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感知人物和事件——统编二上《18刘胡兰》教学叙事
第一课时
1
【好课细节】只有把握好“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这两条主线,才能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本单元是伟人主题的课文,学完《八角楼上》,我决定先教授《刘胡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连毛主席都非常敬佩的民族英雄。”我出示课题,配上刘胡兰的头像,让小朋友和她打招呼,再齐读课题。
【好课细节】建立前一篇课文与本节课内容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单元主题意识,引发对新课学习的期待。
为了让孩子对刘胡兰的人物形象有更丰富的了解,昨天预习时,我请学生查找并观看了刘胡兰的相关视频资料,这便成为了预习交流的重要资源。“通过网络资料,你对刘胡兰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很积极,根据他们的反馈,我表扬他们能用一些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人物:坚定、坚强、勇敢、热爱祖国、保护百姓......
【课堂妙招】对于孩子不熟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鼓励孩子自己查找网络资料,这是培养语文能力中“信息搜集能力”的重要方式。
分享完毕,我出示课件,请一位学生大声读刘胡兰的人物介绍,重点记忆了她是共产党员和年仅15岁两个重要信息。随后,学习生字“刘”和“兰”,扩词,拓展“四君子”:梅、兰、竹、菊。
2
自读课文,我出示要求:边读边想,刘胡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中有很多字音和难理解的词语需要注意,我带领学生进行了生字词的集中学习:
(1)多音字“血”的指导:读好文中三个词语“鲜血直流、烈士的鲜血、血淋淋”,区分“xuè”和“xiě”的不同字音。
(2)读准字音:后鼻音“兵、挺”。
(3)理解难词:国民党反动派、叛徒、民兵、枪毙。
【课堂妙招】梳理出文中难读准的字音,难理解的生词,以集中指导的形式可以高效扫清字词障碍,为读通课文奠定基础。
3
“课文是怎么描述刘胡兰的事迹的?一起回到历史上的那一天。”我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朗读,大家聆听。
由于前面集中的生字词梳理,这段朗读字音没问题,我表扬这个学生把“阴沉沉”的前鼻音读得很准确。
我们交流了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刘胡兰被捕了),并让学生用横线画下来,他们寻找信息的效率很高。我向大家介绍了1947年的时代背景,方便学生理解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两方关系。
这段中三种人物关系需要着重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叛徒、共产党员刘胡兰。联系后文,学生知道文中的“敌人”就是国民党反动派。相机教学生字:民、反。
学生齐读第一句话,学习生字“村”,重点理解描写天气的词语“阴沉沉”。我请学生说说:“阴沉沉的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积累近义词:灰蒙蒙、阴森森。我接着拓展了一组描写感受的ABB的词,帮助学生积累、迁移、运用。
“这样的天气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说到了“难受、压抑、冷兮兮、不开心”。我请他们观察本课的背景颜色,找找“阴沉沉的天”,他们的感受更具体了。“这样的天气,一般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学生交流后,我总结:对天气的描写,往往隐藏着作者想表达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感悟,学生再读这句话,就有了低沉又紧张的感觉。
【好课细节】抓住一个描写天气的关键词,从理解意思到体会心情,进而指导朗读,读中加深感悟。文本的背景颜色往往也在传递着重要信息,这也是我们要利用的资源。
第二句话一是理解“被捕”即“被抓”的意思,学生字“关、被”;二是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学生理解没有难度,句式练习很顺利。
4
“被捕后的刘胡兰是怎么做的?”我请学生默读2、3自然段,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敌人和刘胡兰说的话。
【课堂妙招】不动笔墨不读书。带着任务默读,这样的默读更具体,更高效,学生也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我们先校对两个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每个学生都画完整了,这非常了不起。我们先学习敌人和刘胡兰的第一次对话。
我出示相关句子,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余学生读旁白。我请学生评价朗读,字音没有问题,但有学生听出来,读刘胡兰这句话的学生声音有点小。我请大家看到说话前的提示语“大声回答”,那个朗读的孩子立马领悟到了,我请他再读了一次,很明显,这次声音有力量多了。
我问大家:“敌人想做什么?”大家都注意到了“收买”这个词,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有个学生说:“想用钱买刘胡兰。”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肯定他:“收买肯定要用钱,你再读读敌人的话,敌人想用钱让刘胡兰做什么呢?”大家齐读,知道是想问出共产党员的消息。我顺势总结:用钱引诱别人做坏事就是收买。我板书:收买。
