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野马的故事

2016-09-19 南香红 地平线NONFICTION

优秀非虚构写作者聚集地  

地平线(ID:dpx-nonfiction)


马,曾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腿和翅膀。马给人迅疾的速度和威猛的力量,给人俯瞰的高度和进击的渴望,给人征服的骄傲和胜利的荣光。马形态优美,充满灵性,是唯一一种可以作为人类朋友的动物。

在这个时代,人类已强大到不需要马的力量了,虽然我们还在用“马力”这个词。但我们需要马,尤其需要唯一没有被人类驯化的马——野马,需要所有生活在地球上、与野马一样的野生动物。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只有人类自己孤独生活的地球,正像我们不能设想人类的强大是为了在消灭地球上所有动物以后,最后再消灭自己。从这个意义上,人类和所有野生动物一样脆弱,或者说,一样强大。

野马曾经是白云之下荒原之上的一群流浪汉,是和野狼周旋的剑客,是狙击风雪的独行侠。然而现在呢?

本文为野马系列的第一篇作品《野马的故事》。

——地平线.南香红


野马的故事


文︱南香红

摄影︱陈金良

来源︱南方周末(ID:nanfangzhoumo)



兀立荒原任漠风吹散长鬃引颈怅望远方天地之交那永远不可企及的地平线
当“牛头”越野车奔驰在一望无垠的古尔班通古特荒漠时,这悲凉激越的诗句,一直在我耳畔回响。
这是一位西部著名诗人写的《野马群》一诗的片断,“兀立荒原”者,就是我们即将拜访的野马。
野马肯定比一般的马更具有原始的生命野性,就像人中的剑客、豪杰、独行侠、沙漠流浪者,它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俊逸、凶猛。
然而当我看到野马时,不禁大吃一惊。
它一点也不高大,比家马显得矮小,敦实;它根本就没有猎猎长鬃,脖子上的棕色鬣毛墙般直立;它没有家马那银白、枣红等闪动着光泽的漂亮毛色,而是一律背部呈土黄色,颈下腹部灰白夹杂。

它不是潇洒俊逸的城市王子,倒像是来自田野的一个结实粗壮但又桀骜不驯的农民。


诗人错了!尽管《野马群》一诗在全国广为流传,但这首诗所写的“野马”只是家马的某种艺术化妆。  


这也怪不得诗人,因为中国人已经有整整100年没有见过野马了。
隔着新疆野马繁殖中心高达3米的钢管围栏,野马中心主任原洪说:“这是现今地球上存活的唯一一种野马了,它的学名叫普氏野马。”
6000万年的基因库
新疆野马繁殖中心建在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荒漠中,位于吉木萨尔县境内,在册野马117匹,存栏数77匹,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野马繁殖基地。
野马研究专家、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周万友认为,养在栏圈中的野马“已非真正意义上的野马了,尽管人们还把它称作野马。野生野马种群实际上已经灭绝”。
1947年蒙古国捕获到一匹野生野马,那是人类见到的最后一匹野生野马,从此以后人类再也没有在荒野中见过它的踪影。
1956年,北京动物园工作队从新疆拍回喜报:捕获4匹野马。此消息惊动世界。德国动物学家齐牟曼教授迫不及待地索要照片,结果一看,照片上是4匹野驴。
1979年邓小平访美,美国总统郑重其事地提到:卫星发现准噶尔盆地有6匹野马。
中国政府因此进行了一场历时3年的大规模搜寻。天上以直升机低空盘旋,地下梳头一般地把整个准噶尔盆地找了个遍。有好几次发现野马的报告,跑去一看,还是野驴。
“野马实际上是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动物”,野马中心主任原洪说,“大熊猫在我国秦岭、大小凉山还有上千只野生种群,而野马却只有圈养的了。如果再不挽救,这些野马将丧失其种群意义。”
野马目前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野马的价值还不仅于此。动物学家指出,野马具有6000万年的演化史,很少有动物能像野马这样留下自己完整清晰的历史,包括大熊猫。
6000万年是个什么概念?那时天山山脉正在隆起。地球还不是今天的模样。那时候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森林里跳跃着一种狐猴,这种猴子还没有想好自己究竟是演化成古猿还是继续做猴子。
野马就在这时出现了,它只有40厘米高,大如狐狸,脚有5趾,生活在森林中。当人类的第一位祖先“南方古猿”直立行走时,野马已经变成草原动物,蹄子由5趾变为3趾,最后又进化成现在的单趾,身材也变得高大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野马演化是其重要例证之一。
每一匹野马都是“活化石",都是一座基因库,每一匹野马的血液里都流动着6000万年的故事。
野马研究专家周万友指出:野马与家马绝非同种。野马具有家马不可替代的意义。
他说,野马在外形毛色形态结构上与家马不同,而且在解剖学、染色体血型上都与家马不同。
野马头大脖颈粗短,筋肉发达,肺活量大,身高大于身长,呈高方型,从力学上说,属于快速奔跑型动物,时速可达60公里,是家马的一倍。
野马的染色体都是单数,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大,而家马染色体多为双数。

