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护工“制度”何时休》另六篇(卢忠雁)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护工“制度”何时休》

另六篇



作者:卢忠雁









《护工“制度”何时休》


   曾几何时,住院以后,特别是难以动弹的病人,要喂药以及照顾,一律实行了护工“制度”。这护工,要管理好几个病人,往往忙碌之中,会顾此失彼。


   由此,这护工的工资,日见涨价,现在每一天要150元至200元了,这是一笔不少的负担。


   过去,这一护工的“活计”为护士的干活。而今,却成为护工的“制度”。如此,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早就有不少人,在相关的会议中提出过,但至今未见“改革”掉这一护工“制度”。


   这一护工“制度”,据说是“创新”的产物,然,实践中,是损害了广大老百姓的“产物”。老百姓喊吃不消,当休矣。不知何时才能休呀,耐心地期待着!


《注意保暖》


   一早醒来,友人们发来的信息,季节已到大冷天,要注意保暖之。是的,注意保暖。年轻时,对于大冷天,似乎不感觉冷。那时穿的少,尽管寒冷的风吹来,不咋样的。而今,人到中年渐渐地向老年进发。冷不丁,就在这一进程中,对于寒冷,有点吃不住了。年轻时,再冷的天,也不喜欢戴帽、戴围巾和手套的。


   当下,大冷天的,外出,就要全副武装,不得不注意及时加衣。对了,疫情之后,外出,更是戴口罩,成为了习惯。倒不要说,疫情之战后,养成了带口罩,那得感冒、咳嗽的比例要少一些。


   注意保暖,这是大冷天必须做到的;还要注意忽冷忽热之状况:这就是在外穿的厚衣服(衣服穿的多),到了家中,特别是开热空间时,要脱掉一些衣服。还有的外出参加活动,到了室内,要脱掉一些衣服,活动结束,再穿戴整齐外出。


   还有要注意一下:大冷天,不宜一大早的去锻炼;也不宜一大早的去集贸市场、大超市去买菜之类。等太阳高照,天气暖和些,再外出去才是。


   当然,对于上班族,不得不赶去,那就要“全副武装”穿的整齐而为之了。四季轮回哟,注意冷热的环境,穿的啥衣服啊:得及时调整好,不可小觑之。


《百衲衣》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一切重建,宛若新生。2009年5月12日,1岁生日,108个罗汉娃齐聚罗汉寺。3岁时,108个罗汉娃的父母将孩子出生时的床单剪下一块,用108块布料拼接成一件'百衲衣'作为礼物,送给了素全主持,以表深深的感恩与祈福。之后每当孩子们在罗汉寺重聚,主持素全都会穿上这件充满感恩的百衲衣。”


   百衲衣,充分体现:大难之时,各种教规,都要以人为本,救命要紧。人们都担心寺庙主持会不会接受?因为见血、见杀生之举的状况,与之“格格不入”。拒绝,是天经地义的;然,出乎意料之外,却欣然答应,一切又以人为本,一切以人出发,就可为;就可以。于是乎,腾房屋,可烧煮,一切的一切为油盐酱醋咸的凡人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有怨言吗?被责怪吗?让其说吧,大难临头,就要以人为本,为人是第一位的大事情,其它可以忽略不计。  


   百衲衣,充分体现:大难之时,没有私心,团结一心,互为支撑,协作合力。108个宝宝平安诞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其中,有不少困难,又有诸多曲折,都一一克服并战胜之。


   百衲衣,充分体现:大难之时,抱团取暖,谱写诗篇,感恩感德。这个故事,不,是活生生例子。而今,百纳衣的故事在延续:那新冠肺炎之战的种种生动人心的事例,难道不是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百零八》的电影吧:重温其温馨的“家园”,温暖的“怀抱”!



