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谁才是抗战真的名将——南口浴血汤军团(中)

2018-01-04 橡树 流浪的橡树


读者防失联加微信:zhuerduo1222

将军蒙尘:汤恩伯在河南

抗战,那些中国海军的军阀们啊

汤恩伯决战台儿庄

山海关大战,救了李自成,灭了明帝国

抗战,那些无名的,永恒的女神

《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战前综述》

由《亮剑》,看日军一个大队

橡树 | 中印1962战争,全景扫描(上)

血染老山,1984春,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下)

抗战中的蒋经国

中越战争1979全纪录(系列)

祭奠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系列: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一)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二)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三)

警示与进步,重于仇恨——纪念南京大屠杀

抗战,那些中国海军的军阀们啊

在军事细节上,反思南京大屠杀

南京屠城,绝暗黑色中的民族英雄

南京屠城,是死难者,是牺牲者,更是战士

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上)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下)

湮灭的诺门坎:张鼓峰的喀秋莎(上)湮灭的诺门坎:张鼓峰的喀秋莎(下)


题记——祝好朋友新年顺心,健康,发财或者守护自己的思想。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交会处。平绥铁路与公路穿行其间,南北两侧,长城蜿蜒崇山峻岭,上下凭靠仅有羊肠小道穿行。


满清民国时期,南口有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一说。


如此复杂地形,又具如此战略价值,自然是准备弱势的国军的抗日好战场。


1937年8月初,第29军撤退之后,华北似乎再无国军主力。当时,日军一身轻松,用兵猖狂,正准备大举南下。是以,华北日酋并没有把平绥铁线(通往归绥,今天的呼和浩特)当做战略攻防重点。


——日军战略疏备,汤恩伯将军十万火急,督军疾速赶往南口。


不料,急行军到第29军143师刘汝明防区,第13军被刘汝明严辞拒绝过境。这位老实巴交的善人将军被宋哲元洗脑已久,自有一番“保境”拒绝的理由:


不增兵察(察哈尔)境可保,若增兵察境必危。


第13军如石觉旅长、罗芳珪团长等若干青年将领急于上阵杀敌,一时被阻,火冒三丈,几乎兵戈相向。


幸好,冯玉祥把兄弟,西北军的开山鼻祖之一鹿钟麟将军及时赶到,几经斡旋,刘汝明这才明白南京用心良苦,让出防区路来。


刘汝明,人称“善人将军”。他和孙连仲相似,是西北军少有的战功显赫的抗日将军。他亲送长子参加了当时最危险的中国空军。刘公子铁山在昆明空军服役,殉国。


刘汝明为人淡泊、厚道,但在抗日中,却坚决抗日,战功赫赫,和孙连仲相似。


这次因为执行顶头上司宋哲元的命令,耽误、阻拦了汤恩伯部队进入战区,后来,南口会战之后,被国民误会,骂作汉奸,冤枉至极。


8月4日,汤恩伯部和友军自集宁丰镇,沿平绥路展开,在大同、阳高、天镇、张垣、宣化设置防线。


其中,第13军突然出现在延庆、怀来、南口崇山峻岭的古长城一线,兵锋直指位于平津、华北的日军华北驻屯军腹背——日军大吃一惊,头皮发麻。


得知久不见下落的汤恩伯突然出现,比汤恩伯高12届的日本陆士大师兄,日本当时杰出的战术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一阵冷笑。


他派出了时任关东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长,比汤恩伯高一届的陆士师兄铃木重康率部去清剿“国军残兵”。


铃木对汤恩伯不甚了解。虽然知道汤恩伯有日本陆士留学背景,但是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所向披靡,第29路军战无不溃,铃木以下,整个日第11独立混成旅团都是骄狂无比。


日军以为,汤恩伯还是宋哲元。


军情如火,南口会战在即。然而,此刻进入南口阵地的汤恩伯还真的被宋哲元坑了——第13军用的是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提供的十万分一调查地图,标注位置、地貌、方向等非常混乱。这种地图延误部署、指挥。


此外,南京早已拨划第29军在南口一线修筑国防工事。等汤恩伯将军兴致冲冲带领部下来到地图标注的国防工事前一看,一众人等,目瞪口呆。


别说工事,连个土墙茅屋都没有。


第29军在扩军中挪用了修建国防工事的经费——而扩军后庞大的第29军主力,早就撒腿于沧州、保定以南去了。


南口会战石觉旅长,后来接任13军军长。他在谈及南口会战,认为:


