我很奇怪家长为何会说她太差:“她怎么太差了?我觉得她不比别人差啊。”


这位家长掏出手机:


“你看看,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画的画,多生动!我家孩子现在只会画圈圈!


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写的日记,都会写这么多字了,可我家孩子现在只会写自己名字!


还有这个视频,和她一起学钢琴的孩子弹的,才5岁巳经弹得这么好了。我家孩子呢?一叫她上钢琴课就像要杀了她似的!”


“你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个孩子吧?你让自己孩子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和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和弹钢琴最好的孩子比弹钢琴,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啦。”


“不这么比还怎么比?难道和不会画画的比画画、和不会写字的比写字、和不会弹钢琴的比弹钢琴吗?那不成了阿Q了吗?”


“当然不能那么比,你得和大部分人比啊。”


这位家长就是犯了取样偏差的错误,也就是以偏概全。


她在找老公时,不会拿自己的老公和马云比财富、和金城武比相貌、和爱因斯坦比智商、和C罗比身材,因为理智的人都知道,那不代表平均水平。


却特别容易把不同孩子的优点集合到一起,成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一样虚幻的人物。


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就全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相当于要让孩子一个人打赢全世界。


这公平吗?孩子受得了吗?


这样不客观的比较,只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毫无裨益。



这些错误,你在找老公或者买车的时候不会犯,为什么在孩子身上就会犯呢?


因为你太焦虑了。


当你对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时,会反复检查孩子的各项指标,宁可往上比过了头,也不能往下比松了劲。


 04 

孩子的大部分缺点,

都符合心理发展的规律


有些家长的心态比较开放,不和别人比较,没有一定要让孩子出人头地或者达到父母的预设目标的想法,可他们仍然焦虑。


为什么呢?


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家长的心里话——


1. 抱怨不听话


“我就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不许他吃零食,他偷偷吃;不许他看电视,他偷偷看。现在还学会了说谎,明明偷吃了薯片,还在口里嚼呢,竟面不改色地说‘我没吃啊’。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2.抱怨性格内向


“他明明认识这个小朋友,都走到人家旁边了,就是不和人家打招呼。


都拿起人家的乐高一起玩了,就是不敢和人家说句话。


这可怎么办哪?内向的孩子多吃亏啊!”


3.抱怨不爱学习


“我家孩子一点儿毅力都没有,无论什么特长班学了一两次就不愿意去了。


唯一最感兴趣的就是玩游戏,手机夺也夺不下来。


这将来上学了,难道也要把他送去电击治网瘾吗?”



其实,这些家长不仅不用焦虑,反而应该恭喜自己:孩子是我亲生的,不是机器人生的!


请你想象一下:


如果孩子3岁就能捧着《唐诗三百首》反复吟诵,4岁就坐在桌前做数学题;

你给他报兴趣班,他就欢天喜地地练到钢琴五级、围棋九段;

你让他不吃薯片,他就不吃薯片

······


那你生的还是人类宝宝吗?


其实,这些貌似很严重的“缺点”,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规律。


比如,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在一起不交流、各玩各的并不是因为性格内向,发展心理学称其为“平行游戏阶段”,是从单独游戏到社交类游戏的过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再比如说谎。


2-4岁的孩子,语言能力快速发展,但还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


所以,当看见孩子吃薯片而孩子说“我没吃”时,并不是孩子在说谎,而更可能是在想:“糟了,我希望妈妈没看见我在吃薯片。”于是就脱口而出:“我没吃薯片。”


孩子并不是要故意骗你,而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


再过一段时间,孩子或许会说更能自圆其说的“谎”了——


你也应该暗自庆幸,因为这说明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提升了,能猜到别人的想法,开始和你进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智力竞赛了。


我当然不是鼓励、纵容孩子说谎,只是想劝慰各位父母,天底下没有从来不说谎的孩子。


尤其在孩子心理发展的早期,说谎是正常的,因为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谎。


 05 

孩子就应该不理性、很贪玩


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个特点。


主管情绪的那部分发展得很快,所以孩子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一点儿不少,但主管理智(理性分析、决策、抑制冲动)的那部分发展很慢,要到20岁以后才发育成熟。


所以,孩子做事蛮不讲理、撒泼耍赖,不是因为他本性顽劣,更不是要故意和你对着干,而是因为他的理智脑尚未发育成熟,没有能力对各种冲动进行衡量与抑制。


要求几岁的孩子严谨自律、懂事讲理,和孩子刚学会走路就要求他完成5公里越野一样,都属于拔苗助长,危害极大。


其次,孩子其实是最爱学习的,因为人类是最依赖学习的一种动物。


人类不像小马,生下来就会跑,也不像小老鼠,出生一周就能自己找吃的。


人类宝宝生下来只会吃奶、哭和睡觉。


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优势——强大的大脑,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学习则是促进大脑发育的必要手段。


所以,人类大脑天生就进化得非常鼓励学习。


既然进化鼓励学习,就应该让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才对,为什么今天一说起学习,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学习是苦差事”呢?