《呵呵、哈哈》


   读微信,其中一句话说:“我们常常把爱你的人的关心,当做家常便饭,却把路人甲的随口一句话语,当成满汉全席。”


   是的,我们对于亲人或亲近的人,往往以为是应该的,不必去感谢;或曰:没有感激之心。只有对外人,倒相反客气有佳。这是怕失去朋友,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在说话以及付诸行动而格外小心翼翼,又由此会格外的珍惜。


   朋友甲,对人豪爽,凡与之相交的朋友,没有不说其好的,这就是在交往中,对人接物拿捏的到位,善解人意的说话或行动,赢得一致的好评。随深入交往之,遇到了其亲戚家的人,反映却截然相反。说是对亲戚家的人,相当扣门,并举出了不少的具体例子,令人失望也。


   朋友乙,对于钱财是比较看重的。但,又喜欢交朋友,在对待亲戚家的人以及朋友之间的交往,看似较为大方得体。每每要应酬为送礼金多少而纠结。一日,为亲戚家的人办喜事一事,为了面子,送得多了一点。于是乎,一个阶段来,心里不美气。然,一说之,传来传去,闹到办喜事的亲戚不开心。


   我们习惯于他人对自己的好;一百次的好,欣然接受;只要有一次不佳,就恨得咬牙切齿,纠结万分。然对所谓的朋友,发了一次红包,哪怕是抢到几毛钱,却知道在微信中写上感谢的字句,或发笑脸而谢之。咋会有天壤之别的态度和行动呢?何以会如此呀?思来想去,只能呵呵,哈哈,一笑了之了!



 《医院是否能更为人性化一些》


   听文友说,前不久,去上海的一家大医院去看病(主要是大病以后,去开中药)。因为早上得挂号,要早上7点才开始。由此,大门要到近7时才得以开启。这大冷的天,去医院看病的人多,又,大多是老年人,就在这大门外排队等候。是的,而今仍是“非常时期”,防传染不能掉以轻心。


   但不管咋想,窃以为,上海的各大医院,应该人性化一点,当适当提前一点时间,让就诊的人,可以早一点进医院,在挂号处等候,有座位可休息;而不是按照“死的制度”严格执行之。毕竟,严寒里让老人们挨风受冻而不让进门,总有点欠缺吧?


   写到这里,想起我在去年的大热天,因发痛风病,经人介绍,到上海的一家专科去看病。当时是大热天,也是因为路线远的缘故,老人们早早赶之医院,挂号要7时才能挂;被迫在大热天的气温中排队。一些老人说:“已经生病了,如此看病真正是吃不消”。这类事,各大医院相当普遍,得有必要改进一下。


   医院作为“特殊服务”的一项工作,当更为人性化一些,以更好地服务,服务于民,便民于人。那么,就从人性化的这一提前开放大门细节上化功夫做起吧。


 



《从牛犇回农村养老而感之》


 

   从报道中得知:牛犇老师从与儿子、女儿一起过,到进养老院、最后回老家养老。从中,牛犇老师谈及自己的体会:与儿子、女儿住,总因生活习惯以及观念之不同,生活在起,有点累,不得不选择了到养老院住;然,养老院又是要规范化管理,一切的一切,得以制度保障之。


   故而,对于老人要有些许自由的来说,那就有点压抑了;那日,牛犇老师去了一趟老家,碰到了许多亲戚,住了一个阶段,感觉那里生活相当不错。于是乎,最后拍板在老家买房养老了。这一个养老“三步曲”,感觉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才真正地找到了适合牛犇老师的养老方式。


   有牛犇老师的养老一事,想到了我的一个亲戚,其老家在河南。他也是先与小辈住,后在老家养老,住在老家小辈的家中。他说,老家亲戚人多,这家走,那家玩,感觉有聊不完的话。也可高兴时,开着电动的小拖车兜兜玩玩的。总之,不感到寂寞。唯一缺憾的是:看病不方便;如果能够早一点看病可以全国医保“通用”,那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人啊,一旦到了退休以后,随着年龄上去,不是你愿意不愿意,如何养老,这是一个你必须面对并立马得进行选择的事情。当然,选择何种养老,是你的权力,选择你适合的养老模式,这是因人而异的,不可强求之。


 



《团队精神》


    一个地方,不,一个单位,或一个家庭,有团队精神,就能谱写美丽的诗歌,英雄的赞歌。今我就要唱一曲我居住的小区好之歌。 自从搬进新小区后,虽然,小区规模不大,但总体感觉好。


   好就好在:该居委会是个具有坚强战斗堡垒的组织,这就是党组织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之。


   幸福是拼搏出来的。正是我小区的优秀成绩,为培养年轻的干部,提供了新鲜血液:


   从去年一位年轻的姑娘,被调到真新街道办事处工作;新年之始,我小区的沈副书记,到新社区去履新职了,独当一面,全面负责领导“一方疆土”,好。


成绩唰新:


