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年征程,377万学生,考研培训的前浪后浪

信口说 信口说 2021-06-16


377万,这是2021年考研的报名人数。

 

2019年底,考研的报考人数净增加50万,多家权威媒体惊呼:创历史新高!341万人报考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环境大受打击,加之出国留学受限,考研报名人数再次新增30万,总人数达到了377万,增幅10%。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国内考研人数连年大幅增长。2017-2021年,考研人数从201万翻倍增加到377万,平均每年同比增长接近20%。

 

作为另一种刚需,考研培训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01 名师下海

 

1978 年,高考重新恢复考试,全国研究生的招生也开始启动,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1980 年,研究生统考模式初步确定,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由全国统一命题。随着高考的持续火热,研究生入学人数也越来越多。但众多考生苦于找不到资料,也没有辅导老师,有一些高校的老师、研究生开始兼职去做考研辅导。

 

以清北为主的北京高校,是当时考研生的重点目标。

 

1988年6月,人大、北大、清华等多名深谙命题规律的权威名师,应广大学生的要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项目。依托名师,这个培训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也越做越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993年,这个项目在企业化改制后,经教育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海文考研,“海文考研”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的知名品牌。

 

 

1995年,陈文灯教授从中央财经大学离职,创办了第一所民办考研培训学校——北京文登学校。

 

在这之前,陈文灯已经是知名的大学数学老师。60年代,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后,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20年,而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数学系主任11年。文登考研官网对他的介绍:

深谙考研数学命题规律,授课严谨,注重基础,重点突出,讲课从无讲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陈教授堪称考研培训届化石级的人物,自八十年代统考以来,一直工作在考研培训的一线,是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考研名师。虽然老先生已经不再授课,但江湖上一直有他的传说,人称:

数学得高分,请找陈文灯。



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的冯小平也开始蠢蠢欲动。

 

因为在人大读研,有很多外地的考研学生会经常找他帮忙买资料、找辅导班,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商机。

 

那年暑假,他回到沈阳,找了两个朋友帮忙,在沈阳各个高校发考研培训的广告,然后请人大的老师去讲课。结果一下子就招来了两三百个学生,冯小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三、四万元的收入使他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这么赚钱,还找什么工作?


这让他坚定了教育培训这条路,1996年,他正式创立文都集团,为众多学生提供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可以发现,早期进入考研培训市场的公司,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商机开始。北京高校的老师、研究生在兼职中看到了另一片天地,然后纵身跃入。

 

改革开放的思潮,和广大学子对名校的不懈追求,暗暗孕育了一个广阔的培训市场。

 

主要人物悉数登场,各家在生存和发展中修炼内功,但考研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还要等待十多年。

 

 

 

 

02 资本助力

 

2006年9月,俞敏洪站在纽交所的舞台上,意气风发,敲响了国内教育培训公司上市的第一声。

 

随着新东方的上市,教育培训行业开始受到资本的追捧,投资机构敏锐的触角在国内大范围延伸。与留学语培差不多同时萌芽的考研培训,也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

 

2006年,多家投资机构找到了行业开拓者海文考研,但此时海文考研的内部情况,却让他们有所顾虑。

 

早在2004年,张锐在人民大学读管理学博士时,有个偶然的机会到海文考研兼职做管理咨询。他为海文设计了一套新的管理方式,两年内就帮助海文将分支机构从2家拓展到23家,海文一跃成为北京地区考研培训业务的龙头。张悦的身份也从最初的咨询师到校长助理,再到公司副总、执行CEO,并获得公司15%的股份。

 

原有团队占据大部分股权,且年事已高,实际管理业务的执行CEO张锐股权并不高,资本机构担心未来管理不稳。资本的亲睐让张锐开始重视考研培训这个行业,加之博士即将毕业,他也在慎重考虑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

 

经过多番思考,张锐决定自己创业:

有经验有能力,有成熟的团队,有全国的培训资源,还有资本的支持,为什么不试一试?


