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娃刷分级读物,大娃小娃不能一个套路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1-09-15

文 | 黛西


太长不看版:
1) 再“零基础”的分级读物,也不应该作为小娃的第一套(或前几套)英文启蒙书来用。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尽量选择互动性强的机关书、充满童趣的原版绘本、富有韵律的英文童谣书等,激发小娃对英文阅读的兴趣
2)在此基础上,2岁开始,在继续共读原版绘本的同时,可以加入分级读物,利用它逐级进阶和大量重复的特点,让娃由简到难接触高频词,培养音素意识,积累听说词汇,为之后的拼读和自主阅读打基础。
3)4岁之后,再根据自家娃的英文听说基础和家庭情况,考虑学习自然拼读(但不是必修课),进阶自主阅读。


吐血完整版:

我在粉丝互夸群潜水,发现只要讨论到英语分级读物,基本上跑不掉一个质疑两个拷问

一个质疑:

分级读物论画风比不上经典绘本,论趣味性不如互动机关书,论知识性不如幼儿百科,为什么那么多妈妈成套成套搬回家?

姐妹们,拿任何一套分级读物跟经典绘本比画风、跟互动书比好玩儿、跟百科书比开眼界,就如同拿相声跟歌剧比高雅、让周杰伦跟蔡徐坤比胶原蛋白、让外科医生跟厨子比切豆腐丝儿一样:

根本没有可比性。
尽管优秀的分级读物会兼顾画风、趣味性、知识性,但分级读物的最大优势肯定不在这些上面,也不应该在这些上面。
它们有普通读物不具备的强项:体系完整,循序渐进,大量重复
当然了,不是每一套分级读物都能配得上这12个字和2个逗号。
一些分级读物虽然名声不小,但每阶的量不够大,虚构/非虚构比例不均衡,无法自成体系——这类分级读物不是不能入,是无法作为主线来刷,只能作为其它分级读物的补充。
所以,第一套选择体系完整的分级读物,我认为这是基本原则。
红火箭,牛津树,大猫,raz等主流分级读物都做到了上面12个字,大可放心抄作业。

两个迷惑1/2:

红火箭,牛津树,大猫,raz,各测评文说什么的都有,到底哪个好?

xxx和xxx里如果只能二选一,应该买哪套?


上面提及的分级读物,应该买哪套,或问哪个比哪个好,真的没有定论。

这些主流分级读物之所以可以独霸一方,成为“主流”,足以说明它们都不是吃素的,各有各的两把刷子,没有绝对的好坏
有句话昨天我在团文里就提到过,但我觉得你应该跳行没看,所以今天再说一下我的立场:
不管哪套,只要你能跟娃坚持读,效果都不会差哪去,也不用太纠结,关键是你得先读起来。
这些主流分级里,红火箭是我认为最适合作第一套的读物,昨天也图文并茂啰嗦了理由,不再重复,再多说你们该说我夹带私货了。

两个迷惑2/2:

分级读物适合多大的孩子?我娃2/3/4/5/6岁了,应该买哪一阶?


这是今天想聊的重点,我尽量克制自己不超过2000字。

首先,分级读物不能按照年龄一刀切
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学龄前孩子来说,所谓的“官方建议年龄段”,参考价值并不高,跟没建议一样。
原因很简单,孩子的英语水平,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
你可能听说过,英美国家孩子4岁开始学习自然拼读,随后用分级读物进行自主阅读进阶。
但是,我们不能参考他们。
他们之所以可以“一刀切”,是因为他们的英语听说,就跟我们娃的中文一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达到一个相当了得的水平,并且差距不会特别大。
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天天听爹妈和叔叔婶婶们用英语唠嗑,一边过着日子,一边就积累了大量的听说词汇。
于是,当他们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指着单词念出声,就能立刻跟大脑中的听说词汇挂上钩,从而理解这个单词的意义。
但我们非英语母语的孩子呢?
就算你的家庭英语启蒙再早,线上线下鸡娃课报了一堆,也没法像英美孩子那样,吃着火锅嗑着瓜子(这是个比喻),一不留神就把听说词汇库给填满了。
所以,我们这条路怎么走?
你可能要说,所以我们要静待花开,英美孩子4岁开始,我们底子弱,晚两年还不行吗?
坦白地说,之前我也这么以为。
但是,近半年我研究分级阅读后,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认为,非英语母语的孩子,应该比英美孩子更早接触分级读物。
看到这你可能要跳起来了,黛西,你是被德国疫情吓出毛病了,还是鸡娃鸡得失心疯了?
别急,从写公号第一天我就主张别总想着怎么让娃跑得早跑得快,只有跑得稳了,才能跑得远
直到今天,这个观点从未改变。
我的规划是2岁+开始读分级,也是这么带娃实践的,并且越实践越觉得,这条路走得是对的。
但是!
我说的2岁读分级,并不是让娃指着字母跟着念,也不是让娃零基础学自然拼读,更不是让娃在自主阅读的路上疯狂抢跑。

