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女教授跳槽普林斯顿:是人才流失,还是人才流动

2017-05-10 战略与政策论坛

这几天,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终身讲席教授,引起了广泛关注。颜宁本人表示,“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清华大学也说,“这有助于将中国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清华的学术风格传播到国际学术舞台上”。

用颜宁的话说,这“明明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但就在消息出来这几天,网上舆情开始出现分化。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人才流失,还有人把颜宁受聘普林斯顿与申请自然基金课题失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为此格外激动,觉得这是国内大学赶上世界一流的一个标志。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清华的回应称,“世界一流大学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有较高认可”,这话有它的道理。颜宁本人从清华到普林斯顿,从普林斯顿回清华,又从清华到普林斯顿,这样的来来往往,本身就可以视为我国高等教育螺旋式上升的一个注脚。如果国内的学术水平真的那么不行,恐怕就算清华能花大价钱把颜宁从普林斯顿请回来,十年之后,她那份学术天赋估计也早就被废掉了,哪里还有被请回去的机会?

在现阶段,世界确实还不是平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虹吸效应,依然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这样的位势差,也不会永远不变。如果说当年姚期智、杨振宁、陈十一、施一公的归国确实需要很强的爱国精神支撑,那么今天,很多优秀海归的回国工作,已经不只是情感的考量,同样也经得起现实损益平衡的考验。当众多国外科学家开始羡慕中国的实验室拥有比他们更好的研究条件,当越来越多像中国科大的段路明,清华大学的祁晓亮、郑思齐等等国内培养的人才,同样有资格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讲席教授的称号,我们对“人才流失”的看法恐怕需要逐渐被“人才流动”所取代。即便从最为功利的视角来看,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谁知道颜宁将来不会把更多先进的研究成果带回中国?

当然,“越来越多”还不是“很多很多”,无论是归国的顶尖高手,还是像颜宁这样被世界一流大学聘任为终身讲席教授的国内人才,目前还属于凤毛麟角。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体制机制和科研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还比较严重。这些年来,从国产大飞机试飞,到量子计算机突破,从迈入空间站时代,到高铁订单遍布全球,中国科技创新确实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坚定中国创新自信的底气所在。但自信不是自大,为此膨胀那不是聪明而是犯傻

可以说,颜宁事件的舆情就像一个多棱镜,映照出人们对中国科技略显极端的认识和心态。那种说起毛病就气不打一处来,说起进步就忘记自己今天晚上吃几两干饭的做法,都谈不上是成熟和理性的。而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对类似的想法也应该抱有一定的宽容,现实所限,我们也的的确确还没发展到那种心平气和、宠辱两忘的程度。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素质,构成了中国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环境。假如到某一天,颜宁和那些跟她一样优秀的人才,能够静悄悄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自由往返,“不带走一丝云彩”,那才是我们真正成为科技强国的时候

来源:中国网,2017-05-09。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3.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基础性任务

4.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5.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

6.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

7.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

8.吴晓莉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

9.创客们的最新灵感缪斯是什么?

10.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11.走向全面创新时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6.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

17.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

18.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

19.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

20.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了啥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解读

22.中国创新成就与未来五年部署

23.有些人可能会被历史淹没,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

24.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25.@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26.“互联网+”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腾飞

27.我们的伯乐和千里马在哪?

28.科研领域权力寻租亟待破除

29.诺奖和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因车祸去世

30.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

31.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

32.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

33.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

34.刘鹤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

35.以全球史视野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36.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

37.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

38.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

39.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

40.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41.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42.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43.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

44.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45.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航天事业发展再创辉煌

46.特朗普当选背后的技术因素

47.国之重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二艘航母下水!!!

48.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

49.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

50.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51.“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

52.引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

53.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54.重新唤起中国孩子的科学梦想

55.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56.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57.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科学思维

58.雄安新区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59.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

60.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

61.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62.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6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64.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65.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