张锐用十一天的时间说服了自己原有团队兼职的五个朋友,他们都是全国研究生联合会的成员,最终放弃了高薪就业机会,选择了创业之路。

 

2006年8月,张锐成立万学教育,并获得了来自前程无忧创始人凤允雷和华兴资本的投资。在资本的助力下,万学教育合并了原海文考研,并以万学海文为品牌,开始了全国性的改革升级和拓张。

 

紧接着2008年,红杉和联想投资2000万美金入股张锐的海文考研。2014年和2020年,海文又获得了百度、DCM、安达富基金的投资。


 

在海文考研连续获得资本支持的同时,全行业也得到了资本的助力。

 

2015年,成立10年的跨考教育,以2.35亿元被上市公司洪涛股份收购,实现了考研培训行业的第一个资本化。创始人套现出来,转身成立桃李资本,开始专注教育行业的投资并购。

 

2016年8月,文都教育正式登陆新三板。当年文都教育收入3.9亿元,净利润1128万元。

 

 

资本进入后,推动着整个行业向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名师+加盟”成为主流模式,包括万学海文、文登教育、文都教育、海天教育等。

 

以文都考研为例,公司一开始只在北京开设直营学校,全国其他地区均以加盟模式开展业务。文都教育与加盟商签订加盟合作协议,为加盟商提供文都教育考研公共课 (政治、英语、数学)、考研专业课的资源及服务,并授权加盟商推广该项目时使用“文都教育”品牌,加盟商负责提供教学硬件设备(教室、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等),负责招生宣传、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并保证如期、正常开课。

 

加盟商对学员的授课模式一般是通过远程多媒体教育方式实现,如需进行面授培训,由公司进行课程师资的协调,加盟商直接向面授老师支付课酬。

 

在师资、内容和资金的优势下,头部机构迅速推向市场,形成了以文都、海文、文登、跨考、学府、启航为代表的线下机构。




 

 

 

 

03 现实诉求

 

在考研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持续增长的考研大军。

 

过去二十年,报名考研的人数从39万到377万,增长10倍,同时录取人数从10万到99万,也接近增长了10倍。录取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有约270万人落榜。



虽然30%的录取比例,相对公务员考试动辄百分之一的报录比,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实际中具体到个别学校和专业的录取率,会低很多。

 

首先是报考学校的集中,80%考生来源于非“985/211”学校,70%的目标院校选择“985/211”。从这个角度看,考研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学历升级的机会,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希望通过又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去往少数的几所名校。这不仅是对高考的一次弥补,更是在就业压力加大之下的主动选择,学历通胀的时代,通过硕士学历提升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所以越是排名靠前的高校,考研的竞争越激烈,以北京大学为例, 2019年一共2.8万人报考研究生,录取2300人,录取比例不到10%,其中光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专业,报考43人,录取1人,录取比例2.2%。


 

其次是推免生的占比持续提升,个别名校的推免生占比接近50%,统考生的名额受挤压。推免政策是“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近几年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但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推免生占比不同,部分高校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推免。


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


暨南大学多个专业的推免生招生占比均超过60%,其中西方经济学、新闻学推免生占比高达80%,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只招收推免生。要想通过考研进入这些专业,其竞争又上升了一个难度。



同时,考研大军中往届生的占比持续提高,增加竞争压力。就业难加剧、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考虑,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和竞争力。据统计,2019年290万报考研究生人中,有约140万是往届生,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且往届生的占比持续提升。以辽宁省为例,从2016年到2020年,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34.5%上升到41.8%,四年时间增加了7.3个百分点。实际情况中,二战、三战考研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些往届生的加入,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应届生的竞争难度。

 

 

实际的考研竞争,或许比我们看到的,要激烈得多。大四一战不过,则意味着被迫进入职场,以往届生身份加入考研,将面临就业和毕业后复习的双重压力,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对考研培训的需求。

 

对于考研的学生,数学、英语两门公共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仍然较高,特别是专业课,由各个院校自己选定,参考教材要么宽泛,要么干脆不指定,复习难度最大。考研帮的调查显示,75%的考研人认为数学和专业课较难,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知识点的把握”,其次是由此产生的“时间成本”。

 

依托培训机构对考试内容和规律的研究,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时间成本,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提高学习效率。

