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骏飞:聆听这“失落的一代”(总第215期)

2017-06-22 杜骏飞等 杜课

编前语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TA是“四大丧王”:葛优瘫、佩佩蛙、懒蛋蛋和咸鱼的忠实粉丝,在TA的微信表情中充斥着大量“丧”的表情包,和我们聊天斗图时以“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样的表情包出镜率最高,理由就是“因为每一句话说得就是我啊!”


这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现在在许多年轻人中流行。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杜老师是如何看待年轻人的“丧文化”。


“失落的一代”

——“丧”文化谈话录


Q1

白姑娘:


杜老师, 您怎么理解丧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流行?


杜骏飞:

 

汉语成语里,丧魂落魄,垂头丧气,闻风丧胆,灰心丧气,如丧考妣,大多充斥着悲凉、失落、孤苦、无依的意涵,据此推测,“丧”文化流行,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代年轻人的悲凉心境。


Q2

白姑娘:


您觉得这种悲凉心境是从哪里来的呢?


杜骏飞:

 

表面上看,今天的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其绝对值比他们的前两代人要富足很多,但是,由于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残酷的压力和无情的竞争,也是他们的先辈未曾经历的。


权力和资本,经济和社会,知识和情感,冗余和匮乏,交错相逼,年轻人的焦虑早已无与伦比。


当他们走出校门,猛然遇见现实的真相,发现跟生活扳手腕几乎毫无可能,并且,前路漫漫,希望渺茫,内心的无力感和缺失感更是无以复加!


这种难以言传的人生挫败感,需要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于是只好通过委婉模糊的“丧”文化予以表达,半是自嘲,半是宣泄,其中还间杂着几许抗议。



Q3

白姑娘:


在豆瓣人气居高不下的《不求上进的玉子》中,“无为之为”被更为生动地演绎了。女主角玉子大学毕业后返回故乡,不着急找工作成家宅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百无聊赖懒散度日,任凭春夏秋冬四季流传,就这样日复一日什么正事都不干地宅着、懒着。有人这样形容玉子的生活:人生“无可奈何”,角色“无名小卒”,命运“无所适从”,改变“无济于事”,挫败“无处不在”,成功“无人问津”,状态“无精打采”,情绪“无所顾忌”,灰暗“无孔不入”。这样的玉子却在豆瓣收获了诸多拥趸,玉子似乎成为了众多年轻人的缩影。您觉得玉子这样的形象能流行,是否意味着是新媒体在为“丧”文化推波助澜?


杜骏飞:

 

“丧”文化,从一种心理情绪状态,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不是哪一种力量使然,而是多种力量施加合力后的结果。与“丧”文化相伴的,有与之高度相洽的社会阶层心理、代际交往方式、文化认同、经济症候、媒介传播特质、政治环境等各类因素。



Q4

白姑娘:


您认为丧文化对年轻人价值观有没有影响?


杜骏飞:

 

人的价值观不是这么容易被影响的,不管他多么年轻。


流行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目,上世纪80年代,港台歌曲传入内地,传播度远比丧文化更加深远,当时看这些作品,大多是靡靡之音,是腐蚀青少年心智的毒草。然而,时间证明,这些内容传达的不过是最基本的人性罢了。


无论是“葛优躺”、还是“感觉身体被掏空”之类的流行语,表面上是颓废、消极、不思进取,其实只是年轻群体的个性表达。他们对丧文化的追捧,恰恰反映了他们内心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对当下境遇的不甘和渴望自我实现的迫切心理。



Q5

白姑娘:


丧文化是否是中国社会或当下生活所独有的文化景观?


杜骏飞:


当然不是。


当年,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写道: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迷惘的一代”代表了战后大众中广泛存在的彷徨和失望,那时的年轻一代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其本质也近似丧文化的内涵。


后来“嬉皮士”文化兴起,也是因为一代年轻人废弃道德,疏离主流社会,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


南非作家库切有一本自传作品《青春》,里面叫约翰的年轻主人公,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个对未来充满期翼又躁动不安个人的写照;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更称得上颓丧文青的案头必备,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可以说是人间大丧了。


号称中国摇滚之父的崔健,其成名曲“一无所有”唱的是,“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同样是以迷惘、失落、不甘来为一代人代言,它的精神气质里,其实也饱含着那个时代的丧文化。


今天,这一代人流行的丧文化,或许也就是他们一部分人所要发出的时代之音。


Q6

白姑娘:


您刚才提到“迷惘的一代”,如果您给这一类年轻人一个别称,那会是什么?


