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
泉州洛阳桥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开放、包容,这是大海赋予泉州的特别气质;而纯粹、传统,一直浸润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流淌出独特的腔调与个性。
比如,南音。
图源:泉州影像
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古乐,声声悠扬回荡,犹似春风醉沐古城。
在路边摇着蒲扇哼曲儿的阿婆口中,在闽南语电视频道和电台频道里,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南音,早已成为泉州人日常生活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感动我的,会是走在泉州石头巷子突然听到随便哪户人家里飘出的悲戚的南音,会是十五佛生日的时候,整个城市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供品烧上香齐声祈祷平安”,泉州籍作家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记录着真实的闽南风情。
泉州人与南音 图源:泉州影像
那么,何为南音,又如何流韵千年?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去探究一番吧。
在成书于宋代的《集韵》以及隋代陆法言撰写的《切韵》中,我们能约略探求唐宋中原语音的特点,此时的语言有八种声调;到了明代颁布《洪武正韵》,就只剩四种声调。如今的福建方言,多数保留着七种以上的声调,这也是中原汉文化的存续。
《彚音妙悟》是一本用闽南方言找字的地方韵书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而用闽南语演唱的南音,也有了“中国传统音乐活化石”之称,南音演唱严格按照古代发音,有些字虽已找不到本字,仍以发音相同的同音字代替。在南音的演唱中,还有一种形似鹧鸪鸣叫的声音,被称作“鹧鸪音”,一些老艺人认为鹧鸪音其实是谐音,为“照古音”,即按照古代发音之意。然而,纵然他保留着与古音颇为相似的声调,南音的历史何时开始,并没有准确的文献记载。一般认为是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世族、皇族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徙入闽带来的中原音乐,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融合而成。或许,正是自西晋永嘉之乱、南北朝侯景之乱、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等社会动荡,造成众多中原人纷纷迁入泉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也自然而然沉积下来。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在南音的曲牌中保留了“后庭花”“霓裳咏”“长相思”“集贤宾”等唐宋词牌,乐器、曲名、术语等多沿用古制。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宴乐图》中所绘各项乐器,与南音的乐器构成、形制及演奏方法看来颇为一致,由此可以想见南音之古老。而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南音应是兴于唐,形于宋,因此,这悠悠古韵也有着“唐宋遗音”的称号。南唐《韩熙载宴乐图》(局部)图源:故宫博物院
在唐宋时期,南音的活动就已遍及闽南各城市和乡村,如泉州有灵堂阁、升平奏、回风阁等。晋江、惠安、安溪、南安等地区也都有南音组织,并有专业教师传授,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南音艺人。不过,在当时弦管圣地不允许妇女进入,所以南音表演主要以男性为主。据老艺人回忆,清代南音曾被召进宫廷演唱,故而后称南音为“御前清曲”,进宫演奏者为“五少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闽南各县、市成立了“南音研究社”或“南音研究会”,并组建了南音专业团体“泉州南音乐团”。民间有老人南曲会唱、青少年南曲会唱,同时女性得到了彻底解放,也能够出现和活跃在南音舞台上,并出现了“妇女南曲会唱”等活动。各种红白喜事、生老病死、婚丧喜庆、岁时节日、祭祀礼仪、宗教仪式, 必有南音助兴。泉州南音乐团演奏《梅花操》 图源:泉州南音乐团
从久远的时光中走来,又走进千家万户,南音将历史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闽南古城里,也沁入了闽南人心田。
如今的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汇集了唐宋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加上闽南民间音乐的精粹,可谓是古乐的“集大成者”。
它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包含了“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有着较为完整故事的声乐套曲,由几个相关联曲组成,内容多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共有四十二套,这些套曲一般只作器乐演奏,是唐代大曲遗存。“谱”是带有标题器乐套曲,由三支到十多支曲牌组成,共有十三套,宋元杂剧、南戏产生之后形成。“曲”即散曲,只唱不说,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与其他乐种不同,南音有其独特的记谱谱字和记谱方法。这种谱简称为工乂谱,由谱字、“指骨”(以谱字表示琵琶奏法、记录旋律骨干音)及撩拍记号三部分组成。自左至右依序成三列竖式排列,具体写法为:左边一行为谱字,中间一行为指法,右边一行为撩拍。三行合一,为音高、时值、奏法的综合标示。若有唱词,则唱词在先,每字相应的谱字、指法、撩拍接其后,相对照而歌唱。在南音的演奏形式上,分为“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上四管”分为“洞管”(以洞箫为主)和“品管”(以品箫为主)两类。洞管的乐器有:洞策、二弦、琵琶、三弦、拍板等。品管以品箫代替洞策,定调比“洞管”高一小三度。“下四管”的乐器有嗳仔、琵琶、三弦、二弦,以及小打击乐器响盏、狗叫、铎、四宝、铜铃、扁鼓,惠安一带有云锣、铜钟、小钹。
