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课:安娜•查维斯的母亲节(杜课894期)
全文共 1499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讨论课:安娜•查维斯的母亲节
文 / 杜课
1
话题背景
1914年5月9日,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正式宣告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定为母亲节。当天观礼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弗吉尼亚州,名叫安娜•查维斯的女士,正是母亲节的创始人。
安娜•查维斯的母亲过世于1905年,此后她便常常在想,应该有一个属于母亲的节日。1908年,她在自己的家乡首次发起了母亲节纪念活动,引起广泛回响。在这之后,安娜•查维斯开始不断写信给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与达官显要,包括前总统老罗斯福和马克吐温,并且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终于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纪念日。
不过,安娜•查维斯慢慢地发现,这个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反之,从那一刻起,母亲节开始商业化,商人们逐渐加入了庆祝行列,热烈地推销鲜花与卡片。
于是她从此改变人生,开始四处抗争,捍卫母亲节的纯粹。她试图停止这种以母亲节名义营利的歪风,甚至批评当时的第一夫人爱莲娜•罗斯福利用母亲节进行慈善募款的行为。1925年,她闯入一场聚会抗议主办单位销售康乃馨,并因此遭到逮捕。
安娜•查维斯终生未婚未育,对她来说,母亲节就是她的孩子,她为了捍卫这个节日,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时过境迁,如今的母亲节已成为了商业化浪潮中的消费噱头,与社交媒体时代的符号景观。各大花店争相推出母亲节花束,甚至有商家推出名为“妈妈再打我一次”的清洁用具礼包;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被母亲节话题占据,上传自己与母亲的合照也成为具有仪式感的集体行为。
2
讨论题
1. 你认为度过母亲节的理想方式是什么?而实际上呢?
2. 当母亲节与其他一切节日一起,尽皆沦为消费景观时,是否意味着人们正在远离真正的情感?
3.母亲节为许多不善表达的子女提供了向父母表达爱意的机会,可惜,仅仅是一天。不是吗?
4.在你为自己的母亲献上鲜花时,其他母亲可能在遭遇什么?试列举其极端者。
5.我们赞颂母亲时,是在赞颂血缘,是在表达感恩,还是别的什么?
6.一切物种皆有母亲,她们应该得到同样的尊敬吗?
7.大地被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感恩过吗?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
3
媒体评论
1.母亲节以其突出的情感性,在众多节日中杀出重围,渐渐成为了商家的新宠。用惯了一般的价格手段,商家早已升级,学会了打一番“煽情牌”,用一波情感绑架。中国早有古话,“百善孝为先”,不正是响当当的“道德宣传语”吗?不得不说,经济高速发展下,商业化是难以逆转的潮流,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若非商家媒体一番狂轰滥炸,多少人能关注到每年的母亲节是在哪一天,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一天格外地付出对母亲的关怀。
只是,即便在商业化大潮中的母亲节,也永远不能让它变成花束节和礼品节。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商业化的趋势中,保持住节日的本质内涵 。而我们能做的,远比购买礼品要多的多。你可以在母亲节那天,惊喜地出现在家门口;或者你真的很忙,千里之外你只能发来一张照片,打上一通电话,但也可以借母亲节的由头,说出你总也说不出口的“妈妈我爱您”。
——苏大社院4S《评论|浅谈“商业化”的母亲节》
2.“幸福的家庭主妇”的重要成分,就是“妈妈”。这样,回顾美国由《女性的奥秘》所推动的女性觉醒和女权运动,我们是否也该自问,当人们满腔热情地在母亲节感恩妈妈时,那个在广告、文本和想象中的“母亲”,难道是唯一正确的形象么?
为什么温情总要伴随着苦情,为什么歌颂总要裹挟着牺牲,而为什么自由又会被世俗借“母亲”的符号来行使绑架的暴力?
——镇江头条《母亲节!不一样的声音》
3. 这个节日在成为公共节日的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母亲节的母亲”,商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权为母亲节赋予自己所喜欢的任何定义——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如安娜所言、或某些人所想象的“最好、最高贵、最真实的母亲节”,事实上并没有在公众意义上存在过。但那些无伤大雅、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围的花朵、礼物和祝福,哪怕掺一点点假,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关系?作为母亲,难道不会笑着接纳儿女们所回馈的一切吗?
——新京报评论《谁把母亲节商业化?》
参考资料:
[1] 文學電影生活誌. 母亲节黑暗史:创始人终身未婚,致力节日去商业化贫困潦倒一生.[EB/OL].
[2] 新京报评论. 谁把“母亲节”商业化?.[EB/OL].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记住梁益建 | 胡适六句|在邓丽君的忌日里|爱 | 夜访马克· 吐温 | 读费孝通
文字:新闻纪念日:9个问题 |青年说|二十七八岁的人生注释|劳动者的歌与诗|与黑洞无关|永恒回归 | 女生箴言
关注:衡水中学|猜猜谁喜欢加班|In My Secret Life| 马云有什么错呢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知善知恶|激辩圣母院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费凡
责编|高岩 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