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

2017-04-26 战略与政策论坛

总理为何力推“中国制造2025”

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

  “中国制造2025”将助力中国加强制造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高科技天堂”——美国《福布斯》杂志、西班牙《世界报》等海外媒体日前这样评价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持续引起海外制造业专家和舆论的普遍关注。专家认为,“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迈向创新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福布斯》杂志网站日前刊文说,“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正在推进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中国需要通过创新在全球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蔡源说,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阶段,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正逐渐降低,水、电、土地等生产资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不断攀升,这促使中国制造业必须升级。

  近年来,中国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明显提速,促使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一批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蔡源说,中国有一些产业,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通信、电力装备等已经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以通信产业为例,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纽卡斯尔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熊榆说,中国引进或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技术或创新,在经过中国市场培育后,又催生了创新和变革,进而形成了世界性的影响力。

  目标瞄准新兴产业

  在信息化浪潮下,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与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说,中国企业正开始主导过去30年来一直由韩国和日本制造商引领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电动车的投入,锂离子电池生产至少在未来10年内会是一项重要技术。

  研究机构基准矿业情报总经理西蒙·穆尔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从小型电动自行车到大型纯电动汽车都在快速发展,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正在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据基准矿业情报测算,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将占全球的62%,美国和韩国分别占22%和13%。

  此外,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机器人产业成为新亮点之一。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34.3%。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机器人企业数量超过800家。

  熊榆说,中国同时具备庞大内需和科技实力,推动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制造业革新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

  国家推动长远发展

  “中国制造2025”针对全球传统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产业发展现状,合理制定了逐步提升制造业的方案,使中国在全球各产业的价值链地位全面提升。

  专家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行动,要想确保持续竞争力,还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和不断的科技研发。埃及埃中商业理事会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产业升级不能单纯依靠商业利益驱动,还需要国家从远期规划和财政两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

  为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日前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希望到2025年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高科技天堂”,雄厚的资金投入无疑将使很多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占据优势。

  中德“工业4.0”联盟执委会副主席罗家福说,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类似之处,政府都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中国企业只要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记者 马湛 参与记者 徐海静 孙鸥梦 温希强 乔继红 郑凯伦)

来源:新华社,2017-04-15。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时代》 (一)

  2. 《习近平时代》(二)

  3. 《习近平时代》  (三)

  4. 《习近平时代》 (四)

  5. 《习近平时代》(二十):条条大路通北京

  6. 李克强总理博鳌演讲的七个看点

  7. 习总和中央有关“全面创新”的论述

  8. 总书记对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

  9. 制造强国 创新先行

  10. 总理在工信部和中核电考察时重点讲了什么?

  11. 中国制造: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

  12. 贺俊:智能制造成新产业革命核心

  13.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4.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在京正式成立

  15. 【审时度势】努力从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转变

  16. 万钢:深化创新驱动 增强科技供给

  17.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8.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19. 潘教峰: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20.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1. 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22.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3.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4. 国办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2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

  26.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27.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详解

  2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29.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30. 武汉再次迎来历史性机遇!与京津冀同成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31. 国务院“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政策吹风会文字实录

  32.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

  33.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早谋划早主动

  34. 十大区域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35. 走向全面创新时代

  36. 国务院关于安徽省及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37. 国务院关于上海及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38. 国务院关于广东省及沈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39. 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及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4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41. 重化工企业多布局在沿海沿江和人口密集区

  42.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43. 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

  44. 城市治理还在农耕时代

  45. 加快完善区域及城市防灾减灾治理体系

  46.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47. NASA发布全球雾霾地图

  48.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根除思想体制雾霾

  49. 【专论】雾霾倒逼危机治理

  50. 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51. 丁仲礼:应对雾霾,源头减排是关键

  52. “重典”治污 ——国家修订出台最严格的法律向污染宣战

  53. 建设一个创新友好的社会

  54.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55. 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56. 刘卫东: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5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

  58.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59. 督查组被扣留折射环保执法困境

  60.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61.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62. 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63. 谁动了美国科技预算的奶酪

  64. 防务智库:为富国强军提供智力支撑【附智库观点50篇】

  65. 中国智库的历史、现状与展望【附智库观点50篇】

  66. 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大国强音

  67.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68. 刘伟平调研中科院战略咨询院

  69. 探访科学家工作室

  70.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71. 女科学家:困境与解决

  72. 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73.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74.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75. 完善行政技术领导股权激励政策的思考

  76. 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77. 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78. 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

  79. 新型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唱主角”

  80.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81. 天舟一号为中国航天“加油”

  82.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83. 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在“二传手”

  84. 分类施策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85. “2017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 研讨会在京召开

  86. 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

  87.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研判专家研讨会

  88.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上海组织召开“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专题研讨会

  89. 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90. 优化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附:智库观点50篇】

  91.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92. 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9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94. 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95. 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开幕 10位大陆学者当选院士

  96. TPP的前景将由下届美国总统和国会决定

  97. 探寻东北地区创新转型新路径

  98. 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99. 11个自贸区, 你能得到这些大实惠!

  100. 创新是新区发展根本动力

  101. 国家级新区 25年成果非凡

  102. 高端科技智库与雄安新区的初会

  103. 环境问题是雄安发展最大挑战

  104.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雄安新区举办“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

  105. 徐匡迪:以科技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106. 徐匡迪:设立雄安新区热点三问

  107. 雄安新区,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

  108. 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生死抉择

  109. 白洋淀水环境保护规划已完成 雄安不宜搞摊大饼式连片开发

  110. 千年大计!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111.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112. 雄安新区如何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

  113. “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

  114. 雄安新区:新角色·新空间·新治理·新生活

  115. 河北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附各类新区名单】

  116. 权威人士和国内外媒体看雄安新区【珍藏版一】

  117. 权威人士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珍藏版二】

  118.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119. 习近平向世界发出邀约 开启“一带一路”北京新航程

  120. 举“中国方案” 践大道之行

  121. ”一带一路”建设进入2.0时代

  122. "一带一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定海神针"

  123. “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主义时代

  124. “一带一路”英译更名背后的故事:中国更加包容了

  125. “一带一路”沿线货物贸易10年有望翻番

  126.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

  127. “一带一路”的核心并非交通设施

  128. 《习近平时代》(十九):“一带一路” 大谋略与大智慧

  129.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30. 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131.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32.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133.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134. 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

  13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