先把时间线往前推一点。

2岁之前,我不会建议你给娃读分级读物,任何分级读物,都不应该作为小娃的第一套英文启蒙书来用。

小娃的第一套(或前几套)英文启蒙书,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进阶上,也不用考虑什么高不高频词,更不需要操心虚构非虚构那些破事,而是应该通过互动性强的机关书、充满童趣的原版绘本、富有韵律的英文童谣书等等,激发小娃对英文阅读的兴趣
阅读本是一件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别闭着眼油门一踩,跑错了方向,把它变成一场痛苦的拉锯。
在此基础上,2岁开始,就可以在继续共读原版绘本的同时,加入分级读物,方式依旧是,也只能是:亲子共读。
这一步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分级读物的12字优势,有意识让娃们接触高频词,培养音素意识,积累大量听说词汇,为之后的拼读学习打牢基础。
你可能要说,积累听说词汇,我用原版绘本不行吗?干嘛非要用分级读物?
这就不得不详细聊一聊分级读物的12字优势了。
首先,分级读物可能也没有经典绘本的画风美,没有翻翻拉拉机关书那么有好玩,没有百科书那么知识全面,但它们循序渐进的特点,可以让娃由简入难积累高频词,逐级爬坡。
当孩子们后期学习了拼读,再用同样的读物进行自主阅读,会更加得心应手。
因为读物中出现的单词,都是你曾经苦哈哈地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帮ta们积累过的听说词汇。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英美孩子是不需要这一步的,他们的生活就是一本活的高频词大全。
非英语母语的孩子没有这条件,只能把功夫下在分级读物上。
其次,分级读物的另一大特点是大量重复,重复到让读惯了经典绘本的人会怀疑人生。
相同句式在同一册不断重复重复重复,高频词在同一阶反复反复反复出现,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娃打牢基础。
举个例子,红火箭第一阶“字母探险家”,每册只攻一个字母或组合,每个字母拓展8个单词。
用30册把这件事搞定,这还不算完,又在下一阶的“预备级别”中,再次重复这些字母会在哪些单词中会出现,拓展300+个单词。
这种大量重复的学习方式,是一般绘本阅读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分级阅读的第三大特点:体系完整
就算你再会挑绘本,也很难做到把所有绘本按照难度排个队,做成一个由简入难的隐形进阶系统。
你可能说,这有啥难的啊?我随口就能说出哪些绘本适合低幼,哪些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首先,这不够;
其次,还真别太过自信。
不少人觉得,《好饿的毛毛虫》是低幼到不能再低幼,弱鸡到不能再弱鸡的英文经典绘本,很多娃的英文共读都是从它开始的。

但如果你查一下它的蓝思和Guided Reading Level(GRL)呢?

