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历史书籍可免费下载。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
(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
(3)讥刺达官贵人,批判社会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问题,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别绪。如《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等。
(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 
(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简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 
(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
(2)充满着一股不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忧愤,刚健有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所以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1)表现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不满,抒发不平之气。
(2)写征人不得归家之苦。
(3)大量创作妇女题材的诗歌。


简述《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乡村景象的描绘,又用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可以说,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不同。 
庾信以出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创作时期,特色明显不同:
(1)前期生活在南朝,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善用对偶,代表作是《奉和山沲》。 
(2)人北方后,因羁旅他乡,身处异国,时刻有一种故国之念、归家之思,情绪低沉、苍凉,代表作是《拟咏怀》。
据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


【往期】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北大课堂【视频】

58 北大讲堂| 郑伯克段于鄢(一、二)

28 通假字与同源字(五)

29 通假字与同源字(六)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

乐律

衣饰

天文

礼俗

车马

姓名

地理

科举

历法(2)

历法(1)

职官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系列)

18 公孙丞相

17 李广难封

16 初露锋芒

15 阿娇失势

14 马邑之谋

13 汉匈交兵

12 窦婴之死

11 田窦交恶

10 太后干政

09 窦婴为相

08 董生对策

07 平安太子

06 景帝清障

05 继位太子

04 储君之争

03 立储风波

02 宫闱角逐

01 史家绝唱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秦汉文学 《汉书》及东汉散文

秦汉文学 东汉辞赋

秦汉文学 两汉乐府诗

秦汉文学 司马迁与《史记》

秦汉文学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汉文学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中国通史》100集 全集(视频、文字)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