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建筑师转行到互联网是怎样的体验?

2018-03-25 转载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互联网大兴的时代,建筑师转行该怎么走?


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数从2013年的44万猛增到2016年的100万左右,与之比较,2016年IDC统计的中国码农大概200多万,盘子越来越大,对人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对接有很大的问题。听起来只是简单的一句感慨,但这里面真的浪费了很多人的命运与未来。


本文通过2个不同的个人经历陈述,希望给想要跨界到互联网的“建筑从业者”一些想法。一个是转行从业,一个是转行创业,给予不同的视角。



作者:christy w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00636/answer/2241601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科某985计算机转建筑,研究生保研后,出国申请转计算机。以此帖作转行阶段小结。

2016年下半年在Amazon总部AWS大组实习,mentor是乌克兰人,工龄20年,性格高冷。勤勤恳恳干了六个月,写完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从零开始搭一个后端service和前端网站,包含测试、部署和UI设计,提交13000+行代码,没有拿到return offer。实习期间,小组里70%或离职或转组,实习结束后,经理也离职了。

2017年暑假在Facebook实习。mentor是东欧人,我是小组里唯一的中国人。也许是经过老毛子六个月的魔鬼训练,这次项目做得得心应手,提交8000+行代码,最后拿到正职offer,标准包税前$115k 工资 + $150k/4年股票 + $75k 签字费 + 半年绩效奖金。已知福利有免费早、午、晚三餐,免费零食、饮料,免费健身房、理发、洗衣服务......另公司热爱举办各种名目的社交party。工作时间约为九点半到达,六点半离开,晚上在家偶尔加班,偶尔wfh在家工作。


总部园区一景


在F家工作,最大感受就是move fast,还有make impact。哪怕自己只是庞大机器里的螺丝钉,上线的代码可以影响世界各地用户。相比以前设计改图的熬夜通宵燃烧青春,现在所做的一切能为用户所感知,赚到的钱跟付出成正比,在我看来这更有价值。

究其根本,转行互联网是基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所作出的个人最优解。当初选择转入建筑系是因为喜爱设计,进去后却发现跟想象中不同。十分羡慕同学们谈论大师设计、构造细部时脸上散发的光彩,而我却难以在大师的概念和设计方案间建立有效的逻辑推断,时常感到迷茫。此外也存在着外部原因,如现今建筑市场对年轻从业者的不友好,行业薪水与付出的不相配,发展前景不明朗,家里没有深厚的建筑学渊缘等。从玄学来看,往后二十多年属下元九运阶段,九紫离火当运,属火的计算机行业将进入爆发期,而属土的建筑业面临退运,个人更愿意职业发展高峰期能从事朝阳行业......在我看来,无论是设计做方案还是写程序,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然而薪酬差距却如此大。简单而言,也许是因为对用户的影响度不同,科技的力量现将改变世界,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


办公室


至于建筑转行计算机的优势在于更能理解用户痛点,设计出用户所喜爱的产品。程序员普遍倾向于在看不见的地方闭门造车,让后端算法精益求精,而鲜有产品设计思维。而设计师的高逼格则有利于把产品推销出去。既懂编程又懂设计的人,更易成为全栈工程师,从产品设计、UI、前端、服务端和测试均有涉猎,必要时能单枪匹马把项目搞定。此外,程序员朋友们普遍认为我的UI界面设计、PPT和分析图做得好,他们时常向我请教设计方面的想法。又如做app的时候,合作小伙伴有时会提出一些比较炫酷但实现麻烦的功能,我会跟她商量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然后提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劣势在于建筑圈子较小,刚转时容易受限于一亩三分地。建筑设计所需技能与编程开发相距甚远,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转起来没有隔壁土木、机械、物理、生物、化学等博士硕士们容易。从身边朋友各转计算机成功的样本来看,他们普遍学习能力突出且热爱学习,在本专业已非常出色,转行只是把其已养成的学习技巧应用于其他领域。在申请转建筑时,我在计算机系排8/280, 在建筑系毕业时,GPA排1/90。