   2名年青的姑娘被发展入党,可喜可贺!事业的接力捧,一捧又一捧,传承优良传统,使工作有声有色,这是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团队,由此带领我们奋发有为,奋力前行。


   说了半天,是哪儿的社区啊?是嘉定区真新街道金鼎社区呀。愿新年有新气象,新年有新成绩,期待着!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的上海知青


荐读


二代人的大学梦(卢忠雁)

知青食堂的苦日子(卢忠雁)

假领头(卢忠雁)

穿喇叭裤的日子(卢忠雁)

《遗憾的金戒子》《失恋“坏事”变“好事”》(卢忠雁)

我人生指路明灯——母亲(卢忠雁)

“50”学“吹打”(卢忠雁)

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关系及和谐之我见(卢忠雁)

第一次工资,就寄上5元钱给母亲【外二篇】(卢忠雁)

过街楼往事【外二篇】(卢忠雁)

向儿子学孝顺【外二篇】(卢忠雁)

小时候“过夏”二三事【外一篇】(卢忠雁)

父亲篇(卢忠雁)

晨舞改变了妻子(卢忠雁)

《档案》外一篇(卢忠雁)

《感恩老爸的投稿“情结”》外一篇(卢忠雁)

《遗忘》外一篇(卢忠雁)

洁癖的“当家人”(卢忠雁)

《我家的“小鹿纯子”》外一篇(卢忠雁)

我与儿子一起成长(卢忠雁)

三代“读书郎”的故事(卢忠雁)

退休之日正是读书乐(卢忠雁)

难忘露天电影(卢忠雁)

《买书,是一种好心情》另一篇(卢忠雁)

《给男人一点面子》另一篇(卢忠雁)

《墙被打出洞来》另一篇(卢忠雁)

《“一碗汤”的距离,好》另一篇(卢忠雁)

《爱,就这么简单》另一篇 (卢忠雁)

《聚会亦纠结》另一篇(卢忠雁)

《练毛笔字》另一篇(卢忠雁)

《记性差了偷着乐》另一篇(卢忠雁)

《榨汁机的好处》另一篇(卢忠雁)

《学烧菜》另一篇(卢忠雁)

《那时,不懂爱情》(卢忠雁)

《珍惜当下》另一篇(卢忠雁)

《一个真实的你》另一篇(卢忠雁)

《成功之路始于足下》另一篇(卢忠雁)

《爱的感动》另一篇(卢忠雁)

《没时间去生气》另一篇 (卢忠雁)

《农家乐》另一篇(卢忠雁)

《走好人生的后半程》另一篇(卢忠雁)

《阳光灿烂的你》另三篇(卢忠雁)

《不要勉强做朋友》另一篇 (卢忠雁)

《人生总要有拐弯的时候》另一篇 (卢忠雁)

《操不完儿女心啊》另一篇 (卢忠雁)

《有始有终》另一篇(卢忠雁)

生活感悟集锦十六篇(卢忠雁)

《新年三曲》(卢忠雁)

《同舟共济抗“病魔”》另一篇(卢忠雁)

《突如其来的疫情啊……》另二篇(卢忠雁)

《严防死守,好》另四篇(卢忠雁)

《疫情过后想干啥?》另五篇(卢忠雁)

《平安健康最重要》另N篇(卢忠雁)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另N篇(卢忠雁)

《忆旧心情》另N 篇(卢忠雁)

《老了,还得无奈分居两地》另一 篇(卢忠雁)

《生活就是悲喜剧》另 N 篇(卢忠雁)

《故乡》另七篇(卢忠雁)

《秋日断想》另一篇(卢忠雁)

《浅说修东西一事》另五篇(卢忠雁)

《带老寿星去农家乐》另七篇(卢忠雁)

《人生,就是一个劳碌的命》另五篇(卢忠雁)

《你好,就是此生的圆满》另七篇(卢忠雁)

《感叹中国父母亲“苦水经”》另十篇(卢忠雁)

《人生知己,你找到了吗?》另五篇(卢忠雁)

《廉颇老矣:难忘“恋爱”的岁月》另五篇(卢忠雁)

《退休以后……》另二篇(卢忠雁)

《退休以后,生活更应有规律》另七篇(卢忠雁)

《养成生活的好习惯》另九篇(卢忠雁)

《医生不容易啊》另七篇(卢忠雁)

《不必拥有太多》另五篇(卢忠雁)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护工“制度”何时休》另六篇(卢忠雁)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