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谁挑起的淞沪会战:漫谈抗战大背景下的淞沪会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一代国士孔祥熙

近代史上极为尴尬的翻页:八里桥之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

日苏博弈阴影下的九·一八事变

印度专题:

从第三次印巴战争,看东巴、锡金、藏南和克什米尔

中印1962年边境战事:详解克节朗河谷之战

最新:新四军往事:在皖南事变之前的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

从七七事变到偷袭珍珠港:漫谈日本民粹往事

悬系中国命运的武汉大撤退

广岛原子弹事件75年:由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最新:告别八十年代:我们的排球女将

         告别八十年代:追忆1979年流行歌曲与影视的点滴

         告别八十年代:黄植诚起义

上期:日本投降,从8月15日到9月3日

八一三纪念日:向上海的那段史诗般的战史鞠躬

忘却他们,于心何忍:从《八佰》谈起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之《八佰》前战:蕰藻浜,桂军大反击

详说电影《八佰》之外的四行仓库之战

淞沪会战:川军出川,赴国难,打国仗

上海外海游弋的日军舰队。


又到周末,老生常谈。


网络时代,大段大段引经据典照搬史料、数据,我认为就是一种便宜的、低成本的文字嫁接


正因为嫁接便宜,割裂历史去纯粹讴歌、贬斥,充满自娱自乐网吧精神和横店神剧风格的抗战文章、影视剧广为泛滥,奇葩多多。


生生地把淞沪会战扣出八年抗战,以“蒋介石挑起淞沪会战”来定义淞沪会战的说法,便是奇葩之一。


今天,权与热爱抗战史的朋友,就八年抗战背景下,闲聊一下淞沪会战吧。


1937年8月,七七事变后到淞沪会战前,日军已经控制了由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的战略主动权。


同时,侵华日军由寺内寿一大将担纲,以华北驻屯军、关东军、朝鲜军、本土军等多股日军,开始战时“华北方面军”的编组。


无疑,这时的平津、华北,已然全局糜烂。


鉴于中日国力、军力存在客观上的巨大悬殊,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机械化优势的日军,已经在全面侵华战略态势上,有了三个占据全面主动的作战方向。


沿津浦线南下,日军可以从容以陆军策应,在华东实施登陆,在海陆方面形成钳击上海、华东战略态势。


淞沪会战中,日机正在实施攻击。


沿平汉线南下,日军可以攻略冀豫腹地,夺取中原,进逼华中,撼动长江中游。


沿平绥线西进,日军机械化推进,可以攻击山西,进而攻击西安、西北。届时,日军顺势沿邓艾灭蜀,元蒙灭宋的路线,还可以直接攻击中国抗日大后方。


可见,日军控制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犹如三把锋利的匕首,都刺向中国最柔软和最致命处。


不战,坐以待毙;迎战,则先机已失,四面被动。


七七事变爆发不久,中国已然陷入了几乎无法逆转的战略危机。


所以,就军事战略层面去看,国共联手的国军发起南口会战、淞沪会战和忻口会战三大战役,无疑,是直接关系中国全面抗战成败与否的战略大突围。


直到现在,网络依然有不少所谓“蒋介石挑起淞沪会战”的文章。


这类文章,通常想当然地以淞沪会战发起时间,对应后来中日战争不断恶化、扩大,继而进行有板有眼,看似推论严谨的文章,尤其荒唐可笑。


显然,或者不懂军事,或者不清楚抗战战史,或者有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又或者卖弄与猎奇本身而迎合着这个浮躁的当下。


——总之,急于在整体的抗战史中扣出局部,便要急于下结论的朋友,通常,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熏陶出来的奇葩。


写作军史、战史者完全不懂军事,尤其写抗战而对抗战战略完全迷茫,一知半解,导致起码的逻辑起点的常识性缺失,还要勉力去推论结果,无疑,腐儒。


其实,抗战持续八年,线索非常清晰。


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一样,同属八年抗战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中日超级大决战。