南音琵琶是在北方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南方文化、西域文化的产物,其形制一直保持着唐和五代时期的遗风,特别是曲项形制和横抱的演奏姿势,还时常在汉魏墓葬出土的砖雕石刻以及唐代绘画和壁画中见到其踪影。南音洞箫经国内外相关学者通过文献和实物考证,是与唐、宋遗存为“尺八”的竹管乐器一脉相承的器物,其承继了唐、宋尺八的精华,广泛应用于隋唐五代时期宫廷乐舞之中。民国洞箫 图源:泉州市博物馆
在南音的表演方面,位置是固定的,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侧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侧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表演者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收音归韵,分字头、字腹、字尾,讲究四呼五音,声音要求实而不散,节奏缓慢抒情。总之,泉州南音继承了以中原音乐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底蕴,吸收、融合了唐宋以来的许多乐种、乐调,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乐体系。清乐弦歌演绎闽南故事,带着盛唐燕乐的风范,又因其易学易唱的特性,南音赢得了闽南百姓的世代喜爱和传唱。“南曲生南国,乡音唱乡情”,相闻康熙年间泉州大文豪李光地将南音带入宫廷,这般荣耀也加大了南音的传唱度,逐渐成为泉州人的“乡音”,和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不仅流传在福建的闽南地区,也传播至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陈三五娘》是南音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曲目,图为民国“陈三五娘”木板画床堵。图源:泉州市博物馆
带着故乡的记忆,飘向远方的南音也成为游子的心灵寄托。闽南人家喻户晓的《陈三五娘》就充满着对游子思乡之情的直接表达:“年久月深恶居止,我艰苦三年,受尽包羞忍耻,我卜(闽南地方语意思是“想要”)早归于故里,我卜早早返去乡里。”侨亲们每当相聚弹唱,都会触动漂泊落难的身世和思乡情结。第一届南音大合唱吸引了众多华侨 图源:泉州南音乐团除此之外,闽南籍华侨中还广泛流传着《拜墓曲》《归里思亲》《游子知归》《母亲》等“新南音”词曲,是传统的延伸,更是思家爱儿、孝敬父母的拳拳赤子之心。其实,早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菲律宾闽籍华人华侨就成立了南音社团马尼拉长和郎君社,后来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也陆陆续续成立了众多南音组织。
他们扎根于各国各地的华侨华人和居民区,在当地的各种民俗场合演奏,既有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也为神诞、喜筵、丧事和商店开张、庆典助兴。
如今,南音已是海外侨胞思乡恋乡,维系乡情的情感纽带,他们甚至编辑出版南音曲谱集,向下扎根,培养传承人,积极弘扬这跨越千年的经典。然而,南音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动荡岁月里,这曲弦管之音也难逃厄运。原来热闹的街头巷尾沉寂下来,受宠的弦管置落冷宫,以手抄方式传世的南音指谱曲本大多遗失,许多优秀曲目失传,一批批有造诣的南音艺人先后辞世,南音濒临灭迹……直到改革开放后,南音这一古老乐种才得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南音,泉州市政府采取了“南音进课堂”“举办国际性南音大会唱”“召开大规模南音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措施,得以让南音延续至今。
图源:泉州南音乐团
泉州南音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论是街坊邻居随意哼唱的曲段,还是泉州南音艺苑定期举行的专场演出,都体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南音从千年前走来,也在各种文化交融下更加多元,迸发出新的活力。在今年春晚上,节目《百鸟归巢》将南音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既保留了南音的原汁原味,也延展出了流行音乐旋律,成功实现了千年雅乐的“当代和鸣”,让大众共同领略南音的今日风采。
南音作为泉州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节奏轻缓,就如同泉州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般,治愈且温柔,将这里发生的故事与你缓缓道来,感受平凡真实的人间烟火。千百年来,泉州在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合闽南乡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多种宗教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泉州始终用开放包容之态,兼收并蓄之势,欢迎着来到这里的每个人。当你真正行走在泉州,你也能体会到朱熹所说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感受到它的古香古韵。王州《泉州南音在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中的国际传播样式探究》廖秋子《南音文化内涵再认识——兼论泉州南音对闽南籍华侨文化生成的独特作用》而属于泉州的风韵,除了南音,更在泉州的古建、古村、古文化之中。夏末秋初,和我们一道共赴世遗之城,品读闽南风味的世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