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戛纳“导演双周”精选丨《潜行苍茫大地》:隐藏叙事的手法令主题得以升华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感觉有很长时间没看巴尔干题材的电影了,也许经过了90年代和千禧年战火不断的日子,最近十年里巴尔干地区回复到相对的平静期。在我印象中有两部举足轻重的巴尔干电影值得铭记,一部是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在1995年拿下戛纳金棕榈的《地下》,另一部是2001年横空出世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无主之地》。前者是二战时期前南斯拉夫社会的全景图,后者则是描述90年代波黑战争期间发生的“趣事”。进入到21世纪以来,年轻一代的新导演会用怎样的眼光来展现过往的战争历史呢?


相信观众在塞尔维亚导演奥涅金·格拉沃尼奇(Ognjen Glavonić)的处女作中,会找到最合适的答案。这部《潜行苍茫大地》入围前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而在同年的平遥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这部战争题材影片褪去了库斯图里卡式的夸张荒诞色彩,转向朴素的纪实风格——采用公路类型片的形式,记录下一位卡车司机为赚钱,冒险从科索沃运送货物到贝尔格莱德,在短短一天一夜里的见闻。导演放弃常见的上帝全知视角叙事,另辟蹊径地从无辜(知)者的视角描写战争下生灵涂炭的社会环境以及父子两代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尽管故事发生在1999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期间,但是全片基本上既没有炮火连天,也没有血流成河。然而,跨越年代的两场战争(二战时期的保卫战与故事当下的轰炸背景)却在未来主义风格的纪念碑和从天而降的传单这些细节里逐渐浮现。



司机在驾车前往贝尔格莱德的旅途上,遇见一位跟自己儿子同龄的青年人,并结伴一起上路。之后他们遭遇年轻小偷,还偶然碰上一场当地人的婚礼派对。透过刻画这些“不速之客”和貌似“走题”的情节,导演巧妙引出塞尔维亚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以及破败颓废的社会经济:青年人要么前往西欧国家寻找机会,要么留在国内游手好闲小偷小摸。而全片最关键的题眼(车上运载的货物)却被隐藏在公路片这个类型的叙事里,偶尔跳出来(路上遭遇警察查车)而引发出强烈的悬疑味道,牵动着观众的注意力,直至到后半段司机抵达目的地后才揭开骇人的秘密。半路上的警察、目的地语焉不详的官员,以及从货柜里滚出的玻璃球,种种细节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战争期间惨无人道的屠杀事件,而这车“货物”顿时增添了另一层隐喻,父辈一代人为金钱而沦为沉默的帮凶,背负着可怕的历史恶果。


这种鲜见于上一代电影人的隐藏叙事手法证明了作品的当下属性,这似乎也是近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作品中常见的电影语言。影片在最后一幕似乎摆脱了沉重的战争氛围回归到父子关系的描写,实则上却是将历史以及两代人对待战争的迥异态度融入到历史洪流中的个体情感脉络里。打火机核桃树这两个细节将(爷爷、父亲、儿子)三代人以及两场从未正面展现的战争联系起来,司机被偷的打火机和他送给儿子的录音带流露出薪火相传的意味。上一辈人留下的物品(纪念碑、核桃树、打火机)不仅具有纪念和缅怀先辈的意义,同时还具有让后代铭记战争暴行的警世意味。上一代被战争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轮到父亲这一代则是甘愿犯下平庸之恶而沦为国家暴力机器的帮凶,至于年轻一代,早已选择用遗忘和讪笑来面对这些压抑的历史。这种透过细节来反映历史传承的意识展示出这位新导演的深思熟虑,从而使整部作品的主题得以升华。




柏林电影节精选



《希望的另一面》

《逃出安乐窝》  《将来的事》

《37秒》 《蜂鸟》《我离家了,但……》
《身体》《同义词》
《芭芭拉》  《鬼镇事件簿》 《再见 南屏晚钟》
《不要碰我》   《梦鹿情缘》 《超神》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猴子》
《大象席地而坐》



电影作者


皮耶特罗·马切罗 《马丁·伊登》《遗失与美好》《狼的嘴》

萨弗迪兄弟:《原钻》《好时光》《天知道》
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浪潮》《黑夜造访》《克利夏》

乌利胥·柯雷《平顶房》《窗户周一到》《嗜睡症》《我房即世界》

贾法·帕纳西《出租车》《这不是一部电影》《闭幕》《三张面孔》

小克莱伯·门多萨:《巴克劳》《水瓶座》

康捷米尔·巴拉戈夫:《高个儿》《亲密》

昆汀·杜皮约:《鹿皮》《在警局!》《错》、《恶警蛋碎》

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白日焰火》 《夜车》《制服》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212号房间》《喜欢、轻吻、快跑》《浴男》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