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十号楼旧事(之十九)外交部子女的学业——小学
作者简介
孟京生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
点击阅读前文
CLICK
之一:写在前面的话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上)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下)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上)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下)
之四:豫王坟——豫王的坟
之五: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及十号楼
之六:十号楼的住房分配及其他
之七:绿化及与吃有关的旧事
之八:饲养及乒乓球台等
之九:邻里
之十:平波、李锡龄的故事
之十一:在外交部工作的外交部子女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上)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下)
之十三:几起死亡事件
之十四:关于保姆的事情
之十五:那一代的孩子们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上)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中)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下)
之十七:监护人制度
之十八:外交部幼儿园
前文更正并致歉
“我哥那一届西幼毕业的有梁北泰、许津南、何湘京、刘阿京等十几个男孩子”一句中,应是何相京。
感谢读者朋友指正!
外交部的子女上学有自己的特点。
先说大孩子吧。1952年以前出生的孩子到文革开始,是属老三届的学生。老三届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高中老三届和初中老三届。外交部的孩子大部分集中在初中老三届。
当年育英学校大门正面,现已拆除,影壁还在。这是老育英学校留下的唯一纪念。
这些孩子上小学基本上是在育才和育英这样的寄宿制学校。一般出国人员家属子女都是这样,不一定非得是司局级以上的干部,只不过司局级干部的子女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多。一些非出国人员的子女多是就近入学,离家近,走读方便,有人照看。
对于寄宿制学校,每周六外交部派班车到学校接本机关的孩子,先到育英,后到育才,然后到外交部后门下车。小孩子下车后,通常到父母的办公室,放下书包,自己去外面玩儿,等待父母下班一块儿回家。父母不在国内的,通常到监护人那儿打个招呼,然后就到部里各地方玩儿。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外交部的孩子们互相都认识,即使有些人互不熟悉,但也彼此知道。
从60年代出开始,外交部的孩子在育英学校的人数开始超过在育才的人数。育才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国务院系统各机关的子女。育英学校原先是中直机关,1955年以后交由北京市教育局管,入学资格是十三级以上干部和出国人员的子女。
原来育英学校的大礼堂和礼堂前的假山喷水池。
由此,外交部子女在育英上学的开始多起来了。所以外交部的大孩子中在育才上学的比较多,越往下在育英学校的就越多。很多家庭都是大哥大姐在育才,弟弟妹妹在育英。我上学那会儿,几乎每个班都有十好几个外交部的子女就读,而且经常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例如新闻司长秦加林一家有四个子女,同时在育英学校各年级就读。
1950年,江青的姐姐李云露在育英学校洗衣房工作。
当然也有不愿让子女在育英学校就读的,嫌贵,每个学期要交学费。此外,每个月还要交17块钱的伙食住宿费,还得自备一套铺盖。那时一家四五个孩子,给每人准备两套铺盖也是挺大的家庭负担。在家还可以凑合,在寄宿制学校得按照学校的要求,被褥、床单、枕头、换洗的衣服都必不可少。
还有每周末外交部机关车接送孩子也不是免费的。在育才、育英上学的高年级同学,很多都选择周六放学后自己回家。一般来说,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午饭后就可以持生活老师发的《准假证》出校门回家了。
60年代初,我和四哥孟和平在育英学校大门口的合影。
拿我所就读的育英学校来说吧,我四哥升到高年级后,我们俩就不再乘坐外交部的机关车了,放学后从位于万寿路的育英学校走两站地到公主坟,途经公主坟商场,还可以逛一逛、看一看。有个理发店的橱窗,有一男式发型照片标明“波浪大花”,成为育英同学的口头禅。
从学校到公主坟1路汽车站大约两公里远,走着可以节省乘坐38路汽车的车票钱。38路是郊区车,车站距离远,也贵。省下的钱在公主坟商场附近的小儿书摊儿一分钱一本就地看小儿书。然后花一毛钱坐车到齐家园下,基本到家了。
中直育英学校董事会成员
育英学校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孩子不准自己回家,须乘坐机关车或有人接送。
这种小学生的经历还真赶上了一件趣事。1965年北京开始修建地铁,原来的公主坟是个圆形的公园,内有两座墓,都是石头砌的蘑菇形的,一对儿,红墙围个圆圈。位置就是现在的公主坟环岛。有一个周六,放学路过公主坟,看见工人正在把公主的墓给拆了,用箩筐把公主的衣服装起来。我们去的时候还没装完,死去的公主衣服不都是素色的,也是花花绿绿的,没有看到死人骨头。有些育英的学生也在那里看热闹。
扯的有点远了。
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来看,五六十年代的生活觉得有点儿不可理解,可那就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书本费包括在学费里了,铅笔、钢笔等文具须自备。这对多子女家庭来说也是挺大的压力。好在驻外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高,60年代外交部驻外干部是拿双份工资的,因此可以应付。
在育才、育英上过学的外交部子女没有详细的统计,约摸300人上下。
住在城里或其他外交部宿舍的孩子们没有去育才、育英学校的,大都就近入学,走读。这一类孩子中,由于没有和外交部的孩子集中学习生活,所以对外交部的孩子认识的比较少,互相来往也少一些。
豫王坟就近入学的外交部子女基本都在豫王坟二小。一小、三小基本没有外交部的孩子。这是外交部出面与学校交涉谈成的。外交部还专门派了辅导员常驻二小,负责管理外交部子女。因此,外交部的干部子女在二小里的比例特别大,有的班占三分之一或更多。学校低年级,外交部的子女比较多。1953年以后出生的有很多孩子在二小。好像还有整班的外交部子女,也算是破了纪录。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父母调入外交部比较晚,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才随父母来的,其中大部分在二小上学。
二小虽然也招收不少社会其他单位的孩子,但还是有些外交部子弟小学的味道。不过二小上学的孩子每天回家,有别于寄宿制学校。我们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每天能回家的走读生。
还有就是芳草地小学。芳草地小学建于1955年,因在芳草地这个地方,故随地名儿命名校名。该校在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西北一公里多。建此校的时候,芳草地还是一片荒地,使馆区还没开始建设。当初政府准备安置外国使馆人员,驻京记者的孩子就读于此。从芳草地小学到西边的护城河城墙之间是一片庄稼地,荒凉得很。
我二哥从西幼毕业后,就作为芳草地小学第一批学生入学了。一开始好像只有两三个年级,人数不多,也是寄宿制学校。那时还没有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呢。我家住在顶银胡同3号。我哥回忆说,当时班里有三四个外国使馆和记者的孩子。外国孩子不住校。外交部原打算 把芳草地小学办成专门的外交部子女学校,未能如愿。正赶上育英、育才、八一、十一这几所学校准备划归北京市教育局管理,加上新学校管理水平比较差,食堂伙食和卫生都比较差,我哥他们第一届的学生上了一年的课就集体转到育才学校去了。
但芳草地仍然是北京是很好的学校,以后多年也有外交部的子女就读。我哥幼儿园、小学都跟刘阿京、许津南一班。“文革”前,芳草地小学各年级都有外交部的子女就读,具体人数不详。
另外,北京小学、崇文小学、景山学校、香山慈幼院、八一学校、十一学校都有零星少数的外交部子女入读,人数不多。这些学校当时在北京都是顶尖的好学校,基本上都是寄宿制学校。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孟京生 图片 | 除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