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2017-04-13 万劲波 战略与政策论坛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万劲波

《学习时报》2017年3月1日 第3版 科技前沿


    为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旨在打造政策与发展理念相通、贸易与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资金链与创新链融通、人员交流顺通、民心相通的创新共同体,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内涵和新动力。


创新共同体建设在战略上打开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

互利共赢、开放合作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准则;而科技因素已成为外交关系的基础性、先导性因素。作为带动全球增长的最大动力,中国已经明确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在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勘探开发、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减灾防灾、新能源、信息、新材料、智能交通、空间与航空航天、生命科学与健康、海洋与渔业、现代农业等广泛的领域都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加上人才、资金、市场等综合性优势,完全有条件和能力为周边和沿线国家的发展贡献积极的创新驱动力。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面临诸多转型升级挑战和复杂性社会矛盾,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迫切。资金援助等传统外交方式已满足不了国际合作的现实及长远需要。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和安全问题,还是深化投资贸易合作,科技外交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科技服务外交、外交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合作改善国家关系、科技助力解决区域和全球性挑战等内容。民间科技交流和政府间科技合作成为增进战略互信、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创新共同体建设不仅助力中国“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周边和沿线国家的亲和力与国际影响力。中国在深化与美、日、欧、俄等世界科技强国合作的同时,正在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了科技外交新形态,提高了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拓展了更大发展空间。


创新共同体建设在目标上描绘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愿景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提高基础设施和创新发展水平的内在需要。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速低缓、复苏乏力的挑战,中国作为2016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作出重要贡献。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同样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先导、支撑和引领作用。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都有特色优势学科、优势产业和人才,彼此加深认识才能因地制宜地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和多元合作平台,平等开展科技经济合作和文化教育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政策手段、创新增长方式,在创新中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强调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将为全球合作治理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以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为创新共同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的建设,将推动各国发展道路研究的交流互鉴,促进教育、科学、文化、智库等领域合作。中国在拓宽和加深南南合作的同时深化发展南北合作,将为从容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革调整提供广泛、稳定、可靠的战略支点,为未来十几年和更长远的发展拓展新的战略空间,将创造新一轮繁荣发展的长周期。


创新共同体建设在行动上明确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新任务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国家多、范围广、领域宽、周期长,配套措施和行动计划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科技支撑引领相对薄弱。随着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创新共同体建设将成为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互联互通,需要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的支持。加强联合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优势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支撑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共建特色创新园区,有利于聚焦共性技术,强化合作研究,促进开放和协同创新,鼓励创新创业。共同制定国际科技合作规则,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促进创新资源开放流动,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多领域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

国际科技合作是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和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国际创新品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技术保障。一方面要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由传统产业“优势产能”合作向科技创新“新产能”合作转变,助力特色产品、民族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走出去;一方面要整合力量扎实推进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合作,密切科技、人文、智库交流,让创新发展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促进民心相通,增强战略互信。

不容忽视的是,创新共同体建设也面临自然、资源环境、人文、政治与法律等诸多挑战。企业和研发机构要强化“走出去”能力建设,对合作对象环境安全与健康、资源能源可持续性、交通与信息、生态脆弱性和复杂性、人文与法律等基础状况要有科学的认知。政府要科学评估合作对象的投资环境、发展潜力和合作需求,对挑战和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和预测预警,确保安全保障与经济科技合作同步发展;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科技、经济、外交、安全、教育、文化等部门统筹协调,一国一策,确保周边和沿线国家自主自愿参加创新共同体建设;基于现实和长远的共同利益构建双边、多边创新伙伴关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国际科技合作,携手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共同应对粮食、能源与区域安全、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卫生等区域性、全球性复杂挑战与风险,共同分享创新发展带来的利益。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来源:《学习时报》2017年03月01日 第A3版:科技前沿,科技版和作者授权刊载。