抗战正在远去,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


因为国力、军力完全落后,华北日军战略优势咄咄逼人,国军只能匆忙调动全国各地、数量庞大的抗日军队投入战场。继而力图凭淞沪会战,实现三个战略目的:


其一,政略博弈。


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退出国联。此后,日本一直试图割裂中日矛盾与世界的关联。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延续这一政略显然更为不利中国。


在世界列强瞩目的上海、苏杭一带主动作战,打破日本政略企图,继而,争取把日本企图的单纯的中日博弈变为世界博弈,以在弱势下寻求一劳永逸地解决中日矛盾,至今看来,国军决战淞沪,也堪为英明。


其二,战略博弈。


在中国铁路并不发达的当时,日军已经事实上占领和控制了京津为核心的津浦、平汉、平绥三条战略铁路。客观上具备了从容、主动、全面、深入地发起侵略作战的战略条件。


日军在中日大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形成后,国军既无法了解日本由华北全面侵华的战略动机,更无法了解日军可能发起大规模侵华的准确时间。


显然,淞沪会战在战略上,便承担了打破日军“三线”战略优势,明确中日作战时间的战略目的。


其三,完成国军备战已久的对日持久战战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诸多中日在军事、经济上的摩擦战,中国早在1933年前后便开始着手对日国防。


1936年初,国军确定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国防大纲。


大纲指导核心,便是家喻户晓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战略。


鉴于敌强己弱,为全国准备抗战,把中日全面战争导入持久战略的轨道,淞沪会战还承担着吸引日军主力,掩护全国全军实施撤退和战略展开的战略阻击目的。


远眺淞沪战场。


淞沪战场海陆相接,在战役、战术上,尤其适合拥有海陆空战力的日军实施“立体化作战”。于此,仅装备寥寥无几的步兵炮和单兵武器的国军牺牲惨烈,可想而知。


为保障淞沪会战,打破日军占据华北、京津得到的“三线”优势,国军在华北先后组织了南口会战和忻口会战。


地域上看,淞沪、南口、忻口相距甚远,然而,三大战役几乎同步发起,正是国军绝境反击的几乎唯一的有效决策。


就“立体化作战”与“平面化作战”的战役战术而言,无疑,国军在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均遭遇惨烈牺牲和重大失败。


然而,在抗战史上,国军不惜牺牲,发起淞沪会战为核心的抗战初期的三大战役,基本完成了中国抗战的政略和战略目的。从而,奠定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基础。


淞沪会战突然发起,日军全面侵华时间表彻底打乱。为应对淞沪会战,日本若干拟定调往华北的精锐师团几乎悉数调往华东。


这一调动,虽然加强了日军全面入侵中国最为重要的京沪杭地区的战力,但是,日军以“三线”南下的战略力量也就随之抽空。


就此,日军全面侵华自最初阶段,便陷入战线漫长的困境。


淞沪会战在世界关注的中国最为重要的地区展开,日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侵略军力部署到长江水网区域。


在南京会战之后,为彻底斩断日军重新部署侵华军力,国军先后组织了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暨大突围、花园口决堤。


淞沪会战之后,中日战争进入全面战争,中国军民抗日士气空前高涨。


自此,南京战役后日军慢慢清醒,欲图实施南北两大作战集群会师,重新调整侵华部署,终于全面受挫。由此,日本东京筹划的全面、一举击败国军,继而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就基本完全破灭。


其空前的物资、人口消耗,逼迫日军不得不采取更为极端的国策,以应付欲罢不能的侵华作战。日本举国也就此陷入战争泥沼。


淞沪会战之后一年,1938年6月至10月,日军在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奠定的中日战争态势下,悍然入侵华中。至此,武汉会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国军扭转战局的中日大决战。


现在回望武汉会战,完全劣势的国军能够在抗战爆发仅仅一年,便完成了由被动防御,到与日军全面对峙的战略态势,在军事战略角度上看,正是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奠定的前因。


