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十号楼旧事(之二十)外交部子女的学业——中学

孟京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孟京生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




点击阅读前文

  CLICK

 之一:写在前面的话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上)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下)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上)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下)

 之四:豫王坟——豫王的坟

 之五: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及十号楼

 之六:十号楼的住房分配及其他

 之七:绿化及与吃有关的旧事

 之八:饲养及乒乓球台等

 之九:邻里

 之十:平波、李锡龄的故事

 之十一:在外交部工作的外交部子女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上)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下)

 之十三:几起死亡事件

 之十四:关于保姆的事情

 之十五:那一代的孩子们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上)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中)

 之十六:在国外出生的外交部子女及起名(下)

 之十七:监护人制度

 之十八:外交部幼儿园

 之十九:外交部子女的学业——小学


“文革”前,北京市小升初都是根据自己的成绩自由报考中学,没有地区的限制,只要是在北京市的范围内就行。外交部的孩子们从比较集中的学校分别考入各个不同的学校,有在海淀各大学附中的,也有在近通县(那时不叫通州)的定福庄中学的。每个人考试的成绩不一样,考上的中学也天南海北。

外交部在50年代还没有自己的定点中学。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不少孩子长大了,该上中学了,而且调入外交部的干部也越来越多了,外交部福利处就把外交部子女上中学的事管起来了。

外交部派人联系了几所学校,都是北京市比较好的学校。到1962-1963年,外交部就开始把自己的子女往这几所学校集中。到1964-1965年,小学毕业的孩子限报六所学校(外语附中除外)。

第一志愿:101中学、女一中

第二志愿:人大附中、女四中

第三志愿:七中、十五中

报考学校志愿的规定贴在福利处的办公室入口处。

外交部在这几所学校都派有辅导员管理就读的外交部子女,所以老三届的外交部子女在这几所学校的学生特别多,而且都是寄宿制学校。

那时小升初每个学生可以报三个志愿。外交部福利处就是根据北京市的规定走的。





外语附中


先说外语附中。外语附中是外交部的下属单位,与北京市教育局双重领导。

外交部子女比较集中的中学有位于和平门的外语学院附中。那时北京外语学院(一外,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附中都是外交部的下属单位,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几个外交部的子女。我四哥就读该校初一法。

以前我写文章介绍过在该校就读的外交部子女,再重复一遍。

北京外语学院附属中学,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校长是曾XX,在湖南干校时和我妈同在基建一连。我在基建一连干过好几个月的活儿,也认识曾校长。他是连里岁数最大的人。这个附中不同于一般中学,教外语的老师都是来自外语学院,师资强。在外语附中就读的外交部子女,每个班都有好几个。

我四哥是最后一拨,老三届中垫底儿的老初一的学生。我哥是1965年入学的,当时是因为没有考上101中学,备补未果,就找到外语附来了。外语附对外交部子女入学比较照顾,我哥的分数也够,顺利入学,就读初一法。

外语附中的语种选择受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影响。最早1959年成立时,中苏关系密切,外语附中的俄语比重比较大。1964年中法建交,法语大热,因此1964年和1965年入学的外交部子女大都是学法语的。老初三的外交部子女大都是学英语的。陈毅部长的女儿陈珊珊就是初三英的。

在外语附上学的外交部子女还有:

平波平小波

裘克安裘安曼

王炳南王东明

许建国杜新启

徐永瑛之子徐庆来

陈志方之女陈越秀

邢海帆李芝之子邢小明

姚仲明之女姚小梅

袁鲁林之子袁小榕

雷阳之子王广庆

韩念龙韩阿康

康矛召之子康德里

董越千之女王乃力

黄华之女黄小玫

黄玉平之子黄玉诚

孙浩之女孙爱琴等人

附小里,我知道的有:

姚登山之子姚建

苗久锐之子苗小青

阎宝航的孙子

雷阳的女儿等人

这么多外交部的干部送自己的子女学习外语,当然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能子继父业,也是因为第一代外交官们深感外语对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文革改变了这一切,外语附中的学生们大都下农村插队落户(或当兵)去了。外语附中的外交部子女鲜有进入外交部从事外交工作的。不仅是外语附,整个老三届基本是这样,被耽误的一代。外语附中在北京是干部子女高度集中的中学之一。尽管如此,努力学习、外语好对这些人的未来前途起了重大作用。

那时和平门外语附中的校园相当漂亮,都是西洋式的建筑,大门是一座拱门,特有气派。学校大都是寄宿制的学生,除去外交部子女,其他机关或军队的干部子女也相当多。60年代,学习外语不如现在那么热,上军队院校、学科学技术是大热门。和平门的外语附现在没有了,校园并入师大附中了。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附中跟以前的外语附中没什么关系,最多只能说和平门外语附中是其前身。“文革”前,北京只有和平门的外语附中和位于白堆子的外语附小,别无它店。