*蓝思和GRL都是权威阅读分级标准,用于测评一本英文书的阅读难度。

先来看一下蓝思:AD460L

再来看一下GRL:J

什么意思呢?到底是简单还是太简单?
我来给大家个参照物。
下面这个调色板一样的神图,最右列是蓝思,右数第三列是GRL,分别对应红火箭的15个级别,自上而下,由简入难。
现在一起仔细看下,《好饿的毛毛虫》(蓝思:AD460L,GRL: J),难度到底属于哪个档次?
蓝思说是流畅阶2,GRL说是流畅阶3。
哇塞,《好饿的毛毛虫》的阅读难度,竟然相当于分级阅读的中级+档,意不意外?!
当然,这个标准是针对自主阅读来说的,给低幼亲子共读《好饿的毛毛虫》完全没毛病,我双手赞成。
我只是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作为非理性人,我们对绘本难度的“感觉”拿捏得有多么不准,认知偏差可以有多可怕。
所以,非得倚仗体系完整的分级读物,才能弥补我们的非理性。
说到最后,虽说读分级的年龄不能一刀切,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4岁前不要着急上火鸡自然拼读和自主阅读,千万别被那些“零基础学自然拼读”的广告忽悠瘸了


以上是我作为普通妈妈的个人规划和心得,谈不上建议和指导。
我不是英语教育专业人士,请带着批判的眼镜根据自家情况有选择地接受。
码完这篇文章,我自己读了三遍后,鼠标滚到开头,默默写下了“太长不看版”。
可见我越来越有自知之明了。




黛西的小纸条德国已经确诊3万+了,而我还在写干货,因为只有学习能让我平静... ...
昨天开团才发现,原来公号有这么多小月龄娃妈。除了写更多干货给小娃妈,我来给大家再送点礼吧!德国Eichhorn的木制轨道小车,饼饼幼儿园也有,还不止一套。小月龄娃可以观察追视,一两岁娃可以自己尝试放小车,非常适合小娃,这次就它了。

抽奖规则:

1.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附一句推荐语;

2. 集齐8个赞(这个门槛超低了),截图后发到公号后台;

3. 我会在周日选出3位姐妹,分别送你们娃一套轨道小车。真是一言不合就送礼,看来黛西的文章不能只看标题。PS:在我这里撸了红火箭的小伙伴,请关注今天的二条推送,入群接受自鸡。安了。黛西


   

 正在团

▼ 团 | 我家的英文启蒙爬坡路,这套分级读物立大功

 近期精选

“磨耳朵”没这个前提,耳朵磨穿了也白搭
所以,点读笔是特供中国家长的智商税吗?
德国幼儿园老师透露给我一个秘密,人设3秒崩塌
我原创的12个水彩画游戏,看完都不想出门了哎
乐高玩法 | 一篇点醒所有在家闲疯的有娃家庭

 精选里的精选



(点击词卡查看文章)
德式育儿  不比较 | 不教礼貌 | 无聊自 | 不夸聪明 | 随娃便 | 身教为先 | 不教123abc | 大不让小 | 10大受欢迎玩具 玩具选择  乐高 | 桌游入门 | 桌游鸡娃 | 
口欲期
玩具
 | 磁力玩具 | 选玩具原则 开放式玩具 | 娃娃 | 男孩玩娃娃 绘本共读  共读技巧 | 童话三观收纳整理  绘本收纳 | 玩具收纳 | 照片整理儿童心理  
行为界限
 | 
接纳感受
 | 
欺负人
 | 
仪式感
 | 
贴标签
 | 
积极倾听
STEM启蒙  
数学启蒙清单
 | 
德国科学馆
 | 德国数学角语言启蒙  点读笔 | “磨耳朵” | 中式发音 | 语言里程碑养育小事  湿疹斗争史 | 智商税除菌皂 | 高热惊厥 | 辅食工具种草 | 辅食工具拔草 | 哄睡 | 吃饭 | w坐
理念解读  皮克勒理念 | 蒙氏幼儿园
择园入园  
考察园
 | 
考察老师
 | 
入园适应
 | 
入园年龄
 | 
与老师沟通
 | 
娃被欺负
自我成长  
书单
 
自我投资
 | 
效能管理
 | 
自鸡app(上)
 | 
自鸡app (下) 
拖延症

亲子游戏  乐高合集 | 
探索篮子
 | 
感官游戏
 | 
口欲期游戏
我的故事  倒霉孕产往事 | 倒霉生娃往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