杜骏飞:


失落的一代。


Q7

白姑娘:


为什么“失落”这个词可以代表他们的整体处境呢?


杜骏飞:


前些年,一段名为《我今年,二十七八岁》的网络视频走红网络,讲述的是一位年轻人的迷茫与窘迫:“我今年二十七八岁,不再乱买东西,月底开始算计,还了信用卡,开销多少,还剩下多少,该开始攒钱买房子了;我今年二十七八岁,渐渐的开始讨厌酒吧、KTV,喜欢亲近自然,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今年二十七八岁,喜欢偶尔会有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我今年二十七八岁,我开始追逐梦想,不会再轻易流泪,不会再为了一点挫折而放弃;我今年二十七八岁,明明很想哭,却还在笑;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地说要离开;明明很痛苦,却偏偏说自己很幸福;明明忘不掉,却说已经忘了;明明眼泪都快溢出眼眶,却高昂着头。”


这首诗大约是“丧”文化的先声,因为它里面满是成长的不适应、时代的迷惘、生活的压力、岁月的感伤。


你问我什么用“失落的一代”概括他们,我想,“失落”不是一个单纯的感受,它抒发了童年的消逝,刻画了现实与梦想的反差,讲述了成长的阵痛,抗议了不公正的现实,感伤了理想的崩塌。“失落”,意味着它们的全部,都在这短暂的时间窗口中涌现,一代人为此感到嗒然若失,这其间丰富的情感,又岂是一个“丧”字可以概括啊。


不能给青年一代以慰藉和希望的时代是可悲的,“失落的一代”所透析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病理。


在不久的未来,“失落的一代”会成为无数人的集体记忆,不仅仅是“丧”文化,它的册页上还将记录下今天每一幕亚文化的喟叹与呐喊。



Q8

白姑娘:


我想起那个从欧美社交圈一路悲伤到中国的佩佩蛙,那只永远热泪盈眶的悲伤青蛙,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失望、悲伤、受挫等心情。还有比佩佩蛙更悲伤的咸鱼,它的每一张表情都在哭,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永远也翻不了身。这也应该属于丧文化吧?


杜骏飞:


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国家,对现实不满、对生活有所要求的年轻人,内心注定要经受某种痛苦、失落。这种情感的抒发,也是他们跟现实世界对话的方式。


也许,只有经历过这样艰难的挣扎和苦涩的体验,一个人也许才能真正长大。


Q9

白姑娘:


最近一个商业案例,“丧茶”快闪店的推出,其最初灵感来源于网友们的戏谑。看到“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绿茶”、“爱上一匹野马头上一片草原奶绿”、“前男友过得比我好红茶”等等奶茶用实体形式出现时,不由让人会心一笑。经过前期详密的策划和宣传,到了五一劳动节正式营业推出时店门口成功排起了长龙。这种对丧文化的营销利用,您怎么看?


杜骏飞:


从商家那一端看,是敏锐的借势营销罢了。从消费者的视角看,是他们自身的丧文化感受在消费品中被对象化了。


这样的文化诉求十分契合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表面上看,似乎是挖苦嘲讽,实际上,却通过主题和文案传递了对年轻一代的理解,在看上去不近人情的词句里,表达着难以表达的温情。



Q10

白姑娘:


从“哈哈”党、鸡汤文到丧文化等等,如今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皈依?


杜骏飞:

 

我说过,曾经流行过或正在流行的文化,大都在反映当下人们内心的集体感受。大而言之,这也是当代社会的政治表达情感化的一部分。


“丧”文化是种种社会因素积聚生发的后果,它是这个时代的阶段性语态。年轻的一代,选择了以诙谐来表达失落,又在丧文化的颓废中找寻安慰。从成长心理来看,这也无可厚非。


但从长远来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们那寂静的呐喊,总会被世界听到。“丧”文化,不可能永远以丧失为标签贴在这一代人的身上。


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人总会慢慢长大,脚步总要适应征途,时代总要滚滚向前,湍急的河流总要汇入宽阔的海洋。这“失落的一代”终究还是会找回自己的本心和自信,他们会沉潜下来,会坚强乐观起来,去往更广大的精神领域,在那里,他们终究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皈依,不管它是什么。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雍园记(全)庆典无言“作女”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媒介变人形证婚词两百期寄语人文论八卦号的倒掉(一)(二)你的本意是什么杜课的聚会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给父亲的十一首诗 |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青春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 | 钝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