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更新1)
最新链接: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文章,点击可阅:
漫谈911事件20周年及美国反恐战争
9月9日,国人不该忘怀的日子:侵华日军投降签字日
上篇文章:
最新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前言:
朝鲜战争这段历史涵盖大量内容,涉及战争、经济、外交、冷战、政治等等,博大精深。这里,因为时间问题,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全面研讨朝鲜战争。
就此,我在这里仅就围绕我们出兵朝鲜抗美援朝这个中心,详述朝鲜战争爆发、扩大、以及朝鲜战争的过程。
谢谢。
1950年9月27日,杜鲁门为朝鲜战局问题,主持召开国家安全会议。
这次会议,杜鲁门召集美国务院、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政要员,专门研讨、决策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统一南北朝鲜问题。
会议一番争论,最终,在美国国防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导下,杜鲁门同意了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部制订了跨越三八线的方案。
即以南韩军队先期跨越三八线,“联合国军”随后跟进。
但是,为了使得这次军事行动不过度刺激苏联、中国,美国方面专门给麦克阿瑟作出要求,这次行动,无论南韩军队与“联合国军”,都不能允许越过鸭绿江。
同时,联合国军在北上三八线作战之时,如遇到苏联、中国大规模出军,应该立即退回三八线以南。
至此,美国完成了跨越三八线的作战决策。
9月29日,中国通过可靠渠道,得到“联合国军”即将越过三八线的消息 。
为此,周恩来警告美国方面: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第一句话,是中国人对美国人将第7舰队部署台湾海峡的抗议。第二句话,则明确表达了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极为关注态度。
如果冷静、客观以平常视角去看那个年代,无论美国、苏联、中国,没有那一位领导人有着神仙的预判。运气之外,他们与平常人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中国对“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问题反应强烈,实有着中国的历史原因。
朝鲜战场的土耳其旅。
自满清时代开始,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直到抗日战争,外国势力通过朝鲜半岛入侵中国。
这段历史,完全就是中国近代史最为黑暗的记忆。
当时,中国民众经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现代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新成立的中国政府背负希望。因此,在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直逼鸭绿江中朝边境之时,中国政府就必须要对朝鲜战争表达一个明确的态度。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当时东北辽、黑、吉三省,为中国城市化最高的地区,号称中国的鲁尔区,为中国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及军工、农业、矿业基地,战略地位极端重要。
东北安全对中国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以,鉴于国民情绪、政府形象、东北安全等等原因,中国逐渐改变了对朝鲜战争的态度。
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成为中国决定出兵朝鲜的底线。
然而,这一次,周恩来的警告还是没有引起美国方面的重视。
这既有中美外交沟通渠道淤塞、不畅的原因,也有美国政府在全力应付欧洲冷战格局下,过度将日本、韩国等远东事务委托到军方精英手里。
麦克阿瑟有其优秀的一面,不过,作为军人,麦克阿瑟站到了亚洲的军政的顶端,却并非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
仁川登陆时期的麦克阿瑟。
当时,有记者问起麦克阿瑟是否担心中国介入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完全无视苏美对峙、冷战格局形成的全球战略既成事实,美国必须集中精力对抗苏联等情况,反而莫名其妙地转身将百废待兴的中国当做对手。
在跨越三八线之时,麦克阿瑟既在外交、政治上忽略了周恩来的警告,同时,他继续低估当时的中国军队的战力,非常乐观得出结论:
“美军仅用强大的空军,就可以击败中国的军队。”
作为联合国军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竟然不知道中国如果出兵,背后必然有着苏联盟友,美军岂有轻松战胜中国的道理?
