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象席地而坐》:自成一格的美学取向与叙事题材保持着高度一致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上周末台湾金马奖在轩然大波中降下帷幕,最佳影片花落已故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而我也有幸在上周亲临金马影展观赏到这部年度期待之作,对影片的主题与表现手法深感震撼。金马奖一向有鼓励后辈新人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压轴大奖的选择上,评审团更有慧眼识珠的开放格局与破格胆识,印象中近年来有好几部导演处女作影片先后摘下份量最重的这项大奖。从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爸妈不在家》意外击败《郊游》和《一代宗师》,到张大磊的《八月》脱颖而出,再到今年胡波这部作品,无不散发着独树一帜的作者风格。我认为这部作品的获奖并非因导演去世而获得同情加分,更主要是导演出乎意料成熟的美学取向与残酷无情的社会批判。


尽管这部并不是黑白片,但灰蒙蒙的画面与光线处理营造出绝望沉沦的气氛,再加上近乎纪录片写实的风格,令影像呈现出粗砺的真实质感,而期间夹杂着不少黑色幽默感的人物塑造,却又令影片的基调不至于太过颓丧。影片之所以长达四个小时的原因无外乎是有四组人物的叙事,导演给予角色充分的表现空间,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四组人物线索齐头并进,不断发生交集,最终归结在同样的命运终点。


跟毕赣相似地,胡波也是钟情于用长镜头来叙事的导演。然而有别于毕赣那种炫技或场面调度的运动长镜头,胡波拍摄的方式较为常规而简单,斯坦尼康镜头始终跟随着角色运动,从家里下楼到街上,或者从教室到走廊再转到教务室,用人物移动的轨迹来塑造压抑的空间感。中近景甚至特写占据绝大篇幅,令观众有一种跟随着角色共同经历的沉浸感。尽管整部影片的叙事时间只发生在一天之内,但时间这个重要的元素却在导演的风格化处理下显得暧昧不清。在很多场景里都是让观众凝视着角色的面目表情,难以觉察到叙事中时间的流逝感。这也跟光线处理有关,大部分室内场景都处于阴暗之中,看不清人物的细致表情却透过对白感觉到情绪变化。


这种自成一格的美学取向与这个叙事题材保持着高度一致,阴郁压抑的末日氛围感与人物角色的命运始终如影随形。在隧道里男女二人对话的一幕,以及学生与小混混最后在车站的对峙段落,都充分显示出导演对环境与人物关系的美学思考。这种较为极端的作者风格无疑让我联想到葡萄牙导演Pedro Costa著名的方泰尼亚三部曲,同样是围绕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命运都被挤压喜欢阴暗的角落,仿佛连阳光也无法照亮他们的身体,终将走向被社会所遗忘的结局。


校园霸凌、师生恋、叛逆少年、退休养老等等这些在叙事中最表面的社会问题彼此纠缠而愈发无解,而这些背后更隐藏着令人绝望的社会大环境:空气污染、经济衰败、权力腐朽,乃至道德与人性的沦丧。所有的角色始终用一种宣泄而自毁的方式来对抗命运,而导演透过戏剧化的情节赤裸裸地将残酷的现实逐一暴露出来,令故事逐渐滑向沮丧无望的深渊。幸好地不时夹杂着黑色幽默意味的对白与人物刻画,令环境气氛不至于沉沦到底。胡波为他的人物设计出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这个提纲挈领的意象给予角色一丝逃离现实的假想希望,而事实上大象对应的恰恰就是他们自身。与其说结尾是回光返照,倒不如说是聊以自慰的心理暗示,实质上却依然无法改变一切。




近期热门影评

《野梨树》:父子情叙事巧妙结合土耳其社会现象分析

《你好,之华》:不成功的本土化改编

《地球最后的夜晚》:延续导演的魔幻文艺色彩与作者风范

《幸福城市》:叙事视点不够连贯统一

《三张面孔》:用极简的艺术方式继续批判伊朗政府以及文化糟粕

《黑色党徒》:疯狂喜剧文本难掩对种族主义的讽刺批判






威尼斯电影节


《罗马》:充满自传及时代色彩的实验回忆录

《宠儿》:娱乐性质大于艺术探索

《永恒之门》:诗意化影像没能拯救这个空洞平庸的人物传记

《希斯特斯兄弟》:用喜剧方式去瓦解传统西部片粗犷野蛮的暴力倾向


戛纳电影节


《小偷家族》:成功颠覆并瓦解了传统意义的家庭概念

《幸福的拉扎罗》:新现实主义与魔幻神秘色彩水乳交融

《冷战》:碎片化的叙事难以产生打动人心的魅力

《喜欢、轻吻、快跑》:面对死亡时爱情在哪里?

《犬舍惊魂》:忽略社会环境因素而过分强化人物矛盾性格


柏林电影节


《不要碰我》:惊世骇俗的身体影像与颠覆常规的电影语言

《过境》:时空背景错置的实验手法高明而奏效

《犬之岛》:政治隐喻从没如此强烈地出现在安德森的作品中




瞩目影人


打破公路旅行/度假片类型的新尝试:智利导演多明加·索托迈约作品一瞥

患上“爆炸声感综合征”的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访谈

“我不想失去自己的观众,但我也不想走寻常路。”——布鲁诺·杜蒙(Bruno Dumont)访谈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这个时代需要性、恐怖片与情节剧

丑闻艺术家——加斯帕·诺在戛纳谈新片、舞蹈和家人



电影作者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 :《变形记》《浴男》

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海街日记》 《如父如子》《比海更深》《第三度嫌疑人》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私人采购员》 《登机门》 《迷离劫》 《我的爱情遗忘在秋天》
欧格斯·兰斯莫斯 《龙虾》  《犬齿之家》 《非普通服务》《圣鹿之死》丨 《基尼塔》

伊莲娜·卡泰特 / 布鲁诺·福扎尼  《妖夜迷情》 《晒尸体》

乔纳斯·卡皮纳诺 :《罗马男孩》 《地中海》

布里斯·度·沃尔斯  《国王口信》 《哈里路亚》

张作骥 :《醉·生梦死》《暑假作业》《当爱来的时候》

安德鲁·海格 :《周末时光》《45周年》《寻:电影版》 《赛马皮特》

琳恩·拉姆塞 :《凯文怎么了》《你从未在此》《游泳者》《煤气收费员》
阿兰·克拉克 :《大象》《克里斯汀》《英国制造》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