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的十年,或是北方人口持续、加速向南流动的十年

林隐LY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2019年,会是中国经济非常艰难的一年。这种艰难的程度,对于很多90后朋友而言,应该是大家成年后所遇到的经济形势最艰难的一年(2008年时,绝大多数90后都尚未成年,更就谈不到职场和工作)。


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继续延续从2018年全面开始的颓势,大概率上在2019年还不会出现大反弹的情况。


大量的创业公司会熬不过这个寒冬,规模大些的公司会选择裁员、降薪来控制人力成本。这一年的“金三银四”传统招聘旺季,招聘岗位总数乐观预计会比去年减少一半,悲观预计可能会减少接近三分之二。


去年你可能随便上网刷新下简历就能收到很多公司人事的主动询问,今年迎接你的则可能是投了几十份、近百份简历后,被企业查阅的次数却屈指可数,面试机会就更不容乐观。初入职场的新人朋友因为年龄优势或许不必过度担忧,但职场老兵们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要看到趋势,更要加入趋势



通过搜集网络公开数据对比发现,2018年人口增加最快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49.83万)、广州(40.6万)、西安(38.7万)、杭州(33.8万)、成都(28.53万)、重庆(26.63万)、郑州(25.5万)、佛山(24.9万)、长沙(23.66万)和宁波(19.7万)。


2018年,人口增量超20万的城市有9个(见上文),人口增量超30万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总体上看,我国人口流动呈现由北向南流动的态势十分明显。


从增量来看,去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10个城市中,除了西安和郑州,其余城市全部在南方。


由于不同城市间的既有人口体量差别较大,所以我们在年度人口增量之外,还应关注重点城市的人口增幅情况。就目前能够从网络上看到的公开数据显示——


南方主要城市的年度人口增幅数据分别为:深圳4%,杭州3.6%,佛山3.3%,长沙3%,广州2.8%,宁波2.5%,厦门2.5%,成都1.8%,武汉1.7%,合肥1.5%,南京1.2%,福州1.0%,重庆0.9%,东莞0.6%,苏州0.4%,无锡0.3%,上海0.2%。


北方主要城市的年度人口增幅数据分别为:西安4%,郑州2.6%,青岛1.1%,太原0.9%,石家庄0.7%,呼和浩特0.3%,天津0.2%,北京-0.8%。


综合来看,南方城市的人口增幅明显领先于北方城市。许多南方经济强市除了对本省、周边省份人口具有明显吸引力外,对广大北方地区人口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强。相比之下,北方除北京之外,真正能够对南方地区人口形成明显吸引力的城市还几乎没有。哪怕是2018年人口增量比较突出的西安和郑州,更多也仅仅是吸引本省及周边北方省份人口流入。


大家要清楚看到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并且不要简单地“作壁上观”。如果一个趋势已经真正形成,那么确保自身不被淘汰的最重要行动,就是要跟紧趋势。



没有绝对安全,但是有相对安全



普通人与非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获取收入的方式是否为资源型。只要是在和平年代,资源型人群就会长期处于极难逆转的更高阶层,只要他不主动“作死”就几乎不会降阶。


一直都有朋友问,我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普通,准确说是非常糟糕。我在老家这边虽然生活也很艰难,但是目前好歹还有一口饭吃,而且父母、亲人、老婆、孩子都在这边。如何能保证,我离开到一个更发达的城市,日子就能过得更好呢?


答案显然易见是无法保证。因为如果是能够保证的话,目前中国广大的农村、乡镇和小城市,早就该空无一人了。生而为人,不断追求的所谓安全感,显然不是个绝对概念,而是个相对概念。


作为普通人,你的生存方式大致上就是上网投简历找份工作,凭借打卡工资养家糊口。那么对于这些人而言,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什么,显然就是失业。什么会带来失业,经济危机。中国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吗?当然,任何国家都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是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不以任何制度、政策、人力而改变。


层层推理之后,一个道理显而易见地摆在我们面前:当未来某一天经济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作为全靠上班工资谋生的普通人,如何能够让自己相对更安全一些呢?


答案是选择人口更多的地方,而且是越多越好。我们不谈经济学上所谓的规模效应,只简单想明白一个问题:人只要活着,就必然会进行消耗,衣食住行等最底层需求无法或缺。那么人口只要足够多,对应的市场需求也就足够大,即使是经济到了非常艰难的时候,你能够找到工作活下去的概率都会更大一些。


所以把人生的时间轴放的更长一些后,你真正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并不是哪里一定能够买到房子,而是哪里能够保证你未来整个人生阶段,都能找到工作,获得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


因为当一个地方人口越来越少,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后,你所能够认为的带给你“安全感”的东西,诸如房子、土地之类,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介绍过“衰退型城市”的概念,即在官方首次界定的中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已经有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


我觉得能够被明确标注为“衰退型城市”的地区并非坏事,因为这样一来当地居民就可以对向外迁徙这件事毫无心理压力,甚至会加速主动离开。但是,那些既非资源型城市,同时又在明显衰退的城市,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被标注,这对于生活在这些城市的居民来说,才是最大的隐患。


要对经济危机这件事情本身,做好十足的准备,不要在危机真正来临时毫无还手之力,出现家庭与个人经济的明显危机。



力所能及向南迁徙,是给大家最大的建议



这里想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句的是,下文中会出现的某些建议,只针对家境普通、能力普通、资源普通,又身在体制外的朋友参考。如不在此列,可一笑而过。


一些朋友或许会感到疑惑,曾经的中国东西部发展巨大的差距,近些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推进,西部的崛起速度不是清晰可见吗?为什么当南北差异开始不断升级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难以逆转”呢?


首先,西部地区的确在迅速发展,但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旧巨大,且未来较长时间内依旧会保持较大的差距。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贫困,力争小康,而并非赶超东部地区,这是十分清楚的定位。


其次,近些年媒体经常提到的西部崛起,事实上其中八九成代指的都是西南地区。首当其冲的是成渝都市圈,其次是新星城市贵阳和昆明,经济增速有据可查。而整个西北地区,目前除西安之外,广大的西北地区经济困境大家有目共睹。而按照西安的地理位置,事实上其远不够“西北”二字,只是中部地区向真正的西北地区(陕甘宁新)的过渡带。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向南迁徙生活。这里的“南”,未必要到东南、中南、西南、华南腹地深处,但起码要是长江沿线。


如果真的有非常大的南向迁徙抗力,必须要留在北方的话。那么也最起码选择生活工作在天津、青岛、济南、郑州、西安这样的城市里(北京我们不用再提了)。我知道以上这些选项数量的确太少,但是这已经是最大程度放大样本区间,大概率上未来十年不会出现滑坡式经济衰退的北方城市。


同时,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建议要经常带孩子到南方地区旅行、参观和学习。这个频率,建议至少是一年一次。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是在北方长大,也至少让他清楚知道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发展情况。这样伴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在他们的人生重要选择时,他们起码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未来的十年,或是北方人口持续、加速向南流动的十年。大家要密切关注这个趋势,不要让个人与家庭的发展小方向,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大方向出现明显背离。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版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地铁集中涨价 丨 中国近一半人口 丨 盐城 丨 石家庄 丨 最富1000人榜 丨 中国城区人口20强 丨 金融中心 丨 东北三省 丨 理想生活 丨 返乡置业 丨 空气质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递业务量 丨 2018年GDP数据 丨 广州轨道交通 丨 吞并莱芜 丨 中国超级楼盘 丨 宜居指数 丨 经营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业城市榜


人文: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