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 修身诗课23
今日主题词:安贫乐道
朗读 | 采桑子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经·陈风·衡门》
溥儒《松溪高士图》局部
这首诗表现了隐士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隐者栖息在以横木为门的陋室里,他的内心极其宁静而满足,甚至从他门前潺潺流过的泌水,都能使他忘却饥饿的困扰。诗人以反问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食鱼,就一定要是鳊鱼和鲤鱼这些上等鱼呢?他觉得泌水里的无名小鱼同样滋味鲜美。为什么娶妻,就必须是出身于齐国姜姓和宋国子姓的大家闺秀呢?他那出自小户人家的妻子丝毫也不缺少温柔贤淑的风致。有人认为这首诗带着一点不得已而强言知足的酸意,但“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却成为隐士甘于清贫的人格的标准写照。《诗经》中另一首隐逸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是说隐士在山涧边搭建起小木屋,虽然是屏居独处,但他觉得其乐无穷,传达出与《陈风·衡门》类似的隐者的风韵。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所体现的安贫乐道的志向,其实并非隐者所独有。自古以来,一切追求理想的有志之士,都能够对物质上的贫困处以超然的态度。孔子的学生颜回便是如此:“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为了追求儒家的“仁义之道”,在陋巷过着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却能自得其乐。东晋末年的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辞官躬耕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和天性。他在诗歌中咏唱道:“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显然与这两句诗的境界是一脉相承的。“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刻划出古人甘于清贫的精神风貌,直至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为追求理想而对清贫生活甘之如饴。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往期回顾】
0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 02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0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05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 07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09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 10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 11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 12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 13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 14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 15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 16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 17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 | 2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21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 22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上期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