关山之固,不如工事之坚,工事之坚,不如兵器之利,兵器之利,不如训练之精,此固非绝对正确,但归结于精练一点,对一般部队而言,允称至当。


可见,工事之重要。


幸好,第13军长期练兵不怠,士气高昂。于是,尚未接仗,第13军就开始在防区大修简易工事。


——以简易工事鏖战、重挫日军主力,最后全师而退,这也侧证了汤恩伯将军的指挥水平,侧证了13军的野战实力,绝非寻常国军可比。


南口会战战区一带古长城及地貌。


1937年8月8日,求胜心切的日酋铃木旅团长下令,排开数十门火炮朝得胜口、南口一带13军阵地猛烈轰击。


按照日军历来和第29军,甚至包括之前的徐庭瑶亲自督率国军第17军作战的经验,猛烈炮击之后,能够坚持作战不退的国军,大多伤亡惨重。而地方国军就往往在日军优势炮火下,开始溃退。


良久,目标及上空硝烟滚滚,天昏地暗。


日军一如往常,以大队、中队规模排开阵势,噗嗤着乱吼乱叫,向第13军防区发起冲锋。


这是抗战初战阶段,日军在华北屡试不爽的百战百胜的冲锋。


然而,日军这次运气不好,遇到汤“伙夫”和他的第13军了。


第13军虽然号称国军精锐,实际上该军装备和第29军也就在伯仲之间。不过,第13军有一位优秀的“日本海龟”。


汤恩伯将军谙熟日军战法。他既然可以用通讯兵联络替代电讯联络,成功隐蔽了第13军的机动。当然也知道反斜面防御。


反斜面防御战术,现在看似简单,但是,在当时确实很多国军甚至包括黄埔系精锐,都不甚了解。为此,被日军炮袭,吃亏不小。


汤恩伯将军自知以第13军可怜巴巴的山炮迫击炮,步枪,以及手榴弹和大刀片,根本不可能抵挡铃木旅团的炮击。


于是,汤恩伯将军指挥各部,索性把主要火炮、重枪火力部署在反斜面。正面山头,仅派出少许观察哨。


日军猛烈炮火,煞是恐怖。然而,却没有什么实战效果。


南口一带,高山连绵,地貌崎岖,平均标高约八、九百公尺。


等充满丰富的胜利想象的日军爬山冲锋八、九百公尺,占据山头,累得三孙子一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还没来得及张嘴喊天皇万岁,这厢,闷拳劈面而来。


汤恩伯将军一声令下,第13军两大主力王仲廉将军指挥89师,王万龄将军指挥第4师各自的两翼火力,立刻对敌开火。


这是最有效的对付日军优势炮火掩护下的冲锋的战法。


在淞沪会战、江阴会战到南京会战,当时国军抗日,无论保定系军官,还是黄埔系新锐,大多拘泥、习惯了传统的居高临下,射界优先的防御作战。


为此,中国抗日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历来中日很多军史、战史专家对此多有评论、论著。


在日军优势炮火之下,国军居高也好,保证射界也罢,实战中,先于步兵接战,国军防御阵地都变成日军远程火力的最佳目标。


仅仅战术性反斜面战法,中国抗日军队直到1943年以后,才有较大规模的普遍运用。——军事思想、理念的陈旧,其代价,便是胞泽的血,与性命。


反斜面示意图。反斜面是强势炮火死角,可以为弱势我方有效消化敌优势炮火。此外,反斜面设置阵地能够有效防止敌方包抄,同时,因为炮火无法有效压制,敌冲锋攻击一旦离开炮火支援,有遭遇反斜面阵地阻击、反击、逆袭的风险。当然,敌我战术变化和对山地棱线控制、利用,也是反斜面战术是否成功的前提——这就要求指挥者具有相当的智商和指挥艺术。


幸好,老天赐抗日军队一位通晓日军战法的汤恩伯将军于抗战之初的南口。


铃木旅团那些仰攻冲锋八、九百公尺,累得三孙子一般的日军,刚刚冲上山顶,便遭遇埋伏在两翼的火炮、重枪袭击。随后,以逸待劳的国军凭借局部的优势火力,挥舞大刀片,提着竹篮子,向日军发起逆袭。