野马性情暴躁凶野,生有胡须,杂乱无章,像张飞的络腮胡一般。周副教授说。




100年后的温顺目光
普氏野马的原产地在新疆准噶尔。1986年,18匹野马从德国、英国、美国万里迢迢回到故乡,故乡的人惊叹着野马的奇异相貌,野马也瞪着受惊的眼睛审视着这片荒原。真是相见不相识,相顾两茫茫。回家者已是当年背井离乡者的第八第九代了。
1878年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新疆捕获野马,野马因之被冠以“普氏野马”后,德、英、法、荷兰的探险家蜂拥而入准噶尔进行捕猎。
他们在春天野马产驹时节穷追野马群。成年的野马奔逃而去,可怜刚出生的幼驹不是跑得肺炸裂而死,就是被活捉。
1899年俄国人捕到7匹,经7个月的跋涉到达乌克兰时,死了3匹;1900年德国人捕获52匹,经一年辗转到达汉堡只余28匹。
可以想见,上个世纪野马跨越欧亚大陆的旅途是多么艰辛与坎坷。
到达欧洲的野马成为马戏团的演员,彩饰披挂。野马家族在荒野上不堪人类猎杀和西伯利亚风雪而灭绝时,正是这些“演员们”延续了野马家族的香火。
当年运抵德国的28匹野马中有18匹繁殖。现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2个饲养点的近1000多匹野马,大多是这18匹的子孙。
近亲繁殖,离开原野和故土的野马体质不断下降,繁殖成活率很低,野马始终面临着种群灭亡的危险。
国外的专家们想了许多办法,但野马就是不发情,不交配,即使交配成功,流产的居多。成活率只有25%,有的3—5年不能连续繁殖。
1978年国际野马组织的专家汇集荷兰提出“野马还乡保种”计划,就是让野马回家乡增加数量,然后放归大自然,重建野生种群。
于是有了18匹野马万里迢迢还乡的故事。
1988年3月8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德国2号母马产下一匹31公斤重的雌驹,这就是准噶尔1号。那天整个荒原为之激动,有人骑车几十公里回乌鲁木齐报喜,荒凉偏远的野马中心顿时人如潮涌。
今年春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新疆野马中心已经有12匹小马驹降生,为野马回归12年来最多的一年,并有5匹母马待产。原洪介绍现在该中心的野马繁殖成活率已达83.33%,高居世界前列。
但是野马并没有回到真正的家。它的家不在铁围栏里,而是广阔的准噶尔盆地。我们注意到野马中心3000亩的大围栏,三面以砖为墙,只有向北的一面是铁管的。
那是为了让野马向北遥望。北面是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马原来生活和将要归去的地方。野马专家希望北面苍茫的原野能唤回沉淀在野马血液中的某种关于家的回忆。
准噶尔盆地头枕天山足抵阿尔泰山,为一个38万平方公里的巨大三角型。盆地中心为沙漠,周边是植被稀疏的荒漠半荒漠地区,野马就在此迁徙奔走,逐水草而居。
夏季干旱野马为喝一次水常常奔走百公里,冬天西伯利亚寒流带来厚厚积雪,野马渴则吃雪,饥则以蹄刨开冰雪吃草根。
野马一般以10匹左右为一群,一群马中只有一匹公马。野马家族遵循最强原则,淘汰弱者,公马只有经过争雄斗败其它公马,才能成为母马们的“丈夫”。母马也以强弱排出严格的秩序。最强者在马群中地位最高,享有吃草、饮水、交配的优先权。
一匹小马驹成年之后就会被毫不客气地逐出家族去重新组群,近亲繁殖自然避免。
荒野中的野狼是野马的天敌。一般一两只野狼不敢侵犯马群,护群公马和带驹母马会和狼殊死搏斗,据说野马腾起的后腿可以准确无误地致狼于死地。但群狼斗野马就是一场势均力敌惨烈异常的血肉之战。
这些都成为野马遥远的过去。100年的圈养使野马有了很多变化。
见人不逃避这是我们最大的感受。野马的眼里流露的是和家马一样温顺的目光。抚摸它,它还会抖动皮毛摇摇尾巴。
每天按时喂水喂草,每年打预防针;夏天喂西瓜,冬天吃优质苜蓿。野马按家马的方法养了100年。
“野马的确变得不适应野外生活了。”周万友副教授证实,圈养的野马腿变粗了2—3厘米,体重增加了50—70公斤,奔跑速度平均下降了一倍。
“野马的婚配——组群完全由人干预,破坏了野马的自由选择争雄择强的自然法则,其危害是致命的。”
那天,4号马群因公马受伤而需调入一匹新公马,原洪和饲养员查过一本厚厚的野马家谱后选中了30号公马。
30号入群立即引起母马的骚动和愤怒,10匹母马一字排开与公马对峙。公马只要一接近母马,立即有几匹母马同时跃起蹬踏公马,不一会公马和母马身上都有了伤痕。
其实结局只有一个——接受。因为没有第二种选择。30号公马会成为4号群马理所当然的“丈夫”。因为人类认为它是最合适的,没有超过近亲繁殖危险系数。至于野马的“想法”和“感觉”就管不着了。
“百年栏养,野性难复。”野马专家忧虑重重地说。如果将这样的马放到自然中去,不饿死,也会成为野狼的美餐。