附录一: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特稿:世界眼中的中国亮点

  新华社记者

  过去一年,世界格局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欧美国家民粹主义抬头,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重重困难,恐怖主义威胁难以根除,暴力袭击频发……

  环顾全球,中国在跌宕起伏的世界大潮中不仅保持总体稳定,而且各方面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上表现亮眼的国家之一。

  中国成就赢得赞叹

  过去一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接受采访的专家们关注最多的有四大成就。

  ——成就一:经济稳定增长

  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6.7%。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讲师盖里雄·伊基亚拉说,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外部需求持续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形势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实属不易。

  “中国6.7%的经济增长率在重要经济体中占据首位,”韩国科学技术院客座教授金柱勋指出,中国经济脱离过去的高速增长期,正面临新常态增长期。因此,6.7%的增长率大体上是合理、良好的水平。

  去年,巴西经济和政局出现动荡。这让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毛里西奥·桑托罗对中国取得的成绩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在2016年最大的成就是保持自己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成就二:民生加速改善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改善民生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伊基亚拉指出,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中国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没有减弱,就业形势向好,教育、医疗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马丁·恩古鲁注意到,中国去年又实现了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他说,中国在脱贫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成就三:反腐继续推进

  中国共产党大力反腐取得初步成效,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2016年,纪检机关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比2015年接到的此类举报下降17.5%,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

  越南外交学院外交政策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越泰说,反腐取得积极进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层坚定的反腐决心。

  ——成就四: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专家认为,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泰国暹罗智库首席执行官洪风指出,2016年的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进取,更加自信,更加成熟。外交全方位推进,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更加稳定。

  桑托罗注意到,去年9月中国在杭州举行了二十国集团峰会。他认为,这次会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伊基亚拉指出,人民币去年10月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大大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既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远见卓识。

  中国优势广获认同

  面对国际形势的诸多不利局面,中国的发展缘何步履稳健?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有不少独特优势。

  ——优势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的制度优势。

  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曼多·阿苏亚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领导力和高效的决策力。

  ——优势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中国展示出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令海外专家印象深刻。

  阿苏亚说,通过发展自主技术和品牌,中国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古巴中国问题专家鲁本·萨多亚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己探索前进道路而不照搬任何其他模式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采纳新的理念、思想和政治策略,并将此作为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的方式,因而能不断超越过去的成功。”

  ——优势三:追求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球化时代,自我孤立或损人利己,都无法实现长远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中国在这方面展示出的诚意赢得专家赞赏。

  埃及中埃商会主席、经济学家迪亚·菲基指出,中国在国际上秉持对外开放的立场,积极推动协同合作,“世界各国应向中国学习”。

  伊基亚拉说,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时,注重将本国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更不以损害他国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

  中国前景备受关注

  当下,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多方面挑战。专家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并期待中国取得更大发展,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期待一:加强对内改革,促进经济转型

  海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金融风险、地方债务等内部问题,以及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贸易、汇率等方面的外部压力。但他们相信,中国通过改革,完全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一步发展。

  肯尼亚内罗毕美国国际大学教授马查里亚·穆内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中国可以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从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转换,而来自外部的压力可以刺激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在中长期给中国带来好处。

  ——期待二:扩大对外开放,引领共同繁荣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仅给中国带来压力,也严重威胁全球化进程。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从全球化的引领者转向保护主义的鼓吹者时,海外专家认为中国可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印尼《印华日报》总编辑李卓辉说,中国应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增强国际社会对全球未来发展的信心。

  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杰利亚金十分看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说,“一带一路”建设将帮助中国克服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困难,还能推动亚欧地区经济的综合性变革,并将对欧洲产生积极影响。

  金柱勋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为中国带来利益,也会对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总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将为世界经济整体的需求增长作出贡献。(执笔记者:刘赞;参与记者:马桂花、倪瑞捷、赵焱、金正、郑凯伦、栾海、林文馨、梁辉、乐艳娜、陶军、韩冰)


附录二:


一带一路”的机遇与关键节点研讨会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的机遇与关键节点研讨会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的定位:基于合作视角的策略分析》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高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出席会议。

建构一种合作的新国际秩序

报告与评论环节由教育部长江学者、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主持。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介绍了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认为:为了有助于在“一带一路”框架中实现良好的跨国治理,适当稳步选择出一些重要节点国家极为必要。重要节点国家是指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辐射与影响能力的国家。

报告提出了选择“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的主要原则:(1)战略位置;(2)经济实力;(3)文化影响力;(4)互利合作;(5)风险规避。节点国家自身必须能够承担起“节点”的重任,即它们均应当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与较好的“区域影响力”;同时,各个节点国家表现出侧重点不同的“差异性”特征,具体的节点功能则应视具体情况而权变。

在当前阶段,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以促进国际合作为最终导向。第二,重申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第三,坚持建构“多赢”的网络结构,告别零和博弈的竞争状态。第四,注重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市场层面多维度合作。第五,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报告提出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工程方法,确立合作、安全、和平理念,加强开放,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为全球治理开辟新的途径。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柳亦博介绍了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指出选择重要节点国家基于共赢、自愿、和平、开放、包容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差异性互补,保证“一带一路”系统稳定性和系统的可持续性,考虑地缘政治上的因素,文化传统、以及跟中国的外交关系等因素。主要有几个理据:第一,基于地缘的共同体,区域合作的开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缘性的因素,走向全球化,打破中心——边缘结构,消除不平等的现象;第二,着眼于经济发展,合作共赢;第三,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包括文明秩序、不同的文化,两国以及超大国共同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第四,外交方面由多边互惠到超国家共同体;第五,无法回避的“风险”,多因多果,要提前预判风险,通过一些指标来评估。还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经济共同体、恐怖主义的威胁、目标国政府的能力、文化问题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认为,报告把“一带一路”放在一种全球产业循环体系中研究,充分显示了学理性、充分性,反映了开放、包容、互惠的理念。他认为,节点国家处于枢纽的位置,它具有辐射面广的效应、引领和带领的效应,应从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定位,还要更多关注海上丝绸之路。

原驻澳大利亚公使衔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李忠尚教授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合作,大的国家和小的国家要合作,富的国家和穷的国家要合作,亚洲国家、欧洲国家、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都要合作,这样才能够促进全球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国际意识非常重要;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智库搞决策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提出,“一带一路”是长远的战略格局,研究沿线国家一些关键的节点意义非常重要。他把“一带一路”称之为21世纪新的长征,认为“根据地”建在哪里、怎么建,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思考,要充分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指标;“一带一路”建设是长远的、动态的,要从长远的视角、更动态地进行分析。

找准关键节点,推进国际合作

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了会议讨论环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木才把“一带一路”国家概括为:人口真多、经济真穷、地域真大、国情真杂、社会真乱;研究节点国家要作为一种客观比较中立的第三方进行分析;风险评估非常有价值,除了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公共卫生风险和国际冲突风险,还有文化风险。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君臣认为,选择“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很有意义,评估指标体系还需要再完善,要考虑区域和全球体系等问题。

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景源指出,“一带一路”涉及国际跨越治理的问题,把技术经验资金推广出去,要互惠互利,体现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智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历史、文化、民族问题等要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谢士强指出,“一带一路”主要特征就是互联互通,表现为未定利益下的合作共享;整个导向上合作是方式,要把彼此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一处副处长温灏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国家和辐射国家的概念;提出在国家的筛选和评估角度外增加战略对接,在合作协议中以战略对接的角度引导“一带一路”的理念。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社会发展与创新研究室主任邓智华提出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和重要国别、包括重点领域的专题研究,强调国际合作,加强智库建设,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推向更加公平、合理、高效。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林新奇认为,对“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是比较新的内容,包括目标体系、路径选择、资源配置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发展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课题非常值得研究。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耀军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话语权、改善国际形象、调动全球的资源是很重要的平台,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与会代表认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及其合作策略十分必要,要把握空间节点,注意时间节点,发挥关键节点的枢纽、联通、引领、辐射等作用,寻找机遇,规避风险,加强合作,共同奏响“一带一路”这部划时代的交响乐。