零食饮料区


如果当年我没转建筑,也许我像班里其他同学那样两三年前就进入Google、Facebook和各热门startup,升职加薪带新人。如果毕业后没迈出申请出国的一步,也许现在还在事务所画着图,呆在父母身边其乐融融。如果去年接到亚马逊转正offer,也行早已选择入职他家,而与F家失之交臂......转行以来走过不少弯路,吃过不少苦头,也有一点收获。两次实习期间共到手税后$5.5w+刀,去年买入自家小窝,现已涨了$20w刀。这些在我来美国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最后要提醒一下打算转行计算机的小伙伴们。地里有个词叫“幸存者偏差”。我在这个帖子里把自己经历写下来,尽量用数字来客观表达,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但并非画大饼诱使大家转行。我写的是本人在2015~2017年的经历,强行套用到五年前与已知事实不符的,同样顺推到三年后也不一定正确。毕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转行计算机,找工作形势一年不如一年。举例,两年多以前,某刷题网站只有150题,现在已飙升至600+题,预计两年后破千题不在话下。在竞争者多的情况下,IT公司选人门槛更高了,具体而言面试官的容bug率更低了,以前可能答出基本解就过了,现在要follow up多种解法,然后follow up时间复杂度降低的解法,还有各种变形......有的朋友现场面试三轮全答出来,也拿不了offer,可能只是因为某个小环节出了瑕疵,面试官没给strong hire......


日常饭菜


如果你明知转行难度在增大,但与自身情况结合后仍决定迎难而上,那我会祝你顺利。如果你认为建筑设计更能带给你成就感,愿意坚守行业,此乃行业之幸,我会对你表示敬佩。总而言之,想清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下去。一年以后再回来看看。



作者:海龙奇谈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976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14年以来,建筑设计行业随房地产开发一同进入新常态。内部压力剧增,以及新领域的诱惑,促使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冒险家们开启了新一轮探险之旅。建筑师转行,突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有人选择了民宿,airbnb,有人选择进入产品设计,家具或是家居设计。对了,好像还有卖串串的建筑妹儿,如果我没记错,还有做肉夹馍的。
当然还有互联网,怎么也绕不开的互联网。对任何想要转型的设计师来说,互联网的确一如当年的新大陆。

为何出发?

作为一个从业将近20年的建筑师,我深知建筑设计公司的苦。这么说吧,设计公司的资质门槛就会放倒一大片想要掌握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我也走过弯路,很多年前,为了获取资质,同某位前政府官员合作,其结果是几乎输掉了整个团队。
如果有一个特定的行业,没有资质,没有规划局,没有国有大院,是不是很爽?对了,这就是互联网行业。
传说中的新大陆遍地黄金。当然,西去的航线也异常艰险,就算是抵达新大陆,也可能有食人族隐藏于丛林之中……
作为一个转型的建筑师,我正身处探索新大陆的大冒险之中,就像当年的那些冒险家一样,有可能寻得堆满船舱的黄金白银,也有可能就在某处死于非命。

纪念日

2015年8月8日中午12点23分,我,转型了。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一如重庆典型的夏日,太阳光透过雾霾白花花地铺满大地,闷热无比。我去泉里小镇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停了车,走过那些青砖灰瓦的”巴渝风格”建筑……突然间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差点当场呕吐。我不是觉得这些房子不好看,只是突然间意识到,出檐60厘米同出檐80厘米,其实不会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发展商们,会因为类似的问题,将建筑师折腾至死。
所以,就在那一刻,我决心告别这个我如此熟悉的行业。

做了啥?

我们做人力成本量化工具。
其使用逻辑分三步:

  1. 量化企业运行数据

  2. 通过数据判断企业健康状况

  3. 提供应对策略——人工智能

给个形象的比喻吧,就像是这个美女,身高172cm, 三围 36-24-36,体重43kg——非常好的数据。

请注意美女手腕上的苹果手表。
苹果手表收集到美女各种各样的运动数据。

如果是我来做产品经理,我会把苹果手表的App往前再推一步——对未来做出预测。
例如,App会告诉美女,如果按照现有的生活方式,一年以后,美女会变成酱:

美女看到这个一定会大惊失色,赶紧去健身房加紧锻炼。

为何选择这个方向?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非典型建筑师。不太偏好以纯视觉方面的感受来评判建筑形象与建筑设计,在我心目中,建筑视觉方面的偏好太过个人化,一百个人几乎会有一百个答案。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逻辑判断与推理更有兴趣。MVRDV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建筑事务所,他们的设计理念就是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我甚至觉得,他们的建筑几乎就是方程式的三维表达。这些建筑都有一种深层次的逻辑之美。在那个移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我甚至是凭借着一张地图,在荷兰一个一个地找寻,拜访他们的作品。

我也阅读他们的理论,例如比砖头还重的KM3 和 FARMAX。

这个叫做悬挂花园的项目,他们的设计原则就是让悬挑阳台的造价等同于相同面积的地价。当建筑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时候,阳台就比建筑在Hangelo的长——因为阿姆斯特丹的地价比Hangelo高。