宣武区在城南,是北京比较小的区。宣武区比较好的中学除了外语附中,还有育才学校,小学加中学。北京市鲜有小学连中学的学校。还有师大女附中、十五中,都是干部子女集中的中学。





十五中


60年代,外交部出面联系了北京十五中作为外交部子女的定点中学。十五中位于宣武区陶然亭附近,是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学。因为离城里较远,所以学校占地面积比城里的学校要大得多,有足球场什么的,教学质量也挺好的,现在是北京市重点中学。那时还没有重点中学这一说。

外交部还派了辅导员驻十五中,专门管理外交部的子女们,一是道德品质的引导,别因为父母不在、没人管而走上邪路;二是生活管理,包括周末去处,外交部里放电影发电影票什么的。辅导员定期与父母在国外工作的孩子的监护人联系汇报。

十五中在宣武区陶然亭附近,在北京也算是挺好的中学,就是比较远。十五中是部分走读、部分寄宿的学校,可以满足出国人员子女寄宿的需求。

我二哥中学因患肝炎,在家休学一年养病,然后就近入学到119中,上了近一年后转学到了十五中。

我三哥小学毕业后直接上了十五中。跟我三哥同班(老初二)的外交部子女有:

于俊之子于伯南

林小宝

戴高生

陈小宁等人

我所知道的在十五中上学的还有:

刘溥之子刘淀生、刘泊生兄弟

梁上苑之子梁北泰

王栋之子王飞

孟英之子孟新海、孟大庆

林兆南之子林小宝

戴路之子戴高生

陈肇源之子陈胜英

冯贤壁之子冯南亚

杨克明之子杨西虎

王幼平之子王野

张占武之子刘保平

国鹰之女国昕

袁仲贤之女袁路生

仲曦东之女仲璐嘉

吴曙东之子吴铁牛

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外交部子女也在十五中上学。李平芬好像是十五中的。女生我知道的不多。

那时外交部尽可能地为外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应该说在国务院各部委中是做得最好的。外交部的干部家属也都很满意,解决了后顾之忧。很多外交部上中学的孩子在西幼就是同学,小学也大都在育才、育英、芳草地、豫二小这几个学校。

这个特点与军队大院不同。军队大院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子女跟着父母的任职走,天南海北,流动性大。外交部的干部则特别稳定,进了外交部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文革”前,父母在国外任职的孩子,很多都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生活。





七中


七中外交部的孩子也不少。

七中在德胜门,因为是在中轴线上,离城里比较近,所以外交部的子女比十五中多一些。外交部也派了辅导员在学校参与管理自己机关的子女。

我们楼徐明之子徐开山和莫燕忠之女莫娃宁都在七中上学。还有:

袁对松之女袁安姑

陈枫之子陈中坚

何英之子何京印

柴泽民之子柴燕琛

徐晃之女徐咪咪

董越千之女董政

邵天任之子邵文光(阿壮)

戴平之子戴纪平(朱珠)

陆维钊之子陆二勇

张灿明(张爱萍之弟)之子张安澜

赵源之女赵晋平

袁仲贤一儿一女袁南下、袁北上

鲁晋之子鲁建中、鲁化中

陈坦之子陈小辉

国鹰之女国惟

王彭之女王霞

孙盛渭之女孙汉馨

林秉南(林伯渠侄子)之子林仲明、之女林远明

崔健之子崔武年、崔继勇

王一木之女王小瑛

李德华之女于英

田志东之子田杨

史梓铭之子史新建

方晓之女李小陵

聂影之子聂红星、之女聂小红

曹痴之子曹克俭

还有叫不出家长名字的,有:

  范蔚虹

  何淙

  吴经纶

  张迎新、张迎建兄弟

外交部派驻七中的辅导员叫周福英。

三年困难时期,外交部对出国人员子女的照顾和安排挺上心的。大约在1963年开始,外交部把出国人员子女尽可能地往一起拢,体现在上中学方面有具体规定。外交部福利处管这事。文革前,福利处有文件公布,没人管的出国人员家属子女小学毕业限报考六所中学。

因为外交部与这几所中学挂钩,有了保底,外交部子女参加小升初考试没有什么顾忌。几十年过去了,十五中和七中是外交部子女出人才最多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未必出最好的人才。

拿我四哥那班来说吧。育英学校1965级2班,毕业考上101中学的外交部子女有王小波、胡国庆、戴宁东、罗小燕。我哥去了外语附中。十来个外交部子女分散到北京市各中学。那时所有的学生都靠考分上中学。育英小学有些例外,只招收十三级以上和父母在国外的子女(外交部、调查部为主),60年代初开始招收附近农村工作部的子弟。当时的北京市教育局长韩作黎曾经是育英学校的第一任校长。韩作黎的小儿子韩牛牛在育英学校跟我一个班一个宿舍。我们这一拨孩子,文革开始时还在上小学。