麦克阿瑟何以坚持跨越三八线,至今再看,说法诸多且各家说法都有道理。
不过,对麦克阿瑟而言,老兵不死,凋零在即,看似倚强击弱,胜算极大的朝鲜战争,将成为他的军界生涯的记功碑。
除此以外,麦克阿瑟作为军人,草率决策跨越三八线,却确实欠缺在政治、外交层面的思考。
显然,美军跨越三八线,事实上在欧洲之外,造成了第二个与苏联对峙的敏感点。
就政治与外交而言,朝鲜战争继续扩大化的这一局面,显然为苏联乐见。
同时,杜鲁门为朝鲜战争不断升级而手忙脚乱、四面救火,使得他的政界对手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他们显然也愿意看到这一局面。
因此,麦克阿瑟北上三八线,可能被人设局。
因为,等到朝鲜战争因为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中国出兵参战朝鲜战争,真正为此吞下苦果的两人,即为力主跨越三八线的麦克阿瑟,与力主不跨越三八线的杜鲁门。
闲话,言归正传。
美国及联合国军方面完全忽略了中国的警告,跨越了三八线,即将有着无限潜力的中国,完全推到了自己的冷战的对立方。
“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为朝鲜战争复杂化、扩大化,点燃了导火索,也使得中国加快了践行“一边倒”外交的过程。
这是一个对中国、美国都是得不偿失的决策。
美军与朝军战俘。
1950年10月1日,最先为南韩共和军大约6个步兵师,在东线跨过三八线,在美军舰队及航空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北攻击。
这时,连续遭受美军及“联合国军”沉重打击,战前全副苏式装备的朝军屡战屡败,建制混乱,缺弹少粮,士气低落,无力抵抗,唯有向中朝、苏朝边境方向不断退却。
朝军败局之惨,之无望,甚至苏联都将本来计划援助朝鲜的物资、军火停留、堆积在苏联、中国境内,而不再直接运往朝鲜。
苏联对朝鲜绝望了。
不过,直到1950年10月3日,中国依然在尝试最后的外交努力。
这天,周恩来通过会晤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他转告美方:
“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
中国人说话非常含蓄,“联合国军”再次忽略了中国的警告,继续前进。
1950年10月5日,美军及“联合国军”尾随韩军,派出先遣部队试探性越过了三八线。
同日,中国也接到了朝鲜方面递交的恳请中国出兵援战的国书。
10月7日,也是在苏联弃权情况下,联合国正式通过了376号决议,授权“联合国军”统一朝鲜半岛。
这时,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台湾占有,因而,无论联合国军行动,或者联合国决议,都在忽视北京前提下完成。
这对安全不了解联合国军战略,也不了解苏联弃权以后联合国政略的北京方面,确实对造成了事实上的威胁。
10月8日 ,领袖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决定以东北边防军为基础,正式扩编、组建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出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在政治和战略层面,即可理解为志愿军编制升格,成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单位。
首批入朝的志愿军火箭炮部队。
中国抗美援朝军事行动也就提上了日程。
也就在中国准备出兵朝鲜的同时,联合国军方面也加快了北上速度。
1950年10月10日,韩军攻占了朝鲜半岛东海岸重要港口元山。
地理上,元山向西联通平壤,为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北最重要的军事支撑线。
同时,元山为朝鲜半岛东部重要港口,也是“联合国军”从日本海运至朝鲜半岛,保障东线“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的重要支撑点。
因而,就朝鲜半岛地理位置和朝鲜战争态势而言,元山极具战略价值。
“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得到元山,打通平壤与元山联系,即得到了继续向北推进的最佳支撑线,有了大兵团向北推进的条件。
朝鲜战场形势有利,再加上杜鲁门和美国国务院在处置欧洲问题和柏林危机出现失误,正被媒体、政治对手诟病,因而,杜鲁门和美国国务院内外尴尬,只能默许麦克阿瑟全面实施北进计划。
为此,杜鲁门还是委托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对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的军事行动,下达了严格的战略指示: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展开地面作战的前提,为没有发现大规模苏军或者中国军队入朝参战。
这是麦克阿瑟在远东以军人身份介入政治、外交的一次胜利。
现在来看,无论麦克阿瑟对亚洲作用如何大,或者如何极具个人魅力,他对远东政治、外交的介入,确实为美国政治外交的失误,给东亚多国带来了空前的动荡。
不过,再厉害的政治人物并非神仙,当时,他们也不知道历史如何发展。
当时,麦克阿瑟得到杜鲁门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有条件的授权,“联合国军”全面跨过了三八线,开始了他想象中的朝鲜战争的最后的感恩节攻势。
不过,从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上看,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远不是北朝鲜可以跨线打过来,联合国军就理所当然可以跨线打过去这样简单去推断。
1951年秋,中朝将领合影。左起:柳京珠、朴一禹、金日成、彭德怀、陈赓、甘泗淇。
三八线是苏联、美国、英国为二战结束分划势力达成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
虽然三八线仅为苏联、美国占领朝鲜半岛的临时分界线,但是,三八线终究为国际公认的分界线。
无论那方,跨越三八线,即是事实上都存在对雅尔塔协定及协定约成的远东格局的非法冲撞。
一旦破线,再无底线。
三八线千疮百孔,苏联与美国在雅尔塔的相关约定,协定,自然会失去对朝鲜及远东格局的约束。
故而,美、英方面,对苏联在背后支持北朝鲜南进,反应极为强烈。
不过,之前,北朝鲜跨线南下,苏联没有派兵参战,也没有参与联合国对朝鲜战争的票决,在形式上站在了第三者位置,表现稳重。
因此,等到包括美军、英军的“联合国军”配合韩军北上,跨越三八线,也就留给了苏联极大外交、政治上的主动。
雅尔塔协定为二战后美、英、苏等战胜国的势力分划远东的根本法律依据。
实际上,正是有着雅尔塔协定缓冲,朝鲜战争从爆发开始,与一战、二战等战争性质不同,既被局限为一场地区战争,而不至于被苏、美两强直接激化为一场后果难料的世界大战,或者核战争。
显然,“联合国军”全面跨越三八线,确属对雅尔塔协定的一次踩线,也就使得朝鲜战争必然再次出现升级……
如是喜欢,还望转发,支持。
(后续持续更新ing,直到朝鲜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