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令人惊骇的模拟审讯,一部令人悲哀的获奖纪录片
捉鬼 Ghost Hunting
导演:Read Andoni
制片国家:法国
第6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捉鬼》:你无法同时捕获虚构和现实
文 | 徐佳含、丁大卫(发自柏林)
编 | Stone drinker(北京)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巴勒斯坦境内的约旦河西岸与加沙被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爆发抗议游行。Raed Andoni就在当时因政治问题被捕入狱并接受审讯。《捉鬼》通过重现审讯与关押的过程,既促使Andoni完成了对这段残酷经历的回望,也是一次对自我的解救以及与过去的和解。
《捉鬼》获柏林原创纪录片奖
但Andoni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企图令一只更丑陋、更凶恶的鬼现出原形——一只纠缠着每一个曾在审讯室内接受过非人待遇的犯人的鬼。然而,让魔鬼现形的过程在导演Andoni的操作下却显得粗糙而轻浮,像是用一把带有成见的钝刀粗鲁地撬开每个人的脑壳。这样粗暴的手法非但没能让观众感受到所谓的每个个体所经历的精神治愈,反倒让人困扰不堪——难以分辨究竟曝露出来的魔鬼究竟是往日创伤还是导演为赋新词强说愁。
Raed Andoni
电影开篇,作为导演的Raed Andoni在报纸上发布广告,招募曾经入狱的犯人参与到这场模拟审讯的实验之中,并告知他们实验的全过程都会被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并制作成一部电影。在一栋旧厂房内,导演Andoni对这群前政治犯逐一面试,他们大多曾在耶路撒冷城中的Moskobiya审讯中心接受过审问,这里以其残忍的审讯手段而闻名。Andoni分配给他们扮演狱卒、犯人、剧情设计、布景施工等不同工作,并用摄像机真实记录下了这座厂房内的木板监狱的设计、搭建过程。当这些前政治犯们亲手构建着自己的监狱、设计着对自己的审讯过程,监狱实验便已正式开始。
Andoni时而作为导演出现,指导着某个场景中演员的表演;时而又任意扮演着监狱中的角色,干预着故事的走向;时而又隐藏在摄像机之后发表评论。整个电影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蓝本,却显得胃口太大,因为“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探讨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微妙演变,以及人的社会属性在封闭实验中的显隐转换;而Andoni操持着“监狱实验”的大旗,挥舞的方向却显得又些不着边际。
Istiyad Ashbah | Ghost Hunting 剧照
他一面企图探讨施暴与受暴,一面又着力于研讨独裁与民族压迫的历史渊源,一面急于延展纪录片手法,想打破第N堵墙,一面又想给现世社会留有足够的关注——而且更甚,Andoni试图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通过本次实验在私人层面上对每一位前政治犯进行心理创伤治疗。正如题目《捉鬼》所暗示的那样,在狱中连续十几天、二十几天的审讯所带来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迫害如魔鬼缠身。所谓“捉鬼”,便是企图带他们找到、并彻底释放这段经历之于他们的影响。
然而,银幕上那些闪闪发亮的廉价道具,关于当年思念家人的回忆讲述,一段段带着配乐貌似沉重的忏悔,都在暴露着所谓“实验”外壳之下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和每一个参与者卖力的表演。影片结尾,这群参与实验者忽然突兀地手拉手,围圈圈载歌载舞,意味着心理创伤的终结,心魔被驱散;然而这种传销式的集体主义感染下,魔鬼是否存在,又是否真得散去又显然让观众无法定论。
Raed Andoni致辞
诚然,影片的整体构思是富有创造性的。一方面是用纪录手法去拍摄一次开放式的社会实验过程;其中参与实验的人物,既要在纪录片中充当自己,又要在监狱中扮演角色;后者的理想状态在于其百分百地表演,前者的理想状态在于百分百地对自我的坚持,这样就对实验个体的选择要求很高;再加上其中又有导演诱导的过程——究竟是对自己忠诚,还是对导演忠诚,还是对镜头忠诚,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强大心智完成的事情,片中人物很难自如地在三种角色中游走,更何况导演自己本身对这些角色的跃迁结构都不甚明了。
Palmyre Badinier,Wadee Hanani, Raed Andoni
最致命的是,这是一部导演预设结论的作品——在整场实验开始之前,他便已经预设好了结果——前政治犯们必须得到精神的救赎。这是个千方百计必须得到的结果,哪怕其实现过程与结果完全貌合神离,Andoni并不是着力营造一个发散式的的实验过程,而是更偏向于在其中扮演上帝,他用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把控和专制贯穿在拍摄过程里,用摄像机在拥挤的牢笼里悉心敦促实验个体的表现欲和表演欲,用自己并不高明的表演去亲力亲为地带动人。
更悲哀的是,他并不以影片为唯一的作品呈现方式,而是时时刻刻考虑到最后的展览效果——最后这座人造监狱又成为一件现代艺术展览品,而其急功近利的实现过程,只不过成为展览说明上的几行文字。
在制作中,他使用廉价的动画来嫁接本来就貌合神离的两个维度,又用煽情的的配乐来弥补干预调度的强弩之末,这一切显得他更像一位善于利用集体困惑的“精神导师”,而不是客观严谨的纪录片创作者。
主创团队与评审团合影
第67届柏林影展首次设立纪录片奖项,这是一个跨单元的奖项。从主竞赛单元的《博伊斯》到德国透镜单元的《铁头》等16部形色各异的影片参与了这个奖项的角逐。然而在新技术和新观点如万涛波澜一样的今天,纪录和虚构始终在殊途同归,两者的缝隙愈发紧闭。与其闭着眼睛默念伪纪录片归于虚构,虚拟式纪录片归于记录;悉心研读两者的跨层之上的跨层,跨界之上又再次跨界;不如放下自己对现实的奴役,将主导权交还于真实,哪怕就那么一次。
*本文配图均转自柏林电影节官方网站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爱乐之城(2)|金刚狼3|Elmarlamar|好极了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