竹篮子里面,装满了第13军抗日健儿的“重武器”——手榴弹。


在两翼火力掩护下,国军步兵官兵一边冲锋,怒骂,一边无畏向前投掷手榴弹。


日军何曾遇到如此骁勇的国军。居然不是撒腿就跑跑的张学良、宋哲元。更意外的是,两军作战,这支国军,居然如此混战,不按套路出牌。


傻眼之下,日军死伤惨重,败阵而去。当然,中日军力毕竟存在巨大的差距,取得这样的战术胜利,第13军也付出了惨重伤亡。


据时任第13军第4师12旅旅长的石觉将军回忆,日军训练精良,射击准确,十日恶战,我两个营九个连,军官三十六员,伤亡竟达三十七员之多


激战可见一斑。不过,尽管国军付出了巨大的战损,但也在战役、战术上遏制了日军的攻击。


石觉将军,南口会战时任第4师第10旅少将旅长,1942年后任13军军长。第13军在抗战中战功显赫不然国军“五大主力”,是日军最忌惮的中国抗日武装。


七七事变,华北战端开启,日军虽然顽强、凶狠,但是,在南口遭遇装备、战训明显处于劣势的第13军,日军关东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自铃木旅团长以下,确实无不灰头土脸。


作为优秀的抗战名将和主力军,汤恩伯将军和第13军的战法肯定不只是这些。


很多熟悉战史的朋友,自然知道台儿庄会战中,汤军团以草鞋军在敌后机动,于运动中,把日军矶谷师团一部,反手拍进入包围圈,最终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战史。


抗战中,汤恩伯将军的战术、战役机动,便是他的最大特色。


南口会战,汤恩伯将军以战术机动弥补火力劣势,指挥非常出色。


这厢,铃木一打照面便被学弟毫不留情一记耳光,不免跺脚愤怒。这位学长,不仅毕业日本陆士,甚至还在日本陆大当过教头。可谓饱读兵书。


是夜,苦思冥想,急于立功的铃木得到让他目瞪口呆的报告:汤恩伯军发起了不明人数,不明目的夜袭。


这是抗战史上应该是最早的山地运动战。


碍于日军占据绝对炮火优势,汤恩伯将军指挥部队白天玩“反斜面”,夜晚,便由各部抽调兵力组成战术突击队,分路潜伏在高粱地和地貌复杂的日军侧翼。


夜晚,一声军号,各路战术突击队分路穿插、潜行敌后,对日军多目标发起夜袭。


几个回合,手握重兵,坐拥数十门火炮,还有日军陆航战机助威,“饱读兵书”的铃木翻完了所有的战例、兵书,还是被他的学弟彻底揍得晕头转向。


至此,关东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对南口的攻势,被汤恩伯将军变幻的战法,三五下间,完全遏制。


铃木旅团长攻无成效,守无目标,心慌意乱,束手无策。


汤恩伯将军确实是留学日本的最优秀的“军事海龟”。


8月10日,铃木狂怒之下,再次组织发动总攻。其中,89师529团驻防的龙虎台,地势险要,为日军平推总攻的主要攻击点。


未及日军攻击发力,529团奉命弃守。日军占据龙虎台。


随即,日军以重炮、战机轰炸,发起势在必得之攻势,向国军各个阵地席卷。第13军和日军全面接战。一时胶着。


鏖战正炽,汤恩伯将军越级师、旅,直接派出通讯兵架线,电话命令89师529团团长罗芳珪,要求该团按照军指挥部规划路线,于日军重兵攻势中,向日军刚刚得手的龙虎台发起逆袭。


如是比喻,这就是于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的一次逆袭。


龙虎台旧战场一角。


罗芳珪将军(牺牲后追赠少将),黄埔四期,汤恩伯爱将。此公后来在徐州会战不幸殉国。和当时旅、团长官如孙立人、胡琏、石觉、张灵甫等并驾齐驱,实是国军首屈一指的能战之将。


网络曾经哄传抗战四大名团,即第29军吉星文团,第十八集团军陈锡联团,第88师谢晋元团,以及罗芳珪529团。


一看便知。网络流行的四大名团,吉星文团更多是七七事变首赴国难之团。谢晋元团实则仅一个加强营,打的是四行仓库铮铮骨气。这两个团更多是抗战意义上的名团。


八路军陈锡联团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攻退之间,穿插巧妙;潜进接敌,突然袭击,战果非常辉煌。称为抗战名团,名符其实。