 

 

 

 

04 十亿疑问

 

尽管需求旺盛,玩家众多,资本助力,但长期以来,考研培训领域未曾出现过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领军企业。

 

新三板挂牌的文都教育,成立20年,已经是行业老兵,2015年收入刚刚过亿元,紧接着收购了大连、武汉、南京等地的11 个加盟商,才勉强在2016年实现3.9亿元收入。代表性的在线考研培训机构,新东方在线,2020财年大学业务收入6.4亿元,其中考研培训业务的收入不到3亿元。

 

其他头部的考研培训机构,体量也都只在几亿元上下,这支撑不了更高的估值。

 

为什么会这样?

 

这固然有管理团队自身的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行业发展的逻辑使然。考研培训的几个特征,导致行业难以出现像留学语言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这样营收成规模的机构。

 

其一,名师化是考研培训行业的普遍现象,名师掌控了内容和教学。数学界有四大名师: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杨超;政治届鼻祖肖秀荣,大名赫赫;英语有道长王江涛、《考研真相》张国静、《恋练有词》朱伟等;还有网红段子手张雪峰。这些名师以极强的专业积累和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部分考研学子,培训机构只能与名师签约合作。例如,考研政治辅导用书81.5%选择“肖秀荣系列”,英语辅导用书29.8%选择“张剑黄皮书”,考研数学大部分依旧选用“李永乐系列”。


 

最重要的教学内容由签约名师提供,核心资源并非培训机构掌控,收入和毛利率自然就低了。以文都考研为例,2016年共有培训老师157 人,其中签约讲师为122 人,占比高达78%,从教材讲义的研发到授课,机构都对名师有极大的依赖。

 

其二,名师化直接导致头部公司选择了加盟的发展模式。名师是难以复制的,开直营分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也很难招到那么多合适的老师,所以要扩大教学规模,最简单的方式是做加盟。事实证明,大多数机构也都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

 

培训机构给加盟商提供教学内容和在线的师资,但是在加盟模式下,加盟分校承担了招生和服务的职责,因此生源是被加盟商控制的。长此以往,机构对加盟商是没有议价能力的,所以也赚不到什么钱。2015 年文都考研有364 家加盟商,每个加盟商每年仅贡献3 万元加盟费,文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图书销售。

 

其三,标准化不足。在内容上,考研与K12、留学语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课门类复杂,这也导致培训机构需要投入更多去做标准化的研究。留学语培的考试内容,全国统一,K12内容至少也在省级地区是统一的,但考研的科目就会很复杂,光数学就有数一、数二、数三,专业课上各校还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因为缺乏标准化,所以考研培训机构在扩张时,就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各家培训机构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区域,但跨领域和跨区域的扩张,通常就显得捉襟见肘。要想做标准化,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做研发,这就是重资产的投入了。

 

但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05 群雄逐鹿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未来十年将有超过1亿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几乎成为了刚需。未来2-3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有望达到500万,目前考研参培率已达到30-40%,按200万学生,客单价1万简单计算,行业规模也超过200亿,这实在是一个可观的培训市场。

 

谁会成为第一个突破10亿营收的机构呢?

 

在教育培训行业,成功的机构从来都需要埋头苦干,一点点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2019年年报中,中公教育的综合培训板块(考研、IT和其他)收入16.4亿,其中考研辅导业务的营收增速超过100%。据了解,中公考研早在2013、2014年就开始筹备了,依托全国319个地级市的1335家直营校区,中公教育已在多个校区开展考研培训项目。从公务员考试培训,到教师培训和事业单位培训,中公已经验证其在职业教育上的持续扩张能力,未来考研培训、IT培训和其他版块的收入突破10亿,只是时间问题。

 

跟谁学也在2020年高调进军考研培训,几乎端走了新东方的考研名师组,李旭、唐静从新东方转投跟谁学,一时引起行业轩然大波。其中,李旭是新东方集团十大演讲师冠军、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梦想之旅”讲师团成员;唐静则是新东方功勋教师,曾担任俞敏洪老师特别助理一年,在新东方工作超十年,是新东方和新东方教育在线上考研翻译、考博翻译、专八翻译、翻译硕士等课程体系的设计者。考研培训业务,未来可能会成为跟谁学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板块。