我也尝试过用逻辑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建筑设计,将不同的房型作为单个的小房子预先设计好模块,再通过管线对位,市场要求等规则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立体村落。

建筑形象背后的组织规则其实就是“算法”。下面这张图就是一个算法的表达,当然,这不是建筑算法——这是某位程序员给出的约会-婚恋算法,据说这位程序员依靠自己的算法,已经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算法,也是我们开发Time-cost 的底层逻辑与生存基础。


角色转变

为了开发Time-cost需要寻求外包团队来实现代码,我从乙方变成了甲方,或者说从设计师转变成为了开发商。
这个带有长长橡皮擦的铅笔可以作为设计师和开发商之间爱恨情仇的最佳注脚。



自己做了开发商,我也发现,在开发过程中不可能没有修改——因为事情刚开始的时候,真TM想不清楚,都是在每一步进程中,不停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和概念。

也是在进入IT行业之后,我才发现同IT行业相比,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简直是落后太多了。在IT行业中,早就有了非常成熟的项目开发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





为什么之前我们做建筑设计特别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地产开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采用了瀑布流的开发方式,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回头的成本太高。
现在我们做网络应用开发,更多的是使用敏捷开发的模式,迅速试错,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我们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停地修正和调整。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要人力成本量化工具,所以开发Time-cost。

Time-cost适用于一个队长带领的10人左右的小团队,所以很快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公司领导应该放到哪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开发了project-cost, 把一个公司里所有团队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展现给公司领导,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为了厘清Time-cost和Project-cost的管理层级关系,我们又提出了智力密集型企业的管理梯队模型。
这模型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实际上已经做成了企业运营数据的传感器。
收集到这些数据以后,下一步,当然就应该做趋势预测了,所以我们又开始接触到微观经济学中有关边际成本的理论模型。
最后,我们才陡然发现,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智力密集型企业的AlphaGO——企业人工智能。

直到最近,我们首页的图片才换成了这个样子。


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还更清晰地学习和领会了快,好,省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的说来,那就是快,好,省,三者之中,最多只能选择两项。又快又好,肯定就贵。又好又省,那就一定慢。如过想要又快有省,那就必定丑。


而我们之前服务过的开发商,很多都是三者都想要呀——这当然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所以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很纠结很挣扎。说多了都是泪呀。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当然也走过弯路。同很多年前的地产开发商一样,为了省,我们最开始也找人炒更。Time-cost的第一版就是找一个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关键是她在家的时候还要带孩子!我们通过skype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她小孩的哭闹而不得不终止……
后来换了一个全职团队来做,也是状况不断,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他们设计的界面实在是太丑了。不得不下决心再一次换掉了团队。

我们这才发现,目前能够找到的开发团队,用来类比我们的建筑设计,他们全都是做施工图的,没人会做方案!
所以我们开始自己设计界面,很快,视觉的问题就算是控制住了。


有关需求变更的几点感悟

  1. 分清开发的阶段

  2. 分清每个阶段的优先等级

  3. 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只有自己买单才知道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让乙方买单只会导致自己一错再错。)

量化管理意识

在推广Time-cost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设计公司还是没有量化管理的意识,从项目报价到项目分配,几乎都是靠拍脑袋决定的。

又到一年算账时 - 海龙奇谈 - 知乎专栏



也不用去同什么高大上公司对比了,就算是同IT开发的码农团队相比,也落后很多。在同外包团队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报价其实很有道理。他们会算,这个开发,需要上多少人,每个人每天多少钱,要做多少天,从而算出人力成本,加上办公成本加上公司利润,给我们一个报价。
而我们自以为高大上的建筑师们是怎么报价的呢?”上次差不多的项目300万,没出岔子,这次280万!”
今后所有的生意,本质上来讲,都是数据生意。我想,在量化管理的思维上,设计公司一定会经历大的转变。


最优停止理论

说到最优停止理论不得不提”约会经济学”三原则:

  1.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般配,但有的组合明显优于其他选择。

  2. 除非你开始了解对方,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们有多合适。

  3. 时间是稀缺的,所以基于有限信息做出决定也比不做决定要好。

我们一直都在提醒自己,我们的精力和财力都非常有限,寻找合作伙伴本身也有很大的成本。Time-cost的LOGO,是一个匈牙利帅哥给我们做的设计,而这位帅哥,是我们通过99design的设计竞赛找到的。