但是,如说作战灵动、凶猛,和日军正面野战,为日军忌惮,可能当时抗日军队里面,汤恩伯将军的第13军罗芳珪529团,堪为天下第一团。


团长罗芳珪,时年仅30岁。将军之高傲、英武、帅气外型,如当今刘德华、黄晓明等明星也望尘莫及。


以团长之职,徐州殉国,国共两党,国军高层将领无不为之震惊和惋惜。国葬之时,千人为之哀歌。蒋先生和周恩来、林森、于右任、汤恩伯、蒋光鼐国共大佬为之挽联、挽词。


其中,周恩来为之挽悼: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这位几乎是演义一般的抗日名将,抗日作战多有传奇色彩。以后有空,专文追忆,再与朋友分享。言归正传。


汤恩伯将军一反派出通讯兵传达重要军令的常例,拉了军部到529团的电话线,拿起电话即下达逆袭命令。


而后,汤将军沉稳勉励:罗团长,我对你完全放心,完全相信!


我有一言相赠: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倒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


随即,罗芳珪率529团2000余勇士向日军万余攻势之中间的龙虎台,左冲右突,发起逆袭。


罗团发起敢死攻击,绝不是仅凭血勇,猛冲猛打。这支汤恩伯将军尤其看重的主力团,自有其敏捷、灵动对日作战战术。


罗团冲锋之时,轻重机枪两翼掩护,居中突袭部队交替发起冲锋,互为掩护。


接近日军,罗团勇士背插大刀片,手提竹篮子,投掷手榴弹,操刀肉搏,绝不惜命。


南口会战,日军投入战场的战车。


日军在其战训科目,从未接受如此战法。龙虎台地貌复杂,地势拘谨,两军相距不过数米、十来米时,手榴弹炸处,双方死伤难免。


不是信念坚定,智勇双全,也绝无法在日军绝对火力、战训优势之下,能够以命搏命,正面野战,击垮日军。


罗团逆袭,一战便击溃优势火力的日军。这在抗战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野战战术性经典胜利。


随即,罗团按照汤恩伯军令,切入日军重兵之中,扼守龙虎台,钳制着铃木旅团的战役性机动、回旋。


凭借龙虎台有利地形,罗团以孤军开始长达近四天的防守作战。


这支仅有数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以及大刀片,手榴弹的国军“嫡系”,面对的,是日军以战机、重炮狂轰滥炸,是日军战车掩护下的日本关东军精锐的轮番冲锋。


抗战早期,日军战车是缺少机械化战争理念和反制武器的中国国军不可战胜的利器。


在华北,在京沪杭战区,日军战车所向,中国国军英勇抵抗却为之伤亡惨重,不得不败。


罗芳珪之帅,不仅帅气,更有帅才。


当时,远程火力急袭之后,日军步兵以战车掩护发起势在必得的冲锋。


罗团多配手榴弹和毛瑟手枪,罗芳珪便集中轻机枪、手榴弹和毛瑟手枪,交付精干官兵组织反战车突击。


日军战车冲锋,客观上受制龙虎台复杂地貌限制,进退拘谨,炮塔回旋不便。


罗团组织的反战车勇士便潜身抵近,一批人以机枪火力压制日军步兵,一批人便按照罗芳珪事先指令,以集束手榴弹炸日军战车履带。


最后,手持毛瑟手枪的战士,便飞步上车,以毛瑟手枪细长枪管,伸进战车瞭望孔,进行射击。


这是看似疯狂的,不可思议的反战车作战。然而,在龙虎台野战,却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时,几名《大公报》爱国记者战地观摩,这些见识过1932年一二八抗战,1933年热河长城抗战和前不久第29军抗战的记者,为第13军南口抗战,大开眼界。


他们目睹了汤恩伯将军、王仲廉将军、王万龄将军以下,到第13军全体官兵在南口奋力血战日军之勇烈。


尤其,罗芳珪率529团逆袭,弹指之间,便在优势日军手里夺回龙虎台,再驻守龙虎台,在日军重兵围攻中,血战不退,数度击溃骄狂的日军关东军铃木旅团围攻。


《大公报》爱国记者看得热血沸腾,战地报道雪片飞往大江南北,传遍世界。


第13军罗芳珪和529团,由此,英名广传。


南口会战后,第13军幸存的抗日勇士英姿。


也由此,我们现在得以在较多的资料里,寻觅、对证和比较,能够重温第13军罗芳珪和529团的少年英杰们的应该传世的伟绩。


龙虎台防御作战,毕竟中日存在巨大的军力差距。罗团最大程度重创日军,该团2000于勇士大多殉国,最后,仅余400来人。


罗芳珪重伤不退,坚持火线指挥,直到最后撤退——堪为为国而战的军人楷模。


罗芳珪,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谥陆军少将。1988年,罗芳珪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当然,岁月悠悠,现在的中国人,可能都知道在横店打了“平安格勒大会战”的李云龙,却不知道帅气帅才,精忠报国的罗芳珪和他的529团2000名中国战士。