 

考虫从英语四六级考试切入,迅速占领细分市场。大学校园是单位面积内人群集中度极高的场景,四六级备考的时间又往往比较集中,以此为切入点,营销宣传的效应得到了很好的放大。通过高度标准化的线上超级大班+现象级的线下资料包,培养与用户间的情感连接,考虫快速扩张到考研、公考、出国考试等赛道,成为大学生在线教育领域的现象级企业,并在2018年连续获得了腾讯、高瓴领投的2000万美元和5500万美元的融资。

 

……

 

后浪汹涌。

 

 

在线教育的战场持续扩张,从白热化的K12学科辅导,在2020年被猿辅导的斑马AI引向低幼,竞争对手纷纷跟进,字节跳动的瓜瓜龙、作业帮的鸭鸭英语、跟谁学的小早启蒙、学而思的小猴AI课。猿辅导的粉笔已经在公务员考试培训掀起局部战争,以考研培训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赛道,必将迎来一场更激烈的战火,风雨欲来。

 

教培行业头部公司加速扩张、中小机构倒闭离场,也表现出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标准化、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借助组织和资本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务,正在逐渐整合行业

 

K12学科辅导最先被在线大班课冲击,少儿英语、早幼教、成人教育的考公、考研、IT 培训、英语等等,无一幸免,只是或早或晚。

 

从2019年开始的大范围培训机构破产、倒闭潮,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次市场出清,过去依托营销、盲目扩张、草莽生长出来的机构,正在逐渐离场。没有专业的师资、过硬的内容、高效的组织,这样的教培机构在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将越来越难生存。而中公教育、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这样的行业龙头,还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

 

 

大学毕业生连年增长,年轻人的就业和职业教育,将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教育课题。

 

这一片蓬勃的市场,谁主沉浮?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公众号“信口说”

公司篇

  1. VIPKID,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2. 撕裂新东方

  3. 我发现了跟谁学盈利的秘密

  4. 百亿跟谁学的真实面目
  5. 跟谁学三季报,一场在线教育的退潮
  6. 小码王,一家教培机构的坚守
  7. 张一鸣:做一家不赚钱的培训公司,还是一家伟大的教育公司
  8. 新基建,腾讯和阿里的教育之争
  9. 网易,我做教育不赚钱,交个朋友

  10. Kumon,把补习班开到全球去

  11. 51Talk,真的盈利了吗?

  12. 中公和华图的国考往事

  13. 宝宝树,1.5亿用户的流量陷阱
  14. 红黄蓝与中国幼教二十年
  15. 增长的艺术,博实乐三年蜕变


行业篇

  1. 中门对狙2020

  2. 兵荒马乱2019
  3. 在线教育1:烧钱的在线教育,离庞氏有多远

  4. 在线教育2:在线教育,不能变成资本的游戏

  5. 在线教育3:群魔乱舞,在线教育的逻辑探讨

  6. 在线教育4:为什么用流量逻辑做教育,会很痛苦
  7. 在线教育5:烧完100亿,在线英语四小龙的答卷
  8. 在线教育6:2021年,在线教育的终局还是起点
  9. 为什么在线教育公司广告,越来越相似了
  10. 为什么民办学校不是长期成长股
  11. 历史大潮,与改变中国教育的北大三子
  12. 少儿编程,蒙眼狂奔
  13. 为什么托育不是个好生意
  14. 艺术的沉浮,美术培训二十年

  15. 教育危机,失去的美国梦
  16. 被教育绑架的我们,和被绑架的教育

好未来

  1. 好未来亏损真相,风暴即将来临
  2. 成就好未来1:增长的极致
  3. 成就好未来2:销售是毒药
  4. 成就好未来3:穿越危机
  5. 成就好未来4:激进与孤注
  6. 成就好未来5:师资之路
  7. 成就好未来6:艰难变革
  8. 成就好未来7:价值与争议

10部经典教育纪录片分享(公众号回复“纪录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