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 三个在西安吃到“岐山臊子面”的故事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前言:这篇文章最早写于2014年肃杀的秋天,算是我生活随笔写作和市井百态文章的较早之开端,也是对自己早些年在西安吃到岐山臊子面几个典型故事的回顾和总结。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怀念家乡和感慨人生的写作文章念头。之后,几年来陆续写了几篇关于岐山臊子面的文章或段落,但都是写的在家乡吃岐山臊子面的回忆。所以,这一篇文章,具有单独而特殊的意义。我想,在西安经营臊子面本身是不容易的,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多的家乡人和城里人都吃到西府名吃岐山臊子面,这种用意本身是好的,也是我所支持和欢迎的。我并不是想挑刺或揭露什么,但这几个关于在西安吃到岐山臊子面的生活小故事本身折射出来的人性之微妙特点,也是岐山臊子面移植到西安之后的附加变化,但这绝对不是水土不服的问题,相信还是人为原因多一些。
三个在西安吃到“岐山臊子面”的故事
作者:李强
写下这个标题,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虽然都与岐山臊子面有关,但故事最后强调的不是味道好不好吃,做法正不正宗,相信看完之后就都会明白的。大约我的单身时代同时期发生在我身上的三次吃的故事的内在意义,对我来说也比较接近:都是从小吃到大的岐山臊子面之与在我在西安时不同的交集。这篇文章不过度描写我对岐山臊子面本身的感情和渊源以及喜欢的程度,因为,从小到大,至少在家里和乡邻各种环境下吃过太多的正宗岐山臊子面,那种美色、美味和美感,可能会让我记住一辈子。这是三个不同时空之下发生在西安的关于岐山臊子面的独立故事,所以,分开来叙述。
写到这个时候,三个关于在西安吃到西府人做的岐山臊子面的故事都讲完了,读者也尝到了岐山臊子面的西安味。在西安,我仍然会碰到或吃上岐山臊子面,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发生。岐山臊子面,在我心里,不仅是一种人人爱吃的家乡美食,更是一种深厚浓烈的故土情结。
【悦读推荐】
文字编辑: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本期组稿:刘建生
投
稿
须
知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