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2

乾一文化 一明 乾一学院 2023-08-24

8-3) 匕(bi-3):


《说文》:匕,卑履切。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凡匕之属皆从匕。


其字形来源有两个,分别如下:


1、最早写作‘’,与意为‘外表突出的、雄性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丄-士-且(zu-3)-祖’相对,以此表示:内凹的、雌性哺乳动物生殖器官。古华夏的‘卯榫’结构原理与之类似。后为了适应文字竖写排列的需要,将字形做了相应旋转竖写为‘’,遂与‘人(ren-2,)’字相近而发生混淆。因此才有《说文》:匕,从反人。


外凸的榫  内凹的卯-丄、士、且(zu-3)与内凹的匕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其本义为:雌性生殖器官。今天我们在古文字中,可以看到许多动物象形字体,带有表示性别符号的‘丄’ 和‘匕’,分别表示‘雄性’和‘雌性’动物。


甲骨文中带有雄性符号的兽类   丄-士-且(zu-3)  图片来自网络


如‘牡(mu-3,)’和‘牝(pin-4,)’,本义为‘公牛’和‘母牛’,后则分别泛指‘雄性’及‘雌性’动物。


甲骨文中带有雌性符号的兽类   匕   图片来自网络


其表示‘雌性’的字义,后来大多被后起字‘比’作为字符所替代。如‘妣(bi-3,)’字意为:女性长辈;而‘秕-粃(bi-3,)’则特指植物长出不饱满的籽实。


2、古文字写作‘’,为古时一种带有‘锋利刃部’食具的象形摹写,造字原理同‘刀(dao-1,)’。古时的人们以鼎、鬲等炊具蒸煮肉食,而‘匕’则是人们从鼎、鬲中割取熟肉进食的实用工具。


人们从鼎、鬲中割取熟肉进食的器具   匕-匙   图片来自网络


如‘眞(zhen-1,-简:真)’:下为‘鼎’,上为‘匕’,意即:以食具‘匕’在‘鼎’中取食。其‘食匕’的本义由后起字‘匙(chi-2,)’替代。


两者字源不同,后来逐渐字形相近并混同。另有源自‘人首脚倒立-改变、变化’的‘匕(hua-4,)-具体可见上篇’因字形近似也容易使字义发生混淆,在具体释读时应注意仔细鉴别。


8-4) 从(cong-2):


《说文》:从,疾容切。相听也。从二人。凡从之属皆从从。


古文字写作‘’,为一前一后两个人形-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在后面跟随的样子。如《说文》:从,相听也。从二人。


一人前面走 另一人在后面跟随   从   图片来自网络


其本义为:跟随、随从。如《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引申有:顺从、依从的含义。如《左传·定公八年》:从祀先公。


路途总有出发点。因此,延伸有:起点,因由的含义。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和人相互跟随是在路上。因此后来添加表示‘道路’的‘彳(chi-4)’和表示‘脚步’的‘止(zhi-3)’,便是楷体的繁体字‘從-’。汉字简化时又恢复了早期字体的模样。


‘从’源自一个人跟随另一个人。将两个人的腿部绑缚在一起为‘幷(bing-4,)’,现代汉字写作‘并’。这里的两个人不是指单纯的个人,而是指‘两个人代表的群体或部落’。远古时期氏族部落很多,通过战争行为,小的、弱的一方被兼并、吞并。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初并天下。


‘并’字还有另外一个字源,古文字写作‘’,像并排站立的两个人。如《说文》:人并也,从二立。意思是‘并列’。如《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从’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归入‘人’字旁。


8-5) 比(bi-3):


《说文》:比,毗至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古文比。


古文字写作‘’,字形与‘从’相似,但方向左右相反。实际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从’以两个‘人’字组字;‘比’为两‘匕’。‘匕’的本义为女性及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符号。因此‘比’字的本义为:两个女人。


两位女性   比   图片来自网络


两个熟悉女人的关系,除了夫妻,要比女人和男人之间、男人和男人之间亲密的多。这也是《说文》里释读‘比,密也’的原因。《周礼·夏官》里有: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郑玄注:比犹亲也。


由‘亲密’引申指:偏爱、勾结。如《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延伸指:比较、对比。如《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添加意为‘女性’的‘女’为‘妣(bi-3,)’,以此表示:母亲。如《尔雅·释亲》:母为妣。引申指:已经去世的母亲。如《周礼·大司乐》:以享先妣。延伸指: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如《诗·小雅·斯干》: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8-6) 北(bei-3):


《说文》:北,博墨切。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


古文字写作‘’,正像两人背(bei-4,)对背的样子。


两人背对背   北   图片来自网络


华夏大地处于北半球,房屋建筑以向南为正,目的是在寒冷的冬季使尽可能多的阳光照到屋内。人们坐立也是以向南为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是如此。因此,以人的背部喻示房屋背面的方向,并延伸指方向-‘北’方。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两军作战时,战士面对面地厮杀冲锋,以争取胜利。如果向后逃跑,则意味着打败了逃亡。胜利的一方追击时,只能看见逃跑一方的背部。因此,‘北’字有‘打败仗’的引申义。如《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二人以‘背’相对,方向相反。因此,‘北’有:违背、背叛的引申义。如《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添加意为‘人戴有面具’并表音的‘異(yi-4)’为‘冀(ji-4,)’,以此特指:位于古华夏北方、古九州之一的‘冀州’。如《说文》:冀,北方州也。如《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这大概是源于古冀州多有担任‘祭司’职务的官员吧。


‘祭司’的职责为主持‘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盼神灵的佑护。因此‘冀’字有‘祈盼、期望’的引申义。如《韩非子·五蠹》: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北’以两个背对背的‘人’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归入难检字。


注:拼音后面的1,2,3,4分别表示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


点 击 调病扬升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8.23线上线下开脉轮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8-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4

成功之前,你必须要穿过一片“黑暗森林”!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3

神奇强大的心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2

风水的本质是什么?知道了改命不难!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1

《道德经》被误传两千多年?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0

真正阻碍你修行的,不是“欲望”!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9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8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7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7-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6-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6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5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4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3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2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1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5-10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