十五中和七中都是半走读半住校的中学,外交部的子女全部是住校生,于是尽可能地集中在一个班,住宿也尽可能地安排在同一或同几宿舍,以便管理。

这里多说一句。袁安姑是我四哥小学的同班。她爸爸袁对松是1950年进入外交部的,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外语系第一批进入外交部的人,算是圣约翰群体里的大哥。圣约翰的人是外交部英文最好的一群。

袁对松抗战的时候在飞虎队当过翻译,抗战后回上海复旦大学就读,成为学生领袖,因组织反蒋大游行被抓,关押小半年。被释放后,上海地下党将袁疏散到农村,之后又回上海组织迎接解放的工作。上海解放后,袁等一批二十多个学生提前毕业,进入华北革命大学。1950年3月进入外交部,随即派驻到朝鲜使馆工作,经历了抗美援朝的前期,1951年下半年调任驻印度使馆。回部工作后,主要负责对苏东欧的信使专使工作,多次陪同彭真、刘少奇、周总理出访。文革前,任东巴基斯坦的副总领。

夫人马引璋,名门之后,多次作为翻译出访,周总理访问亚非十四国时担任英语翻译,刘少奇访问印尼担任翻译。夫妇两人在国外就职时,国内中央领导有出访时,经常调回马引璋担任出访翻译,完成任务后回使领馆。文革时不堪迫害,早亡。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袁家照片

袁对松马引璋夫妇全家福,大女儿袁安姑,小女儿马兰华,儿子袁克西。

周总理出访亚非十四国前在昆明出发前集合。前排左五为袁安姑的母亲马引璋。她和冀朝铸是主要的英语翻译。

前排左1是马引璋(袁安姑之母),后排左1袁对松(袁安姑之父),左2李陆野(李兰萍之父),前排右2是陈依弥(王兰涛之母)。

1958年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左)与马引璋握手。几个月后,班达拉奈克遇刺身亡,其夫人接任总理职务,与中国关系友好。

外交部翻译几位主要人物。右一马引璋,右二过家鼎,右三冀朝铸。三人负责周总理出访亚非十四国的英语翻译工作。


1958年,驻锡兰各国外交官夫人合影。前右二为马引璋。


1957年6月20日,我驻锡兰使馆在科伦坡建馆的升旗仪式。前排左2是马引璋,后排左4是袁对松。

1957年8月,我驻锡兰使馆人员访问锡兰山城康堤。前排左2是马引璋,后排左3是袁对松。



其家族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一大堆,共八人。袁安姑本人后来也是大学里教数学的教授。她弟弟袁克西是我极熟的发小,七八级,考上北京经济学院,后在出版行业工作,颇有建树。袁家小妹妹不认识。

七中在德胜门一带的安德路,是一所老学校,抗日战争之前就成立了。校园面积大,条件挺好的,有寄宿条件。部分学生寄宿,部分走读。外交部的子女全部寄宿在校。干部子女就读的比例比较大。





女四中


女四中在朝阳区东大桥,离豫王坟挺近的。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我知道有:

康矛召之女康晓燕

董亚平之女马宁

柯华之女柯小薇

柴泽民之女柴燕珍

宫霆之女宫少颖

王人三之女王泉

李强奋之女李炎

陈鲁直之女陈朋山

张伟烈之女张向荣

郝德青之女郝小玉

王毓培之女王川生

我嫂子马宁是老初二的。据她回忆,她所在的班就有八个外交部子女。

郝小玉

王川生

张晓虹

尤小京

蒋印莲

钱茸

张莲

彭笑瑜

女四中有多少外交部子女,我没有调查清楚,但估摸着二三十个左右。

女四中是朝阳区唯一的百年老校。1945年光复后,就叫北平第四女子中学,1967年改名为朝阳中学。90年代,香港商人陈经纶捐资改善学校设施,学校改名为陈经纶中学。女四中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学校里还有一个游泳馆呢。这所学校出了个著名的运动员郎平。他爸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处级干部,就住芳草地一带。

外交部的部分子弟子女主要集中在这几所中学里,加起来过百人,但不是大部分。按年龄组计算,大部分分布在北京市区和海淀区各中学。





人大附中


人大附中也有一些。我知道的有:

陈肇源之子陈铁英

靳民生之子靳增凯

徐明之子徐米尔

张伟烈之子张晓临

吕志先之子吕文彦

何英之子何相京

申健之子申克印

李连庆之子李凡

陈家康之子陈小娃

章汉夫秘书倪立羽之子李兵

李方平之子李小河

陈鲁直之子陈红十

仲曦东之子仲东征

梁上苑之女梁南朗

李则望之女王阿滨(初中)

