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个好东西(崔玉宝)
微信是个好东西
作者:崔玉宝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不仅网购乘车等移动支付由手机解决,疫情期间,上飞机坐火车乘公交进公园需要出示健康绿码,如果没有手机,麻烦可想而知。手机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慰籍。了解时事新闻,以前多读报,后来上电脑,现在则是看手机。微信的出现,又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微博,朋友圈、微信群,成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工具,须臾不能离开。时代更迭,新名词层出不穷,手机控便是。
微信真是个好东西,不仅将天南海北、熟悉与不熟悉的人都串连在一起,还有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想看则看,不想看了,忽略即可,赞同的点赞,反对的,隔空论战,亦或仅为旁观者,都有很大的自由度。信息多了,还能顺藤摸瓜,甚至深度挖掘,牵扯出许多故事来。
日前,科博达人力资源部的黄蕾,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图,说是“到了妈妈一辈子工作过的地方走走”。这个地方我认识,就是上海船厂的旧址,现在为浦东滨江景观大道的一部分。看着曾经熟悉的场景,一段段往事涌上心头。
我自1968年远赴云南当知青,至2012年光荣退休,此生整整工作了44年。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本可以安享晚年,不想一位老领导推荐,又去了浦东张江一家民营企业科博达工作了几年。后来,一者随着年龄渐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总想出去多看看,看要有时间,二是组织规定,退休后在外任职有各种可与不可的条件限制,不想给别人给自己添麻烦,最终二次退休。
人真是一种奇妙的高等动物,亲者亲,疏者疏,都是有理由的。虽然在科博达只工作了三年多一点,而且是客串,似乎凝聚着特别的感情。那几年,见证了公司的不断规范,体会了民企之发展不易,也为自己尽过一点绵薄之力而欣慰。这种感知,是过去在体制内单位工作时从未有过的。人走茶凉,这是一般的常识。掐指算来,自知青大返城由云南回沪至退休,工作过的单位竟有十一家之多,除了最早的三家为街道工厂,其他均为体制内单位。离开之后,平日有联系者有之,过年生日问侯者有之,相熟的择时把酒言欢者有之,而作为单位,一旦调离,则如断了线的风筝,好像从来没有过瓜葛一样,隔绝了往来。但是,民企科博达大概属于另类,不仅每年年会时会盛情相邀,平时也是多有关心,甚至员工发放福利物品,也都有份,不会遗漏。人是需要依附的,家庭依附,社会依附,组织依附,都不可或缺。曾经写过一篇文字,名为《说依附》,剖析了好的与坏的依附关系。故而,不曾想,在人生暮年时,对一家只是客串过的民营企业,竟有了组织依附感。当然,这要感谢董事长、总裁柯桂华柯总。都说企业文化主要为“老板”文化,民企尤其如此。有了这层关系,平日里,对科博达的人和事就格外留意,黄蕾发的微信、图片自然不会漏看。
黄蕾微信中所说母亲工作一辈子的上海船厂以前称上海船舶修造厂,再往前追溯,则与解放前的英联船厂有关。上海船厂有浦东浦西两个厂区,浦东厂区为主厂区,厂部所在地。厂里过去的主要任务是修船,1958年研制成国内第一台2000马力船用柴油机,1970年还在3000吨船台上建造了“风雷”号万吨远洋货轮,此后,造船造机成为工厂的生产主体,厂名遂改为了上海船厂。
家父也在上海船厂工作了一辈子。世界之大,世界之小,天下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在与黄蕾的微信聊天中得知,她的母亲王娟竟与家父在同一个车间,中学同班同学、邻居金静敏甚至还与黄蕾母亲同过一个班组。往事如烟,又挥之不去。
上海解放后,为改善劳动人民的住宿条件,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过一批工人新村,如曹杨新村等等,据说有200多个,可见力度之大。上海船厂也有自己的工人新村,位于浦东大道北侧,即墨路西侧,是为浦东大道55弄,简称55弄。整个里弄实际就是现在所称的小区,有十多栋两层的楼房,约200多户人家。楼房底层为水泥地坪,二层为木地板,楼梯也是木头的。每层,或者说每个门洞有5家人家,除了1室、5室为一室半外,中间的3家人家均为一室户。每层有公用的厨房与抽水马桶。里弄里还有配套的老虎灶和理发室。这在当时,对于普通劳动人民来讲,应该是很好的住房条件了。