(执笔:王东胜、崔树芝)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专论]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2.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正式揭牌

4.中科院组建事业法人机构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5.李静海院长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年会

6.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7.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学者应邀在第16届国际熊彼特学会会议做主旨报告

8.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9.优化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附:智库观点50篇】

10.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

11.“比排名更重要的,是智库本身”

12.以天下观天下——全球顶尖智库研究方向与趋势

13.潘教峰专访:从智库研究理论到科技智库建设

14.傅莹:国际战略智库期待“转型革命”

15.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16.总书记对智库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

17.张晓强: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高度专业化和机制创新

18.傅莹谈中国新型智库建设

19.智库建设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要?

20.傅莹:智库发展大有空间潜力

21.中国智库的时代责任

22.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2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24.NSTC发布《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

25.中国科学技术“国家智库”的十个“首次”

26.民进中央和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创新型国家建设专题务虚会"

27.国家使命  智库担当

28.建设有影响力的国家科学思想库

29.美军智囊启示录

30.成思危论智库建设和金融改革

31.李稻葵: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大风险

32.习奥会迎来中美智库合作的春天

33.院士关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挥智库作用,促进科技决策

34.新型智库建设可以从阿里巴巴那里学到什么

35.上海的大学智库应该怎样建设

36.李稻葵:变革的竞争

37.世界著名智库军事战略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8.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39.[专论]服务国家宏观决策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40.城市咨询专家李忠:知识分子有责任帮助公众辨别真相

41.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42.本.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43.国科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附"未来科技大讲堂"第一期公开课)

44.《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京发布

45.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46.2015年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聚焦9大战略领域之观察

47.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

48.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

4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50.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51.《科学》杂志:特朗普与科学之十大疑问

52.日本智库评价中国经济形势和科研实力

53.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54.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55.国家最高科技智库呼之欲出

56.发挥科技战略情报在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57.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58.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59.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思想新实践

60.【专论】智库属性与范畴界定

61.“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专题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召开

62.[专论]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与智库建设科学应对的探讨

63.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调研战略咨询院

64.“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专题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召开

65.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重大咨询项目研究进展交流研讨会

66.共享创新发展:第一届"中英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牛津大学举行

6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6年年会召开

68.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69.中美未来的科研潜在贡献度和潜在引领度分析

70.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四

71.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召开2017年度职工大会

72.习近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

73.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74.最新各国GDP排名和31个省份GDP排名

75.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76.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77.制造强国 创新先行

78.刘卫东: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7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80.权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8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全文)

8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83.“一带一路”沿线货物贸易10年有望翻番

84.“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

85.“一带一路”的核心并非交通设施

86.《习近平时代》(十九):“一带一路” 大谋略与大智慧

87.习近平: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88.开拓中巴经贸合作的新空间

89.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90.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开幕 10位大陆学者当选院士

91.TPP的前景将由下届美国总统和国会决定

9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93.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94.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英文)

95.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研判专家研讨会

96.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的8个判断和对智库建设的4点指示

97.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98.谁动了美国科技预算的奶酪

99.完善行政技术领导股权激励政策的思考

100.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101.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102.新型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唱主角”

103.科研评价应放弃“科学管理”的思想

104.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

105.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106.刘伟平调研中科院战略咨询院

107.女科学家:困境与解决

108.11个自贸区, 你能得到这些大实惠!

109.徐匡迪:设立雄安新区热点三问

110.白洋淀水环境保护规划已完成 雄安不宜搞摊大饼式连片开发

111.千年大计!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112.河北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附各类新区名单】

113.权威人士和国内外媒体看雄安新区【珍藏版一】

114.权威人士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珍藏版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