【课堂妙招】关注说话前的提示语就是对朗读的一种无声指导。对难词的理解,既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朗读中感知,又要教师适时提炼总结。
“收买不成,敌人又使用了什么手段呢?”继续学习敌人和刘胡兰的第二次对话。
我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敌人和刘胡兰说的话,我读旁白,其余学生边听边想敌人是怎么做的。这次的朗读很成功,读“敌人”的小男孩语气很凶狠,表情也很冷酷。读“刘胡兰”的女孩子把脸瞥向一边,态度坚决,对“敌人”一脸的不屑。我和其余学生纷纷鼓掌,高度夸奖他们的朗读。
学生迅速找到了这次敌人的手段是“威胁”,我板书:威胁。我请三个学生再读敌人的话,其余学生理解威胁的意思。大家知道威胁就是吓唬,恐吓的意思。“生活中,你曾被谁威胁过做什么吗?”孩子的这次交流更像一次吐槽,几乎都说到父母在学习上对他们的各种“威胁”,看来这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洞悉儿童心理】孩子生活经验丰富,内心感受也很细腻。多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能拉近和文本间的距离。
我重点请学生比较理解“愤怒”和“恼羞成怒”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对话,读出气愤的语气。重点读好“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这句话,请学生说说刘胡兰和钢铁之间的相同点,学生进一步感知刘胡兰的坚强形象。然后学习比喻句式“......像......似的”,出示图片,练习句式表达。
5
“面对毫不动摇的刘胡兰,敌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出示第三自然段,学习敌人和刘胡兰的第三次对话。
这次,我读旁白,男生读敌人的话,女生读刘胡兰的话。有了前两次对话的示范,这次的朗读语气更加到位了。字音上,我提醒学生注意“兵”的后鼻音,学习了书写并扩词。学生对“铡刀”比较陌生,我出示了铡刀和“血淋淋”铡人的图片,学生很是惊恐,不禁发出了惊叫声,我进一步描述“铡刀铡人”的残酷场面,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刘胡兰当时的处境。带着这样的感受,学生再读“血淋淋的铡刀”这一短语时已经有了恐惧的感觉。
【课堂妙招】抓住“血淋淋的铡刀”一词,借助形象的图片,加以一些场面的描述,孩子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刘胡兰当时命悬一线的处境,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朗读,学生就能入情入境了。
“刘胡兰害怕了吗?屈服了吗?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齐读最后两句话。
我出示“牺牲”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请学生说说“刘胡兰为了什么而牺牲了”。学生说到了:为了保护村里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不暴露、为了革命事业,有的还说为了革命最后的胜利......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这里不说‘死了’,而说‘牺牲了’呢?你觉得哪些人可以用‘牺牲’?”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知道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刘胡兰的伟大。我们还联系生活见闻,练习用“牺牲”说一句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6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挽词”的意思,并结合书上插图,读好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最后,根据板书,用填空题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 )面对敌人的( )和( )毫不畏惧,最后光荣( )的事迹。
剩下两分钟,我让小朋友认读下生词,再让他们写“被”和“道”两个字。
【课堂妙招】对于较长篇幅的课文大意梳理,利用板书关键词,让学生练习表达,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才会真正提升。
第二课时
1
《刘胡兰》第二课时教什么?伟人主题的课文,深入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是这节课的目标。如何达成呢?仔细品读人物对话,关注人物动作,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的精神,是本节课的重点。
【好课细节】针对不同主题的文本,教学目标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这节课,就教小朋友朗读,朗读对话,品读词句,读中感悟人物形象。
2
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相关信息,全班交流:
主要人物——刘胡兰 时间——1947年1月12日 地点——云周西村
主要事件:刘胡兰被捕,面对敌人的 和 ,毫不动摇,最后光荣 。
【洞悉儿童心理】“看来上节课你们听得很认真,收获很大。一起回到阴沉沉的那一天,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给小朋友听,特别将阴沉沉和包围两个词加以突出。
“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捕?你能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吗?”