等到日军经过台儿庄重挫,花园口决堤摧毁平汉路,再想起入侵中国腹地,寻求与国军进行决战的时候,国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战时整军、全面撤退和重新部署。


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浴火重生,一南一北,枕戈待旦,在以武汉为中心,以河南、安徽两省南部和湖北、江西两省北部为外围的长江战场摆好了应敌阵势。


充分利用长江两岸山脉纵横水网交叉及幕阜山、大别山的有利地形,布置重兵,诱敌深入,施行持久战略,争取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


就此,国军在武汉会战开始,终于从容不迫步入“持久战”抗日的轨道。


武汉会战的战略准备同时,得到淞沪会战及其他浴血奋战换来的一年较为充裕的时间,国军也完成了举国搬迁和迁都重庆,在抗日政略与战略上,确定了立于不败的持久抗战态势。


为什么迁都重庆,而不是迁都西安、昆明、成都、西宁等地?


就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战局分析,毫无疑问,这正是国军对武汉会战胸有成竹的战后预见。


一旦日军侵华主力逆江佯攻武汉,国军在武汉会战中,必然容易实现利用长江两岸山脉纵横水网交叉及幕阜山、大别山消耗日军攻势的战略目的。


如此,对于滞留、消耗在武汉战区的日军主力而言,如要再进一步寻求“速战”解决“中国事变”,只有再向重庆发起攻势。


相持阶段抗战主战场长江战区示意图,几乎所有的激战都是围绕日军冲击中国地理第二棱线而展开。


重庆深居内陆,恰好在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后。


再要爬山涉水放弃机械化优势,发起对重庆的攻击,对当时日本国力、军力而言,无疑奢谈——然而,日本政府每一次痛下决心的速战决策,都促使日军主力无奈下,向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发起一次次茫然、无效的战略攻击。


抗战八年,国军寸土寸血、艰苦卓越抵御日军。日军何尝不是身陷长江水网,在幕阜山、大别山和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一味徒劳无功地奔波劳顿,直至最后投降。


可以说,正是开战之初,国军不惜血本的淞沪会战、南口会战、忻口会战等三大战役,这才在敌我力量巨大悬殊下,基本确定了中日战争的格局。


就此,后续的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暨大撤退延续到武汉会战,国军这才一步步摆脱了日军以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犹如三把匕首,直逼中国最致命处的完全被动的态势。


当然,各款教科书也是有血有肉有幸福追求的“文学”的作者们写的。


他们可能不会想到,抗战最初的格局,是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确定的;抗战的结局是武汉会战和迁都重庆确定的。


在当年国力孱弱,处于割裂状态下的中国,国军能够对占据武器代差优势的日军,以政略、战略,抵消、消耗日军一次次战役、战术上的胜利,苦苦支撑八年,确实是不朽的救中国的业绩。


这也是南宋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抵抗外辱取得的完全胜利。


国人庆祝抗战胜利。


其实,我曾经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朵奇葩。


我也曾经的中学历史课本、大学革命史课本里,在一会抗战,一会革命的记载中,深感抗战战史内容与线索的庞杂而混淆。


好在,抗战相去不过百年,还原不算太难——以我独坐书房尚且可以完成较多的抗战历史推演,想来,那些财政拨款拥有雄厚人财基础的院校、单位更加不难。


只是,目前横店抗战神剧正在流行,无论学界,或者网络,很多人过于相信游击战场的“手撕鬼子”的胜利,十分容易。


于是,莫名其妙地,那页破旧、凄冷灰垢下,曾经壮怀激烈却又血肉模糊的真实的抗战史,终于在风雨中凋落,然后,无可奈何地渐渐模糊、腐朽。


人心之哀。


关注朋友,可注明添加我的微信zksd1222。

详说电影《八佰》之外的四行仓库之战

感谢诸君,看完之后,希望能够顺手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