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戈】纳鞋底(乡音乡情)
点击上方印象武戈,关注我们
盱 眙
xū yí
盱眙的山,盱眙的水,盱眙的山水最绝对;
盱眙的腔,盱眙的调,盱眙的腔调呱呱叫!
纳鞋底
作者:王泽清 | 讲述:武戈
在上篇说到木头靸子的时候提到过,一种鞋匠专用的钉子叫“鞋钉子”,鞋钉子那时主要不是用来修皮鞋的;那时除了干部职员类极少有人穿皮鞋,绝大多数人穿布鞋。我第一次穿皮鞋是一九八一年,时二十九岁,觉得不如穿布鞋舒服。鞋钉子主要用来给布鞋打掌子的;掌子皮是小板车的外胎,俗称“大皮”。布鞋的鞋底都是妇人一针一针纳出来的,巧妇纳的鞋底其针脚子之细密与排列之整齐再加上那丫丫柔柔的脚形曲线,看了定让你啧啧而赏。曾经一度开会奇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业无业者等等各类人都要频繁地开会;那是妇人打毛线纳鞋底的大好时光。但见妇人们不约而同地一个个带着毛线鞋底与其家伙什一路邀约互相打招呼嘘寒问暖朝同一个方向走去,宛然一道风景,一到会场坐下或纳或打。不过纳鞋底有声响,卡线要慢慢抽声音才能小一些或者无声。我在三农机时,一次我们铸工车间的人集中在木模组开会,车间主任读报纸上的文章琅琅有声,女师傅们则一如既往地忙她们自己的事。一小伙子闲得无聊捋手边拉线开关的线玩,那时电灯开关绝大多数是拉线开关。他无意中用指甲掐住线捋,发现其发出的声音极像纳鞋底的声音。于是他有意捋出声,车间主任听到停了读,抬头用不满的眼光看了一下那一堆女师傅;女师傅们立即住手。一会儿其中一两人又纳,我想她们倒不是谁的丈夫孩子等着鞋子穿,因为这样的会实在无聊,其实那位小伙子也是感到无聊才有意与她们捣蛋的。一两人又纳时,慢慢的轻轻的,其声小到近于无,但小伙子反而加大了捋线的力度,“吱……,吱……”直响。主任这下发火了,放下报纸:“叫你们不要纳还纳,都收起来,下次开会不准带鞋底毛线……。”几位女师傅真是冤枉,但不敢辩白,纷纷把眼光投向那位小伙子;小伙子捂着嘴差点笑出声来,其他人、包括我皆把笑挂在脸上,无声地“嘿嘿”,尽赏这精采的、小说家也虚构不出来的细节。
做鞋子从找破衣烂衫废布块旧布条打浆糊糊骨子开始、到做成功很不容易,后来百货公司也有布鞋卖但不结实,穿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母亲说那鞋底是机器(缝纫机)笃的不是手工纳的,所以不结实。后来又有塑料底的鞋子卖,但那鞋底滑,走路容易摔跤,“把滑纹”磨损后更滑。我们一家人的鞋子都是母亲做的,进盱城后没几年是八口人的鞋子,直至我们长大了。从为糊骨子翻箱倒柜找出一堆长年累月积存着的破衣碎布,巴掌大的指头宽的都有,……到戴上“顶针子”拿起“针锥子”朝鞋底上攮:使劲、两小臂几乎成一直线两手间夹一鞋底,右手同时来回旋锥子,感到锥子涩了或不快了则在头发上磨两下,然后“吱……吱……”一下一下地抽卡线……;多少年来,母亲总为我们做鞋子而忙碌。最后,临过年,我们从鞋匠铺拿回一堆鞋子,我们一大家子的,大年初一我们都穿上新鞋子出去玩。我家先前住在(三河农场境内的)维桥中学,不久我们大弟兄三个都读小学了,母亲看到我们踢毽子跑跳总要制止我们,说“费鞋子”。一九六六年夏末我家搬回县城;仿佛一瞬间,家里的经济状况紧张起来,什么都要用钱买,东西也比三河农场贵多了。我也仿佛一瞬间长大了;十三岁,失学了,于是苦钱。后来从事体力劳动,布鞋禁不起“来揣”,特别是做重体力活,便买解放鞋穿。
鞋子总是鞋底先坏,鞋底又总是后跟先坏;人们于是把后跟磨得通了或者快要通了的鞋子拿到鞋业社门市去“打掌子”。修鞋师傅先划下一块鞋后跟形状的小板车大皮……;后掌打了不久前掌也磨得差不多了,也需要打掌,打了掌的布鞋下小雨走路也不会湿透鞋底。解放鞋的鞋底磨通了则要“火补”。
“致敬经典”:不定期发布,发送经典诗文朗诵“往日掠影”:不定期发布,发送影视、舞台表演视频“以声会友”:不定期发布,发送朋友的文学作品诵读“拙笔抒怀”:不定期发布,发送家人及自己的作品诵读
让我们共同用声音描绘美好的生活!历史内容可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菜单浏览!欢迎关注、转载、转发、推介!
盱眙话讲盱眙事
【印象武戈】淘米缸(乡音乡情)【印象武戈】盱眙的“江苏医院”(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在江苏医院做小工(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鸡蛋的价格及其它(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江苏医院住院农民吃饭事(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当年江苏医院我所认识的几位值得尊敬的人(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㧟篮子“再”衣裳(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当年江苏医院与吃的有关的事(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印象中的电厂(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过年蒸馒头(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农机厂的几个事(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过年往事(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裤带和鞋靸子(乡音乡情)
【印象武戈】(盱眙)老北头忆往(方言诵读)
盱眙话中的异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