同现在的开发团队合作,并不因为他们是最好的,只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与预算范围内,我们只能找到这样的团队,当然我们也有良好的配合。我们不需要找到最牛逼的团队来合作,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跟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团队。

奇葩公司

我们既然要转行IT,那何不玩得再彻底一点呢?
我们公司干脆就没有办公室,所有管理和协作工作都在线上进行。只有重要的公司例会,我们才会召开线下会议。线下会议一般都在咖啡馆或是餐厅举行。我们还有着严格的线下会议纪律:如果大家都准时到达,公司买单;如果有人迟到,迟到的人买单。每每看到只剩几分钟的时间,还有人没到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加菜了……
既然没有办公室的,我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这一段日子以来,我不停地尝试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工作,办公这件原本很无趣的事情,现在变得新鲜而刺激。

远程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 海龙奇谈 - 知乎专栏

何以如此呢?

因为我们虽然没有办公室,却是最正规的小公司。我们一开始就本着契约精神,签订了严谨的股东协议,期权代持协议和引入投资协议。
我们公司对员工没有秘密,每个人都知道所有人的收入。在我们自己的Time-cost团队里,所有队员都被设置为了助理队长,这就意味着,所有数据都是可见的。
我们公司用的企业银行,每天都会发邮件告诉我账上余额,我已经设置了自动转发功能,把这个邮件直接转发给所有员工。
我们在契约的基础上彼此信任,既然是彼此信任,那么公开公司数据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们一直强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而我们一开始就有了远程办公的基因,因为我们大家都愿意并且也会使用一堆工具来协调和安排彼此的工作。

数字流浪汉的工具包——远程工作如何实现? - 海龙奇谈 - 知乎专栏

初心不变

我转行了,但设计师的初心不变。
首先是匠人精神。我们以同样的匠人精神来打磨我们的互联网产品
Time-cost和Project-cost,这同建筑师翻来覆去地推敲建筑细节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当然及其重视用户体验。如何帮助用户顺利而流畅地操作我们的应用,考虑每一个按钮应该出现的位置,推敲每一个流程的先后顺序,这同景观设计研究如何让城市家具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和感受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同样拥有强烈的设计情结,每一个页面都会细细推敲,构图,色彩,对比度,视觉中心……这同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情结如出一辙。

什么是设计?

我的理解就是有预谋地让生活更美好。

企业AI


《指数型组织》一书中指出了指数型组织的9大驱动因素,其中一个就是”一切皆可量化和知晓”。KK在《必然》中写道,”追踪个人所有活动的自动化自我追踪技术成为常态后,将会出现一种新的专业分析师,为你解读数据。”
而我们,就是为智力工作者解读数据的那个人。
还在怀疑”一切都会被量化”的趋势吗?看看博大精深的围棋就知道了,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围棋,在AlphaGO的眼中,不就是一堆数字和决策树吗?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让我们的智力工作者,一眼就看明白项目或是公司此时此刻的运行状态呢?



为什么不可以为所有智力密集型企业插上大数据的翅膀,让他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翱翔呢?




下面是来自UDL旗下作品集辅导团队的广告,针对申请英国,欧洲,美国和澳洲各所建筑名校将你的个人信息,申请意愿,个人作品样品发送到UDL主页信 UDLservice01 或UDL官方邮箱 service@unidesignlab.com ,提供免费作品集评估以及辅导试听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做建筑之余,我们的副业风生水起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画作讲故事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摄影讲故事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插画讲故事

从事建筑行业的你是否后悔过?

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设计?

有一个学建筑的男/女朋友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建筑师vs程序员,谁才是亲戚眼中的高富帅?

美国设计公司vs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体验对比

另一半是建筑师是怎样的体验?

毕业去地产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去外企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留国外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建筑学毕业去国企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转行不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去事务所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做独立设计师是怎样的体验?

建筑留学毕业如何开自己的工作室?

做规划设计师薪资水平怎么样?

学建筑毕业后在外企薪水有多少?

在国内外读建筑类的本科是怎样的体验?

在国内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美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英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欧洲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日本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德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建筑学本科毕业两年,我们做了些什么

建筑学本科毕业两年,她们做了些什么

建筑学毕业五年,他们做了些什么

学建筑这些年,旅行给我带来了什么

那些知名建筑师的八卦秘闻

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作品,都会是别人眼中的建筑学

中国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修改)

为什么要去摸建筑而不是在屏幕面前看建筑?

再见理想——某大院年轻建筑师成长报告

我要放弃画图,去甲方!

告诉你哪家地产公司适合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