熊向晖之女熊蕾

胡成放之女胡杭茜

庄焰之女庄双平

林秉南之子林伟明

杨金寿之子杨文明

郑曙

顾琅苹

人大附中五十年代是工农速成中学,同时又是人民大学的预科。1960年正式叫人大附中。开始招收初中生。1963年才正式成为全日制中学。现在人大附中是全北京最顶尖的几所中学之一。





101中学


101中学,光我四哥小学同班就有好几个:

胡成放之子胡国庆

罗维成之女罗小燕

戴方俊之子戴宁东

王鲁明之子王小波

汤兴伯之子汤际民

吴化远之子吴景

韩克华之子韩燕生、韩鄂生

李则望之女王阿滨(高中)

陈家康之子陈开成

耿飚之子耿志远

姬鹏飞之子姬强

陈铁之子陈小维

宫霆之子宫少朋

樊作楷三个儿子樊鲁生、樊小敏、樊晓康

赖亚力之子赖万京

冯炫之子冯航君

林中之女林小芬

戴乔柏

101中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中学之一。虽然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考进去挺难的。那时候没有走后门托人这些坏毛病,全靠自己考进去。





师大女附中


另外,在师大女附中也有一些外交部子女就读。

唐明照之女唐闻生

伍修权之女伍延力

耿飚之女耿丽兰

郝德青之女郝新平

倪志亮之女倪永莉

申健之女申明燕

沈平之女沈洋洋

刘放之女刘梦梅

林平之女林波年

许建国之女杜安琪

宫霆之女宫少瑞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育才、育英小学毕业的,有些大姐文革前就上了大学,比较幸运。师大女附中是北京最好的女校。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刘少奇的女儿刘婷婷,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都是师大女附中出来的。





女一中


女一中没有什么好说的。不知道外交部子女中谁就读于这所学校。女一中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后来改为一六一中学了,还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好学校。





日坛中学


要说外交部子女最多的学校就是位于豫王坟的日坛中学了,但那是文革以后的事了。日坛中学1963年建成,1964年才开始启用,班级少,学生也不多。外交部的子女特别少,初三的基本没有,初一、初二加起来也就十几个。我所知道的有温宁的女儿温小京、党自强儿子党京苑、姚广儿子姚小钢等人。

文革后,从六九届开始,北京市乃至全国都实行就近入学。外交部子女在日坛中学的特别多。六九届10个班,六九届的外交部子女比七零届的多一些。七零届9个班。七一届最多有13个班,每班40多人。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十个八个外交部子女就读。叠加起来,同时在日坛中学就读的外交部子女得有三百人上下,平均每个年级有百十个,为之最。人多势众,男孩子多,不受欺负。

由于人数众多,豫王坟外交部宿舍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和同年级的孩子来往比较多,以后形成各小圈子也多是以年级为基础,很少有以各楼居住者为小圈子的。现在的各小圈子都是以微信群作为集结点。同住一个楼的大孩子与小孩子由于年龄差距,来往不多,大家更喜欢和同龄人交往。

六九届的去了兵团后,七二届的跟上来了,这个年级有12个班,每班也是40多人。外交部的子女比例同前几届差不多。七二届是1969年9月入学的。到11月,七零届、七一届、七二届的外交部子女几乎全部跟着父母下五七干校了。日坛中学几乎没有外交部的孩子就读了。

日坛中学是外交部子女就学最多的学校,光我们十号楼就有不下50人在日坛中学上过学。豫王坟各楼前前后后加起来得有溜溜500人左右,盛况空前,盛景不再。

日坛中学只跟家住豫王坟的外交部子女有关。

恢复高考后,日坛中学也升了级,与八十中、陈经纶中学一起成为朝阳区的重点中学,入学需要考试,不再实行就近入学了。外交部子女只有零星个别人在日坛中学就读了。

外交部子女中老三届的学生得有好几百人。

我个人的了解是有限的,肯定还有不少外交部子女就读于这几所中学,挂一漏万是免不了的。





外交部子女中的大孩子


外交部子女中文革前上大学的人不太多。按年龄计,文革前最后一届上大学的是1965届的,应该是1945年战争年代出生的孩子。1945年8月日本鬼子才刚刚战败投降,其父母至少应该在1944年结婚成家。那时在军队任职的干部要遵守中央的规定,即“二八五团”:男同志年龄要达到28岁,入伍至少5年,须是团级干部。这个规定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抗日战争时就是团级干部,到新中国建立时大都是师级干部。

这个年龄组的孩子外交部有小几十个,不多,一般都是各家的大哥大姐。外交部对本部子女的关照范围基本局限在大学以下,因为上了大学的孩子分散到天南海北,独立成人,没有听说外交部福利处还管上了大学的孩子。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孟京生  图片 |  除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