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科学家:困境与解决

2017-04-07 秦佩恒 赵兰香等 战略与政策论坛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科学向未来】

    今天,走进科研领域的女性越来越多。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女研究生毕业人数由17万增长到28.3万,占研究生毕业总数的比重由45.7%快速提升至51.4%;其中,博士毕业生中女性数量由1.75万人增长至2.26万人,所占比重由35.9%上升至42%。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导师反映,愿意继续深造的男生越来越少,即便是在理工科,女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我国在法规政策层面确立了“性别平等”理念,相关部委、机构出台了许多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由于性别问题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我国科技界女性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仍一直存在——随着科技人才梯度上升,女性占比迅速减少。截至2015年,中国科学院女院士共56人,占院士总数的4.91%。1至12批“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74人,其中女性418位,占比仅为6.9%。这说明女性在科技领域的职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障碍,科技领域的性别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女科学家在事业和家庭方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如何让女科学家事业、家庭兼顾?

决策层面:需要打消“性别盲视”

    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女性申请青年基金年龄由不满35岁放宽到40岁”,“女性优秀青年基金申请年龄限制比男性延后2年”,这是考虑到女性生育期这一特殊情况之后做出的政策调整。

    解读:在决策层面,更多重大科技政策决策需要打消“性别盲视”。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政策内容中对男女规定、待遇和要求都一样,不体现性别差异就是“性别平等”,这实际上是一种“性别盲视”。而“性别盲视”是我国科技政策决策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的性别平等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更深入地考虑到性别结构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同性别人群对政策的适应性,以及针对不同性别人群选择适应的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政策就考虑到了女性生育期的限制,很好地体现了“差异化平等”。但一些重大科技决策、规划、计划、奖励较少涉及“差异化性别平等”内容,相关评价基本不涉及性别的监测、评估。

    政策建议:在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中充分纳入性别维度。要解决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性别盲视”,必须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治理体系中充分纳入性别视角,关注性别结构对创新发展的影响。一是在科技政策法规和治理层面进一步突出“性别平等”的理念,在相关战略决策、规划、计划及科技奖励实施过程中纳入性别维度,保障女性在高等教育、科研职位和科研资金等方面享有真正的平等权利,消除女性职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隐性障碍;二是建立性别监测、统计和评价系统,在政策评估中纳入性别平衡的统计分析指标。

执行层面:构建长周期、系统性的支持措施

    案例:李女士在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等她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时发现,她已经落后大家一截,无论是职务晋升还是职称晋升,她在竞争中都处于劣势。如今好不容易赶上来,二孩政策又实行了,她怕再休一次产假,自己没有精力再追赶一次。二孩,要,还是不要?

    解读:科技女性的职业晋升道路仍像一座存在无数隐蔽障碍的“迷宫”,能够克服重重障碍走上高层的代表少之甚少。科技领域女性高层代表明显“缺席”,除了科研人员个体选择偏好、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差异及固有的性别偏见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女性科研人员肩负事业发展和家庭责任“双重角色”,而男性科研人员则可以专注于科研工作。在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背景下,女性在生育和抚育子女方面将承受更多压力,进而给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女性从事科技事业所遇到的特殊问题,需要构建长周期的系统性支持措施,为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策建议:鼓励机构层面实施系统化的支持措施。建议将政策支持的重点转向机构层面(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型企业)。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出台系统化支持措施。在机构层面设立性别平等委员会,从招聘、评价、晋升、任期政策到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提供系统化的支持措施。通过机构层面的改革,调动更多的力量营造包容性的文化氛围,进而调动整个社会范围女性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实践层面:急需有效的、专门的政策工具

    案例:2011年11月,科技部、全国妇联印发了《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鼓励女性从事科研工作,以及女性科研人员在孕哺期等特殊时期承担科研项目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比如提出对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等要实行科学合理的岗位管理、聘期评价和绩效考核办法;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要对生育后5年内的优秀女性科技人才从事科研活动提供稳定支持等意见。但这一意见在执行中,却因为没有相关具体细则,遇到不少阻碍。

    解读:在具体实践层面我国缺少有效的、专门的政策工具。从国外经验来看,专门支持计划和项目是落实相关支持政策的有效手段。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提升女性参与和发展学术事业能力计划”(ADVANCE计划);英国的雅典娜计划(ATHENA)在促进英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女性科技人员的职业发展、增加科技领域高层中女性数量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韩国教育部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针对不同目标分别设立了专项项目,如对顶尖高校工程专业女生的支持项目、女性教员招募项目、女性进入科学与工程领域项目等。我国的支持政策没有专门的支持计划和专项经费作为支撑,没有明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难以在基层实践层面产生明确的实施效果。

    政策建议:制定专门支持计划和项目。各部委和机构(如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可以设立专项女性人才发展计划或基金项目,保证女性参与科技事业相关支持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为促进女性成为科学家和创新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激励,充分挖掘女性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

(秦佩恒 赵兰香 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给女科学家更多支持

大鹏

  在科研工作中,性别歧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性别偏见和固有成见会给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以至职业生涯造成困扰和负面影响。1995年的一项针对优秀女性科学家的研究中,73%的调查对象反馈说自己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性别歧视。而今天,情况依然没有彻底好转——就在2015年世界科学记者大会期间,英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爵士发表了“女孩很麻烦”的言论。虽然他的说法引发各方的指责和批评,只得被迫辞去在伦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职务,但在社交媒体上,仍然可以看到还有不少人支持他这一说法,认为他不过是“说出了事实”。

  其实,随着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充,女性科研人员不再是次于男性科研人员的“第二类研究人员”,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很多女性科研人员已经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甚至做出了重大的科学研究突破。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在1996年到2010年间,拥有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女性研究者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6万名增加到10.5万名。

