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国家记忆: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两集)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昨天,老编我拍摄于复旦大学)
11月29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之
《共产党宣言——信仰的光芒》
11月30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之
《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力量》
说来也巧,老编我29-30号
利用在上海参会的空隙
去复旦大学参观和瞻仰了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陈望道旧居)
CCTV-4《国家记忆》就在
29-30号播出了两集专题片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
不过我今天在网上找了个遍
只找到了第二集的完整视频
下载上传并在本期进行推送
以后找到了第一集完整视频
老编我再及时进行推送哈
第二集全视频
以上是老编我拍的部分照片
下文来源:CCTV国家记忆
↓↓↓
(一)
信仰的光芒丨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他错把墨水当红糖,嘴里还念叨着“真甜”!他说,这是真理的味道!
从前,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个小伙子叫陈望道,
在这个故事中,
他正在翻译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
——《共产党宣言》。
1891年,陈望道出生在
浙江义乌一个叫分水塘的乡村。
1915年,他东渡日本,开始了留学生涯。
就在他满怀“实业救国”梦想之际,
国家的命运再一次发生剧变。
这一年,
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的袁世凯,复辟称帝,
无耻地接受日本提出的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消息传到东京,中国留学生们痛心疾首,
纷纷开展各项声讨和声援活动,
陈望道就是其中一员。
就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让无数热血青年看到了新的希望。
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
传到了中国。
1919年7月,
陈望道在日本中央大学毕业,
迫不及待地回到祖国。
五四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新旧潮流相互冲撞。
学成归来的陈望道,
受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邀请,
担任国文教员,投身新文化运动之中。
浙江一师是当时浙江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名师云集,沈钧儒、李叔同、俞平伯、叶圣陶、朱自清等都先后在此执教。
陈望道等语文教员改变传统教学,
传授注音字母、出版国语丛书,
还编辑新式刊物,
成为五四时期的爱国志士。
他的雄文与笔锋,丝毫不逊色于火枪大炮。
陈望道也因此陷入一场风波之中。
1920年3月29日,
浙江省长齐耀珊下令出动军警包围学校。
面对反动军警的刀枪,
师生们高呼
“愿为新文化运动作先驱的牺牲!”
刚过29岁的陈望道更是一腔热血,
告诉学生:
“我和大家在一起,你们不要哭。”
复旦大学教授 陈望道学生
全国很多地方,上海、北京,特别是大的人物都表示了义愤和意见以后,浙江当权没办法,只好收回成命。
尽管“一师风潮”取得初步胜利,
陈望道还是被迫离开了学校。
经历新思潮与旧势力的对决,
这位年轻人开始思考着未来的道路。
和陈望道一样,陈独秀也经历了巨大风波。
南下上海后,
陈独秀和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结合起来,
继续主办《新青年》杂志,
陈望道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作为五四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刊物,
《新青年》直接壮大了
上海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1920年3月,陈望道接到邵力子来信,
得知《星期评论》社戴季陶
想请人翻译《共产党宣言》,
并送来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陈独秀得知消息也送来一本英文版。
复旦大学教授 陈望道之子
当时提出,翻译的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第二个条件,必须精通德文、日文、英文这三门外语当中一门;第三个条件,要有很好的汉语语言的基础。
邵力子把陈望道作为
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不二人选,
如果说这是历史的选择,
那么,
陈望道接受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重任,
则是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选择。
1920年4月初,
陈望道带着两本《共产党宣言》,
一头扎进了柴屋,一盏煤油灯,
一块铺板,两条长凳
开始了夜以继日地翻译工作。
“有一个怪物,
在欧洲徘徊着,
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旧欧洲有权力的人都因为要驱除这怪物,
加入了神圣同盟。”
陈望道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译文。
通篇不足两万字,
却耗费了陈望道巨大的精力。
因为当时非常需要这本书,时间很紧。
陈望道每天都从早上一直忙到半夜,
很快就消瘦了许多,
当时他母亲一看到儿子回来这么短时间,
瘦了这么多,所以就给他送来粽子和红糖,
然而当时陈望道正全神贯注地
投入在翻译工作之中,
错把粽子醮上墨汁吃到嘴里,
不仅没有察觉到,
反而觉得墨汁的味道是甜的。
这种甜,
来自他多年来苦苦寻觅救国图存之道
获得共产主义这一信仰的甜,
来自那一代热血青年
为改变国家的苦难命运
探寻到共产主义这一真理的甜。
1920年4月底,
陈望道终于完成了
《共产党宣言》的全部翻译工作,
一本仅有数万字的小册子,
即将为无数苦寻中国未来道路、
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热血志士,
带来光芒。
(二)
真理的力量丨毛泽东曾对他的译本钟爱一生,周恩来对他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1936年7月,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
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
“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
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其中让他刻骨铭心、
钟爱一生的一本就是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虽然毛泽东此前读到了其他人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
但看到陈望道翻译的完整版本后,
全书以意译为主,语言通俗易懂,
这令毛泽东印象深刻。
随着长沙、广州、武汉、济南、
北京各地共产主义活动展开,
党组织的建设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一出版
就像火种一样传播开来。
一时间,横空出世的中文版
《共产党宣言》成为了文化、
思想界的一大盛事,
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就在《共产党宣言》被陆续寄往各地之时,
陈望道投入到了更紧张的工作之中。
1920年9月,陈独秀决定把
《新青年》改组为党的机关刊物,
由陈望道协助编辑。
陈望道
1920年11月,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了一份
《中国共产党宣言》的文件,
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
这既是《共产党宣言》
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扎根发芽,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拯救
国家民族命运作出的宣言。
至1920年底,
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
王尽美、谭平山等
分别先后在北京、长沙、武汉、济南、
广州各地筹备成立了早期的党组织。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李汉俊和胞兄李书城的家中召开。
7月底转移至嘉兴南湖。
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郑重地向世界宣示: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
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成为了中国近代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
尽管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但陈望道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功不可没。
嘉兴南湖
然而,《共产党宣言》
很快被蒋介石视为心头大患。
1926年,蒋介石接连制造了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后,
盯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策源地上海,
于第二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
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人、
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
1927年大革命失败,
腥风血雨之中,
无数共产主义者献出了宝贵生命,
陈望道无比悲伤,
“我要恸哭死者,凭吊人生!
愿千千万万的生命不要这样抛了就算了”,
又奋力呐喊,“现在中国是在动,
是在进向大时代去!”
“我信仰共产主义终生不变!”
陈望道
此后的岁月,
陈望道投身心爱的文化教育事业,
先主编《民国日报》副刊《妇女评论》创刊,
又在共产党为培养妇女干部
而成立的平民女校任教,
在教育文化战线上继续为共产主义传播薪火,
成就显著,成为一代德高望重的大师。
1977年10月29日,
曾担任民盟副主席,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共产党宣言》翻译者、
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满怀对共产主义
的信仰和追求离开人世,
终年87岁。
在陈望道一生的辉煌成就中,
翻译《共产党宣言》最为显著,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在苏区时期,
《共产党宣言》引导着无数革命者
走上翻身解放的希望之路。
无数革命先烈,铭记《共产党宣言》,
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朽贡献。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在即,
周恩来见到来北京参加第一次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陈望道时,
第一句话就说:
“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说的正是《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
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伟大力量。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浴血奋斗,
终于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
今天,距离陈望道第一次翻译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已近百年,
中国共产党也将走过百年的奋斗历程。
《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和科学精神愈发珍贵。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对信仰与真理的感悟
爱
爱是真善美的统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