学生画完后交流,知道是“由于叛徒的出卖”。相机理解“由于”即“因为”的意思。
学生朗读第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要描写天气?阴沉沉的天气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带着理解读出这句话紧张压抑的感觉。
我请学生用手做做“包围橡皮”这个动作,结合敌人包围村庄的图片,请他们说说从“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知道云周西村是刘胡兰的家乡,“包围云周西村”说明刘胡兰处境很危险。有个学生还说道“情况危急”,我表扬她用词精准,奖励她读出当时危急的处境。
【课堂妙招】理解动词时,可以让孩子做做那个动作,在切身体会中更容易感受文字背后传递的情绪。
在理解被捕原因时,重点理解第二句话中“叛徒”和“出卖”的意思。我请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做游戏的经历,讲述自己对“叛徒”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学生知道“出卖”在文中指叛徒把刘胡兰是共产党员的消息告诉了敌人。
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当时刘胡兰的处境,我引导他们思考:叛徒叛变革命的后果是什么?学生从刘胡兰被捕展开思考,有的说到“出卖战友,会引起更多的流血牺牲”,有的说到“出卖共产党机密情报,造成重大损失”,有的还说到“影响革命胜利,危害民族解放”......我赞扬他们能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推测,而且思考很有深度。
【好课细节】看似有难度的问题,如果能把关键词语理解透彻,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学生的回答会比想象得更有深度,带给我们惊喜。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刘胡兰当时危急的处境,读出对刘胡兰的担忧。
3
请小朋友们默读第2、3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把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的交流集中在敌人和刘胡兰的几处对话中,我先出示第二小节中的两处对话。我请学生默读这两次对话,思考:敌人先后用了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
【课堂妙招】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默读教学,关键在于指导他们学会边读边思考。而思考什么,是关键中的关键。
默读完了,他们找到了关键词“收买”和“威胁”。我请大家思考:敌人想收买刘胡兰时,会用什么语气来说话?威胁刘胡兰时,又会怎么说话?我请几位学生试着读读敌人说的两句话,看能否读出敌人收买和威胁刘胡兰的不同语气。
有个学生的表情很生动,读“收买”时,脸上堆着狡猾的笑,有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读起来便很符合“收买”的情境。我请学生学习她的方法,带着合适的表情来读。果然,下一个学生读“威胁”时,一脸凶相,语气十分凶狠,好多孩子都被吓得手臂抱在了胸前。
【洞悉儿童心理】看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一点示范和启发,他们就能心领神会。
“面对敌人的收买和威胁,刘胡兰有什么反应呢?”我们注意到了“大声”和“愤怒”两种不同的态度。我请学生思考:面对敌人的收买,刘胡兰会想些什么?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又会想些什么?
学生发言很积极,他们学会了身临其境展开想象,在交流中感受到了刘胡兰毫不屈服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我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敌人和刘胡兰的对话,我读旁白,重点读出刘胡兰坚定、勇敢、愤怒的语气。
【好课细节】读中感悟,悟中促读。让学生想象刘胡兰当时的所思所想,当学生了解了人物心理,感悟了人物形象,再来朗读,便有了生命。
“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出示第二小节后两句话,学生齐读。
我请学生思考: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聚焦“恼羞成怒、鲜血直流、钢铁铸成”三个关键词。
为了更加具体地感受刘胡兰毫不屈服的品质,我请学生想象画面:恼羞成怒的敌人会对刘胡兰说什么?刘胡兰是怎样被打得“鲜血直流”的?学生在充分地表达中对刘胡兰的形象感知愈发清晰深刻,有的甚至想象到被打后的伤痕,鞭子上的血迹,老百姓心痛的反应......
【洞悉儿童心理】我从孩子们的脸上读到了他们对刘胡兰深深的痛惜,从他们一句句坚定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刘胡兰的敬佩。我想,这便是共情教育,适时的想象能让感悟看得见。
句中有个难理解的词语“钢铁铸成”,我先请学生思考钢铁的特点,他们都知道是坚硬。我再追问:“刘胡兰被打得鲜血直流,为什么还像钢铁铸成的?这里是说刘胡兰的什么像钢铁呢?”这样一启发,有的孩子恍然大悟,一个孩子立马说道:“刘胡兰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硬。”我奖励他一片热烈的掌声,这个回答多么精准啊!其他孩子也纷纷领悟,知道这里是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顺势总结:刘胡兰坚定的意志像钢铁,革命的信念像钢铁。
学生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刘胡兰坚定勇敢,毫不屈服的人物形象。
4
“面对毫不动摇的刘胡兰,敌人又使出了更残酷的手段。”学生继续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我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敌人的句子,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敌人为什么要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铡死六个民兵?