野马中心的可怜帐户
野马繁殖上取得的成功,并未能使新疆野马中心的职工们高兴起来,却恰恰成为他们的忧愁。
“野马没口粮了,养不了了。”
野马中心经费每年12万元,是1992年核定的,当时野马为31匹,现在77匹中有36匹是没有“粮本”的“黑户”。野马中心每年经费缺口18万元。
6月份是预订越冬饲草的时候,可野马中心的帐户上连买一捆草的钱也没有。
“看来我们要给野马计划生育了。”原洪苦笑着说。
为解决财政危机,野马中心曾向全社会发出领养野马的倡议,每匹野马每年领养费5000元,领养时间5年,领养者可享有领养野马的命名权、广告宣传权,但应者寥寥。
明年野马中的母马将进入生育高峰期,每年产驹30—40匹,到2000年存栏将突破200匹,年经费在100万元以上。
严峻的现实是新疆野马繁殖中心的野马从数量、体格和年龄结构层次上进入了放野最佳期,如果一两年内不将这些野马放归自然,将错过时机。
“人可以等一两年,马不能等,再等就等老了。”
但对于这些已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的野马,放野必须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半散放到散放到完全放野。
目前的准噶尔盆地因开发过度而很少有适合野马生存的地方了,必须人为地开辟一块足够大,有水源,便于野马隐蔽的地方。
专家论证实施上述计划需要经费1826万元。这些钱将用来扩大围栏,打井取水,种植野马食草和隐蔽灌木,建立无线电跟踪系统等等。
“如果经费能很快批下来,那么两年内将有第一群野马放野。但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野生种群还需要一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原洪解释说:真正意义的野生种群必须有10群以上完全野生的马才能得以保障。
某种意义上说,野马种群能不能保住,就寄希望于新疆野马中心的工作了。这里的每一举动牵动着世界的眼睛,也关乎中国的国际形象,因为中国曾向世界作过庄重承诺。
12年前野马回乡时组建的“野马研究课题组”的老教授们大都退休了,尽管他们至今“誓与野马共白头”,但阻止不了当年凭一腔热血来到荒原的那批大中专生的离去。现实的婚姻、夫妻分居、子女上学问题使他们不得不含泪而去。
野马的忧患还不仅如此,更大的问题在于野马本身,18匹野马繁殖了80多匹,血缘相近不可避免,没有新鲜血液来源是野马最致命的问题。
野外再也找不到活着的野马了,只能求助于国外其它栏养野马和强行的野化训练。
引进种马需要经费,而逆向的野化训练是异常艰难和缓慢的。
养了10年野马的孙立程很为他的“宝贝”们担心:和人亲近惯了的野马懂得躲避猎枪吗?膘肥体胖的野马逃得过狼群的追逐吗?养尊处优的野马能抵御寒流度过北方的长冬吗?
孙立程的担心不无道理。还有下个世纪准噶尔盆地还会是现在这种样子吗?会不会因为人类更为大规模的开发而容不下一只马蹄?谁会料到以后100年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如今的准噶盆地已远非100年前的模样,纵横交错的公路已经分割了所有的荒凉,林立的石油井架已占领了许多动物的家园。还有那不断向荒漠挺进的城镇乡村。
最可怕的是野马强壮到可以回归自然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去了。