  就在日前,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联合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10位在数学、物理、医学等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该颁奖典礼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相信有这些获奖的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珠玉在前”,会鼓励更多的女性走上科研工作岗位,为我们的科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因为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

  抛开历史上优秀的女科学家和摘得本次颁奖典礼桂冠的10位女科学家不说,我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女性科研人员,她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激情和梦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辛勤与汗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智力潜能,平衡的性别组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潜能,更好地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让我们的科学研究不断前进,有新的突破。

  相较于男性科研人员来说,女性科研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她们需要处理的关系更复杂一些,比如如何平衡养育子女与职业发展的问题、如何兼顾照顾家庭与事业发展的问题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伟大的女性,才有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创造有利于女性科研人员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制度,给她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让女性科研工作者这个“半边天”更晴朗,让更多有志于投身科研领域的女性“大胆地往前走”。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6日 13版)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治理校园欺凌需提高认识拿出行动

  2. 李克强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 我们对未来的大赌注

  4. 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

  5. 李克强:既要保障教育公平又要提升教育质量

  6. 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

  7.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8.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0.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11. 谁动了美国科技预算的奶酪

  12. 樊春良: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不确定性

  13. 《科学》杂志:特朗普与科学之十大疑问

  14. 王作跃:冷战时期到奥巴马时代美国科技决策咨询研究

  15. 中美未来的科研潜在贡献度和潜在引领度分析

  16.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17. 特朗普接受共和党提名演讲和希拉里接受民主党提名演讲

  18. 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演说(中英文+视频)

  19. 美国科学院发布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评估报告

  20.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21. 美国研讨会报告指出未来信息技术的关键挑战

  22. 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23. 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24. 政府在创新面前不应该只不挡道

  25. 王石:深刻认识中国和美国、日本的差距

  26. NASA持续开展空间开发经济学研究

  27. 美国NIST对商务部提出进一步推动技术转移的改革建议

  28. 2015年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聚焦9大战略领域之观察

  29. 让创业者为这个年代立传——创业创新系列谈之一

  30. 本.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31. 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

  32. 国际发展的变革性创新: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和政策建议

  33.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2016年科学和工程指标

  34. 美德的“工业4.0”

  35. 傅莹:“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有三个支柱

  36. [G20承诺] 从巴黎到杭州 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

  37. 美国科技企业竞相“取悦”中国

  38. 奥巴马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

  39. 奥巴马声称中美网络战“美国想赢就一定能赢”

  40. NSTC发布《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

  41.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42. 中美科技外交的博弈

  43. 奥巴马宣布投资3亿美元推动科技创新

  44.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45. 习近平奥巴马两次致贺信,这个书院不一般

  46. 【珍藏】扎克伯格夫妇捐30亿美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附完整视频】

  47.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48. 兰德公司提出评估科研影响力的综合框架

  49. 王乃彦院士: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

  50. 鲁白:急功近利的评价对科学创新和合作的伤害

  51. 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52. 科研评价应放弃“科学管理”的思想

  53. 李侠:科技评价失灵与科研诚信的恶意透支

  54. 科技驱动文明

  55. 新型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唱主角”

  56. 分类施策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57. 科研评价要自信自立务实管用

  58. 丹麦发布报告总结未来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趋势

  59. 日本智库评价中国经济形势和科研实力

  60.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61.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62. 信息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63. 【专论】筑牢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基础

  64. 科技发展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转型

  65. 【专论】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治理

  66. 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的规律研究

  67.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风险的创新活动

  68.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维度评价

  69. 白春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70. 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

  71.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72. 《习近平时代》(廿四):熟知传统文化的领导人

  73. 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74. 李克强:第三方评估整改结果要向国务院汇报

  75. 李克强总理谈第三方评估报告

  76. 汪洋听取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成果汇报

  77.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78. 法国评估2000-2015年间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

  79. “创新英国组织”评估英国增材制造研究与创新状况

  80. 澳大利亚发布“研究参与评估”试点报告

  81. OECD报告评述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重点

  82. “高精尖”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土壤

  83. 讲好中国故事 必须建构全面透彻有力国际的话语

  84. 【任仲平】未来五年,中国如何处理好“最艰难的工作”

  85. 《自然》提出中国要促进科研与创新需加强科学基础

  86. 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87. 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88. 丘成桐: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滋养

  89. 感恩2016,祝福2017

  90. 【元宵诗词赏析】祝大家元宵快乐!

  91. 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92. 姚檀栋院士: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93. 杨卫: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

  94. 丁仲礼:应对雾霾,源头减排是关键

  95. 丁仲礼: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96. 【专论】雾霾倒逼危机治理

  97.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98.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99. 刘卫东: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100. 津渡:诗三首《穿过沼泽地》

  101. 布鲁金斯学会为特朗普政府提出50项创新政策建议

  102. [专论]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与智库建设科学应对的探讨

  103.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104.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05.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106.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30多处提及创新

  107.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08.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109.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110. 最新各国GDP排名和31个省份GDP排名

  111. 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112. @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113. 国家最高科技智库呼之欲出

  1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115. 潘教峰:加强智库建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6. 潘教峰: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117. 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118. 用文化自信支撑中国科学文化建设

  119.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自信

  120.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121. 习近平: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122. 杨卫: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头支撑

  123.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24. 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125. 材料科学基金项目布局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26.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六大误区

  127. 探访科学家工作室

  128.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129. 万钢:深化创新驱动 增强科技供给

  130.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31.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32. 河北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附各类新区名单】

  133. 千年大计!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134. 权威人士和国内外媒体看雄安新区【珍藏版】

  135. [珍藏版]毛泽东给子女的家书

  136. 35年,一起穿越激情燃烧的岁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