因为学习的方式改变了。


大脑的学习方式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万年前老祖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打猎、采集、求偶,而非现在的写字、编程、弹钢琴、学英语。



所以,凡是与远古时期相关的生活方式,大脑就比较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大多热衷于爬树、游泳、玩泥巴、过家家,还有傻乎乎地到处疯跑——


这些其实都是在学习如何解决远古时期作为一个成年人要面对的问题。


就在这瞎玩、乱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在迅速发育,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体系在快速搭建。


 06 

我们不必改正孩子所有的缺点


我的孩子做作业拖延时,我就想起我自己,在写这本书时也是各种拖延;


孩子在弹钢琴遇到一个挫折就要放弃时,我就想起我自己,在研究中遇到一个阻碍就轻易放弃了;


孩子在我们不给他买玩具而哭闹时,我就想起我自己,为了多年前未达成的一个心愿,至今耿耿于怀·····


区别只是在于,我比孩子的能力更强,所以他遇到的那些困难,在我看来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不就这么点儿作业吗?这一段钢琴是有点儿难,但一小时的功夫你都下不了吗?一个玩具就哭闹成这样,你还有没有出息?”


当我遇到写书、研究这些问题时,我不会这么责怪自己,却未曾想到作业、钢琴、玩具对于孩子的挫折,一点儿不比写书、研究、旧日遗憾对我的挑战小。


如果我可以轻易地原凉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呢?


你不会有完美的人生,也就不该奢望有完美的孩子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一方面,这是大自然的奇妙设计。


更重要的是,他是你亲生的。


 07 

把孩子视为“薛定谔的狗”


邪恶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想象出一只充满暗黑能量的盒子,里面关了一只无辜的猫。


这只盒子里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半的可能会触发一个机关,把猫杀死。这只猫现在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呢?


不知道。


如果一定要问,答案是“既不活也不死”,或者说“既活又死”。


但如果你打开黑盒子,你会看到这只猫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去碰(观察)这只猫,它有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但如果你去碰(观察)它,它的状态就坍缩为一个了。



当孩子呱呱落地时,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怎么就慢慢长成了那个淘气鬼?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稳重、负责、努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薛定谔的狗,就是育儿中最神奇的一点——


你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未来可以成为各种狗(销售狗、程序狗、护士狗、科研狗、创业狗......),但最终,他只会成为一种狗。


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条“斜杠狗”(斜杠青年,拥有多种职业或多元身份的人)。


以上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的孩子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但最后在现实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


你要面对的只是一个薛定谔的狗,而不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面对的是生死问题。


薛定谔的狗要面对的,不过是方向问题。


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不喜欢金融、计算机,却喜欢画画?这些问题都不影响其人生的本质。


哪一种更好?真的很难讲。


也许在你眼中,猎犬就是比哈巴狗好,黑狗就是比白狗好,可是你的狗宝宝也许不这么想。


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欢乐。而这些选择,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沉重。


更何况,不管你怎样焦虑,你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那么,为什么不拥抱这个不确定性呢?


所以,请放下你的焦虑,让孩子去做一只薛定谔的狗。


让TA去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让TA去感受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

  


来源: 本文摘自《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赵昱鲲,“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最懂育儿的爸爸”——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幸福科学实验室副主任,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主要参与者。


The End





往期精彩回顾

BBC新作颠覆三观,0~2岁婴儿,是怎么打脸父母的?

孩子往别人头上倒沙子,我管还是不管?

新型毒品悄悄瞄准00后,皮肤一碰就沾毒:孩子,世间多险恶,你得会防备

英语启蒙

如果做不到这点,劝你不要给孩子英语启蒙

北外教授:孩子英文阅读关键的三个阶段

北外教授:英语启蒙要抓好的三件事

力荐:英语启蒙年 初期入门指南 (全面细致的指导)



多样立体化玩转牛津树英语绘本


亲子趣味动画学英语


免费领取资源

英语分级读物兰登第二阶解读

亲子英语游戏

(亲子资源库,父母加油站)

(扫一扫,免费订阅)

微信公众号:springflower168

个人微信号:springflower22

喜马拉雅听书电台搜索:家庭亲子教育资源集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