“文艺”误史,实为人文之悲。


至此,铃木彻底抓狂,也彻底束手无策。


在罗芳珪529团扼守龙虎台,吸引日军重兵围攻之际,汤恩伯将军指挥王仲廉将军、王万龄将军各部,在巩固防线同时,组织多支机动兵力,顺势潜出敌后,穿插出击。


一时之间,南口形成了中国国军围打日军铃木旅团的战役态势。


以弱势兵力,轻灵用兵,反而陷优势敌军于被围打的态势——第13军确实没有围歼铃木旅团的战力,但是,攻守易势,第13军确实取得了战场主动。


这也可以侧证,在抗战期间,汤恩伯将军之指挥水平,确实是高。


至1937年8月16日,铃木旅团由南口到北平的补给线被第13军穿插战术部队不断挤压。


捉襟见肘的补给线,源源不断仅能够保障铃木旅团的战死尸体、伤兵的运送。


弹药、粮食几乎耗尽。此刻,也仅靠陆航空投,维持战局。


南口会战打成如此,日军走运不过在于,虽然号称国军精锐,汤恩伯将军的第13军确实装备、火力确实与日军差距过大。否则,日军铃木旅团真的死多活少。


坐镇北平,指挥日军华北集群的香月清司精于战术。他闻悉、分析了南口会战之后,认为铃木旅团无法应对中国国军。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南下。


1937年8月15日,这时,京沪杭战区的淞沪会战已经爆发。


香月清司为汤恩伯国军在腹背的有力作战掣肘,不得不变更了日军华北主力向南攻击的战略计划。


是日,香月清司命令华北驻屯军最重要的战略兵团,日军甲等主力第5师团,放弃向保定攻击的计划,于17日前,投入南口会战。


至此,汤恩伯将军指挥第13军,由绥远而南口,其行军、布阵、寻衅、应战一气呵成,终见效果。


第5师团北移南口,客观上即延迟了日军南侵企图和步伐,为中国抗日,尤其为中国依托长江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就此评价,南口会战到1937年8月16日,中国国军在战术上取得了宝贵的胜利。


在战役尚未明显出现倾斜的态势下,汤恩伯将军督率各部的顽强守备、灵活出击,拖住了日军华北主力,取得了了不起的战略成就。


纵观现在的南口会战战史,多是堆砌数据、资料、回忆录。在理性、客观的分析上,远远不如中共刊物《解放》周刊1937年8月31日的评论:


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1937年8月16日,日军甲等主力第5师团,在板垣征四郎督率之下,进入南口战场。


当时,日军素有石原(石原莞尔)之智,板垣之胆一说。


日酋板垣征四郎,汤恩伯将军在日士的学长,当时被侵华日军称为“日军之胆”。


板垣征四郎,陆士届次为第16期,是铃木旅团长的学长,也是汤恩伯将军的学长。


日本陆士第16期在陆士记载上,出现诸多著名日酋上。如土肥原、冈村宁次等所谓日军智勇名将,多毕业这这一期。


因此,这一期毕业生被日本军界誉为“荣耀的第16期”。


南口会战,汤恩伯将军又将如何应对板垣征四郎——时间关系,请诸位朋友包涵,理解。


我将继续《谁才是抗战真的名将——南口浴血汤军团(下)》,再与各位朋友隔空茶聊。祝好新年顺心,发财。


娱乐解读:西安双十二

杨虎城将军被逮捕始末

黑色的羁押与暗杀——杨虎城将军最后时光

双十二,侧目一瞥张学良

鸣谢各位朋友对《流浪的橡树》原创的支持。

远征军系列连载中:

第一次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出战国门》《临危赴难》血战同古(上)血战同古(中)血战同古(下)

腾冲会战系列《血战高黎贡山》《浴血来凤山》《腾冲涅槃》

钢的花朵——宋美龄抗战断章

抗战,记住蒋经国

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的军刀——戴笠将军

翁达,黄埔四期的抗战名将

抗战战略魂——蒋方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