不知这工人新村是政府建的还是船厂建的,但从住户都为船厂职工来看,船厂建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也无所谓啦,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出资或者船厂出资,都是财政出资,无非是建设的主体单位不同而已。
即墨路往北2、300米就是上海船厂大门,因为离家近,职工家属进厂也无禁忌,所以小辰光经常去,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
进入船厂大门即是主干道,沿主干道向前不远就是黄浦江,那里有造船修船用的船坞,以及高耸的起重机。“大吊车,真厉害,轻轻的一抓就起来”,这虽然是后来样板戏中的唱词,但是在样板戏之前,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大吊车的厉害。那时里弄里没有公共浴室,人大了一些以后,在家里洗澡不方便,好在船厂离得近,因此经常到厂里去汰浴。不仅汰浴,就是午餐晚餐也会到船厂解决。进得厂门,右侧有一幢大楼,底楼就是一个很大的食堂,自带搪瓷碗用父亲给的饭菜票排队打饭买菜。当年一进食堂就能闻到的大锅饭菜的味道,好像就在眼前飘香。二楼则是俱乐部,实际上主要是一个大礼堂。大礼堂除了用作厂里开会,每个星期还会放电影,也演戏,对外卖票。当然,职工家属近水楼台,那时在厂里看电影看戏的经历,依旧历历在目。
作为67届初中生,我们本该67年毕业,由于文革的缘故,直到68、69年才逐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由于长期接受红色教育,尤其是受小说《军队的女儿》、《边疆晓歌》的影响,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直想当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那时还没有后来的上山下乡“一片红”,毕业去向为“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以上海的情况来论,就是到工厂做工、到农村务农、到商店售货、到部队当兵。于我而言,因早有志向,凡是有务农的都会报名。所以,班主任何贵山老师对我说有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名额时,当即表示要去。其实,建设兵团是两年以后的事了,当时还是农场,地点为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那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概还是一个陌生的地名,于我则是有印象的。这印象,就来自于在船厂大礼堂看过的中苏合拍的电影《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的王国,更是动物的天堂,大象在原始森林中穿梭前行,猕猴在树上腾空跳跃,巨蟒在草丛中蜿蜒游走……。由此,除了革命激情,又多了几分对神奇的西双版纳的向往。知青十年,虽然早已返城,依然难忘曾经的艰苦岁月,依然留恋那片遥远的红土地,这情缘,许是在去云南前就结下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然而记忆是需要激发的,亦即通过某种外因刺激,让你想起以前的事情。黄蕾的微信、图片,竟引出了跨越时光长河的往事记忆,记录在此,既是历史的再现,也让人深感,微信真是个好东西。
作者简介
崔玉宝,1968年12月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长期在农场医院工作。1979年3月返城回沪,先后在黄浦区团委、黄浦区卫生局、黄浦区中心医院、黄浦区委党校,以及市委组织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任职,直至2012年退休。知青一场,与云南、版纳、橄榄坝结下了毕生的情怀,念之、系之、忆之、记之,不负曾经的付出,充实如今的韶华。
作品荐读
知青时代的大塘往事(崔玉宝)解析知青大返城的若干动因(崔玉宝)粉色的浪漫记忆 (崔玉宝)
美丽的西双版纳,曾经有我一个家(崔玉宝)打火机的旧时情结(崔玉宝)
悼知青战友(崔玉宝)
也说“知青精神”(崔玉宝)留守知青"颜木头"回沪记(崔玉宝)难忘第一口油鸡枞(崔玉宝)
悼德平(崔玉宝)"知青春晚",不会是孤芳自赏的自娱自乐(崔玉宝)
回望“小芳”(崔玉宝)
“勐巴拉娜西”的梦境 (崔玉宝)傣家廊桥记忆(崔玉宝)
还想再说一声“谢谢”(崔玉宝)说激情一一读《那红,那绿,那八》年有感 (崔玉宝)
滇池啊,滇池 (崔玉宝)从贤园到上海之鱼(崔玉宝)
枫泾古镇,一个引人幽思之地(崔玉宝)
众多阿娘,都是知青一场结下的不解情缘(崔玉宝)
长兴,上海的后花园(崔玉宝)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