“前两次敌人的手段可以概括为收买和威胁,你觉得当着刘胡兰的面铡死民兵,这又是什么手段呢?”有学生说这也是一种威胁。我请他们比较两次威胁有什么不同。他们立即领会到第一次只是口头威胁,而这次是用实际行动来威胁,手段更加凶残,刘胡兰生命危在旦夕。
【课堂妙招】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文,对比着来阅读,更容易理解主人公当时面临的危险处境,也更能感悟人物品质。
“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刘胡兰又是怎么说,怎样做的?”我出示后三句话,请一位朗读水平很高的小朋友读。
我请学生点评她的朗读,大家纷纷肯定她读得很有气势,语气坚定,很符合刘胡兰的形象。在这样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再请学生齐读,就很有感染力了。
【洞悉儿童心理】朗读的指导,有时候不需要说明技巧,榜样示范就是无声的教导。课堂中需要利用好这样的“榜样”。
我请学生找找,这些语句中哪里能看出刘胡兰毫不屈服。我请大家聚焦到刘胡兰的几个动作:挺、迎、踏、走、牺牲。我请学生边读边做做这些动作,再请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谈谈:“从这些动作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刘胡兰?”学生交流后,我相机总结:毫不畏惧,毫不屈服,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结合课后习题,我出示一张表格,带领学生梳理二、三两个自然段中,从哪些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对照表格,学生依次找出了敌人和刘胡兰的表现。
【课堂妙招】两个关键段落学完后,利用表格形式梳理其中的关键词句,既可以训练孩子整理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又能扎实地回顾主要内容,达到深入品读人物形象的作用。
结合刘胡兰毫不屈服的表现,我请学生同桌讨论:刘胡兰是真的不知道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吗?面对敌人的凶残折磨,面对着血淋淋的铡刀,她为什么就是不肯说出来呢?学生说道了刘胡兰对共产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百姓的保护,对革命胜利的希望......我适时总结提升:刘胡兰对党一片忠诚,对祖国无私热爱,甘愿牺牲自己,换取革命胜利。她用自己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谱写了一首英雄赞歌。
在这样的共情感悟下,男女生分别读二、三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说说:“你想对刘胡兰说些什么?”在这样的引导下,让学生表达对刘胡兰的敬佩与赞颂。
5
我引读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思考:毛主席为什么亲笔题词?再出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感受毛主席对刘胡兰的敬佩与褒奖。
在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挽词时,先指名读,再请小组读。读后请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相机总结:刘胡兰为革命奋斗一生是伟大的,为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
最后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小英雄雨来和王二小的故事,积累“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名字。
【好课细节】从一位英雄的事迹延伸到一群英雄人物,从课堂走向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后布置小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刘胡兰的英勇事迹。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10月31日
六上教学叙事
第五单元感悟围绕中心,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统编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叙事|彭峰盼,生长于一波三折——统编六上《17盼》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如何表现“盼”——统编六上《17盼》第二课时教学叙事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统编六上《习作五: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叙事
第六单元统编六上《18古诗三首》教学叙事抓住关键句,论证主要观点——统编六上《1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叙事
五上教学叙事
第五单元
学用“举例子”介绍竹子——统编五上《16太阳》教学叙事感知文艺性说明文——统编五上《17松鼠》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学写文艺性说明文片段——统编五上《17松鼠》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两用例文,学习说明——统编五上《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教学叙事第六单元
紧扣单元导读,引导场景中悟情——统编五上《18慈母情深》教学叙事
打下认知基础,感悟“情”在何处——统编五上《19父爱之舟》教学叙事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情感共鸣——统编五上《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叙事|彭峰让真情流泻笔尖——统编五上《习作6我想对您说》教学叙事丨彭峰
其他年级部分教学叙事读出标点的“味道”——统编一上《青蛙写诗》教学叙事|彭峰学字词、练朗读,促感知——统编二上《15八角楼上》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朗读与感悟人物品质相融——统编二上《15八角楼上》第二课时教学叙事读得充分才能懂——统编三上《海滨小城》教学叙事
抓住四种“敢”,悟“欺负牛” ——统编四上《牛和鹅》教学叙事
课文朗读录音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