责任编辑:十三姨

  排版:韩柯

本文原载于《南方周末》,经授权发布。地平线“星空下的征途”系列沙龙第五场将于9月24日周六下午举行,了解活动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树洞

人类还能拯救哪些有着“普氏野马”命运的动物?



作者简介


南香红

作家,中国非虚构写作践行者,其对北京旧城改造、细菌战诉讼、三峡工程、新疆系列等题材,锲而不舍地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作品以历史的记录价值和文本的阅读价值被业界评价为“对抗时间的写作”。曾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中国财富》杂志主编。除新闻作品外,著有《王选的八年抗战》、《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众神栖落新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相遇与融合》、《野马的故事》等专著。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细菌战白银往事驯鹰人丨出柜少年丨Isabel Wilkerson杀马特毁灭丨白银命案丨生死漂流Tom Hallman, Jr.汤姆·朱诺德苏炳添珍妮·拉斯卡斯迟宇宙演讲商业沙龙修家谱昂山素季柳传志生化危肌唐岩李翔张勇影子医生迟宇宙棚户区女童虐婴迪拜王大骐张蕾演讲林珊珊演讲黑帮沙龙大理帝吧风云守夜人高华宠物殡葬师让球者江湖大佬黑帮教父杨猛杀马特偷窥1偷窥2兰屿岛怒江的基督危象亚美尼亚大屠杀大屠杀2哈塔沙杜尔安时空猎手唐小松窦靖童内德·泽曼灰熊男Kathryn Schulz宋卫平乡村命案彼得·海斯勒法云舍法拉奇Mike Sager平如美棠金正日恶人巡讲团莱昂纳多在路上利·科沃特抢劫王府井时尚父亲性瘾者钢琴课SARS血疫袁凌演讲袁凌沙龙海子之死1海子之死2富二代盖·特立斯广州黑人Alice Steinbach郭玉洁James Palmer李宗陶干露露C·J·齐夫斯太平洋大逃杀沙龙杜强演讲非虚构写作1非虚构写作2中缅边境最牛屠夫琼·狄迪恩人间草木性都东莞张益唐BBS往事垃圾工萨伊德广州禁摩查建英张大中造物主方舟子李晓峰衰老虚拟现实书画江湖深圳停电大逃港MH370丽莲·罗斯卧底奥斯维辛最强辩手小城拳击队无情戒毒术永不抵达的列车太平洋大逃杀天亮前死去艾滋病在哈特兰南航3739文革隐伤者审判红色朗读者回家丨举重冠军之死丰都殇地平线2015年作品集地平线诞生纪实发刊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